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正前方的墙面上,LED大屏正在播放一则介绍视频。
“基本信息:元昭,现23岁,出生于B市Y区,父亲为一家中型私有企业的董事长,母亲于去年离世,生前一直为自由职业。
……
参加射箭比赛时,被白日传媒现任总经理宁青春发掘,于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T台模特。
后通过全国海选参演电影《寻香》中的女主角洛伏嫣,正式进入影视行业。”
接着,开着播放《寻香》中元昭出场的片段。
黑暗的屏幕中,逐渐浮现出一张浓妆艳抹的美人面。
镜头缓缓移动,一一扫过黛青色的细长眉,含丹的唇,落到倦极又醉人的眼神。
精致的烫发。丝绒的墨色旗袍包裹着美好的躯体。
上面用金线绣了怒放的牡丹花,却莫名如同这个美人一般,绚烂到让人能够窥见即将到来的**。
电影的背景在民国时期,洛伏嫣是一位落魄的贵族小姐,被迫沦为“名媛”,成为上流社会男人装点身份的一张名片。
这一幕演得是一位大发战争横财的商人前来邀约,洛伏嫣认为这人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名气跻身上流,存心吊着他的胃口。
商人的存在被刻意地弱化,仅在画面角落里放置了穿着西装的背影。
只听他苦苦哀求道:“……看在我饱受相思之苦的份上,求洛小姐垂怜垂怜我吧!”
镜头复转回去,直直地对着洛伏嫣。闻言,美人略微挑了挑眉,明眸垂下,带着几分嘲弄的意味俯视着男人,然后直直地朝他吐了一口烟:“我又不是做慈善的,讲什么垂怜不垂怜。”
声音妩媚,略微带着哑,像是华贵的丝绸上沾染了沧桑的尘粒。是元昭自己配的音。
貌有风情万种,心却冷硬如铁,洛伏嫣熟练地游走于各路权贵之间,想要为自己争取到一条保身之路。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作为旧社会代表的她,注定不会拥有一个好的结局。
这是一部延续了民国悲剧底色的电影,但洛伏嫣走向死亡的原因却和传统的“海上花”有所不同。向来只把风月场当交易所的她,却爱上了一个正义阳光的青年,帮他逃脱了追捕,后被关入地牢里严刑逼问,然后不堪折磨,香消玉殒。
角色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地牢里受尽折磨憔悴不堪的她,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望着从缝隙里透进的一丝天光,眼神中慢慢浮现出明亮的光彩。
回忆开始在眼前一一浮现。
她想起从前私房先生给她讲《诗经》的时候,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得不只是情爱,更是一种理想。先生当时笑眯眯地,说爱呀,不能只是耳鬓厮磨、你侬我侬,还要是一种追寻,一种相守。
她想起过去家附近那一片广阔的芦苇滩。雪白的芦花,被风一吹,就会飞到远方。
然后她又想到了将来,她死了不要紧,人间对她而言本就是炼狱,但她相信,活下去的爱人能够把这里改造成为天堂。
洛伏嫣这个角色的演绎难度极大。她是身陷囹圄的高级妓女,时代的局限让她难以挽救破败的家庭,但聪明清醒的头脑让她成为了风月场上的常胜将军。对她来说,富贵权势都只是过眼云烟。可就是这样的人,爱上了一个一贫如洗的青年学生。向来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的她,却选择了为保全爱人献出自己的生命。
导演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扮演人选。因为能演出开头风情万种的人,演不出结尾的纯洁天真;又会困于小情小爱,无法把洛伏嫣的爱情细腻地推进到崇高理想的那一层。她是新旧社会中间过渡的人,演员必须要把她的爱与理想深刻地契合进那个时代。
为了保证《寻香》这部电影的完整性,整个剧组都特地停工,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人选。
元昭的老板宁青春,此时也坐在会议桌的一个角落,和投资方一起观看这则短片。她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元昭着急用钱,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走六场秀,她作为经纪公司的老板都实在看不下去了。因此,虽然觉得希望渺茫,她还是告诉了元昭《寻香》海选女主角的消息,让她去试一试,说不定这就是她一飞冲天的机会。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年元昭只有19岁,之前从来没有任何的演习经验,却把这个角色诠释得近乎完美。
《寻香》上映后,她一夜成名,成为无数人眼中的天才演员。《寻香》斩获奖项无数,女主角元昭更是拿下了那一年国际知名奖项的影后,洛伏嫣这一角色也载入华人影史。
这只是她的第一部电影。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赋异禀的演员,仍然要受娱乐圈种种规则的束缚。宁青春抬眼望向会议桌的前方,几个投资机构的人正在小声地交谈,正中间位置上的人却只是专注地看着屏幕。
介绍视频继续播放了元昭的第二部电影《夜枭》。这是一部大制作商业警匪片,元昭在其中饰演卧底警官戴青。
宁青春记得很清楚,元昭能在这场大型商业片里出演,除了当时她凭借《寻香》拿下影后外,还因为她的形象太适合了。运动员和模特的经历,让她甚至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塑形和训练。而且整个拍摄过程中,她都不需要用替身。
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射击场,意气风发的青年警官佩戴着护目镜,显得俊美非常,袖子撩上去了半截,露出肌肉线条鲜明的小臂。她射击的动作潇洒又不羁,轻松地命中了一排十环,引得场外的同事惊叹不已。
当时X市对本地犯罪集团头领的调查迟迟没有进展,唯一得到的情报就是这个头领很喜欢看日本的歌舞伎表演。因为戴青的能力、外貌、心理素质都十分出色,所以被选为了卧底人选。从此这个女警就进入了不见天日的生活。她被秘密地培训,然后成功地被犯罪首领挑中。
前期画面明亮,戴青是开朗阳光、年少有为的警界新锐,一举一动都透露着青春潇洒;后期画面阴郁,戴青化名为安藤代美,英气的女警变成了歌舞伎町里勾魂的妖精。
电影特地做了一个戏剧化的转场。
左半边明亮的光影里,是女警含笑的半边侧脸;右半边灰暗的光影里,是歌伎含泪的半边侧脸。
同一个人,同一张脸,却有着触目惊心的差异,让人感叹神情和心境对面相的改变竟然能如此之大。
然后画面转为了一片白茫茫的雪景。这是这部电影中元昭最后的镜头。为了不暴露其他人员,组织只能选择牺牲她一个人。戴青赤脚站在雪地里,看着直升飞机在空中渐渐远去。她一开始在无声地哭泣,最终却缓缓露出了一个解脱的笑容。
在魔窟中多年,整日提心吊胆地讨好着穷凶极恶的魔头,戴青已经没有勇气去迎接以后的生活。死对她来说,是重获自由。
这部电影中元昭的戏份并不多,但完成得十分精彩。商业片远比文艺片卖座,戴青美强惨的身份更是博得了大众的喜爱与同情,成为了元昭最受喜爱的角色。
但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电影行业日渐衰微,各种题材趋于饱和,市场也在一点点地缩小。即使元昭是一个不挑戏的好演员,但也难遇到能让她发挥演技的好剧本。
宁青春很想给她打造一个完美的演绎履历,把很多烂剧本都给推掉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白日传媒就落上了一个“高傲”的名头。
视频却突然被暂停了。宁青春看向会议桌前方最中间座位上的人。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有他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我对于艺人本身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不知道各位发现没有,为什么这两个角色都不约而同地在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呢?我倒不是说这种大义、这种情怀不对。但似乎大多数电影里也都是这样的女性形象,只有她们的死才能成就圆满的结局。我想,这应该不是一种偶然吧?”
身边的秘书回道:“今天晚上之前我会把知名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数据发给您。”
主位上的人朝他笑了笑:“好的,感谢你,顺便再做个市场调查吧,嗯,就是现在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突破的可行性。这个可以在这周之内发给我。”
他打了个响指:“好了,继续放吧。”
宁青春倒是没有想到这位此刻要说的竟然是这个。
其实宁青春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元昭因为长得过于美艳张扬,没有出演过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形象。但实质上,她所出演的角色,仍是在服从男性、服务父权。
文艺作品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的,在男性占大多数话语权的社会里,这种状况当然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但是在女性潜力日渐被挖掘的当今社会,这种现象难道还要一直维持下去吗?
因此,宁青春一直有意地给元昭接一些不一样的角色,尽管这些角色并不怎么讨大众喜欢。白日传媒也就再获得了一个“怪咖”的名头。
介绍视频中只选择了元昭较为经典的影视作品,很快就放完了。后面是几个较为经典的采访视频。
第一个是洛伏嫣得奖后,记者提问元昭如何看待自己作为非科班出身的演员第一部戏就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元昭回答说:“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能够出演《寻香》。《寻香》的成功背后是导演、编剧等一系列幕后人员的辛勤努力,我只是把这么多人的心血带到了幕前。”
第二个是爆红以后,记者提问元昭是如何面对黑评的,元昭回答说:“审美本来就是各异的,有人喜欢,就会有人不喜欢。有过誉,就也会有诋毁。我一般不会被过高的赞美所影响,所以没有意义的负面评价也不会影响到我。然后,对于批评指正,我是非常感激的。”
第三个是在元昭出演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反派女魔头后,很多男粉表示接受不了要脱粉,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记者提问元昭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元昭回答说:“喜欢谁肯定是观众的自由。嗯,然后我觉得吧……他们可能比起我本人,更喜欢我的某一个角色,我觉得这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而且我觉得,能够因为一个角色被讨厌恰恰说明我做好了我演员的本职工作。”
这个介绍视频是投资方的人制作的,宁青春之前没有看过,没有想到竟然会把这几个采访片段找出来。
元昭的情商完全能够应付刁钻的记者,所以经纪公司没有干涉过她的采访,但是她有一个特点,就是她很喜欢在回答采访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
观众或许会喜欢这种有活人感的明星,但太有个性对于老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果然,一个投资机构的人对此发表了意见:“艺人个性过强会不利于管理。”
她正思考着要怎么辩驳才显得有礼貌,却突然有人笑了一声。
“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没有个性的话,操控着人机表演又有什么意思呢?我就喜欢有个性的艺人。”说完,他站起身,看向宁青春,“宁女士,散会后我的助理会来找你。我有点事,就先走一步了。”
宁青春慢慢呼出一口气。虽然后面还会有一系列复杂的风险评估,但至少,她们已经成功吸引到了投资方的兴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