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宿命之网 > 第13章 番外:天才的烦恼[番外]

第13章 番外:天才的烦恼[番外]

“请描述下你现在的感觉。”

“滴滴,滴滴——”张维伟敲击完键盘后,看见眼前显示屏的电波曲线突然开始迅速波动,10分钟以后,曲线通过编译解码器翻译成了一行行文字,在打印机上拓印。

“我不知道我在哪里,但是感觉全身暖暖的,很舒服。身体好像没有了分量,感觉是飘在水里或者说,像躺在巨大巨软的棉花上一样。以前全身的疼痛都消失了。我觉得我的心情很好。”

80个汉字。

张维伟手中薄薄的纸片,此刻价值却远胜千金。身边的助手在一旁不住惊呼,然后匆匆忙忙地去整理信息数据。

30分钟后,那颗浸泡在容器中的大脑不再“蠕动”,脑脊液停止流动象征着这颗志愿者大脑已经宣告死亡。这位癌病患者永远也不知道,他这平凡的一生是如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张维伟关上了生命仪器开关——他需要新的遗体捐献者。

他都忘记了夏晓蕙在18那年曾做过一个疯狂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一度在那一年为她迎来全校的仰慕——生前签订器官捐赠协议。

也许在当时的夏晓蕙看来,这只是为了纪念自己进入成年而做的惊人之举,但命运的涟漪却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将不可言说的缘分牵引到了张维伟的手中。

虽然同校三年,张维伟几乎和夏晓蕙没有太多交集。虽然,他们在这所学校的师生眼中都赫赫有名——一个常年以学霸天才的形象登在成绩单榜首,而另一个则以能歌善舞,甜美可人的形象活跃在各种校际演出的舞台上。

张维伟可以肯定,夏晓蕙除了熟悉自己的名字外,即使真人站在她面前也不会认出他到底是谁。毕竟上天是公平的。和天才的大脑相比,他的长相确实过于平凡。据说自己生下来就是大大的脑袋,麦秆的四肢,极其不协调的比例以至于让家人都用“大头鬼”做他小名。这个乳名一直到他在学业上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时才取消。而那个大脑袋也从“丑”的证据转变成“聪明”的根基。但那时,张维伟根本不屑于他们的夸赞——他们无知又愚蠢,大脑大小跟智商高低根本没有关系,实际上人类顶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脑容量实际比正常人还小12%。

与之相比,夏晓蕙的可人形象却是让人难忘的。虽然,张维伟对那些歌舞表演从不感兴趣,但夏晓蕙就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让她只要出现在人群中,就能锁定许多人的目光。所以,他也不例外。

张维伟一次次刷新自己的竞赛记录,即使在团队中有一个叫蒋槊的男生跟他来自同一所学校,他都没有兴趣去了解认识,但唯独夏晓蕙就像一道待他探索的难题,让人小心翼翼不敢轻触,却又心驰神往难以克制亲近的**。

年少的张维伟不知道,人类20万年进化的理性脑终究抵不过进化了3.6亿年的原始求偶本能。对于她的爱慕,在得知夏晓蕙自愿捐献器官消息时达到了顶峰——张维伟万分欣慰这个如花似玉的少女不是空有其表,她愿意为科学和社会献身的决心更是远超同龄女生的肤浅。

从那一天起,张维伟决定要用一生去爱这个女孩。无论能否得到对方的钦慕,他都相信这个世界再没有一个女孩能替代夏晓蕙进入他的心底深处。于是,他更热衷于参加竞赛,只为了让红榜榜首自己的名字能无时无刻出现在她的眼中。

此刻,液氮罐里漂浮着一颗淡粉色的大脑宛如一颗神秘而精致的宝石。它整体呈椭圆形,表面布满了褶皱,犹如一幅神秘的地图,通体浅浅的粉红色,质地柔软而细腻,在其表面,还分布着一些血管,犹如丝丝红线蜿蜒其中。

张维伟翻阅手里的捐赠者信息——夏晓蕙。

那个青春时爱慕的青葱女孩并没有像想象中一样亭亭玉立地站在面前。眼前这颗宛若蛋白石的大脑就是夏晓蕙仅存的全部——这样的重逢,太讽刺了。

链接夏晓蕙大脑的第32天,对生物脑电波的刺激依然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信息反馈。张维伟习惯性地把所有实验数据与操作过程详细记录在册后,心里依旧是空落落的。

他爱的女孩就在眼前,但如行尸走肉般的机械信息反馈又再时刻提醒他,那颗大脑还没有觉醒成为真正的夏晓蕙。

他需要一个更好的科学计划来刺激意识的觉醒。而这个契机就在一场脑机行业学术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设,让不同的人接受脑机测试,然后让两者的意识实现交流并构建新的共脑世界。

虽然这在研讨会参与者听来只是一个假说,但只有张维伟知道,这是他的希望。

构建AI共脑世界的系统模型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复杂。不过,张维伟日以继夜的辛劳还是得到了回馈——与其说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惊人的智慧,不如说是为夏晓蕙构建新世界坚不可摧的决心。

在研究过与夏晓蕙错失的岁月后,张维伟没有把目标放在MCN公司的老总或者她的前男友上。一来,这些人喜欢和人打交道,身边总是围着人群要暗中下手并不容易。二来,他们虽然和晓蕙关系亲近,却也是让她倍感痛苦的人。如果要刺激夏晓蕙的意识自愿构筑新世界,这个人起码不能让她害怕和排斥。

在张维伟贫乏的人际关系认知中,他很快锁定了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的蒋槊。虽然他和蒋槊是3年高中同学,甚至作为竞赛队的同伴一起学习过一段时间,但他从未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

那是一种极为冷淡的漠视。尽管他听到老师常拿两人的学习成绩作对比,但张维伟只觉得可笑——那样的成绩对蒋槊来说可能是能力的上线,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拼尽全力去争取过。饶是这个不配被他关注的男同学却和夏晓蕙有交集。即使双方都保持同学之间该有的礼貌和距离,他还是看出了同性之间相同的**。

他喜欢夏晓蕙,少年浓烈的喜欢,和他一样克制却难耐。即使十几年过去,他所调查的蒋槊,对夏晓蕙依旧深情不减。或许,这个会好好爱着她的男人就是一个合适的“志愿者”。

第二“志愿者”则出现得非常随机,他偶遇林安之是在一场媒体招待会上。彼时林安之作为自媒体记者参加了一场关于大脑科学与人工AI智慧发展的主题论坛。如果不是为了获得优渥的投资资金,张维伟根本不想参加这种虚伪的社交活动。起初,他对这个平平无奇的女记者毫无印象,直到在茶歇的时候,听到她和同行八卦网红绯闻时,才注意到她的牙尖嘴利。

那天,他冷眼看着林安之旁若无人,极尽刻薄地去嘲笑别人的样子,心头第一次充满了鄙夷。

从小到大他生性淡漠。除了对夏晓蕙,他并未真地特别喜欢或者讨厌一个人。但林安之在人背后说三道四像个八婆的样子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怒火中烧,又难以宣泄的感受——她这如阴沟里老鼠一样猥琐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嘲讽夏晓蕙?

那天的感觉让张维伟记忆犹新,后来他也将这种情绪移植到了蒋槊身上。没错,那个和他一样喜欢夏晓蕙的男人一定也会对她有同样的恨意。虽然在最初他也曾考虑过让自己的意识永远留在系统中陪伴晓蕙构建新世界,但一想到此生就要放弃所有的学术研究,停止手头所有的脑机研发项目时,又起了退缩之意。直到遇到蒋槊,他才转变了念头:那小子能让晓蕙幸福就好,而比他聪明千百倍的自己才应该留在现世做出更伟大的创造。

第一次将三人的意识聚集到自己开发的AI数据模型时张维伟没有马上开启运行。即使这套系统他已经喂过数百亿的语料系统自我学习,但他还没有想好第一套剧本的展开。直到他看了电影《恐怖游轮》,看着船上主角在一次次追杀中所表现的惊恐彷徨与崩溃时,他才决定好用什么方式给林安之“好看”。他又想,如果晓蕙看到当年网暴她人受到这种残酷的惩罚,是不是也会开心一点呢?

为此,张维伟不仅在林安之和蒋槊的意识保留上做了不同的设计,又设定了2个触发重启的关键条件:1、蒋槊复仇成功;2、林安之反杀成功。他决定要让林安之被无限追杀的痛苦成为刺激夏晓蕙意识觉醒的养分。

第一轮结束,系统显示晓蕙的意识有微弱的波动。第二轮开始则由AI系统自动根据晓蕙的意识波动撰写新剧本。随着重启一轮又一轮的循环,晓蕙的脑电波动越来越强烈,有时还可以根据他的提问输出较为复杂的信息。而最让他意外的是在林安之第一次杀死蒋槊后的回溯,重启时间线竟意外地提前了。张维伟一遍遍检查AI系统的运行代码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那天,他面对一地散乱的数据与代码突然仰天大笑起来——或许,这是夏晓蕙的意识第一次在无意中开始学会操控她的新世界。

也不知过了多久,AI自运行系统已经不再需要他做多余的干涉与引导。虽然期间他发现程序运行并不会如预期般顺利,偶尔的设置冲突也会造成蒋槊意识的觉醒,但好在他们都被困在了AI系统中无法逃脱,一切还算可控。

他最后一次上载自己的意识是因为需要把林安之的意识带出那个世界。或许是在轮回中看到了林安之的忏悔,又或许是他已经全然失去了惩罚她的兴趣,总之他想在最后一次见过夏晓蕙后就彻底退出系统,让新世界真正属于她。

然而看着蒋槊和夏晓蕙的甜蜜,张维伟是不甘心的。

于是,他决定在退出之前还是要让这个心爱的女生知道是谁给了她新生。即使真相会对她造成伤害,但也会刺激夏晓蕙的意识拥有更多更健全的人格情感,构建更丰富多彩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夏晓蕙永永远远地记住他。

但是,夏晓蕙却想要杀了他!晓蕙得知真相后的决定竟然是要杀了他!她不感谢他给予的重生机会,她宁愿活在一个虚假甜蜜的世界而不自醒,她最想要惩罚的人不是林安之竟然是他……张维伟突然觉得自己很失败——他那颗聪明的大脑可以读懂这世界上大多艰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却丝毫不懂一个女人的心——她,要他死!

张维伟停止了匍匐。他被林安之扶起,被这个女人安慰保护——呵呵,一切真可笑。这是夏晓蕙的世界,一切都遵循她的意志。

现在,她要他死——所以,他真的该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你在搞事?[女A男A]

仓鼠后备军

今日有囍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禁婆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