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凌晨那会儿,刚庆祝完新年,我点进微博看到了杨千嬅在直播唱《还有事情可庆祝》。我去得晚了,只听到了后面一点,零点过十几分的时候她跟大家说了再见。
我当时连着语音,跟朋友说这跟听演唱会有什么区别?她穿着露肩裙给我们唱歌,紫色的头发在灯光下并不明显,歌声依旧很稳,仿佛给我2025年提前定下基调:无论会变成什么样子,永远不要忘了还有事情可庆祝。
没过几天收到了湉荔送的酒,我家里没酒杯,她怕我真的用保温杯喝酒,就又给我下单了蝴蝶玻璃杯(话说今年真的收到了好多好多杯子)。
酒瓶很好看,是非常通透的蓝色。
杯子当然也很好看。
在新年第一周的末尾,喝了酒,觉得自己是神经病。
一种完全悲伤的情绪笼罩住了我,所能想到的一切都很消极。曾轶可一直在唱歌,从有可能的夜晚唱到白色秋天,从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唱到三的颜色,这个过程感觉在被缓缓放血。另一方面却在重获新生,她又救了我。
可问题是我们不可能从头来过。
这个月根本而言,是我情绪和意志都非常消沉的一个月。没完没了的熬夜,好几个晚上把夜熬穿,通宵达旦却什么也不做,我不知道我在干什么。
中旬,闻冬破两万收那天晚上我在修文复盘,但它涨得比我想象中要快,没截到整数图。
同时也开始对曾经的过度坦诚而感到担心。
一种类似于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觉醒,一口气删了好几篇公众号推文和早年的年度总结。开始将一些人从我的生活里剔除出去。
“十七岁的时候我会因为朋友有更好的朋友而胡思乱想到彻夜失眠,如今面对同样的情况,我会觉得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我要赚钱,要出游,要去看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去见证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这是我去年写的,现在仍然这样认为。
去年因为写文认识了几个朋友。
跨年了就想着给大家送点新年礼物,从准备礼物到正式寄出,我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
礼物虽然不太贵重,但绝对绝对是我的诚意。
索性大家收到礼物后给我的反馈也非常好。于是我想也许可以作为传统节目保留下来,每年弄一次倒也不错。
写信花了将近十天。
给3写的那封信,中途一度觉得心脏被挖空,精神无法再支撑我去写下一封。
我在里面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看过你的阴暗面后依然爱你,但我认为你是。”
月底情绪崩盘,一到晚上就喜欢莫名其妙地流泪。
再次给3写信,转发了两年前我给另一个朋友的信,说的都是过去的事。其实冷静下来再看那些,觉得完全没有提及的必要,因为‘都过去了’。这句话太万能,好像从苦难中淌过,就可以原宥先前遭受的所有挫败和伤害。
这次发的电子邮件,我以为她会很久之后才看见,但她第二天就回了我。
我觉得她很神奇。
该怎么说呢?
先前在我冷下态度和她说某个精神层面的话题聊不到一起,以后也不会再和她说的时候,她会把话往回挽,留那么一步的余地,说:【下次还是说说吧,我挺喜欢和你聊天的】
过了会儿,又补上一句:【什么都行】
愿意听我说话的人很少。
她算其中一个。
哭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
春天就是神经病的发病期。
追根究底还是回头导致的。
我身上泥泞的那一部分,从始至终都存在。只是偶尔过着当下的日子会忘记那些,像生效中的麻醉,暂时忘却痛苦部分。
它们是我的根,深深驻扎在土地。暴雨冲刷下来,漏出泥下难看的根茎。而朋友是见过这些,依旧为我浇灌、舒展枝叶的人。
如果问我这些年在社交方面有什么长进,我想大概是不再强求。我是个从头至尾的悲观主义者,难免会在最幸福的某个瞬间下意识联想到之后老死不相往来的结果。
既然到头来结果都一样,那我希望过程能尽可能精彩一些。
我会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信任和对待每段感情,要真实,也要热烈,毕竟当下最重要。
也许我在慢慢接近健康的生活。
我坚信一段健康的感情带给人的绝对不是消极情绪,无论是交朋友还是谈恋爱。
爱不是伤害包装的代名词,它也不会阻止我去往更好的地方。爱是在深陷困难时托举起我的那双手,它不会让我自厌放弃。
我以前说:我所能给你最大程度的爱是信任。
而能让人无条件信任的第六感,我称之为爱。
被人爱着的感觉就是很好啊。
爱人的感觉也同样很好。
因为给大家准备礼物的时候很开心。
我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停笔了。
为我爱的人执笔,我真的会一直一直写下去。
月底杨千嬅广州演唱会收官,有人录了现场版的《还有事情可庆祝》上传到音乐平台,里面她的歌声远远传来,周围全是礼炮声,隔着手机都感受到了那种被簇拥包围的幸福。
我知道相爱是很难的事。
但拥有爱的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幸福。
孙燕姿有句歌词:一百次相爱只要有一次的绚烂。
这一度是我的个性签名。
我真的超喜欢这种为爱闯破了头的勇敢。
用力地活着,不遗余力去爱。
做世俗里那个追寻幸福的人。
无论怎么样,总还有事情可庆祝。
呼吸都有纪念性。
写到这里已经除夕了。
那就祝大家新年快乐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一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