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三天,苏晴和她的临时团队进入了高速运转的“战斗”状态。
项目组的办公室,从原来的大开间,搬到了公司专门给重点项目准备的玻璃房里,代号“风暴之心”。
张岚说到做到,给了苏晴最高的权限。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整个项目组的成员,都是她亲自从各个部门抽调来的精兵强将。
然而,兵强未必将顺。
第一天上午,问题就来了。被调来的后端大神老王和前端架构师阿飞,在技术实现路径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不行,这个接口绝对不能这么设计!数据冗余太严重了,后期维护就是个灾难!”老王是个三十多岁的技术宅,发际线很高,脾气很倔。
“现在是救火,不是让你去盖摩天大楼!按你的方案,光是联调就要两天!客户等得及吗?”阿飞年轻气盛,最讨厌别人质疑他的专业能力。
两人在白板前吵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苏晴的视野里,他们两人之间,堵着一团因为专业壁垒和个人傲气而形成的、暗红色的“沟通堵塞”。
如果不疏通,这个堵塞会越来越大,最终拖垮整个团队的效率。
苏晴没有直接介入争吵。她端着两杯咖啡走过去,笑着说:“两位大神,辛苦了,先润润嗓子。”.
她将咖啡分别递给两人。在他们接过的瞬间,苏晴的手指若有若无地,在那团“沟通堵塞”上轻轻一点。
“通。”
那团暗红色的能量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老王刚喝了一口咖啡,突然“咦”了一声,他看着白板上的架构图,挠了挠自己本就不富裕的头发:“不对啊……我刚才好像钻牛角尖了。如果……如果我把这个数据预处理模块前置,你的方案……好像……好像还真是最快的!”
阿飞也愣住了,他看着老王的眼神,敌意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欣赏:“是啊!王哥,其实你的顾虑也对,要不这样,我们加一个异步的日志记录,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后期再慢慢优化?”
“好主意!”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剑拔弩张荡然无存。他们拿着笔,在白板上重新勾画起来,气氛一片和谐。
项目组的其他成员都看呆了。刚才还像乌眼鸡一样的两个人,怎么一杯咖啡的工夫,就“相亲相爱”了?
他们敬畏地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苏晴。这个新来的项目组长,好像有什么魔力。
苏晴微微一笑。她发现,她的能力,不仅仅是疏通“物”,更能疏通“人”。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苏晴的“神之手”发挥到了极致。
程序员小李因为一个隐藏极深的bug,卡了三个小时,急得满头大汗。在他的视野里,那段代码里有一个几乎看不见的、比头发丝还细的红色“结点”。苏晴走过去,看似无意地帮他整理了一下桌面,手指轻轻拂过他的键盘。
“通。”
三秒后,小李一声欢呼,找到了那个隐藏的bug——一个本该是小写的字母,被他打成了大写。
测试组的妹子因为和男朋友吵架,一上午都情绪低落,效率极低。苏晴看到她胸口堵着一团粉红色的、代表“情感纠结”的能量。她借着递水果的机会,在那团能量上点了一下。
“通。”
五分钟后,妹子接了个电话,喜笑颜开地挂掉,然后像打了鸡血一样,飞快地提交了十几份测试报告。
整个“风暴之心”项目组,呈现出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诡异的高效和和谐。没有争吵,没有拖延,没有负能量。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灵感爆棚,状态绝佳。代码行云流水,bug一改就对。大家甚至觉得,连外卖都比平时好吃。
他们只知道,每当遇到难题时,苏组长就会像个幽灵一样飘过来,有时候是聊两句,有时候是拍拍肩膀,有时候只是递杯水。然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他们看苏晴的眼神,已经从最开始的怀疑、审视,变成了狂热的崇拜。在他们眼里,苏晴已经不是凡人,她是“代码女神”,是“bug克星”,是能让需求方自动闭嘴的“圣母玛利亚”。
周四下午四点,比苏晴承诺的时间,还早了整整四个小时。
“搞定!版本V3.0,封包!提交测试!”阿飞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激动地喊道。
整个玻璃房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大家击掌、拥抱,庆祝这个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张岚站在门外,看着这一切,眼神复杂。她知道自己见证了一个奇迹,但她完全无法理解这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她只知道,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站在人群中,笑得云淡风轻的女孩——苏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