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豫梁连续下了五六日的雨。
细雨霏霏,绵延不绝地下着,从屋檐的瓦片滑落,滴落到院子里的土壤和青石板上。韶玉照顾好满院子的花和植物,靠在屋里的窗边上,看了几日的雨。
雨停天晴那日,她早早起身,抱着画卷、背着画卷再度去了郊外。
踏上人迹罕至的小径,穿过茂密葱翠的山林,她步入一座道观。
豫梁不仅是大晋的国都,往上再数几百一千年,豫梁还曾成为过其他三个朝代的国都。在佛学不兴盛的时候,豫梁周边也曾建过许多道观和名人祀庙。随着佛学在近一百多年的兴盛,这些道观以及祀庙大多被拆除,但在山野之中,仍旧保存下来一些。
韶玉来豫梁两个多月,不仅在郊外找到了不久前带嘉茵去过的佛塔,更是发现了这座隐藏在山间的前朝道观。
不同的是,佛塔是她无意间发现的,而这座道观,却是她刻意寻找来的。
道观里只住着一名白发长须的老道士。
韶玉往功德箱内塞了点钱,老道士眼睛一睁一闭,便随韶玉在道观里任意行走了。
道观偏来到偏殿里,跪坐在地上,小心打开画卷。
随着洁净雪白的画卷在深色的木板上铺开,慈眉善目、唇角含笑的神君像出现在韶玉眼前。若是清静山上的工匠在此,定会发现韶玉画上的神像的出处——欢喜庵后山洞窟中当年被抬出的二十多座神像中,有一座就是这般模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韶玉总是会时不时想起那个夜晚,她倒在地上仰头看见的那座神像。
下雨天时,她偶尔甚至觉得自己能闻到空气中若有似无的血腥味道。尽管已经过去三年,可那个夜晚发生的一切依旧历历在目。
记忆中,她倒在地上,额头始终有水珠在滴落,仿佛神像在流泪,也仿佛神像在流血。
然后某一日,她忽然记起连霁曾伏在地上对着洞窟中的石像临摹的模样,便自己去买了画笔和颜料,开始自学作画了。
这三年内,她画的最多的就是后山洞窟中的石像。
只是,令韶玉失望的是,她怎么也画不出印象中洞窟中那些神像的神韵。
到底是少了什么呢?
韶玉蹲在地上,仰头去看道观偏殿里的三清像。看了良久,她脑海中忽的闪过一些念头:也许问题并不出在石像上。画里缺少的是洞窟中的苔藓和软泥,缺少的是空气中始终漂浮着的淡淡的灰尘,更或许,还缺少了点血。
叹了口气,韶玉提起了画笔。
人一旦沉浸于某事,时间就会过得格外的快。
等到韶玉揉着微酸的手腕出道观时,太阳已经偏西了。她回到豫梁城内,走到青门大街时,发现道路两侧挤满了人群,道路中间被两列侍卫清出一条空道来。
韶玉无意与人争路,乖觉地站在人群后头,等道路重新疏通。身后是墙,身前是人,她被人群挡在后面,不清楚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听见繁杂人声中若隐似现的马蹄声和行步声。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物出行,派头如此大……
韶玉漫不经心地想着,忽然听到了前面两人的对话。
“前头骑马那位是不是大理寺的岑大人?他后头的马车里坐的是谁?”
“你这个傻子,你说说,配让岑大人开路的,整个豫梁城有几人?”
“我当然知道,肯定是皇室之人嘛……等等,圣上、皇后和太子都在宫中,难不成这坐在马车里的是三皇子?他……他回来了?”
“应该是的。”
“等等……皇后娘娘这是气消了吗?”
“三年了,总该平静许多了……何况事已至此,总不能让三皇子……嗯……你明白的。”
那两人压低声音继续说话,韶玉脑袋轰然一响,却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
在她脑袋还没反应过来时,她的身子已经动起来了——韶玉忽然一头扎入人群中,奋尽全力向前挤。
周围身量比她高、身形壮硕的男男女女数不胜数。她咬着牙,忽略滞涩空气中的各种气味,忽略拥挤中被碰撞、被踩踏的疼痛感,在周围人骂骂咧咧的话语声中,不顾一切向前。
终于,挤到人群最前。
几丈之外,马车在侍卫们的护卫下,缓缓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想到连霁此刻就坐在马车中,韶玉就情不自禁地跟着马车跑动起来。
她想要说什么,可是张嘴无声,又不知道说什么。
想要说的话堵在喉咙中,周围无关紧要的人又太多,韶玉看着马车紧紧合上的车帘,心里想的是连霁坐在里面在想什么。
怀中紧抱的画卷冷不丁被人打翻在地。韶玉连忙蹲下身去捡,手背被人踩了几脚,她恍然不觉,只顾着护着画卷。等再抱着换卷站起身来时,马车已经通过宫门驶进皇宫里了。
韶玉站在原地,眼眶突然有点热。
这突然而至的情感让她自己都有些惊讶。她茫茫然摸了摸眼眶,沉默地盯着宫门合上,这才怅然若失地转身离去。
这一年的夏天发生的事情太多。
不仅北边和西边的边境战事频频败北,国内诸多省份跟着也天灾**不断。有的地方大旱,有的地方洪涝,有的地方闹蝗灾,朝廷赈灾用的钱米刚刚拨下去,地方知府又忙不迭写奏折来,说是灾害严重之地已经出现了人食人的现象。
消息传来,朝廷上下悲恸不已。圣人读罢奏折,竟然在文德殿上当场洒泪,用袖子捂着脸痛哭不止。
群臣亦然面有难色,等赈灾的方案定下后,参知政事宁平海趁势再度提起变法之事,称变法可救天下人,若再推迟下去,大晋朝的情况只会一年坏过一年。同平章事徐徽听后却大不赞同,反驳说变法非小事,不该意气用事,而应从长计议,慎重考虑。
借着灾害的引子,两派近来在朝廷上吵得不可开交,各有各的道理,听得坐在高堂上的圣人满脸愁容,不知听谁的政见才对。
不过很快,圣人的注意力马上被转移走了,另一件更大的事情出现了——七月中旬,夜幕降临时,不少人夜观天相时,居然不约而同地看见了赤色覆月的景象!
自古以来,但凡血月出现,必定伴随着灾祸。这下子,不仅圣人夜不能寐了,朝廷里所有的官员都坐不住了。所有人惊慌失措:莫非是上天在示警?
御史台的王邴前不久刚从病床上爬起来上朝,现在第一个蹦出来,气势汹汹得就差指着圣人的鼻子骂人了。他愤怒上书:“故人言:月若变色,必有灾殃。如今战事多败,各地旱涝多发,民不聊生,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了圣上您的身上!正是因为您多年在朝事上犹豫不前、当断不断,才导致了今日的一切!一国之君不贤德,上天看不下去,自然会有所警示。”
圣人听得羞怒不已,面色涨红,却没脸说出一句反驳之词。
他支吾垂头,虚心请教:“那依诸位大人看,我该怎么做呢?”
其他臣子面面相觑,正想着如何进言,王邴再一次率先站出来了:“以臣之见,当下之急,圣上应先去宗庙祭拜天地与先祖,对着天地先祖与文武百官诵读罪己诏,如此才可慰藉天下人。”
还能怎么办呢?
圣人无法,只好点头答应。
有人犹不满足,站出来信誓旦旦道:“我想,上天要警示的对象,并非仅仅圣上一人。”
不少人认出,此人乃是朝中最信奉佛学的御史台李嵘李大人。在众人的注视中,这位李大人痛心疾首道:“自从三年前三皇子犯了杀戒后,朝内外再没听说过什么好事。灾祸一个接一个,噩耗越传越多,月亮自古是团圆、美好的象征,现在却沾了血腥,这难道寓指的不是三皇子杀了郑朗一事吗?”
圣人迟疑:“李大人是否说得严重了些……干旱洪涝这些事,以前也有啊?”
李大人厉声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血月可没出现过!难不成圣上忘了十几年前的教训了吗!”
李大人年纪大了。他是那种越老越固执的人,朝中曾有人私下点评他,说他一旦认定了什么事情,即使是错的,哪怕入了土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圣人问:“那李大人是什么想法?”
李嵘大声道:“三皇子理应同圣上一起去宗庙,忏悔自身的过错!”
与李嵘不同,参知政事宁平海平生最不信神佛妖魔。
听得李嵘的话,他皱眉反驳:“荒唐!即便三皇子真有错,那也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依李大人所言,日后哪里出了事,大家只管一味往三皇子头上推即可。从此以后,天下人人是善人,错的只有三皇子一人。”
李嵘大怒:“宁大人强词夺理!血月现象百年难得一见,这岂是寻常征兆?”
宁平海冷笑一声。
李嵘从队列中走出,磕头跪地,忠心耿耿地进言:“事关国家大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忏悔一事,三皇子做了比不做好。否则十多年前的灾祸重演,谁能担得起后果?”
此事是圣人的心病。一听李嵘这么说,圣人终究还是叹息一声,应允他的提议。
****
宗庙中,圣人涕泗俱下地诵读完罪己诏后,连霁被内侍引着走入宗庙中,跪倒在殿中。身前侧方是面带不忍的圣人和表情冷漠的皇后,身后是沉默站立的文武百官。
李嵘打开准备好的文书,正在中气十足地念着连霁的罪状。
他说连霁冥顽不灵,野性难驯,没有善待国家忠臣之后,所以引得上天惩戒,害得如今生灵涂炭,数万人丧了性命。
在李嵘嘴中,死了的人仿佛可以被抹去所有的不好,郑朗在他口中居然也成了“活泼明朗、偶犯小错”的良善之人。
连霁眼神空洞地跪在地上,心中无喜无忧无惧。如此庄重的场合,他的思绪却飘到了其他的地方。
他忽然想起,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宫中曾为他请来一位天竺来的比丘作讲师。
比丘和连霁说起佛陀和早期僧团修行时的事迹时,曾随口提过一件事:“其实,释迦牟尼在世时和成佛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弟子们是不造像的。”
小时候的连霁不解:“为什么?”
比丘答:“佛身皆断诸著,常在厥住,诸天及人民悉见。佛般泥洹后,不能见也。”
连霁又问:“那后来,为什么弟子们开始为佛造像了?”
比丘沉思半晌,含笑答:“或许因为我们都是人。超脱的佛陀只有一位,陷于俗世无法摆脱的弟子却有千千万万。”
后来,那位比丘很快离开了豫梁。连霁很快也把这段话抛在了脑后。能在这个时刻突然想起来,他自己也觉得惊异。
李嵘终于读完冗长的罪状书,朗声问连霁:“……三皇子可悔过?”
连霁恍若未闻,背脊挺直,头却垂下。他的无声平静却尖锐,刺得其他人脸色大变。
顶着所有人的目光,李嵘浑身一个激灵。胡子抖了抖,直到这一刻,他才反应过来,明白自己或许做了件蠢事:他怎么从没想过,从来安分的三皇子会有将场面变得难堪的可能?
后背汗湿,李嵘嘴唇微颤,但还是清清喉咙,再问一遍:“……三皇子可悔过?!”
连霁安静垂下眼眸,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出,他是在用自己的沉默回答:他不悔。
一旁的皇后大怒,快步走出,一巴掌重重扇在连霁右脸,厉声骂道:“多年佛法读去哪里了?真是孽畜!”
她使出全身气力,长长的指甲刺破连霁的脸颊,连霁再抬起脸来时,李嵘看到了他脸上的血痕,顿时惊叫:“出血了!宗庙如何能见血腥!不吉!不吉啊!”
周围人被他喊得心惊肉跳。
圣人连忙蹿过来将皇后和连霁隔开,见皇后面带狠厉,他心里害怕再起纷争,连忙喊内侍:“还不将三皇子送会宫!”
李嵘问:“那……三皇子……”
圣人瞪他:“三皇子不都说了悔过了!我耳朵尖,我听见了!你们没听见吗?”
李嵘目瞪口呆,他呆住时,身旁的一众人已争先恐后回答:“听见了,我们都听见了!三皇子说悔过了!”
直到三皇子离开,李嵘还在怀疑自己:莫非是自己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三皇子确实说他悔过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