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关于本期作业的成绩你们尽可以在学工系统上查看,”陈雯走入教室,霸气地将书甩在桌上,“如果没有问题,成绩将会乘以百分之五,计入你们的星轨测算学最终考核成绩。”
台下一片哀声遍野。
“陈雯教授,您事先没有说,这会计入最终考核成绩啊!”
“你们是第一天认识我吗?”陈雯一边打开全息显示大屏,一边沉声道,“我说过这个学期,会给你们安排很多日常考核,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作业。”
台下又传来叹息声。
“都别叹气了,这张教学图纸不难,我只讲一道题,剩下的你们自己看。”陈雯拍了拍桌子,强行镇住场子。
全息显示大屏赫然出现DK43所在的星域。
陈雯用书敲了敲桌子,“把你们的图纸打开,找到DK43双程星轨。”
整个教室立马被纸张翻动的声音所占据。
“说实话,从DK43这道题上,我看不见你们的创新精神,”陈雯缓缓走下讲台,“这道题,有的人窜了六条星轨,造成二级星际事故......”
谢明溪身边的聂小鱼瞬间羞愧地低下头。
“有的人,想干嘛啊,”陈雯冷笑一声,“7000万预算,你贪一半,想吃子弹是不是?”
教室里传来接连不断的笑声。
“更有甚者居然直接放弃这道题,”陈雯再次用书敲了敲讲台,“我再说一遍,我的学生不允许放弃,难道你们想把往后的人生都放弃吗?”
教室鸦雀无声,原本还在嬉笑的众人都识趣地闭上了嘴。
陈雯巡视一圈后,将书本放下,“来看这道题。”
DK43星轨构建确实很难,但全班不应该有半数以上得人都放弃才对。
这正是陈雯最生气的地方。
DK43的构建具有先天劣势,无论是入虫洞前,还是出虫洞后,都会面临构建空间不足的问题。
入虫洞前还算好,至少能通过剥离其他星轨路径,找到空隙,能让DK43双程星轨能够完整挤进六十四叠虫洞。
但出虫洞后的构建,才是最困难的。
DK43需要与中速大动脉星轨接驳,并入主道。但留给DK43的平行接驳空间根本不够,怎么看都是一道死题,盘不活。
如果没有空间和资金限制,最理想的构建方案是,直接将DK43直接拉入中速大动脉星轨,并在接驳处减速,设置信号灯,方便变道。
但偏偏两个条件都被限制了,所以很多学生都放弃了这道题。
而且并轨后,还容易出现交通堵塞问题,很多写了这道题的学生还还败在这一点上。
教学图纸一般都有参考答案,但所有答案需要权限才能查看。
在学生答题期间,Echo是不会将参考答案对学生开放的。
只有当教授完成批改后,参考答案才会公布。
大部分题都有唯一答案,但不排除少部分题只有最优解,没有固定答案。
恰恰DK43这道题就只有最优解,没有固定答案。
在谢明溪的方案出来之前,DK43的最优解记录已经被保持了八年。
陈雯在全息显示大屏上,公开了那个保持了八年的最优解方案——“双高四平并行”。
这个方案借助了旧时代的交通架构,将六条道的最外面两条道抬高,与剩下的四条道形成上下平行,然后一路并行,穿过与其他星轨之间的空隙。
这个方案最大限度利用了可用空间,虽然成本有些过高,且构建双层星轨,还要额外解决上下两层的空间间隔问题,但这位承算人都很好解决了这些问题,顺利完成了接驳。
说到这里,陈雯将全息显示大屏换成了银河系交通体系解构。
“我们都知道,旧时代的交通体系大致分为,陆地交通、海洋交通和近空交通。”
“教授,您是不是说漏了,没有深空交通吗?”有人举手打断陈雯的话。
“漏了吗?那好,你把全星际网的信息发布时间调回到2025年。”
那个还依赖法棍式铁疙瘩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的两百年前,人类还在社交媒体上,亲切问候为什么12306法定节假日开票即候补。
“……不是,大家现在不也在问候星航局,春运的时候能不能多加几列星航吗?”
“哈哈哈哈哈。”
在大家的调侃下,教室一下子活络起来。
气氛活跃后,陈雯将话题拉了回来。
“自从人类迈向太空后,深空星际交通便被纳入整个交通体系。”
面对维度更高的交通体系,构建难度可想而知。
宇宙之中,飞行器和星航也会存在像车辆相撞、船只触礁、飞机失航的风险。
为了保证飞行器和星航的运行安全,星轨测算学营运而生。
这门学问,就是在宇宙中穿针引线,搭建起最佳通行轨道。
“当然,我们也会算武器的打击轨道,只是这个就不是一般星轨测算师能接触的。”陈雯补充道。
立马就有人举起了手,“陈教授,我们的文明已经足够发达,为什么这些测算还需要我们人工进行,而不是让Echo去算呢?”
“好问题,”陈雯朝他点点头,示意他放下手,“其实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Echo几乎包揽了你们的生活,她很万能,她可以做很多事。但在你们进入星学领域后,却突然发现Echo好像不再帮助你们了,什么都需要你们事事亲为。”
陈雯拿起杯子,抿了口水,“我相信,每一个星学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万能的Echo突然不万能了?甚至还会限制你们去查找图纸答案。”
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探讨声。
“我想各位在学习联邦史时,应该了解到我们星系的中央系统Echo,其实还有一个姊妹。”陈雯抬手叫停讨论。
一个姑娘举起手,抢先回答道:“废墟星系的中央系统CES。”
陈雯颔首。
“Echo的创立之初,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类,让人类拥有幸福感,所以她的算力始终向人们日常生活倾斜,而不是最前沿的星学。”
而废墟星系的中央系统CES则完全与之相反。
CES追求极致的高效,她从来不在乎底层百姓的死活,她会将一切资源都用于培养更精英的人类。
所以废墟星系的科技水平远高于银河系,但废墟星系一直无法在战争中赢下银河系,就是因为银河系的星学能够人为将科技不足的缺点弥补上。
大家恍然大悟。
陈雯走回讲台,长叹一口气,“所以,你们可是整个星系的未来,以后银河系的安危可就靠你们了。”
很快陈雯就将话题勾了回来,“还记得我们最开始聊的是什么吗?”
“DK43的最优解架构。”大家异口同声说道。
“对,我们从DK43,聊到了银河系交通体系,再到Echo,最后是CES和废墟星系。”陈雯重新将DK43所在的星域调了出来。
她解释道:“如今这个时代并不太平,星系之间常常会有冲突,废墟星系的科技远超于银河系,这很危险。我们身为星学者,要明白自己的职责,肩负起引导整个星系的职责。”
谢明溪坐在人群之中,看着全息显示大屏,她心中似有什么在生长。
陈雯的这番话,点燃了她的心火。
原本前来政临星攻读星轨测算学,只是为了逃避匹配,逃避那荒唐的婚姻。
但当她知道了废墟那强有力的压迫感时,她才明白星学的意义。
望着那个八年前的构建方案,她心中油然生出自豪感。
她打破了,现在她的方案才是最优解。
窃喜过后,她的目光扫过整张图纸。
她很想知道这个方案的承算人是谁?
她超过了谁?
但任凭她将图纸看遍,也没有找到承算人的名字。
她不由举手问道:“老师,这个最优解的承算人是谁啊?”
陈雯看了她一眼,摇头表示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个方案已经不是最优构建了。”
教室立马嘈杂起来,有震惊,也有好奇,更有难以置信。
“这个方案虽然已经不是最优解了,但我希望大家从这个八年前的构建方案得到启发,旧时代的交通构建方式也可以运用在新时代,”陈雯指了指全息显示大屏,“不要害怕错,哪怕你窜了六条星轨,造成二级星际事故,也要硬着头皮给我算!”
再度被点名批评的聂小鱼无力地靠在谢明溪的肩膀上,“唉,我也是光荣成为陈教授的教学反面例子喽。”
“听明白没有!”陈雯高声喊道。
“明白了!”
“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新的最优解,”陈雯将DK43的原最优解图纸替换成了谢明溪的图纸,“这个构建方案来自我们班,这位承算人打破了DK43构建保持八年未变的记录。同时,这个方案已经拿到了星轨测算局的理论测算报告认证。”
全班沸腾。
“谁啊?”
“我的天,竟然有人还有更好的方案!”
“太牛了吧。”
陈雯再度用书敲了敲桌子,示意他们安静,“而且这个方案甚至还可能用在第三航道的扩建构建上。可以说,这是对一位从事星轨测算的人员的极高肯定。”
此话一出,陈雯便再也压不住课堂的秩序了。
甚至隔壁正在上星际机械学的星学者都探头凑了过来。
“这不可能吧?”
“到底是谁啊,这也太厉害了。”
“这个方案竟然能被星轨测算局采纳,用在第三航道扩建上?太强了。”
整个教室吵作一团。
“陈教授,是谁啊?”
是啊,是谁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