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得很是平整宽阔的官道上,一队车马悠然而过。
车架并不华丽,但是细看之下就能发现这支车队其实很是低调,并不是简单。
拉车的是皮毛光亮的神骏,周围跟随马车的护卫身材健硕缄默威严。
马车用了特殊的处理手法,并不会颠簸,再加上这些年官道的不断修整,所以走得很是轻盈平稳。
马车走下了岔道,岔道小路也是少见的平整,路的尽头,是都城郊外的一个小村落,荷村。
离荷村越来越近,远远就看见屋舍俨然,周围的视野也从高大的树木变成了更为广阔的田野。
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时候,田野中,散落着忙碌春耕的人。
驾车人停好了车后,便恭敬的对车内人说道:“大人,已经到了。”
车内极淡地传出一声“嗯。”随后便是书本的翻页声,叫人能猜到,这车上的人此时正在干什么。
片刻,清晨的阳光逐渐透过混合着雾气的云层散落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脸上带着期待,出现在村口。
看见了这车架,便很是步履急切,急得已经向这边兴奋得跑了几步,又按捺住一般,放缓步子向这边走来。
待快到车架之前,他也稳住了自己,放缓了节奏,走得优雅稳重,却也没有怠慢。
而直到他走到车架前,车前的骑兵们都视他为无物一般,放行了。
只见他再向前几步,便是开始屈膝行李,垂首跪在地上,“儿臣……罪民宣煜,参见王上。”声音难以压抑的激动。
此人是三年前被魏王所废黜的魏太子,宣煜。车架里的人也不是旁人,正是魏国当今的王上,魏康王宣汉。
宣煜没想到三年后的今天,还能再见到父王,心中溢满了激动和欣喜。
早些年担忧的那些,好像不重要了,父王来见他,就足以说明了。
心情难以言喻的复杂,但都是热切的,宣煜的眼里,不知何时,已经含了泪。
“起来吧。”宣汉的声音从车里传出。
而宣煜,听见这声音尽然是再也忍不住,泪水滚烫得划过脸,他立马用手抹干。
他还记得三年前,父王曾经训斥过他遇事总以哭闹解决,对他的眼泪并没有过怜惜,言语之中很是嫌弃。
宣汉:明明是个“熊”得不行的男孩子,怎么还会有哭包的属性?
在好几次抽噎中,被父王冷处理后,宣煜便不敢轻易在父王面前哭泣了。
其实宣煜也不知道,他好像总忍不住在父王面前哭,他每次也是真心想忍住啊。
而后来那些事,他却真的是知道,哭是真的没有什么用了。
……
车架又缓缓向王都的方向行去,宣煜坐在车上恍惚着,还是没能相信他的父王竟然就这样“原谅”他,甚至还将他带回去。
姑且是原谅吧,虽然魏王对此并无表示。
处境的变换让宣煜怀疑起了现在的经历,到底是真是假,是在梦中还是真实。
他只好去看坐在不远处,闭眸养身的父皇。
此时的魏王,是一个年过不惑的男子,若是年轻会让人觉得生得倒也俊美。
前些年的时候,因为时常蹙眉,面上没有任何表情时,魏王双目之间也有一个浅浅的印子。只可惜前些年的纵欲,让他本是眼型风流的凤眼下,常常挂着一个浮肿的眼袋。
宣汉:我也不是注重皮相之人,别再说了。
这样的眼型有多好看,看看如今的宣煜就知道了。
魏虽然相貌尚可,但是身上四五十岁男人的油腻,还是靠宣汉这些年的修养,才减弱了不少。
坐卧之间,除了贵气的一派天成,那和外貌不符合的大刀阔斧的动作,却加持了大方和霸气之感觉。
而王室自己本来就保养得当,倒使得他看起来只有四十不到。
宣汉身上穿的一件青色常服,不言语不睁眼,又和刚才不同了些,变得温和而儒雅起来。
他将一只手养尊处优得放在小几上,扶着脑袋,闭着眼睛毫无所觉一般,任儿子打量。
宣煜上车之后,他父王便再没同他说话,他心里自然有千言万语,也迫切得想和父王表达,但是如今他能被父王带回魏都已经是他喜不自胜梦寐以求的了。
他实在是不敢过多妄言什么,又让父王厌弃了他去,诚惶诚恐得很。
宣汉或许也因为如此,才并不和他先过多交流,也不多担心,只慢慢来就是了。
魏国废太子的罪臣身份,对于谁都不是个能担待着,行走坐卧如常的人。
宣煜刚刚被送到荷村时候,很是闹腾了一番。
过去在宫里,除了魏王,就是他的地位最高,无人敢得罪他,招惹他。
他倒好,极喜欢惹是生非,先去招惹人,虽然无伤大雅,却也惹下了不少麻烦和宫人们的不喜和厌恶,是个极为可恶的混世魔王。
他的性格跋扈专横,熊孩子脾气惯了无法无天,直到后来,被人利用,发生了那些事情,地位处境大变,才学乖了些。
饶是如此,还是命里带“熊”。
在他身旁,有个从小养育他的奶母,宣煜既然已经被贬,昔日风光权位,一朝全无,无论是正主还是身边仰仗他的,自然是心境难以改变。
按理说,被废已经是再无翻身之日,可能只待宫廷之中传来魏王有子的消息,这个废太子便可以被“病逝”或是“暴毙了”。
但是这奶母却从被派来教导宣煜课业的师傅们此事上看出了端倪,便有种将死疯狂的大胆,认定魏王没有放弃太子。
于是她也或许起着安慰之心的坚定,反而挑动了宣煜:“殿下的父王并没有厌弃殿下,殿下仍然是王上唯一的亲生儿子。
这番说辞,让心境处境难以统一,难以从云泥的落差中缓过劲的宣煜,像是有了后台般,有了证明般,更是骄狂中带着变本加厉的任性,比过往更为跋扈,更为无所顾忌得横行乡里。
村里的学堂内大放厥词,以“尔等不配为我师”为由,不学无术了半年,甚至下手作弄赶走为他讲学的老师。如此种种,更有甚之,差点让乡里也容不下他。
那奶母看出不对,却也劝不住宣煜了,心中害怕后悔不已。
宣汉知道后很是失望,让人带了东西给宣煜,不是别的,就是史书上曾经记载的,王子、臣子篡位的一些历史。
记录了史实,更有后人品评,无一例外的,篡位夺权失败的那些,下场惨烈,被引为教训劝诫。
除此之外,宣汉还让传话者带了句话给宣煜——“肯留性命,怜子由衷”。
联系送来的那些文学,宣汉要表达的意思就很为明确了:你这个人本该处死的,我却因为你是我儿子才留你性命,这是我给你最后的宽容,你不要得寸进尺。
说出这话的宣汉,当时心里是真的有几分想放弃这个魏国的继承者的。但是他不能,因为宣煜是他唯一的儿子,也会是他唯一的儿子。
宣煜看完听完后手脚冰凉,如当头棒喝一般,跪伏在地久久不肯起来。
而也是从那时,他身边曾经跟随的侍从也被一一清理了,直到再没有一个人宫里陪伴的人后,才在沉寂孤独中,开始认清现实。
魏王宣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看出了少年的不安和小心翼翼,也怜惜他曾经年幼不懂事,被人诱骗着,拿来当筏子。
但是这个错就算他再年幼无知,也是身在其中难以挣脱的,这和他的选择,他生母的选择脱不了干系。
这些年他被贬为平民,在他的特意安排下,也因村里的人淳朴良善,也就没有人敢欺辱他,但离过去那种金尊玉贵的日子,真的是十万八千里了。
这个十岁便来到村里的昔日天骄,除开刚到的那半年,这几年每日都是在村中学堂读书两个时辰,剩下的时光便都在山上田里,放牧耕地,和现今的魏国普通百姓家中的子弟,也不无不同了。
过得又充实又疲惫,既锻炼脑力又锻炼体力罢了。
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在宣汉的属意下,课业上要比别的同龄少年多学习几门。
他亲手写就的学科,其中最让宣煜喜欢的是史政课,最让他害怕的莫过于格物演说。
他不知道的是,知道他学习情况后的魏王,说了一句让汇报情况的人无比摸不着头脑的话,“系统,这还是个偏科极为严重的文科生啊!”
*
自宣汉来到这个世界,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距离魏国的灭亡时间,还有五年,这五年他做的事情也不少了,而且种子已经埋下,只等待来年开花结果。
车队上的魏国王室父子如今各怀心思,相似的面容上都有对未来的忧虑,只不过一个胸有成竹,一个迷茫不已。
不过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父子二人的心神便能合一,目标也会趋于一致,那就是为了魏国的繁荣昌盛,更甚者是天下太平,这是宣汉所相信的。
马车回程行驶得很快,不久便可以看到了魏国国服丰登的城墙了。
宣煜心中还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他的父王此次是私下来接他,并没有下诏书,直白来说,他心中因为父王亲自来接他变得安宁,但同时也因为“无名无分”的便亲自离开怕有些后患。
宣汉看出了宣煜的不安,也能知道他此刻在怕什么,“此次回宫,你不必担心,没人敢说什么。”
宣煜听后,心里安定了不少,不论真假,此刻他是在父王身旁的。
但是即便是承诺,即便说这话的是“一言既出”的魏王,现在的他,也无法让他完全把身家和信任交付出去。
这么多年的经历,他早就知道了,身家性命只能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为稳妥的,旁人什么的他就算是心中忍不住有期待,也不会全然真心。
这是李卯和他的生母交给他的,而后他又想到,他的生母已去世多年,他又回到了父王身边,以前的记恨便不用了。
只是还有个不知逃往哪里李卯,时刻提醒他,仇人尚在,不可忘却,宣煜手在暗处握紧,眼里带着坚定和寒意。
一时间,车内又沉默了。
宣煜低垂了眼睛,看着一角的香炉里升腾缥缈的烟缕。
宣汉微笑着,看着这熊孩子参加完了由他定制的古代版“变形记”,的确有很大改变,知道他这几年表现良好,对他温和道:“看看外边这一路,和过往的不同。”
宣煜听到,抬头就看见父王微笑着轻声交代的脸,带着期待和不安的情绪,他掀开了车帘一角,窥见了这三年后,变得陌生,变得繁荣的国都。
过去三年,说是被圈在村子里,都没有走出来过,但是魏国这几年,是发生了很多变革的。而有关农业生产上的,宣煜最是知道的,因为这是他可以能切身体会的。
在乡野之间,发放了王都开物所改良的新式农具,都是由宣汉建主持改良的。
对刚刚下田,腿上的泥巴尚且不够多的宣煜来说,虽然也觉得改良的农具趁手好用,但是也没到村里人赞不绝口,感恩戴德的那种程度。
直到一年之后,一亩田地产量上的数据,居然是之前的十倍,就是因为与之前的对比太过惨烈,宣煜自己看着自己田中所产出的粮食,目瞪口呆,才知道这些利农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世界,中原大地五分,分为周、靖、魏、楚、吴五国,对照宣汉原本所在的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进程应该类在秦汉之后,魏晋之前。如今的生产力水平,是“稻田一亩,得米约三石”的低下,不说对比现代,对比华夏封建社会中后期都是不够看的。
造成粮食产量原因有很多,有土地的肥沃程度,有气候因素,将近千年不曾更新换代的农作工具,粮种的优劣,还有常年的战乱。
宣汉在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凭借着“昏君”、“暴君”的名头,搞出了不少事情。说是“体察民情”,王国之内当时对魏王在内的政府的期待信任很低,就是公信力低下。
导致大家都心照不宣认为他的“体察民情”不过是一个出去胡作非为的幌子。
倒也是个幌子,不过却是能让宣汉可以搞出名堂的幌子。
众人没想到,他带了零星几个人,在政务清闲之时,闲散游荡出宫,还真是去“体察民情”的。虽然只是在王都附近的农田,得到的信息也能让宣汉大概了解到的了。
贫瘠的土地,干瘪萎靡、长势不好的农作物,“耕者日以却”,力尽才得立锥可种之地。
也是此刻,宣汉才对华夏的“精耕细作”有了最直观的感受,真的是土地难以伺候,必须要精细的对待。
要让百姓免受饥饿,宣汉要做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高产量的粮食,在灾害来临时候,能有足够的粮食保全他们。
他们所要面对问题巨大,吃饱饭的问题最为重要,但是长远看却最是基础的。
要解决的不止如此,任重而道远。
已修改,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帝王家(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