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被一束光照醒。
她努力地睁开眼,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初三那年。她妈把她带到一家不大的牙科诊所,四周昏暗,记忆最深刻的惟有躺在治疗台上头顶正对着的她的那束光。
人在极度饥饿的时刻感官似乎也会变得很迟钝。
沈佳保持着原有的姿势,片刻后脑中的意识和身体对外界的触感逐步恢复。
她撇头避开直射在她眼皮上暖光,只见眼前一面凹凸不平的黄泥墙壁,同时她的脑中开始闪现出一些不属于她的记忆。
沈佳腾地一下坐了起来,与此同时身上传来一阵不适。
她的两只胳膊像是被衣服架了起来,腿上的裤子死死箍着肉,裤长只盖到小腿肚下面一点。
好在现在天气暖和,不然沈佳会怀疑原身是被冻死的。
可这套不合身的衣服穿在身上依旧令她不适,沈佳觉得露在外面的手臂和脚踝处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爬行。
她尽量地抖了抖臂膀,又跺了跺脚,做的不过是无用功。
沈佳暗暗梳理目前所知的信息,是的,她已然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
她的原身和她名字同音不同字,叫沈嘉,今年不过十四岁。
另一张木板床上躺着沈嘉的母亲,和她妈同名,和她妈长得也有五分相像。
不过沈佳计算着年纪,原身母亲杨氏不过三十出头,可比她妈年轻多了。
沈佳俯身她探了探杨氏的鼻息,很微弱,但是好在没断气。
沈佳,如今是沈嘉。
她知道家里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吃了,得尽快想点办法,哪怕是先找人借些吃食。
沈嘉出了门,看天色应当在中午时分。
她和杨氏住的小土屋在上河村村尾的河溪对岸,原是村里一户村民的老房子。
当年杨氏带着沈嘉在此落脚,便从村民手上买下了这间房。
因这几年社会安定,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
如今村子里大都住着牢固且美观的木屋,沈家的这间小土房倒成了村里最下等的房子。
要说起来,沈家如此落魄与杨氏也不无关系。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杨氏深以为然,为了不教人说闲话,沈家这些年与村子里的人几乎断绝了往来。
正因此沈嘉自小被杨氏拘在家中,养得十分本分内向。
此番家里弹尽粮绝,加之母女俩身子这几年早被掏空了,沈嘉未能挺过去,活生生被饿死了。
眼下沈嘉站起来走路两腿都打着飘儿,可没办法,她还是强撑着去了隔壁。
沈家隔壁住的一户姓林,他们家有三间木屋,去年年底又搭了间小厨房,现在等于是有四间屋子。
屋外院子还用木栏围住,院角两头圈养了些鸡鸭鹅。
沈嘉站在林家院门前,打量着林家院子里的布局,心道:这才是能把日子过得好的活法。
她拍了拍院门,用尽全身力气喊道:“林大娘,林大娘在家吗?”
沈嘉在外面连喊了好几声,屋内林秀听到动静起身往院门处瞥了一眼。
见来人好似是沈嘉,忙拉着林大娘,“娘,你看。”她指着院外的沈嘉,表情活像是见了鬼。
林大娘和林秀今日正在为蚕卵剁桑叶。
林大娘干活手脚麻利,刀起刀落桑叶便被剁成细细的长条。
林秀则负责把剁好的桑叶覆盖在一旁架子上的圆簸箕里。
忽听见女儿喊她,林大娘颇有些不耐,“怎么了。”
林秀好奇又诧异地说:“隔壁沈姐姐在咱院门外喊你呢。”
林大娘闻言停下手上动作,亦是一脸困惑。
她抬眼看了看屋外的天,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过此时她也听到院外有人林大娘林大娘的在叫唤,只是这小娘子的声音细得跟蚊子似的,她方才只顾着剁叶子哪里听得见。
林大娘出了屋,便见一个面黄肌瘦,两眼大得吓人的小娘子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待她定睛一瞧,可不就是隔壁沈家小娘子。她们二人母女深居简出,两家说是邻居一年却也见不上几面,今日见了沈嘉不禁讶然,小娘子原先顶好的一副相貌怎么瘦成这般模样?
沈嘉见林大娘来了,不由抿了抿干裂的唇,笑着开口道:“大娘在忙?”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沈嘉尽量让自己笑得无害些。她断不能同杨氏似的,见了谁都板着张脸,活似人欠她的钱。
林大娘见沈嘉伸头就是一张笑脸,果然将眼中的凌厉之色掩去几分,问道:“沈娘子可是有事?”
沈嘉记忆中这林大娘就是个直爽麻利的人,听她开口果真如此,她便也不绕圈子了,“我今日上门是想向大娘借两个鸡蛋和一碗米,我娘实在是饿得不行,现下人已昏睡在家,我怕她再不进食就要挺不过去了。”说罢也忍不住红了眼,挨饿的滋味太难受了,她尚留有原身饱受饥饿在痛苦中死去的记忆。
林大娘见她言辞恳切,且又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两个鸡蛋和一碗米于她家并不算什么,便说:“那你等等,我现在去给你拿。”
沈嘉未料到林大娘如此好说话,心下一喜,嘴里不住道谢,“多谢大娘,这些东西日后我定还您。”
林大娘从屋内米缸里盛了一碗米,又在厨房地上铺着的干草团里捡了两颗鸡蛋。
临要出门,她打开厨房木柜门,从里面的陶罐里敲了一块拇指大小的糖霜用菜叶包着一并带给沈嘉。
沈嘉没想到林大娘还能给她一块冰糖,自是十分感谢,并承诺以后一定会还。
林大娘不甚在意地摆摆手,她家里三个孩子,小女儿同沈嘉一般大,见她瘦的可怜,想她母亲也好不到哪去,便是白给她们家也不打紧。
林大娘不在意,沈嘉却记住了这份情。
她拿了东西赶忙回家。
沈嘉回到家中杨氏仍未苏醒,好在她胸口尚有起伏。
沈嘉暗暗松一口气,她真怕杨氏挺不过去。
沈嘉拿着家里的破陶罐去门口河里舀了半罐水回来,家里除了两个碗和一口锅也只剩下这么一个陶罐了。
这个时代没有铁锅,眼前的炊具是釜灶,上头类似砂锅一样的叫“陶釜”,底座能放柴火在里面烧的就叫“陶灶”,都是陶制品。
好在陶灶前还剩下几根烧了半截的柴火。
沈嘉凭着原身的记忆,敲掉木柴上一次烧过后留下的灰炭,拿一旁的干草引了火。
沈嘉往锅里倒了些水,又在碗中打了个鸡蛋,沈嘉决定做个水冲蛋先给杨氏先灌下去。
家里盐也没有,好在林大娘给了块冰糖。
水开后沈嘉将打好的蛋液倒入开水中,又掰开了一点冰糖化进水里。
屋内很快便飘出一股水冲蛋的甜香味。
沈嘉拿另一个碗将锅中的水冲蛋一点点盛了起来,赶忙端去了杨氏那里。
沈家只有一间屋子,但是分开隔出了两个房间,母女二人同住在隔壁。
她端着鸡蛋进去,杨氏已经撑着手半坐起来。
沈嘉一时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便说:“你醒了。”
杨氏看了她一眼,强势犀利的目光于沈嘉来说过于熟悉,她心下狂跳,便听杨氏开口:“现在是什么情况?你们电视台又在拍什么活动拍公益片?”
沈佳未穿越之前在省电视台做节目策划,之前短片项目拍摄中出现过类似情况。
在找不到演员的情况下,沈佳会拉她妈去片场救急。
但是!这次还真不是。
沈嘉无奈地抿了抿唇,喊了声妈。
杨金丽看了眼沈嘉,看着看着察觉出了些异样,大声道:“你怎么瘦成这样?你们台化妆师技术这么好?”
很好,沈嘉信了这是她妈,这是她亲妈。
此刻沈嘉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她们母女二人在异世也算有个伴了。
她便也不再装模作样,直接把碗放到杨金丽木板床上,让她赶紧把水冲蛋给喝了,又去厨房把锅里留给自己的那碗也盛起来。
沈嘉端着自己的碗坐在杨金丽对面,一时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杨金丽抓着问题不放,沈嘉便给她科普起来。
母女两人喝完一碗水冲蛋,身上终于有了点儿劲。
杨金丽也弄明白了现状,可她不似沈嘉很快适应目前的境地。
穿越于杨金丽来说太过荒谬,于是她坐在木板床上一言不发。
母女俩这些年关系越来越差,沈嘉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收走了她的碗,留她在木板床上兀自思考。
沈嘉没时间伤春悲秋,她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当下最要紧的是想办法挣钱,她扯了扯身上不合身的衣服,这样的苦日子她真是一天都不想过!
沈嘉站在屋外望着远处村民们耕种出的绿油油的农田和菜地不无感慨:挣钱这两字说起来容易但在古代要实实在在把钱挣到手也不轻巧。
沈嘉眼下一筹莫展,当初杨氏买房时村里里正给二人划分了一块荒地并一座山头。
原身母女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从前都靠典当收拾首饰衣服换银钱和粮食,分下来的地和山俱都荒废了。
沈嘉计划将荒地和荒山开垦出来,荒地上不论怎样都得种上些粮食,不能再把自己给饿死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里长的,河里游的,总有一条活路。
沈嘉安安给自己打气。
隔壁咕噜噜传来车轮滚动的声音。
沈嘉望去,原来是林大伯回来了。
林家日子过得滋润,农闲时林大伯便会套上牛车,挣点村里人去镇上的车费贴补家用,沈嘉记忆中坐林大伯的牛车去镇上只要一文钱;林大娘则有门手艺活,能酒宴上做大菜,她与同村的齐老头二人合伙行厨。
周围村子婚丧嫁娶能办酒席的都会喊二人去帮忙,工钱颇为丰厚。
二人生了两女一子,大的姑娘叫林娟,如今已经嫁人随夫家去了镇上,听闻一家人在青石镇上做生意;二儿子叫林石,随林大伯在家耕地种田,农闲之时还学做了木工;小女儿林秀便是沈嘉在林家看到的那个小女孩,比她小几个月,平日随母亲在家做些农活。
沈嘉听见林秀雀跃地喊爹,又问他从镇上带了什么好吃的云云。
沈嘉见林大伯从牛车上取下东西,林秀和林大娘将带回的物件搬进院子,正欲折身,忽听林大娘提高嗓门道:“叫你去请崔大厨,你怎么同人家说的?”
林大伯性子软和,拿着东西跟在她身后不慌不忙道:“崔大厨说他明日忙,来不了。”
林大娘低低骂了一声,又道:“那怎么办?我一个人如何开工?齐老头老了也不中用,下地泼个粪也能把自己摔着。”
林大娘骂骂咧咧几句,沈嘉竖着耳朵便把来龙去脉听清楚了。
她眼睛登时亮了起来,这是个好机会!
她正欲去林家,又觉不好,转身回屋将林大娘借的一碗米倒在自家碗中,她拿着林大娘的碗小跑着去了林家。
到了院门口,果然听见林大娘对林大伯怒气冲冲道:“明天就要办席了,我去哪里找人同我行厨?”
“大娘,大娘。”沈嘉在院外叫了两声,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激动和雀跃。
林大娘见沈嘉又来了,不情不愿过来道:“沈娘子有事?”
沈嘉举着碗道:“大娘,我来还你碗。”
林大娘连院门都没给她开,不过沈嘉也不在意,她将空碗从木栏上递了过去。
林大娘接过碗,却见她不松手,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沈嘉道:“大娘,你明日可是要去上河村行厨?不妨带上我吧。”
林大娘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嗤笑道:“沈娘子会做大菜?”
沈嘉撒了个小谎:“我娘教过我。”
林大娘说:“你都会些什么?说来我听听。”林大娘只当她唬人,想着这小娘子倒精怪,怕不是想去吃席的吧。
沈嘉寻着记忆,幼时沈家尚未败落,便将从前家中厨娘做的大菜编了菜名一一报来:“蒸寿糕、长寿面、姜汁鱼片、长寿卷、碎金饭,酱香鸡……”
沈嘉还欲继续报下去,林大娘却出声阻止道:“听着倒都好吃,只是乡下人家没这么讲究。明日是何老太七十大寿,那几道什么什么寿的倒是可以做,碎金饭名字也好听。”林大娘心道:不怪沈家从前是大户出来的,这些个菜名她听都不曾听过。
沈嘉忙不迭附和:“都听大娘的。”
林大娘见她比从前机灵多了,料想定是这次饿得狠了才转了性子。
又听沈嘉说都听她的,这便让林大娘心里舒坦许多,要知道每次她与齐老头二人总因菜品而争吵,如今她一人做主自是舒心。
便也爽快道:“那你明日早起随我一道去下河村。”
“好嘞。”
林大娘顿了顿问:“工钱你要如何算?”
沈嘉说:“大娘如何想的?”
林大娘自然有自己的算计,她与齐老头是五五平分,可是她尚不知沈嘉手艺如何,若她只糊弄她,与沈嘉五五分她自然就不愿意了。
林大娘犹豫片刻便说:“咱们暂定四六,你第一次做,我还不知行不行呢。”
沈嘉点点头,对此没有异议。林大娘能带着她去挣工钱她已十分满足,不必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惹她不快。
林大娘见她答应的爽快也放了心,不由关切一句:“你娘如何了?”
沈嘉说:“多谢大娘肯借我吃食,我娘已经醒了,待她身子好些,定亲自来道谢。”
林大娘想到杨氏那做派便如临大敌,“不必不必,人无事就好。时候不早,你也早些回去吧。”
沈嘉诶一声,冲林大娘做了个拜拜的手势。
林大娘不曾见过,只觉得她行为怪异,不过也并未将此放在心上。
25年计划写,喜欢可以在专栏里收藏一下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和我妈穿越到古代种田》壹试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