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被黑暗包围,只有床边的蜡烛发出一丝微弱的光芒。于莲侧躺着,伸手摸索沈静渊的腰部。
沈静渊半坐着端详着她半隐半现的面孔,用手描绘着她的面容,“我好怕你会再次消失。”
“我在这儿。”于莲的手顺着他手臂往下来,划过烫伤的疤痕。
她一一吻过那些疤。
……
翌日,沈静渊和于莲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忠义侯夫妇看在眼里,心里乐不可支。沈静渊临走前,特意嘱咐忠义侯“舅舅,舅母,你们好生照顾好她,过几日朕就她接进宫。”
忠义侯夫妇喜上眉梢,沈静渊走后,连连恭喜于莲,于莲顺势说,“多亏了大人。我如今上无父母叔伯,下无兄弟姐妹。如果大人不介意,我愿认大人为义父!”
忠义侯夫妇自然是高兴,“既然认了义父母,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义母!”于莲对忠义侯夫人喊道。
“姑娘!”忠义侯夫人拉过于莲的手,上下瞧着“你打扮的这么朴素可不行,日后进宫会被别人瞧不起,正好府里新到了一批料子和首饰,过会儿我让人给你送去。”
“多谢义母。”于莲道。
屋里气氛顿时变得其乐融融,忠义侯夫人带她认了冯家其她的几个女孩子,“这是二房的三个姑娘,这个是五房的两个姑娘!”
五个姑娘齐齐向她行礼问好,于莲眼花缭乱,都快分不清谁是谁了。
经过一阵热络的聊天后,几人离开,屋里变得冷冷清清,只留下一桌子的礼物。
于莲翻着盒子,拿出一套茶具瞧,玉珠心疼要落泪“夫人,你就这么被他们安排了……”
“你哭什么?”于莲惊讶。
“他们简直是拉皮条的,就这么把夫人您送给了一个没见过几面的男人。”玉珠落泪,“忠义侯一家没安好心,纯粹就是欺负夫人您无家可归。”
于莲揽过她的腰,抬手为她擦眼泪“玉珠,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
“可是进了宫就不能出宫。”玉珠说,“深宫里那么难熬……”
“对我来说宫里或许是个好去处。”于莲从包裹里翻找,拿出了玉珠的卖身契塞进了她怀里,“玉珠,你还有家人,跟了我这么久,你是时候该过自己的日子了。”
“夫人!”玉珠手捧着卖身契,“你一个人在宫里怎么行呢?我和你一快去,你好歹有个可以说话的人。”
于莲笑了笑,“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还是一个人入宫。。”
玉珠跪下,磕了一个头“夫人!”
“别哭了。”于莲把她从地上扶起来,“从今往后你不用在跟我过苦日子了!”
……
三日后,太监带着圣旨而来,忠义侯里跪了一片。于莲静静听完,她被封为了淑妃,入住凤藻宫。
在女官和太监的带领下,于莲进入了皇宫,达到了熟悉的凤藻宫。
屋子里的布置和于莲记忆中的一样,晒干的麦穗饰品,丑丑的琉璃,是她第一次炼制的时候的失败品。
一个小身影出现在门口,是一个七八岁大的女孩,圆圆胖胖,五官精致。她的神情带着期待,“娘亲……”
“璋儿……”于莲喊道,她的释放出为数不多的精神力。
沈璋眼睛微微睁大,犹如一颗小炮弹一样冲上来,于莲被她撞到倒退了一步,她捂着胸口“璋儿,你都长这么大了!还胖了不少!”
于莲捏捏沈璋的小脸,三年过去,沈璋长高了不少。
“娘亲,我好想你!”沈璋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于莲说“璋儿,上天垂怜于我,让我们一家重新团聚。”
“太好了!”沈璋像一只小鸟,围着她叽叽喳喳,几乎要把这三年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诉她。
半个小时后,于莲撑着头,沈璋讲到了和伴读一起爬树,于莲听闻捂嘴轻笑“没想到盛家的孩子瞧着一本正经,背地却也是个小调皮鬼。”
沈璋眨眨眼,“盛家?母亲,我的伴读姓魏不姓盛?”
“你的伴读不是紫金公主的外孙女吗?”于莲问,她记得这是和沈静渊当年一起为璋儿选的伴读,为什么突然换人了。
沈璋想了想,“娘亲说的是盛家的四妹妹吗?”
于莲点头“对就是她。”
“盛家四妹妹得了天花,高烧不退,人已经走了快两年了。”沈璋语气里带着忧伤,“她们说这个病很害人,还会传染,我都没能见她最后一面。”
天花……于莲记得盛家的女孩就比璋儿大几个月,十岁不到居然就走了,一时唏嘘。
她突然想到曾经从电视剧中看到的种痘法……
*
玉珠下了马车,再次站在李家大门前。这一次,玉珠在心里默念,她和夫人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任李家人欺负的软柿子了!
李老夫人看到玉珠脸上露出惊讶,“你这小贱人还知道回来?王淑芬他人呢?”
她看到玉珠身后的一群人“你还知道找帮手?”
“大胆刁民!”忠义侯府的管家,“你怎么敢直呼淑妃娘娘大名?”
李老太太一时被这个男人的气势唬住,一旁的梦娘问道“淑妃娘娘是何人?”
“李老夫人你还不知道!”玉珠故作惊讶,“这还多亏了有您这个明事理的婆婆,早早就放了夫人改嫁。现在夫人她入宫成了皇上的妃嫔,已经是淑妃娘娘。”
李老太太不可置信“怎么可能,她要给我儿子守孝三年,怎么可能!你们敢骗我,信不信我现在报官,还有那个贱妇!我要让她给我儿子守孝三年。”
“报官?”管家哼了一声,“我们干什么了你要报官?再说你凭什么要皇上的妃嫔为你李家守孝?”
李老夫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你、她就算真的当了妃子,也轮到你一个小小的丫鬟在李家放肆!”
玉珠挺起胸膛,“我尊你是长辈,称你是李老夫人,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当初淑妃娘娘的父亲去世,李大人帮着管理淑妃娘娘父亲的财产。现在淑妃娘娘既然已经不是李家人,那钱财理应还给淑妃娘娘!”
李老太太嘟囔“这些年吃的喝的她不也用到了吗?”
玉珠拿出一叠纸,抖开后变成长长一条“这些是当初王老爷留给我们娘娘的财产,你要是拿不出来,就别怪我不客气!”
李老太太一把夺过,可惜她又不识字,她放到梦娘眼下“你看看上面写的啥?”
梦娘念出了上面列出的物品“钱三千吊,金子十五两,银子一千二百两,金银碗筷勺各三套,黑狐皮三件,貂皮十三件,绸缎三十卷……”
李老太太越听到后面越心惊。
这几年凭借王氏的家产,她儿子上上下下打点了不少才混的如今的职位。现在让她把李家掏空也还不上。
“你们这是强盗!”一旁的梦娘倒吸一口气“我看你们想逼死我们孤儿寡母!”
“三天后要不拿不出来,官府见。”玉珠说,“到时候可别怪管我们娘娘不念旧情。”
看到李家人不开心,她心里是一顿爽快。
李老夫人眼前一黑,险些晕倒。
……
时隔三年,秦图南再次踏入凤藻宫,她不知道新任的淑妃娘娘召见她所为何事,难不成是为了之前的事情?
于莲那丫头去世后,秦图南没了依靠,在官场上举步维艰处处被人排挤,她便想方设法与皇帝拉近关系。
她常听别人说秦闰圭的眉眼与于莲那丫头有几分神似,便起了心思把秦闰圭送进宫,美曰其名想见见太子,毕竟太子是她们在世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了。
陛下自然是就同意,只不过她的计划落空,秦闰圭的勾引失败。当时陛下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至极,大声斥责,大概是顾及颜面没有重罚,直接把她们被送出了宫。
她被一阵声音吸引,进入后看见宫殿内摆着一架织布机,在宫女的操作下不断发出规律的唱响声。
一位身穿华服的女子站在宫女的旁边,那女子抬头看了一眼来人,笑嘻嘻的迎上来“想必这位就是秦侯吧?“
秦图南行礼,“微臣见过淑妃娘娘。”
“快请起。”淑妃娘娘熟稔的牵着她的手,来到内室,“我有样东西给你看。”
秦闰圭不明所以。
只见淑妃从桌子上拿出一本奏折递给秦闰圭。
秦闰圭接过奏折,飞快的扫完了上面的字,冷汗直冒,连忙跪下“娘娘,微臣冤枉啊!”
淑妃娘娘冷笑“冤枉,秦侯敢做不敢当?”
“娘娘,微臣也是一时糊涂!”秦图南脑子转的飞快,这本奏折没有出现在皇帝的御案上反而出现在淑妃的宫里,说明是淑妃把奏折拦截了,“求娘娘救救微臣!”
淑妃面容阴沉,思索两秒“秦侯,你去查查是谁在背后告你,到时候我定会为你做主。”
秦图南低着头“谢淑妃,有娘娘这句话,微臣为娘娘上刀山下火海也愿意。”
淑妃娘娘这样要拉拢她?她背后的靠山不是冯家吗?
不过她听说淑妃是忠义侯认的义女,和冯家没有血缘关系。
淑妃嗤笑一声,“秦侯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你心里最好清楚。你又没功勋又没政绩,给我老老实实做人,别整天想着歪门邪道。”
不知道为何,淑妃年纪明明看着比她还小,长相也并不凶悍,秦图南却感觉到一股压迫感。
“是!”秦图南的额头抵着地板。
“好了,抬起头。”淑妃叹了口气,“听说你的小女儿在女学上学?”
秦图南犹豫了一下“是的。”
淑妃问了好几个家常问题,最终说“回去吧,让你女儿好好读书。”
……
太后打量着眼前的女人,心里纳闷皇帝到底看上她啥了,她娘家几个姑娘哪个不比淑妃水灵,嘴上说着“还是你有福气,皇帝后宫无人,你一进宫便当了淑妃。”
于莲含羞,“这还得多亏了义父,我才能在陛下身边伺候。”
太后点点头“日后你别忘了冯家的恩情就行。”
“忘不了。”于莲说,“只不过后宫一人,难免有些寂寞。在侯府的时候有几位妹妹陪我,如果她们能进宫就好了。”
太后眼睛一亮,“你什么时候和皇帝说说,让几位姐妹入宫,你们也好做个伴。”
“陛下近日来一直操心国事,连我的宫里都好久没去了。”于莲撇撇嘴,“不过下次陛下来我宫里,我一定会和陛下提的。”
太后点点头,眼神里透露出欣慰。
“对了,母后,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于莲挥挥手,一个小太监端上来几匹布料。
太后眯了眯眼,伸手抚摸,一下就感觉到不一样,一点也光滑,不是丝绸但手感也不像麻布“这是什么布料?怎么以前从未见过?”
“回母后,这个布叫做棉布,是用棉絮捻成的线纺织而成的。”于莲说,“怎么样?母后也是第一次见吧?”
东西不贵,胜在新奇,太后点头“你有心了,你义父义母那有没有送去了。”
“早就备下了,现在马上入秋了,刚好可以给府里妹妹裁新衣。”于莲靠近太后,对她使了使眼色“还有……”
“还有什么……”太后被勾起了兴致。
于莲笑而不语,太后朝宫人挥手,宫人们自觉退至殿外。
于莲对小太监说,“抬起头来让太后看看你。”
那名小太监抬头,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他羞涩一笑,犹如一朵含苞绽放的海棠。
太后的心怦怦跳,“这是何意?”
“母后,一个人在深宫肯定很寂寞吧?”于莲说,“就让这名小太监在宫里陪您解解闷。”
“怎么行呢?”太后说
“您是太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太后,你想干什么都可以!”于莲哄道。
“我自然是不在意流言蜚语,只不过要是连累了皇帝……”太后故作矜持。
“母后,放心,陛下那边由我去说。”于莲笑道“母后尽管享福。”
太后喜不自禁,“好孩子!你是有孝心的!”
……
“王淑芬这个没心肝的东西!我好歹是她的婆婆,她居然这样对我!”李老太狠狠的想,她也只敢想想,几天时间内东拼西凑出了财产交给玉珠。
前一个晚上,她和几个儿媳妇哭了好久,“王淑芬不就仗着她成了嫔妃,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吗?”
李贵一死,全家的顶梁柱没了,又被王淑芬狠狠敲诈,李家几乎是遭了灭顶之灾,但剩下的生活仍要过下去。
李老太太轻点好剩下的财产离开了王城,出发前一晚,难得放下了身段,和几个儿媳妇推心置腹说一番心里话。以前这个女人是儿子的妾室,李老太太仗着是长辈,在府里好不威风。
如今李老太太才真心把她们当李家人,谁承想梦娘狠狠搜刮了一大笔银子,大着肚子跑路了。
李老太急哄哄的去追,把自己累了半死,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另一个小妾劝她报官,李老太坚信家丑不可外扬,死活不肯。
李家女眷们两手空空回到乡下,日夜做活,李老太坚信只要供孙子上私塾,迟早有一天会复兴李家。
李老太太心想,王城的安乐窝没了,乡下也有乡下的日子,总一天她孙子也会科举入仕!
大概还有3-5章完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旧时王谢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