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家今日来了贵客,襄阳郡主上门来看女儿了。
不过用她的话说,她也不是专门来的,只是去完苏家顺道过来的。
母女俩都有些过分好强,宋氏也很是无奈,吩咐人把带来的补品药材都拿下去,又让儿子女儿过来拜见姑姑。
卫巧云最近有些怏怏的,瞧着没有以前那么好动爱笑了,卫姜摸了摸她的头,”怎么不高兴,我让人带你去园子里荡秋千好不好。”
卫巧云先看向母亲,然后笑着点头了。
卫贺上前道:“姑母,我陪妹妹去吧。”
他一个男子守在这里听她们说话,实在是难熬,还不如去给妹妹推秋千。
襄阳郡主发话:“行,你也去吧。”
卫贺拉着妹妹就去了后院,宋氏开口问道:“景哥儿什么时候回来?”
“差不多了,上次说旬考后就回来。”
襄阳郡主对外孙不在家很是不满,“这好端端的送去书院做什么,哪里读不了书,窦绍难道还教不了儿子读书,还有那个窦绍也真是,你都快要生了还不让儿子回来,他去上朝忙公务,这家里可就你一个,多不让人放心。”
这倒不是窦绍的锅,他也提过让窦家大夫人或是三夫人来陪她一段日子,或者请娘家人来小住也行,是卫姜不愿意。
而且窦景明年就要下场,卫姜也愿意耽搁了他。
卫家是勋贵武将之家,襄阳郡主也是贵女出身,自然不懂读书科考之事,她以为读书不过就是把几本书背熟而已,宋氏来自读书人家,自然比她更清楚这个时候窦绍为什么把儿子送去书院。
见小姑面色有些尴尬,她打圆场道:‘相比妹夫太忙也没有时间指导景哥儿读书,我听说西山书院的院长可是一身学识,多少人想跟着他读书都没有门路,妹夫当初也是跟着他读书,你看如今多有出息。“
襄阳郡主一听立马来了兴趣:“既然如此,不如让贺哥儿也过去读,我看他跟着柳翰林读了几年也没读出什么明目来。”
这下轮到宋氏尴尬了,这个柳翰林还是她托娘家大哥给儿子找来的,而且儿子如今虽然算不上读书种子,但总比他们卫家其他人强吧,卫家其他人也就勉强不做睁眼瞎。
卫姜嘴角抽了抽,她就说原主那胡搅蛮缠的性子肯定有根,这不,找到了。
“人家院长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过了举人科才够格拜入他门下,我听说贺哥儿跟着柳翰林学的很好,明年是不是也要下场了?”她转头问大嫂宋氏。
宋氏笑着点头,一脸为儿子骄傲,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爵位承袭,前途倒是不用愁,还有他父亲能在军中为他托一把。
次子就有些难了,她不想小儿子靠着祖宗荫庇混日子,就想让他走科举的路子,家中一文一武也有个帮衬。
如今朝廷越来越看重文臣,对勋贵武将倒是没那么重视了,这也是她和丈夫商量后为儿子们的前途做的谋划。
好在她娘家是读书人,孩子的姑父也是进士出身的皇帝重臣,次子比其他人也有了更多的机会。
说到孙子,襄阳郡主也是很满意:“贺哥儿确实好,要不那苏家能看上了?苏家那老太太眼光挑的很,也是我孙子优秀。”
卫姜惊讶,苏家看上卫贺?不会是要嫁苏妍吧。
宋氏脸上闪过一丝忧虑,她对卫姜道:“提的是苏青,不过她也没有明说,但是有这个意思了。”她叹了口气。
这苏青可是和信王议过婚的,而且如今她这身世也尴尬,宋氏心里还是不太愿意的,她和丈夫是准备为儿子选清贵读书人家的贵女。
苏家从来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如今苏家有这个意思,她却为难了。
一方面苏家和卫家拐着弯沾亲带故,不好直接拒绝,更重要的是,如今卫家女儿害得她家女儿落水,她们没有追究,还帮着遮掩,又怎么好回绝呢。
“苏家那老太确实有点过分了,这就明显的挟恩图报,你要是不乐意,我就做这个恶人。“襄阳郡主才不像儿媳考虑那么多。
“不过这个苏家大姑娘人才品貌都不错,这要是以前你想求都求不来做儿媳呢,真不考虑考虑。我们卫家娶儿媳倒也不用看什么身世门第,人好就行。”
宋氏:“要不还是母亲做主吧。“
襄阳郡主一听急了,连忙摆手,“算了我不说了,婚姻大事父母做主,我都是做祖母的了,做主也轮不到我,我可不插手。”
她瞟了一眼女儿,她插手的失败案例就在眼前,当初女儿寻死觅活地要嫁窦绍,她心软做了个主去求了母亲,母亲是公主,做事果断直接进宫求了旨意,问都没问窦家一声就把外孙女塞过去了。
婚后女儿和女婿过的是相敬如冰,一日冷过一日,女儿的性子也越来越孤拐,虽说如今好了一点,但她看得出来,距离夫妻情深还远着呢。
自这件事后,丈夫都不让她插手小女儿的婚事了,如今她这么大年纪了,孙辈就更不想插手了。
她看了一眼女儿的大肚子,也许她当初说的话女儿听进去了,所以准备用孩子牢牢地套住女婿。
也行,孩子多了,说不定女儿再犯浑的时候,女婿看在儿女的份上又能多忍几次。
卫姜被母亲这同情又怜悯的眼神弄的浑身不舒服,“娘,你老这种眼神看我干吗?”
襄阳郡主:“我就是……”她深叹一口气,偏头看向儿媳:“这娶妻娶淑女,还是要人好,这样贺哥儿也能专心上进不是。”
话是很有道理,可您为什么先对着她叹口气啊,是了,她不贤淑咯,真是,有这样嫌弃女儿的亲娘吗?
“娘……”
卫姜很是不满,她娘却装作失聪,掏了掏耳朵。
宋氏忍的很辛苦,她赞同点头:“娘说的我明白,我和国公爷也商量过了,倒不是嫌弃她的身世,她毕竟差点就做了王妃,也不知道她如今是何心思,所以……”
她看向自家小姑,“我和你大哥想求县主帮着去试探一二,若是苏大小姐有更好的选择,那我们也不好强求。”
这话其实就是说让她去查查苏大小姐是不是钟情信王吧。
宋氏说完这话神色有些顾忌,应该是觉得她大肚子了,还让她奔波忙碌不好。
襄阳郡主:“这有什么关系,生前多走走更好生,再说了,你大哥大嫂好不容易开一次口。”
她朝女儿使眼色,这是女儿和娘家改善关系的好机会,不过是打探一二而已,对女儿来说也不难,她那侄女不就嫁到苏家当世子夫人吗?
卫姜笑着点头,对宋氏道:“大嫂放心吧,交给我好了。”
她忽然又想到一事:“巧慧也快及笄了吧。”
宋氏闻弦知雅意的人,立马笑着回道:“是啊,还有几个月就到她十五岁生辰了,家中也该筹备起她的亲事了,她性子软,这婆家还得细细挑。”
大户人家的姑娘,一般都是十三四岁就在议亲了,可见贤妃的话没说错,卫家的女儿确实被她的名声耽搁了。
留娘家人用完晚膳后,卫姜又亲自送襄阳郡主上了马车,看着马车远走,窦绍扶着她往回走。
“怎么看你神情怏怏的,出什么事了?”
卫姜欲言又止,然后摇头道,“没事,苏家想要和卫家联姻,大嫂来问问我。”
窦绍有些惊讶:“苏家舍得把苏青嫁给卫贺?”
什么叫舍得,卫贺哪里差了不成,卫姜可是个护短的,怒目瞪着他。
窦绍见她这张牙舞爪的样子,不由地失笑:“我说错了,我是说苏家怎么忽然提起这事了?难道宫里有什么消息传来?”
卫姜撞开他的手,没好气道:“我怎么知道。”
她走了几步,又停下来:“你怎么知道是苏青?”
见他笑而不语,卫姜嗤笑了一下:“又是猜的?那你觉得这门婚事怎么样?”
窦绍还真考虑了一下:“也不失为一门好亲。”
卫姜凑近他,想看看他是不是在算计什么,却见他眼底清澈,似乎真的是这么认为。
“我看嫂子好像不是很满意,大概也是顾忌她的身世,应该是我大哥赞同。”宋氏不好违逆丈夫,只能从别的地方入手了。
窦绍不觉得奇怪,这些日子他见过好几次苏国公去找大舅子喝茶了,应该说的就是婚事吧。
“我看苏家这真假千金只怕有内情,贺哥儿娶了苏青,对他以后前途也有帮助。”
卫姜眯着眼睛看他,是不是男人看待婚事就是看以后有没有帮助,这婚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桩交易吗?
“你们男人对娶亲都这么随便的吗?不看看合不合得来吗?两人相互喜欢不是最重要的吗?”
窦绍怔了一下,然后似笑非笑道:“这我没经验,毕竟……我好像没有其他选择。”
卫姜都觉得喷在耳朵上的气息都是冰凉的,那冷冷的笑容好像一把寒刀。
完蛋,她好像在雷区点火了,这破天也不是非聊不可的。
卫姜尴尬地对他笑,“今日晚霞不错哈。”
转头,天已经黑了,有些尴尬啊!
卫姜捂住肚子,嘶嘶地叫,窦绍也不顾上散发冷气了,忙上前问她怎么了?
“我肚子不舒服,我想回房。”
那四处滴溜溜转的眼睛,窦绍一下子就明白她是装的了。
他弯腰把她抱起,趁机狠狠地在她腰间的赘肉上抓了一下,这下她是真疼的呲牙了,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狠狠地瞪了几眼。
苏家也猜到卫家会派人来,苏老太太还让卫姜私下见了苏青一面。
这些日子苏青沉稳了很多,也没有了之前的骄傲,知道卫姜是代表卫家来的,她的眼神里竟有了几分小心翼翼。
她说自己很满意这门婚事,她说自己和信王不过是认识,并没有深交,她说的卫姜都信。
卫姜从她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她是真的想嫁去卫家,或者说是任何一家,她是想通过嫁人离开苏家。
她是怕自己继续待在苏家,会让葛月和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
卫姜安排卫贺和苏青见了一面,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没过多久苏卫两家亲事就定下来了,这个消息让京城不少人家惊讶。
她们没想到苏青竟然能嫁去卫家,卫贺可是卫家的嫡次子,虽然不能袭爵,可卫家这一代只有两兄弟,以后他的前程定然不差。
有多少人家早就盯上了卫贺,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没想到竟然被苏青捷足先登了,这苏家对她可真是疼爱。
既然养女定情了,那信王妃定然是亲生女儿了,大家都是这么以为的,就连葛月心里也有这样的想法。
信王知道了她的心意并没有拒绝,她相信他只是没反应过来,如今苏青和他已经不可能了,没有了婚约的束缚,他一定会娶她。
她要好好地为两人的将来谋划一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