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长断背着行李,偷偷的翻下了窗,来到那条僻静的小路上,林中传来两声鸟鸣,是师弟们传来的信号。
他跑的飞快,刚出山门,就看见悬月阁上灯火通明,定是阁主发现了他的行踪,好不容易跑到山脚,留给他的马匹不知去往了何处,他只好继续狂奔。
就这样,逃到一半,他忽然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这条路线,是师弟给他的,按他的话说,这条路通往的是城门,可这么一看,仿佛并不是如此。
他翻到对面,只见上面写着:回家路线。
长断沉默了很久。
而另一边,正有人为找不到自己的回家路线图而抓耳挠腮,痛不欲生。
长断走到那条僻静的小路上,发现这是个鸟不拉屎的山村,藏匿在山中不说,好路更是没几条。
他拖着满身泥泞从坑里爬了起来,看着眼前的重重山脉,他叹了口气。
两日后,长断匆匆赶回玉城,骑着快马在长街奔腾。
前方人潮汹涌,实在难行,他只好弃马而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后,他穿过街巷,直奔万福堂而去。
万福堂内明灯高照,里内却空无一人,长断正觉困惑,便看到陆鸣拿着木棍跑来。
“二哥!二哥!!不好了不好了……”
他抓住长断的胳膊,摇个不停。
“怎么了?”
“大哥他……他……他出事了…”
见他语无伦次的样子,长断也顾不上多问,急忙奔向陆鸣所指的方向。
赶到城门处时,谢钺和应星站在门下,两人眉间皆有愁色,看到长断赶来,谢钺上前一步,说道:“兄长匆匆赶回,我等本不该劳烦兄长的,可是……此事实在难办。”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哥哥去往闻风堂中时,不知说了什么,竟被扣押在那,李义士也没有办法,多次交涉无果,素堂主说了,如若归来,让兄长亲自去见她一面。”
应星抱着手臂,叹了口气,说道:“真够难缠的,如果不是她开了这个要求,也不用你一回来就忙里忙外的。”
“无妨,你们在此等候,我去去就回。”
他刚想转身,就听见身后的陆鸣大声喊道:“二哥,走上面那条路更快。”
长断想了想,觉得他所言甚是,便跑向城楼。
来到城楼上时,他抬起眼帘,竟见到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一时间恍然失神,心中颤动。
“引书?”
他不解的看向引书,忽而发觉他正在用一种极其柔和的目光打量自己。
“你……”
他刚想开口,便见引书走了过来,他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第一个问题。”
引书低下头,说道:“历尽艰辛,却很值得。”
“第二个。”
引书抬起眼帘,注视着他的面庞,说道:“相貌甚佳,俊美异常。”
………………
不知想到了什么,引书深呼吸了一口气,看得出,他心中格外忐忑,却还是鼓起勇气将最后一个问题说了出来。
“最后一个问题。”
他上前一步,直视着长断的双眼。
“长断,我…心悦于你。”
一阵轰鸣声在长断耳边响起,如同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一般,他看着眼前之人,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他既不相信引书会出现在这里,更不相信方才表明心意的人是他。
城中烟火骤响,点明了整个夜空,烟火纷纷落下的瞬间,长断用颤动的声音问了一句。
“此言……可当真?”
不知是否因为他的目光太过炽热,亦或是太过紧张,引书避开了他的目光,过了一会,他微微点头,“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在长断注意不到的地方,他偷偷捏着袖子,整颗心都似被揪起来那般难熬。
“你若是无意……”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股温热便瞬间将他包裹起来,他眸光一动,诧异的愣了许久,直到那抹幽香涌入鼻腔,他才回过神来。
长断的胸膛格外结实,发丝处仍留有余香,闻着格外安心,仿佛能安慰他那颗忐忑的心,让他不再心存疑虑。
引书闭上双眼,静静的听着他的心跳声。
城门下,几个孩童正在玩闹,他们手中提着灯笼和花灯,嘴上还唱着几句童谣。
“入海仪式快到了,快走!去晚了可就等不着了!!”
孩童们笑着跑向前方,嘴里还在议论着方才在摊位上看到的小玩意。
“这次我得好好许个愿,许什么好呢……就许双亲安康吧!”红衣孩童说道。
“你傻啊,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蓝衣孩童鼓了鼓掌。
“对啊!多亏你提醒我……”
“别说了,快跑,入海式就在前面!”
长断瞥向前方,只见烟火之下,万灯长明,随后便是一阵极为响亮的丝乐之声,乐声环绕着整个玉城,连城门处的他们都听得见。
“今日…是祭海节?”
引书点了点头,他闷在长断怀里,发不出一点声音,眼看半刻过去,他仍然没有松手的意思,引书忍不住咳了两声。
长断似才发觉那样,立马松开了手,两人相视无言,面上羞红,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而在城门之下,几人正坐在地上讨论起上面的情况。
“累死我了,大哥可真够有钱的,整个玉城的烟火都被他买完了。”
“哥哥出手阔绰,只是不知道,兄长他……”
应星听到他二人的谈话,忽然冷笑一声。
“何故发笑?”谢钺瞥向他。
“你们多虑了吧,以师兄的心境,真怕他跪下来,痛哭流涕的求引书师兄再说一遍。”
“不至于吧。”陆鸣挠了挠头。
应星没回答他,摊了摊手,表示解释原因是件多余的事。
过了一会,素河带着一帮点负责点烟花的门人回来了,看着上面并肩而立的两人,她笑着拍了拍身旁门人的肩膀,说道:“看到没,这两人一旦说开了,比谁都如胶似漆。”
门人捂着嘴,乐呵呵的坐在一边。
半晌,李熠也来到了城门下,他拿着一堆花灯,说道:“入海式就快到了,万福堂的人正在百花台上等候,不知楼主和长断公子何时下来?”
应星眼皮都没抬一下,便道:“一时半会下不来,他俩现在可顾不上什么祭海节,这节那节的,哪怕天塌下来,师兄都会说‘无妨,你我一同度过’。”
陆鸣听完,摇了摇头,抢谢钺一步道:“不不,按照二哥的性格,他会说‘引书,你先走,切勿惦念于我,能与你相识一场是我毕生之幸!’,然后安然赴死。”
“不过,哥哥定不会抛弃他,会说‘你以为你死了我就好受了吗?我告诉你,我绝不会抛下你!’。”谢钺说道。
李熠摸了摸脑袋,深深的叹了口气。
“楼主他……应当不会如此。”
在众人疑问的目光中,李熠道:“他会什么都不说。”
众人听完,竟有一种这才是真言的感觉,立马点头赞叹。
城门之上,长断和引书一脸无奈的看向他们,两人的发丝随风飘动,长断收回目光,看着引书的侧脸,灯火并不多,但足矣看得清他的表情。
他趴在石杆上,眉间浮出一丝笑意,整个人也松快了不少。
“引书,我从前从未想过,能与你站在这里,听到你说……”长断捂着半张脸,好用来掩饰自己的紧张。
“听到你说,心悦于我。”
引书看向他,说道:“我以为,你对我无意。”
似乎是想到了一直以来的别扭,他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不过现在想来,是我多心了。”
“长断,我想知道,你对我动心,是何时?”
听到这个问题,长断认真的想了想,而后应答:“石梅坡时。”
“那个我被仇恨所蒙蔽的晚上。”
大概是觉得意外,引书很长时间都没有开口说话。
“可是,后来,我听到你说,与我只是朋友……”
“…………”
引书沉默片刻,问道:“何时?”
“出了盛雪楼后,你我饮酒的那一天。”
“想必……”引书叹了口气,用无奈的表情看向长断,他伸出两根手指,在长断头上点了一下,“是我喝醉了,说的全是胡话。”
长断愣了半天,在引书缩回手的时候及时握住了他的手腕,两人对上视线。
他笑了笑,说道:“是我犯傻了。”
引书见他笑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引书,祭海节一年一遇,你我即将离开玉城,要不要去瞧瞧看?”
“好。”
引书走下楼梯,长断跟在后面,他看着引书的发带,晃动之时,也牵引着他的思绪。
两人下了城楼,并肩而行,像是未曾发觉他人那样,始终将目光落在身旁之人的脸上,偶尔谈起从前,两人便会同时笑起,互相挤兑对方几句。
看着他们这幅悠然自得,乐不可支的样子,众人纷纷摇头。
“哎呀,看来不需要我们了呢,二哥也真是的……一点不避着人。”陆鸣靠在壁上,略带欣慰的低笑一声。
“哥哥和兄长,真是羡煞旁人。”谢钺拍了拍手,心中装满了对他们二人的祝福。
应星没说话,默默的往前走了几步。
“师傅,你干嘛去?”
“他也说了,一年一遇,你们不去我还要去。”
“想不到你还会凑这个热闹。”谢钺淡淡说了句。
“我可不似你,如此古板。”
应星说完,径直向长街而去。
李熠抱着花灯,没说什么,也跟了上去。
“那走吧!我们也去瞧瞧!”
陆鸣跑了起来,边跑边摇着手里的烟花棒。
“等等我!”
谢钺跑在后面,路过李熠时,还抢了他怀中的一盏花灯。
“你小子,怎么如此心急?”
“唉,那咱们也去看看吧。”素河轻笑一声,抬起手,示意身后门人跟上。
“祭海节可真美啊,好久没见城中这么热闹了。”
“是啊,真是百年一遇的美景……”
“看那边!还有舞狮的呢!!”
素河虽觉得聒噪,却还是挤进了人堆了,她与一人擦肩而过时,忽然觉得有些熟悉,回头看去,只瞧见了一抹淡绿色。
那戴着斗笠的女子身后跟着两个孩童,正围着她旁边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
素河收回目光,红唇轻扬,没有上前去搅扰她们。
“我要这个花灯,李熠哥哥,能把这个兔子莲花灯给我吗?”陆鸣眨了眨大眼睛,十分乖巧的盯着李熠。
“拿去吧。”李熠把兔子莲花灯递给他。
“师傅,你不放花灯吗?据说,在祭海节这天,把花灯放入海中,许下心愿,定有回响。”
“我只相信我自己。”
听到应星的回答,李熠还是把手里的花灯分给了他一盏。
“小子,这种时候图个吉利便好,偶尔也松懈一些吧。”
应星愣了一下,突然对上了长断的眼神,见他正对自己笑着,应星脸上闪过一丝绯色,立马接过了那盏花灯。
乐声渐止,百花随风落下,飘入那万灯之中,与此同时,高台之上,几名女子纷纷现身,身穿舞衣,华美至极,金丝织就花瓣,彩缎制成披帛,似朵朵鲜花于夜色之下绽放。
每个女子身上的花形不同,想来定是花了时间挑选考量,鼓声阵阵,琴声悠扬,衣袖飞舞之间,身姿利落却不失柔美,一举一动间,恍如身在天官,令人沉醉其中。
几人认得出,跳舞的女子是万福堂的人。
一舞跳完,台下掌声雷动,周围尽是赞颂之词,更有文人墨客当场作诗。
女子们下了百花台,便挤到了人群里,来到素河旁边后,几人对上视线,东华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待会我宴请大家,来万福堂一聚!”
素河“啧”了一声,拿开了她的手,说道:“不是你掌勺就好。”
“怎么可能,我请了专门的厨子。”
袭月捧着花灯,笑道:“素堂主似乎未带花灯,恰好我这里多准备了一盏,便赠予素堂主。”
“你会这么好心?”
袭月从背后把那盏花灯取出的时候,素河才明白,她对袭月的印象果然没错。
那是一盏金猪模样的花灯。
“衣服做的不错,是紫荆的手艺吧。”
话音未落,紫荆就跳了出来,举着手大喊“是我是我”,素河撇了她一眼,立马站到最前面等候入海式开场。
不过多时,一阵悠扬的曲声传来,入海式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悄然开场。
看着花灯渐入海中,由百盏变为千盏,又由千盏变为万盏,一时间灯火辉煌,照彻江海。
他心中动容,却第一时间内看向了引书,不知不觉的,他的手指轻轻勾住了引书的指尖,感知到对方的体温时,引书也及时牵住了对方。
两人缓缓蹲下,闭上双眼,许下了同样的心愿。
这一次,他们并未许下什么关乎世间的心愿,而是,想把最先感受到的东西放大,尽全力捕捉那一点温热,放肆的满足自己的私心。
看着两人的花灯结伴飘远,他们看向了彼此,眼眸中印出灯火,柔情万种也不足以形容两人的目光。
“谁把这两人推到海里?”身后的陌生男人咬牙切齿的说了句。
“人家情比金坚,天作之合,我看你是嫉妒了吧,不爱看滚一边去。”红衣女子推了一把刚才的陌生男子,一脸得意的看了他一眼。
“嘁,大过节的,不和你计较。”
“这话应该我说吧,大过节的,沾染了晦气真是烦躁。”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陆鸣一把推开两人,说道:“大过节的,来都来了,别闹了。”
“有什么等节后再说,别扫兴啊。”
“也是。”
“说的对。”
两人冷哼一声,各自走开。
“该我放灯了,你们也快来啊!”
谢钺和应星跟了上去,三人默契的蹲了下来,一齐将手中花灯放入海中。
片刻过去,三人睁开眼睛。
“许了什么愿?”陆鸣问道。
“海晏河清,你们呢?”谢钺看向两人。
“康健无忧。”陆鸣瞥向应星,“师傅呢?”
应星已然起身,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
说罢,就不见了人影。
素河瞧了一眼三人,也带着门人放下了花灯,身后万福堂的几人趁着挤到素河旁边,也在同一时间放下了花灯。
“你们……胡闹。”
“素河姐姐生起气来,真是骇人。”
“就是就是,咋们还是快回去吃饭吧。”
“就是,别忘了叫上断公子他们。”
“走了走了!”
“饿死了,我回去可以吃掉一头牛!”
几人玩笑着离开了人群,这时,东华停下脚步,回头看了过去。
“素河,愣在那干嘛,等着我给你下贴啊。”
素河撇了撇嘴,虽心有不快,却还是动了双腿,跟了上去。
酒过三巡,已至三更,众人喝的尽兴后便闲谈起来。
“长断公子,引书公子,东华在此谢过二位,还有前来相助的各位义士们,若不是有列为相助,平反之日遥遥无期。”
“诸位,谢过。”
说罢,她饮下满满的一杯酒。
“堂主客气了,我等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倒不如说,城中有各位这等良善之辈,才是城中百姓之幸,若给如此,当不会如此顺利。”长断说道。
“这里,断某也敬各位一杯。”
素河摆了摆手,说道:“这杯我承不起,毕竟收了书公子这么多好处。”
引书笑了笑,说道:“金银之物,并不完全是打动素堂主的东西,再者,素堂主劳累多日,费劲筹谋,花些金银算不了什么。”
东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眼下风波已停,两位想必已经有了新的打算,不知你们将要去往何处?”
“若无变故,当是沂洲。”长断说道。
东华点了点头,将早已准备好的谢礼拿出,最显眼的莫过于那晃眼的两箱白银了。
“这些薄礼,是我等为了答谢各位的相助之情,还请各位不要推辞。”
“此前东华对各位有所疑虑,可经此一事,东华意识到,在这江湖之上,仍有一股清流存于世间,倒让我心生了几分期待。”
“往后的局势,看来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各位,若遇到难处,随时传信过来,只要我帮得上,必会鼎力相助!”
长断点了点头,收下了那些谢礼。
“堂主所言,叫人心中生快,我也相信,这玉城有堂主这般热血之人坐镇,定会焕然一新,大改风气。”
“既然尘埃落定,我二人也不便久留,约定好了明日启程,此去一别,心中难免不舍。”
“不过,相信在不久以后,定有重逢之日,把酒言欢之时。”
“断公子所言甚是,姐妹们也准备了谢礼,都是一些吃食,路上也好填饱肚子。”袭月把食盒推到几人面前。
看着面前这大分量的食盒,几人瞬间目瞪口呆。
“这……”
“不知道各位喜欢吃什么,所以多做了些。”袭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谢过袭月姑娘。”
素河摆了摆手,说道:“我可什么都没送,你们这样让我怎么过得去?”
袭月叹了口气,略带委屈的说道:“是啊,素河姐姐还是这么粗心大意呢。”
“你……算了,大过节的,不和你计较。”素河撇了撇嘴,表面上这么说,实则气的手指都在发颤,若不是现在还有人看着,她定会暴起,指着袭月要大战三百回合。
墙角海棠花落下,烛火也暗了下去,在众人的欢笑声中,城中灯火尽灭,百姓们也进入了梦乡。
纱窗之上,明月清冽,空中不见一丝阴霾。
想来这如霜般的月华,定会驱散城中的尘埃,清明之日,它朝必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