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众人的议论,虞从蛰也在回忆着之前给林沛时的功法,再观察她此时的举动。忽然灵光一闪,大概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
“我看啊,林道友时领悟到了某种剑术,如今沉浸其中。我们如今,只需要静静观察即可。”
此言一出,原本陷入沉默的众人,立刻又开始议论起来。
有人对虞从蛰的话表示赞同,有人则认为林沛时只是一个筑基期而已,在筑基期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未免太过骇人听闻。有人则主张去请更高层级的长老出面,看看是怎么回事。
总之呢,就是没有人敢开口说一句到底怎么处理这件事。
就在众人商议不定之时,山主温同秋和另外几个长老赶到。
听了众人的描述,山主自己又观察了片刻,便说:“虞长老说的没错,林沛时如今是进入一个特殊的状态,她在领悟剑道。如无意外,此事过后,她的修为将得到提升。”
话是这么说,山主却没有离开,仍然表示会留下来观察。她倒是将众人打发回去,唯独留下一个虞从蛰。
虞从蛰想着是不是因为自己之前给林沛时推荐功法的事,不过看山主的情况,显然是注意力一会儿在林沛时身上,一会儿又好像飘到很远,有时候又像是正在透过林沛时,看到了别人的样子,并且短暂陷入某种回忆之中。
作为旁观者的虞从蛰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跟广清山出走的那位有关。
池凤馀,她也是一位剑修啊。
对于这二人的关系,虞从蛰来的晚,只能从旁人的只言片语和外界的传闻中窥见一二。
当年,第一代山主骆远暇来到广清山,开宗立派。她收的徒弟,基本上都是有修炼天赋的孤女。从理论上来讲,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和睦的。
虞从蛰又想起她刚刚来广清山那一年,正好见证了池凤馀的离开。那个时候,山主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纵然修士记忆力很好,有些东西也淡了。何况当时虞从蛰对此并没有那么上心,能回忆起来的画面,甚至已经是在自己脑海中加工过的部分。
自然地,就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
虞从蛰思绪乱飘的时候,又想起在某一次闲谈之中得知的消息,说是山主在北弋州那个上古遗迹见到池凤馀的踪迹后,非常挂心,曾经私自外出寻找。
在那种危险的情况下,一向顾全大局的山主居然也能作出如此之事,可见是上了心的。
所以,虞从蛰现在有理由怀疑,这位山主温同秋和那位出走的池凤馀,绝对不是什么敌对关系。相反,曾经是相当地要好。
在面临繁重宗门事务的时候,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温同秋是否想过池凤馀在身边相助的样子呢?肯定是有的吧。
虞从蛰自己试图回忆那样的画面,不过她的思绪很快就中断了。因为,林沛时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持续地挥舞着那柄剑,精纯灵力源源不断地消耗,林沛时身上出现了灵力枯竭的征兆。
所以,山主出手了。
从具体的动作来说,也没做什么,就是手指轻轻一点,就制止了林沛时接近狂乱的行为。
这就是元婴期修士啊。
“昏睡数日,待她醒来,一切皆不同。”
山主这样说着,便挥挥手,一道无形之力将林沛时送回了洞府。
林沛时前些年在外面驻守,也有部分追随者,如今还有在她跟前打杂的,得了山主的吩咐,好生守着。
虞从蛰随手拿出几张防御性符箓,一人一张,嘱托她们要用心。
“多谢虞长老!”
“多谢虞长老!”
那几人纷纷下拜,表示感谢。
虞从蛰看着,心里却在摇头。想着自己若是带着这些人,还要顾及人家的修行,恐怕会很累。只是转念一想,她又养了两只灵宠,便不好太过双标。
养灵宠嘛,可未必比养着几个年轻弟子省心,都是耗费心力的工作。
而这件事的走向也如山主所说,林沛时大概是在三日之后醒来。果然,突破了瓶颈,感觉良好。
山主亲自过去看了情况,并且赐下提升修为的丹药,又说了勉励的话。这样的待遇,着实令人羡慕。
虞从蛰人在藏经阁,就听到了带着羡慕嫉妒恨的流言。她想了想,决定去见一见林沛时,打算询问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到了林沛时洞府附近,就得到消息,对方已经是在闭关了。
虞从蛰倒也不觉得有什么,跟那几个弟子说了些话,转身便走了。
她回去的路上就想,难怪出门之前犹豫不决,原来是注定了要碰壁的。看来,从一开始就不那么顺利的事,还是从一开始就做好坏的打算。
这种类似于直觉的东西,在凡人身上也能体现。虞从蛰成为修行者之后,随着修为的提高,其实这种直觉是越发地敏锐。
有些功法典籍上说,这并不是直觉,而是修行者本身对于天地变化的感知。等于在说,修行的过程就是更接近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并且能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其基本情况。
听起来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解释。
不过,虞从蛰总认为修仙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她现在这种状态,应该创造另外的词汇来形容。
总之呢,关于林沛时“走火入魔”这件事,到这里就暂时告一个段落。
回去之后,虞从蛰忍不住去想这件事。不是对林沛时如此传奇经历的羡慕嫉妒恨,而是想要从中得到启发。
林沛时的状态,显然是从她所擅长的领域得到了突破口。这对于修士来说,向来是最快的,也是最为正统的突破方式。
虞从蛰想了想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似乎是符箓之道。可是她一开始,并不是从这个入门的。
按照这个世界的划分,修士当然可以根据修炼方向方式等划分为很多种。有一种占据了极大类别,却不好划分的人群,统一称之为“法修”。
顾名思义,就是从简单的法术入门,之后凭借法术方面的造诣,在修行之路上前行。
有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会越学越杂,最终精通多门法术,施展之时随意转换。有些人学着学着就转变了方向,变成了别的领域的精英修士。也有人长期专注于某一门法术方向,比如御火御水之类,将之炼到极致。
虞从蛰应该算是法修。
她的入门堪称机缘巧合,此时不提也罢。由于她这些年来专注于藏经阁事务,接触到的功法典籍实在太多了。万卷书已经读过,万里路却尚未走过。
符箓之道,制符大师什么的,本来不是虞从蛰心里选的方向。因此,就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抗拒。
她稍微纠结了一下,干脆就不去想这件事了,而是开始打坐。
现在的虞从蛰是金丹初期,之后要把修为提升到金丹中期,然后是金丹后期,这才能准备冲击元婴期。
如果按照正常的修炼速度,外加丹药的辅助,达到金丹中期还需要一百年左右。或许可以快一点,这只是虞从蛰的估计。
每一个大境界都是修士之间的分水岭,尤其是体现在寿元上。
筑基期的理论寿命是二三百年,金丹期的理论寿命是五百到八百年,元婴期是一千到两千年左右。再晚上,就得看个人的修炼情况。
使用某些丹药或者天材地宝可以达到延长寿元的效果,只是它们的效果往往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而且,后续的衰老会来的非常快,就连死亡也将变成一件异常恐怖的事。
或许,那些恐怖的传说是以外力延寿的代价吧。
虞从蛰现在理论上还有四百到七百年的寿命,用一百年左右达到金丹中期,之后再用一两百年进入下一个阶段。似乎,也是可行的。
她不打算跟山主那样的天才修士去比较,当人生可以拉长之后,剩下的时间要做什么,或许会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虞从蛰承认自己的心乱了。
她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由此发散出去,已经开始出现悲观情绪。同时心里又觉得奇怪,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感伤了呢?
虞从蛰顿觉不好,她从静室内起身,来到外面。
此时已经是深夜,天上闪着几颗很亮的星星,近处的天空却是一片黑暗,并且有黑云聚集过来。
只是看了一眼,虞从蛰就觉得很不舒服。
此时,藏经阁方向已经有弟子出来,那失魂落魄的样子,一看就是受到了什么影响。
虞从蛰心中烦闷,暗暗运转灵力,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如此动静,影响范围之大,山主不可能不知道的。虞从蛰并不打算孤身一人去应对,她耐心地等待着。
不久之后,广清山上空响起打斗之声。护山大阵启动,法器之间碰撞的声音,爆发出来的光芒,一直持续到天亮。
随后,虚粼峰上。
“这帮魔修!从哪里搞了这般魔器,居然能对广清山施加如此影响!”
“那魂幡透着血腥,不知献祭了多少凡人。看来,是对当年之事的报复。”
“我看啊,这护山大阵也该换一换了。不然,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可不好收场。”
“仙盟那边怎么说?”
“还没消息呢,得派人过去问问。”
“提醒广清山在外面的弟子,要多加注意。至于内门弟子的历练,就在广清山,不要再派出去了。”
“我看可行。只是,这次魔修来势汹汹,不过是暂时退了。之后若是再来,可得有个法子才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魔修来了,打回去就是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魔修的手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