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于归胡不归 > 第13章 第十三章

第13章 第十三章

入宫门到明乐殿的这一段路,晏秋池心中转过数个念头。

他与皇兄向来是无话不谈,从无藏私。

但这次不同,事涉于归生死,他绝不能让皇兄知晓,至少在于归复活前不能。

待他为于归讨回公道,找到月魄珠,复活于归,就带她去永州,远离这座皇宫。

反正于归只是个无辜女子,不会对皇兄的江山造成任何威胁。

晏秋池笃定地想,他只是少告诉皇兄一部分,说来算不上是欺骗。

只是以皇兄的洞察幽微,真想将此事滴水不漏地瞒过他绝非易事。

所幸皇兄极少干涉他的行事,为了谨慎起见,自当日在尚书府外遇到节华至今,有关于归的种种,几乎都是他亲历亲为。

死而复生之事何等骇人听闻,若非亲眼所见,聪慧无双如皇兄,也绝猜不到这上头来。

宫中十年如一日的静谧,偶有经过的内侍宫女们也俱都微弓着腰,低垂着头,看不清面容,像一尊尊没有感情的偶人。

晏秋池幼年时便讨厌那股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的压抑。

纵然他是皇子,是这座宫殿的主人之一,也曾被压得喘不过气。

那时皇兄曾说,是因为他们站得还不够高。

所以他替皇兄执掌听云卫,助他清除异己,掌控朝堂。

又在他需要时,远离故都,独走异乡。

但时隔数年再回宫中——

看来他果然就是讨厌这个鬼地方。

要不是因为于归,他才不会长留洛阳。

一路无须通传,直入明乐殿,有内侍轻手轻脚地推开殿门,请他入内。

天光亮堂堂地照进殿中,分立两旁的内侍无声行礼。

晏秋池抬了抬手,转入内堂。

殿内窗扇四开,未曾燃香,玄色常服的君王端坐于桌案前,正提笔批阅奏折。

晏明川的容貌和晏秋池极为相似,不过少了晏秋池的那股锐意桀骜,更多些沉稳端肃。

二人私下相处时并无什么君臣的拘束,向来只如寻常人家的兄弟一般。

所以晏秋池行完礼后,不等皇帝发话,便自顾自地找了个椅子坐下。

“说说吧,你这是从哪儿骗回来个姑娘?”

晏秋池顺手将身后博古架上的一对玉兔镇纸揣进袖中,闻言回头讶然反问:“皇兄何时也问起这些闲话来了?”

“你一大早就派人进宫,御花园上百盆芍药全被你搬走,一盆都没给我留下,怎么,我还不能问一声了?”

晏明川只当没看见他“顺手牵羊”的动作,放下手中奏折,抬眼打量着许久未见的幼弟,好整以暇地等着他的回答。

晏秋池毫无私藏“皇后”的负疚感,语气平静又寻常。

“是我相识已久的一位友人,又曾于我有恩,她——突逢变故,我总该报答一二,皇兄日理万机,还要同我计较那几盆花吗?”

晏明川从桌前起身,慢慢走近,沉吟道:“与你有恩?黄金万两,朝廷封号,高门贵婿,哪个不能作为报答,你却偏偏亲自将人背回府上?”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晏秋池不躲不闪直直迎上晏明川的目光,问:“大哥到底想说什么?”

都叫上大哥了……看来那姑娘果真不一般,但他没打算插手弟弟的感情,瞧着也不像开了多少窍的模样。

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缘法,反正他喜欢的姑娘,必然也不会差。

“没什么,就是难得见你对姑娘上心,有些稀罕。至于到底是救命恩人还是心上人,你心里清楚就好,只是女子韶华易逝,莫要误了人家姑娘的青春。”

晏明川难得打趣这个幼弟,唇边露出一点笑意,现出几分外人面前不曾展露的轻松。

显然他今日心情不错。

是因为朝堂之事,还是后宫?

不知怎地,晏秋池脑海中下意识浮现出一个人——姜贵妃。

他尚且未曾见过姜止月,但却下意识对这个人有些警惕。

姜氏是当年皇祖母亲自为皇兄选入东宫的侧妃。

那时太子妃未立,按制本不该纳侧妃,可原本定好的太子妃未及大婚就病故身亡,新太子妃的人选又迟迟未能定下,皇祖母在病中便强撑着做主先纳了姜氏入东宫侍奉。

后来皇祖母薨逝,父皇不闻不问,很长一段时间,东宫的日子都不好过,太子妃的事便这么一天天拖了下来。

皇兄登基之后,勤于朝政,疏懒女色,后宫中只有姜氏一个东宫旧人受封贵妃。

整个洛阳的世家大族中,恐怕再找不出几个比他皇兄的后宫更清净的去处了。

这也是他当初鬼迷心窍,要送于归入宫的缘由……若非鬼迷心窍,又怎会干出这种事来?

仿佛为揭过晏明川的话似的,他敛住目光,忽然问了一句:“沈家小姐已故,皇后之位再度空悬,皇兄可有了新的人选?”

“皇后……”晏明川沉吟了会儿,只道,“暂且不急。”

“看来皇兄已有考量?”

“说你的事呢,怎么又问起我来了?”

晏秋池预备着他问起沈家之事时该如何回答,但晏明川却丝毫不提,反倒令他觉得奇怪。

去岁因迟迟未曾立后,朝中颇有微词。

不少人都暗中认定,陛下有意让姜贵妃封后,此种说法私下流传甚广,但没多久,晏明川就令礼部呈选了适龄闺秀的名册——

晏秋池用了些法子,将于归排到了第一个。

这么粗浅的手段,是他刻意做给皇兄看的,皇兄也的确知道,才会去信永州。

他转了转手上的护腕,将行动间不经意露出的一丝白边仔细掖回,“皇兄当初选沈家小姐为后,也不过随意一指,怎么如今反倒犹豫上了?后宫中不就有一位现成的人选?”

晏明川正垂首瞧着一副山水画卷,闻言神色并无变化,只淡淡道:“姜氏性子太过柔善,担不起中宫之位。”

太过柔善?

若论柔善,还有谁能胜得过于归?

皇兄这话,他半个字都不信。

但晏秋池下意识没有再问下去,甚至没再多提半个字。

越是如此,越证明此事背后定有别的隐情,皇兄当真一无所知?

他得自己去查。

“你难得回来一次,不妨多待几日,正好帮我做件事。”

晏明川将画卷扔回匣中,走回桌前坐下,再抬眸时其中那几分闲暇已尽数不见,变成了往日一派深沉的模样。

晏秋池起身,恭肃了些,垂手而立。

这倒令晏明川轻笑了一声:“不必紧张,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替我查一个人。”

晏明川手上是有一支只听令于他的听云卫的,故而除去日常的情报搜集,他已经很久不曾让晏秋池亲自去替他查什么人了。

“什么人连听云卫都查不到?”

“承安公主。”

晏秋池霍然变色。

上首的君王轻轻摇头。

“我们的敌人可不止一个承安公主,你若只听到她的名字就如此,让我如何放心将此事交于你?”

晏秋池勉强回神,拱手道:“是臣弟失态了……只是承安公主……销声匿迹这么多年,我还当她早不知死在哪儿了,皇兄突然提到她,可是那群遗党又起风波?”

“区区前朝遗党,能掀起多大风浪。但这个承安这些年在暗地里做了不少事,我大昭立国、天下初定,距今也不过十几年,前朝末帝虽倒施逆行,但毕竟有数百年国祚为基,有人心念故主也是常事。”

他话音一转,又道:“前些日子抓了几个人,倒是从他们嘴里撬出了些东西,承安公主,如今十有**就在洛阳。”

“这些附骨之疽,眼中之刺,已经存在得够久了,这次最好彻底剜除。”

话落,他将一张写满供词的纸递给晏秋池。

晏秋池接过看了一眼,挑了挑眉:“皇兄放心,既然人在洛阳,总不会让她再跑了。”

承安公主乃是前朝末帝的独女,前朝覆灭后,天下人皆知公主随末帝与旧宫一同葬身火海。

十五年前的一个冬月,晏明川在宫中被掳走,先帝派人搜寻数月,始终杳无音讯。

那段日子,先皇后几乎哭瞎了眼,就在先帝即将昭告天下皇太子的死讯时,他却自己回来了。

除了先帝,谁也不知失踪的数月,晏明川究竟身在何处。

在他一次次追问下,晏明川也只是点到为止地透露了几句——在世人眼中早该死去的承安公主尚在人世,她利用先朝留下的宫中密道和人手掳走太子,是为复仇。

至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究竟是如何逃出生天,平安回宫,就连晏秋池也不知晓。

但他曾见过皇兄身上的陈年旧伤,密密麻麻的伤口纵横交错,无一不指向那个承安公主。

如今有了承安的下落,他必定要亲自抓住她,为皇兄报当年之仇。

自宫中出来,晏秋池当即召来数个听云卫,按照供词上交代的线索吩咐下去,独独留下莫午。

出门时她在听节华讲故事,几个时辰过去恐怕也该听厌了,上次瞧着她倒是挺喜欢莫午写的情报。

咳——姑且算是情报吧。

莫午一脸凝重地等着主子吩咐,但——买糖水?讲话本??

这可太好了!

没想到自己在王爷手下竟还有发挥用武之地的一日,领命而去,誓要将自己新写成的生平最得意之作讲给卫姑娘听——

比上次那个被员外郎追着打的更曲折离奇!

于归倚坐在廊下,身旁触手可及的位置放着水果和点心。

还有一碗冰莲百合。

是方才晏秋池派人送来的,来人还带回来了他有事在身,需要离府几日的消息。

于归听完不知为何,听故事的兴致都淡了几分,索性捧着那碗冰莲百合自个儿找了个地方窝着,管家还贴心地令人替她备了水果茶点。

此处清净,还能晒晒太阳,于归再满意不过。

她伸出手,试图去触碰明亮的日光,目光却在触及手臂时一顿。

说起来,她换了具身体,容貌变了,身形也更削瘦了几分。

但这身子,怎么好像跟从前一模一样,连她手臂上的桃花状胎记都还在。

她倚在廊下,捏了捏自己的手臂,仍是觉得奇妙。

生死轮转,就是这样的滋味吗?

不远处花墙后忽然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

于归侧脸听了听,原是府中的小丫鬟在听莫午说书。

她将裙角收了收,把自己整个藏在两人宽的廊柱之后。

莫午正说到一桩前朝秘闻。

传说前朝时有隐世的神医曾制成一味药,以血喂服,可以令人失去心跳与体温,与死人无异。

但此药制作费时,早已失传多年。

小丫鬟们惊呼起来,头一次听见用血送服的药。

于归眯了眯眼,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心思却全然不在此处。

明天出趟远门,不一定能更新,如果没更就下周补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三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反派渣攻再就业

狩心游戏

经年烈酒

别那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