柜台后面换了人,是个年轻的伙计。
店中有女客,他不便进去,便是进去又能说什么呢?她已说了,希望当作两人从不认识。
周沉璧又等了一会儿,仍不见阮茵的身影,心中暗想,难道被他气得找地方哭鼻子去了?
实则阮茵此刻已不在胭脂铺。
方才家里婢女来报,说她阿娘午后又咳得厉害,正好胭脂铺的伙计小七从作坊回来,阮茵便托他照看铺子,先行离开了。
周沉璧在铺门外盘桓时,阮茵已回到了府里。
阮府位于城东春晖坊的盘儿巷,那一带是庞城有名的富户区,阮府又是富户里头最拔尖的——当然,这是在阮茵曾祖那一辈儿。
彼时家中经营丝绸、茶叶和瓷器生意,说日进斗金不算夸大,可人富贵久了,便容易走邪路,到阮茵祖父掌家时,族中子弟大多沉迷酒色和赌钱,不过十载光景,家产便被败得七七八八,祖父花甲之年撒手西归。如今轮到阮茵的阿爹掌事,虽勉强稳住了家业,到底声势大不如前了。
从东南角的大门进来,向西穿过屏门行不多远,隐隐听见吵嚷声,阮茵加快了脚步。
走到二门时,侧面与一人撞了个正着,那人直直朝她身上扑过来。才淋过雨的青砖湿滑,阮茵又未防备,踉跄间被撞得摔坐在地。
手腕杵地,疼得钻心。
“呦,看看谁回来了?咱们家大姑娘,鼎鼎有名的阮掌柜……好好的怎么坐地上了?”
不必抬头,也知说话的人是谁。
阮茵扶着手腕,先看向一旁与她相撞的人,讶然道:“小令?”
小令爬起身,将阮茵扶起来,红着眼眶小声喊:“姑娘……”
“伤着了吗?”
小令摇了摇头。
“发生何事?”
小令神色/欲言又止。
阮茵轻轻拍一拍她,视线转向二门方向,缓声道:“不知我这婢女做了什么,惹得二妹如此动怒?”
“做了什么?这话我也正要问你!”阮春蕊穿一身榴花红色襦裙,被婢女婆子簇拥着,昂首站在阶上,一双丹凤眼含讥带嘲,“长姐喜欢我那自鸣琴,大可使唤人来借,若我心情好,赏给你也无甚不可。但你若不问自取,那便是另一回事了。敢问长姐,何时有的这种癖好?”
“你说我,偷了你的自鸣琴?”
“装什么无知!小环曾亲眼看见,你捧着我的琴回了关雎院,难道还冤枉你不成!”
那叫小环的婢女站在阮春蕊身后,神色间躲躲闪闪。
阮茵淡淡一瞥,又问:“你既认定是我偷的,来找我便是,为何要动手打小令?”
阮春蕊还未开口,她身后一个叫窦芹的婆子便道:“大姑娘这话错了。您拿了二姑娘的东西,我们也没说要追究,只派人去取回罢了,这丫头竟拦着不让,还跟我们动起手来。这等不懂礼数、猖狂悖主的东西,府上断断留不得!再者说,即便没有这事,二姑娘管教个下人,又有何不可?”
小令闻言急急解释:“姑娘我没有动手,她们来了一群人,二话不说便要取东西,我只说等你回来问过了再说,不过分辨了几句,她们便上来推搡……”
“不必解释。”阮茵握一握小令的手,看向那窦芹,“窦婶说小令不懂礼数,你的礼数又在哪里?我与二妹说话,哪有你插话的份。小令是我的婢女,她的月例银子是从我这出的,她的主子只有一个,‘猖狂悖主’不敢当,她的去留,也不是二妹能决定的。”
一番话说得窦芹那脸阵红阵白。
阮春蕊却嘲讽地“哈”了一声:“长姐这口气真是了不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府上的花用都要你来担了!你怕是忘了,那胭脂铺也是我阮府的产业,你的银子一分一厘,都是阮府的!莫说一个婢女,便是你母女二人的去留,也不过是我阿娘一句话的事!”
盛气凌人的嫡二姑娘——原本该是大姑娘的,如今却要称呼自己这个不知哪里来的野丫头一声“长姐”。
阮茵看着她,有一瞬间忽然想笑。
罢了。
“二妹既去了我那院里取琴,那么想必它已在二妹手上了,此事到此为止吧。”
阮茵说完,拉着小令要走,阮春蕊却上前一步挡住了她。
“你什么意思!今日既闹开了,便得有个说法!长姐自己手不干净,被揭穿了却好似受了什么委屈,这般不清不楚,若传出去,人还当是我故意寻衅欺你!”
阮茵抬头,神色冷淡。
“那自鸣琴,不是我偷的,至于你的为何会丢,还是问一问身边人吧。”小环闻言缩着脖子不敢抬头,阮茵却并未看她,径自对阮春蕊道,“今日小令若被外人所欺,我定要那人向她道歉,但既是二妹,便算了——要一个从不感到抱歉的人道歉,无趣的很。”
阮春蕊眼中怒气升腾,阮茵却不再理会,绕过她走上台阶,方要跨进门槛,忽觉脚踝被什么绊了一下,阮茵心中一惊,眼看又要摔倒,幸好小令手快扶了她一把,尽管如此,额头还是重重地磕到了门框上。
“姑娘!”小令扶她站稳身形,盯着她额角一片红,无措道,“怎么办,破皮了……”
身后传来吃吃的笑声,阮茵只当没听见:“无妨,回去吧。”
二人相携走出一段,小令委屈道:“姑娘,她们太欺负人了!”
阮茵歉意看她:“对不住,让你跟着我受连累了。”
小令摇头:“奴婢不是说自己。若非姑娘收留,奴婢此刻还在街上乞食,哪有这般好的住处和衣裳?奴婢只是替姑娘委屈。”
“我有什么可委屈的?”
“姑娘也是这府里正经小姐,可那些婢女婆子哪有半分敬意,她们说您偷了二姑娘的自鸣琴,奴婢一百个不相信,谁知她们上来便要抢,嘴里说得不像话……”
小令面色难堪,阮茵不必听也知是什么话,无非说她是外室养的私生女,飞上枝头也变不成凤凰,莫要痴心妄想……都是自小听惯了的,阮茵早已不在意,小令却还在为她抱不平。
“姑娘回回都忍着让着,她们哪有半点收敛。依奴婢看,老爷对姑娘也是上心的,姑娘该诉诉自己的委屈……”
上心。
她也曾以为阿爹是有心的。
九岁那年冬天,她在床上醒来,阿娘并一个陌生男子坐在床边,满眼怜惜地看着她。
男子见她睁开眼,探手贴着她的额头说:“退热了。”又问,“可有哪里不舒服?”
他生的一副儒雅相貌,虽是第一次见,她却一点也不怕,甚至感觉有些亲近。
他和阿娘坐在一处,她于是对他的身份隐隐有所觉,却不知该作何反应,因“阿爹”这个词是如此陌生,她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是从阿娘的言辞中拼凑出来的:阿爹在外地,生意很忙,再过一阵便会回来,会给茵茵带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漂亮的衣裳……
后来她不再等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和漂亮衣裳了,他却突然出现了。
他的掌心温热粗粝,和阿娘的轻柔绵软不同,贴在额上像一个厚实的小被子,她想让他一直贴着,不要挪开,可惜未能如愿。
阿娘红着眼告诉她,她差点就被阎君带走了,好在如今有阿爹在,很快就会好的。
自那之后,阿爹时时来看顾,对阿娘也常常温言抚慰,那真是廊檐下的喜鹊一般自在快活的日子。彼时她年纪太小,只顾得上欢喜,却忽略了很多重要的问题。
再后来,她们被冯夫人带回了阮府,她才知道,原来阿爹不是她一个人的阿爹,也不是阿娘一个人的夫君。
她们住在府中东北角的关雎院,地方虽偏,却比在襄郡的家好太多了,阿爹仍然会过来,只是经常坐不多久便走,也鲜少在家留宿,尽管如此,她也很满足了。
直到有一日,她不小心弄坏了二妹的纸鸢,二妹哭得伤心,阿爹闻讯赶来,一面给二妹擦眼泪,一面承诺要买很多很多纸鸢,她坐在泥地上呆看着,突然间,那些曾被她有意无意忽视的问题涌进了脑中。
她忘了问一问阿娘,阿爹为何这么久不去襄郡找我们?襄郡离扶苏郡这般远,阿娘又是如何拖着一个重病的半大孩子走到庞城的?如果我们不来庞城,是不是这辈子……都见不到阿爹了?
七载过去,如今她已不需要答案,也从不需要阿爹证明什么。
譬如上个月,阿爹带来那自鸣琴给她,那琴确实有趣致,一个小巧玲珑的方匣,里面站着一个笑吟吟的女娃,揭盖时会有曲乐之声流泻而出。阿爹说这是从一个外族货商那里高价买来的,只因那琴匣里的女娃像她。
她听完只是笑笑,让人好好收了起来。
阿爹对她们母女上不上心,没那么要紧。
“小令,‘委屈’这东西,只有在意的人能给,阿娘从未给我吃过。”
下过两场雨后,暑气消散了不少,秋意将起,女眷们外出宴乐的机会多起来,胭脂水粉销得快,须得早早备货了。
阮茵一路想着心思,走过东厢前边的抄手游廊,一转弯,迎面撞见一人。
阮茵愣了愣,下意识抬手抚额角,很快又放下,微微偏首行了一礼:“夫子。”
杜君夷颔首笑笑:“大姑娘有礼。雨天路滑,走路可要当心。”
杜君夷是阮府小少爷阮赟的夫子,在府上教书有两年多了,阮茵有时会跟幼弟一起听他讲书,虽然家仆婢女们常在背后笑话,她也不以为耻。少时家贫,阿娘无力供她念书,如今有正经的夫子传授学识,她求之不得。杜君夷见她好学,也时常悉心指点,故此也算有几分师生之谊。
此刻听他提醒,阮茵面上有些尴尬。
二门前那一摔,她的衣裙已污得不像样,一手攥着裙褶,想要遮一遮最明显的污渍,不料又翻出了另一处……伶仃又局促地站在廊下,红着脸道:“先生也是。”
杜君夷点点头,错身而过时,忽又停住脚:“三日后炎君祠送炎神,大姑娘可会去?”
这“送炎神”乃是庞城的传统风俗。每年到了夏末,城人沐浴更衣,自备瓜果酒水,去城西南的炎君祠上香,敬送“炎神奶奶”,祈盼来年暑热不至太重。
阮茵只在十岁那年去过一回,后来便不大去了,一来阿娘身体不好,不能陪她在外驻留过久,二来胭脂铺太忙,她也无暇分身。
杜君夷见阮茵面色踌躇,便道:“我有几个好友,届时会在碧水书院为炎神作诗写赋,大姑娘若是有暇,不妨前去一观,于学问上也有助益,若不想去,便……”
“我去!”杜君夷未说完,阮茵便急急应了。话一脱口,又觉得有些冒失,于是赧然垂首,补了一句,“先生的好友,必都是文采不俗的饱学之士,我自然想去熏染一番,只求先生莫再提什么学问了,我当不起。”
“大姑娘向学之心拳拳,不必妄自菲薄。”
杜君夷随口勉力几句,便告辞离开了。
他穿一身天青色葛布直裰长袍,走得不紧不慢,直到转过游廊不见了踪影,阮茵才收回目光。
“走吧,我买了些枇杷和川贝,去给阿娘煮了吃。”
送炎神这日是个晴好天,日头虽看着毒,热度到底是退了不少,很有些初秋的高爽明艳意味。
炎君祠前车马喧嚣,行人络绎不绝。
胡定牵马站在一棵大树下,百无聊赖地四下张望,片刻后仰头道:“公子,下雨那日您让小的打探之事,还听吗?”
“说。”声音从树顶传来。
这棵树枝杈横斜,葱茏繁密,不细看真不知上面还有一人。
周沉璧跷着腿,背倚树杈坐着,正在闭目养神。
“咱们夫人宴请那日,黄姑娘和宁姑娘不知怎的打起来了,推搡之间双双落了水,幸好是暑天,救上来又及时,并无大碍,只是城里人都说,她们打架是为了争公子您,总之闲话很多。第二日,小报上写了一则您的趣闻,还和这二位姑娘有关,您猜是啥?”
“你说不说。”
胡定听他心情不妙,撇了撇嘴:“小报上说,小君侯见黄姑娘长得好看,生了色心,言语无状,黄姑娘羞愤逃走,不慎落了水,这宁姑娘呢,看见好姐妹掉进了水里,急着去救人,却忘了自己不通水性……这么一来,二位姑娘姐妹情深算是摘干净了,公子您……嗯,所以那日咱们进城,城里人议论您,便是论的此事。”
胡定说完,树上的人好一阵没吭声。
不会吧,气大了?
胡定疑惑地仰头,见他家公子不知何时坐直了身子,神色颇为正经。
周沉璧望着炎君祠内那个熟悉的细瘦身影,片刻后突然起身,从树顶一跃而下,大步往前走。
“公子你去哪?”
“你在此等我阿娘,爷要去办件大事!”
炎君祠建于庞城西南十五里处的珠山道旁,坐西朝东,依山面水,内有殿堂楼阁、亭台桥榭一百零八座,占地极为广袤。
从祠门进来,沿中轴线直行,一路经过三净台、松露馆、关山殿,最后是炎神殿,里面供奉着炎神奶奶并八个侍女,神像前并排摆放两条长桌,此刻桌上已摆满了瓜果和糕点。
香雾缭绕,行人不绝。
周沉璧却没看到阮茵。
方才在树顶,那身穿春绿色襦裙、臂挎小竹篮的背影分明是她。难道已经走了?也是,从祠门到炎神殿他走了约么半柱香,她怎还会逗留在此?
周沉璧心头闪过一丝失落。
正欲转身离开,忽听一人喊:“周沉璧!”
抬头,是宁晓霜的兄长,宁伯亭。
“好小子,真的是你!”宁伯亭走至近前,捶一下他的肩,“你不是最不耐烦来这种地方吗,今日是怎么了?”
周沉璧“嗯”了一声便要走,却被宁伯亭一把拉住。
“走走走,咱们去花照阁,兄弟们都在那里,你也过去喝两杯!”周沉璧眉头一皱便要拒绝,宁伯亭却不放他,“自打你回来,咱俩也只聚过一回,好些人还没见过你,往日我们宴饮你也不来,这次可不能逃了,怎么,看不起我们这些兄弟?”
宁伯亭与周沉璧打从垂髫稚子时起便常在一处厮混,他所说的那些兄弟,也都是少时书院里的同窗,说起来,确有四年多光景未曾好好聚过了。
周沉璧被宁伯亭拽到了花照阁。
阁中坐着五个与他年纪相仿的男子,见到周沉璧都愣了一瞬,继而站起身行礼:“小君侯。”
周沉璧大喇喇往当中一坐,摸了个杯子自己倒酒喝,也不理人。
众人面面相觑,试探着落座。
周沉璧扫了一眼,闲闲道:“怎么,不认识爷了?”
静默片刻,哗声骤起。
“你小子真是……装神弄鬼!”
“人都说,小君侯如何举止斯文、风度翩翩,咱几个还以为你去了趟坎州连性子都改了……今日一见,还是这副德行!”
“说说,究竟为何突然跑去戍边?”
众人七嘴八舌拉着他闲谈,周沉璧兴致缺缺,倒是被灌了不少酒。
酒酣耳热之际,桌上的话题也从差事前程转向荤素不忌,一个书吏之子叫方训明的打趣道:“沉璧,那小报上写得……可是真的?你调戏咱们的郡丞之女,还害得宁兄之妹也落了水?”
宁伯亭拿筷箸敲着杯沿,要方训明莫害他妹妹闺誉,二人笑闹一阵,方训明又道:“扶苏郡多少闺阁女子想做小君侯的娘子,沉璧你心中可有中意的?”
周沉璧撩起眼皮,看了方训明一眼,懒得搭理他。
日头越升越高了,周沉璧想着还要护送阿娘回府,便打算告辞了。
刚搁下酒杯,蓦然听见一个名字。
那手便顿在了石桌上。
仍是那喝得神志不清的方训明,浑笑着同身旁的人道:“单论相貌,明前街胭脂铺的阮掌柜可排进前三,只是她那身段……”方训明双手伸到胸前比划着,“差点意思。”
话音未落,周沉璧一脚踹了过去。
众人惊愣当场,只听“扑通”一声,下一瞬,方训明在地上摔了个四仰八叉,凳子滚出去老远。
“带他去醒醒酒。”
周沉璧丢下一句话,大步走了出去。
出了花照阁向南,走了快一炷香的时间,周沉璧仍然脸黑如炭。一想到方训明那一脸色相,心中的火气直往头顶蹿。
那小娘子,竟被人这般轻贱侮辱!
怎么谁都敢在背后议论她?!
胡定前几日还说她……他定要将胡定那狗东西狠打一顿。
周沉璧走得一脑门子汗,却死活走不到祠门。
这炎君祠,做什么建得这么大!
周沉璧突然意识到,他可能迷路了。本就是头一回来,方才出了花照阁又只顾生气,未仔细看路,此刻连大门在哪个方向都不清楚。
一想至此,周沉璧的脸又黑了一层。拧着眉四下扫视,视线无意间扫到右侧碧水书院中的某处,蓦地凝住了。
建于水中高台的六角凉亭里,一个身穿春绿色襦裙的女子坐在石桌旁,可不正是他在找的小娘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