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都不用她着急去想,日后在学塾要如何面对宋怀弋。她生辰过后没多久,宋怀弋就不来学塾了。
有人说,宋怀弋被肃国公送去了西郊大营,一个月才回京一次。
“这也太辛苦了,他一个好好的世子爷,在官家身边那么受宠,以后什么恩荫求不着?做什么非要去军营里吃那苦头。”
“你懂什么?世代肃国公都是深深扎根在军营中,在马背上搏出来的公府豪门。宋怀弋这个世子,哪怕只是去装装样子,也肯定要下军营。”
“你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我听我爹说,西郊大营有很多肃国公曾经帐内的副将、参谋,宋世子一过去,那还不是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裴云晰这个时候倒是要感叹,还好顾五娘是个大漏勺。不然宋怀弋的这些消息,她哪儿能知道?
她和裴云暄正坐在金鱼池边无聊,突然顾五娘一行人挤到了上头假山里,开始低声说些时新八卦。
因此她们俩就这样坐着,默默听完了全部。
“唉,你们都不知道,”像是说到了尽兴处,顾五娘突然开始哭哭啼啼的:“我马上就要走了,下个月月初就走,真不知道何时能再与你们这样谈天说地。”
“这是怎么啦?你婚期不是在七月底吗?”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年前我父亲突然要我立刻离开京城去枞州,说我得罪了——一个人。”
“啊?你一个小姑娘,天天在学塾里,能得罪谁啊?”
“你们就不必问我了,这个真的不能说,不然我父亲一定会打死我的!他说,我是因为说了——一个人的闲话,被人家知道后,来威胁我父亲,我父亲为了保护我,才让我提前去枞州。你们也知道的,我父亲不过是个小小主簿,能有多大的胆子呢?唉……”
“宜贞,不是我说你,你确实要改改你这个毛病。你这一天要说多少人的事儿啊,我们都猜不完,这下踢着铁板了吧?”
裴云暄没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裴云晰吓得立刻去捂她的嘴。
还好假山上一群人正聊的火热,压根没人听见。
待她们走后,裴云晰才放开了裴云暄,看她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也没忍住:“你笑什么呀!人家现在交流八卦都不带你了,你也不着急?”
“我急什么?才不稀罕呢。”裴云暄终于笑够了,擦了擦眼角,又给自己顺气:“这个顾五娘,上回元宵时看我的眼神都怯生生的,还坚持明里暗里地问我,咱们家有没有给你说亲事——我估计,这个威胁顾大人的人,肯定是姓宋吧!”
裴云晰笑着轻推她一下:“瞎猜什么呢!就知道哪壶不开提哪壶。”
果然没过几日,顾宜贞就去了枞州,席位也被收拾干净。
因为现在撷英亭里空缺的位置有些多,夫子就重新排了座次,将空余的席位撤掉。
裴云晰在心底祈祷,想要和裴云暄坐在一块。
奈何天不遂人意。
裴云暄坐在了原本裴云曜的位置上,而裴云晰还是远远坐在最后一排,甚至身边还是赵彦秋。
整个最后一排,只坐了他们两个人。
裴云晰觉得无聊极了,又因为空间宽敞不少,就自觉地将自己的桌子拉开,离赵彦秋远远的。
她趴在桌上郁闷着,自然没看见赵彦秋侧目望着她,眼底有些失落。
也许是因为吴初樾和宋怀弋都离开了书塾,裴云暄又是个认真读书的,所以她在学塾倍感孤独,实在无聊至极的时候,她也开始听听课,读读书。
终于在七月初的这一次的校考中成为了倒数第三名。
裴云晰喜出望外,与此同时,她大哥还给她们寄来了一封信。
裴云明在信中邀两个妹妹来庐州小住,中秋节时再一同去睢阳书院看望裴云晖。
这简直是她这几个月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裴云暄也高兴,但下意识有些担忧:“那只有二哥哥和祖母两人留在京中过中秋,会不会太冷清了些?”
谁料祖母道:“你们姐妹俩日日在我跟前闹,我还烦得很,倒不如出去看看走走,也好让我和你们二哥哥清静清静。”
裴云晰知道祖母在同她俩开玩笑,佯装撒娇着抱着老太太说着“舍不得祖母”。祖孙三人笑作一团,好一阵亲热,这才把去庐州的事情定了下来。
二人决定七日后启程。裴云暄兴致勃勃,想去做几身新衣服带去庐州穿,但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故只能去成衣店里瞧一瞧,若看到喜欢的就改改尺寸。
她拉着裴云晰陪她一起去,三请四邀,还许诺要请裴云晰去茶寮吃一盏,才拽着裴云晰上了马车。
裴云晰对新衣裳没什么兴趣,她在成衣店里左逛逛右瞧瞧,没看到特别中意的款式。倒是裴云暄试得起劲儿,老板娘是个人精,换着花样的夸裴云暄漂亮,二人亲亲热热,比她和裴云暄更像亲姐妹。
她实在无聊,便下了楼准备去街上逛逛。这家是整个京城最大的成衣店,二楼卖女装成衣,一楼是各种时兴布料和男装。
裴云晰倒是被一套特别的衣服吸引了注意。
这件衣服设计的极为大胆,用了黑红的配色。交领深衣和外搭的直襟褙子都用了墨色织团云纹的锦缎,深红色锁边,又在衣襟处用朱红丝线掺了金线,精致地绣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
裴云晰不自觉地走到这套衣服边,仔细的看那凤凰的针脚。
她突然觉得这朱红凤凰很像宋怀弋。
高傲、倔强、华贵,还有非梧桐而不栖的挑剔。
她想到这话觉得脸热,总有种像是在夸自己的感觉。
下个月就是宋怀弋的生辰,而她和裴云暄估计要到春节前后才能回京。她今年不能亲自赴宴,那贺礼总是要回的吧?
裴云晰犹豫片刻,还是叫来了店小二:“这套衣服多少钱?”
“姑娘您眼光真好,”就这一句话,裴云晰就懂了这件衣服不会便宜:“这绣法可是如今皇宫大内最时兴的!而且布料里掺了缂丝。您诚心要的话,这套衣服一共收您一百二十两。”
裴云晰飞速计算,这大概是她两年的月钱、私房钱、压岁钱加起来的数目。
虽然肉疼的很,但又想到库房里躺着的那把扇子和枕头底下压着的那对镯子,她还是咬咬牙:“你找你们店最好的裁缝来,把这袖子改了——我朋友是习武之人,穿不惯广袖,给改成箭袖吧。”
“好嘞姑娘,”店小二记下来:“那您朋友的尺寸您记得吗?”
裴云晰一下子懵了,她上哪儿知道宋怀弋的尺寸去?
店小二看她的样子也有些犯难:“姑娘,这改衣服没有尺寸怎么行?那没办法改呀!这样吧,您把您朋友叫来店里,咱们直接量身便是。”
“……我朋友不方便来。”裴云晰其实已经有点打退堂鼓,毕竟送衣服不比送其他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但她一转头又看了眼这套衣服,仿佛已经想象到穿在宋怀弋身上,少年世子神气又挺拔的模样。
肯定很好看。
裴云晰咬着牙,在店小二给她的纸上大致写下了宋怀弋的各项围度,她之前无聊,给她五弟做过衣服,夏天的常服、冬日的寝衣,虽然手艺远不如裴云暄,但好在至少学会了量体和裁剪。
她目测宋怀弋身材稍微比裴云曜会矮一些,但没关系,以后应该还会再窜高点儿。
裴云晰将纸条递给店小二,又给了小二一块腰牌,让他把衣服改好后送到裴家,再去领钱。
看见店小二兴高采烈地将那套衣服送去了内院,裴云晰有些恍惚。
她绞着手帕发呆,转身准备上楼去看看裴云暄到底要挑到什么时候。
结果刚一转头就撞上一个结实的胸膛。
宋怀弋这次丝毫未躲,只背着手,冷眼瞧着裴云晰撞在自己胸前,捂着脑门一脸懵地抬头看着他。
裴云晰瞪大眼睛:“宋、宋怀弋。”
她不知道时隔数月,二人再次面对面,会是这样一番光景。
他们之间的距离那样近,不过一拳。宋怀弋去西郊大营几个月,黑了一点,但壮实了很多,肩膀变得宽阔有力。他穿着墨蓝色的圆领锦袍,衣襟处的银线飞鱼灵动飘逸。
裴云晰红了脸,立刻退后一些福身行礼:“见过宋世子。”
不知怎么的,忽然成衣店内仅剩下他们二人。裴云晰迟迟等不到宋怀弋说话,有些着急,正准备说点什么打圆场,就听见宋怀弋开口。
他的声音沙哑,已有了青年人的深厚低沉:“裴三姑娘,妆安。”
他们二人甚少这样正式地行礼问安,因此裴云晰听着这句话从宋怀弋嘴里冒出来,颇为别扭,她垂眼盯着手绢,像是要把这块布料看出花来。
“我听说你过几日就要去庐州了,”宋怀弋看着裴云晰,未得到回应,也只能顺着她的视线去看手绢:“什么时候回来。”
他既然能知道她什么时候出发,就肯定能知道什么时候返程,但他非要问,想让裴云晰亲口说出来。
裴云晰只能如实说:“估摸着除夕前,和大哥一同返京。”
“这么久?”宋怀弋着实没有想到,她这一去竟然要小半年:“那学塾就不去了吗?”
“我大嫂嫂在庐州创办了女学,”裴云晰说:“想来去了那边,有我大嫂嫂在,学业也不会落下多少。”
宋怀弋沉默了片刻,忽然就要抱拳告辞。
在如今这境遇,面对裴云晰的态度,他还是问不出口那句话,倒不如不问。
裴云晰却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叫住了他:“宋世子,我怕是今年实在去不了你的生辰了。但我给你备了份礼……”
她看了眼宋怀弋的背影,少年依旧是宽肩窄腰,身段修长又结实,不过在军营里操练了几个月,肩膀已然变宽了不少。
裴云晰鼓起勇气,左右四下无人,她几步走到宋怀弋身后。
“宋世子,你别动,我只虚量一下尺寸,很快就好。”
裴云晰伸出双手,自两侧向内,用手掌丈量宋怀弋的肩膀。
虽然没贴着,宋怀弋还是在意识到她在做什么时,心脏扑通扑通直跳,攥紧了拳头想掩饰自己的紧张,殊不知露出来的一截脖子早已经红透了。他感觉到脸颊发烫,更是在最后裴云晰的手指不小心摁在他背心脊椎处时浑身一颤。
裴云晰却没发现此刻的旖旎,她又快速目测了一遍宋怀弋的腰身,大概估算了数字。
“好了,”裴云晰拍拍手,不断在脑子里重复那两个数字:“量好了。”
宋怀弋真的很想回头看看她,想看看这撩人不自知的姑娘是真的镇定自如——还是像他一般在强装。
但他脸上温度未退,迟迟不敢转身,怕被裴云晰笑话。
“你——要给我做衣服?”宋怀弋没忍住,他发现自己声音都有些颤抖。
裴云晰说:“谈不上做吧,只是刚才偶然看见了一套,觉得很衬你。你想看看吗?我待会儿让小二拿过来先给你瞧瞧。”
宋怀弋抬手:“不必了。”
“那我就等着这份贺礼了。”
似是担心她没有听清,宋怀弋舒了一口气,有些烦闷,又有些无奈。
“我会一直等着的。”
说罢,宋怀弋头也没回地出了成衣店。
裴云晰目送他的背影匆匆消失,看了眼自己的双手,又回忆了一遍尺寸数据,她赶紧跑到柜台兀自拿起笔记下来,可千万不能忘了。
然而数字写在纸上,她盯着这张纸出神。
再次见到宋怀弋,好像有什么变得不一样了。
宋怀弋:等等党的胜利[摸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量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