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予我姝色 > 第43章 巴清

第43章 巴清

我乃一剑,曾随女主人宋浔历经风雨。

宋氏一门,素擅武名震乡,然忽逢天灾疫病横行,其家之人皆染病相继而亡,宋母临终之际,执宋浔之手嘱其忘却仇恨,安然度日。

宋浔孤身一人于乱世中逃难,其间,心缠乱纠,困苦不堪,逃难途中遇心爱之人遂嫁予唐觅。自此,我亦随其入唐府,然久未出鞘,被置匣中蒙尘已久,宋浔以代人写信为生,我于匣中寂寞为伴。

本以为此生再无征战之机,将永眠于这幽暗之匣。然一日,忽闻匣中诸器私语,言主人之女唐赛儿乃极好武之女娃有望承宋武,初闻此讯,我未以为意只当是稚童奇心,后理匣开木得见雌姿又燃战心。

赛儿晨起,东方未白星辰尚耀。着简装束腰带步履轻盈至庭院。初行快步其足似燕,轻盈而迅疾。双臂摆动呼吸均匀,面色沉静。

继而转跑为跳,双脚离地身轻如燕,或高跃而起似鲤跃龙门;或连跳不止若兔跃草丛,每跳一次,身姿皆稳落地无声。稍息片刻,赛儿取石锁于手,缓缓上举至力竭方休,数次之后渐觉轻松,举放之间已有章法。

复又负石于背绕庭而行,石之重压其身,脚步沉重却步步坚实,每一步皆留深深之印,喘息之声粗重可闻,然其目光炯炯步伐不乱,力蓄体盈,又练拳术腿法。

先以马步蹲踞,腰直背挺膝弯似弓,足踏实地力贯全身,继而移步,左足轻抬缓向前踏落,步如猫行无声无息。右足随动连贯自然,步幅适中节奏分明。或进或退或转或侧,身姿灵动毫无滞涩。

练腿之时亦练拳,出拳之际腿力迸发,足蹬地而身起,如箭离弦,左腿前蹬右腿撑后,身随拳进气势如虹,收拳回防腿亦速回,动作敏捷刚柔并济,刚时,如铁柱重击力能碎石,柔时似柳枝摇曳轻盈逸人,抬腿踢击高可过头迅猛如风,低可扫踝疾若闪电。

练至酣处,双腿交错疾步如风,拳腿相协密不透风,身似游龙,腿若旋风,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动皆含劲道,每一式皆具神韵。

身开力贯,抽刀取鞭。

刀随身转身随心动,犹如灵蛇起舞婉转自如,继而,刀法渐疾,刀风呼啸呼呼作响,似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势。

其步伐灵活多变,或进或退或左或右,犹如鬼魅之踪令人难以捉摸,刀起刀落快如闪电,划破长空带起阵阵风声,刀刀皆力透千钧,所过之处,虚空似被撕裂余威犹存。再观其招式转换,衔接流畅自然毫无滞涩之感。时而猛劈如泰山压顶;时而横扫似秋风扫叶;时而斜挑若惊鸿一瞥;时而直刺像流星逐月,其刀法攻守兼备实乃大家风范。

放刀抽鞭,轻舒猿臂,鞭梢微颤似欲破空而出。脚步轻盈如燕雀之跃,鞭起,风声呼呼似虎啸山林,腕力刚柔并济,鞭法时而疾如闪电时而缓若流云,鞭梢所至皆蕴含千钧之力,其鞭法变化多端,或横扫千军气势如虹令尘埃飞扬,或直刺苍穹锐不可当似要破云而去,或回环缠绕如灵蛇盘曲令人眼花缭乱。

力散心静,以箭止练。

其右手挽弓左手取箭,动作娴熟行云流水,弓似满月之形,弓弦紧绷,铮铮作响,其三箭一出,箭镞离弦,破风而去,呼啸之声震耳欲聋,其势迅猛,直中靶心木屑纷飞。

李浔潜于廊下观其女之好武状,见赛儿身姿矫健武动如风,天赋尽显心甚惊之,叹曰:“吾女天赋异禀,天下无人指点便已成大器,然兵者凶器武之过甚,恐其迷失深陷杀伐…”赛儿收起弓箭正欲往书房前去,正听得此言。

小娃娃彼时不过七岁却高喊回道:“娘,这与兵者武器无关,武道在乎放止己心!心若放纵剑则失其道,徒增杀伐之戾;心若能止剑方显其正,不为妄动所驱。昔者,妇好征战若其心骄纵,岂能保殷商之安?近者,冼英以武抚民,心守中正,方得南疆之宁。放者易生骄纵,剑之所向多为私欲,伤人亦伤己。

止者明心之定,知剑之用,非为逞勇斗狠,而为平己心卫己度。若心不能平,剑不能守,犹文佳皇帝硕真,轻敌冒进以致损兵折将。

再者,人若连己心皆保管不善,那不用待他人之剑,自家之剑亦将取己之命。譬如李娘子,若心浮气躁怎能聚兵守娘子关?又何来名震天下的机会?心乱则剑乱,剑乱则命危。执剑者当以止心驭之,于战阵之中,不乱其志,不迷其行,不为世间纷烦所诱,不为嗔怒嗔痴所蔽。放止之间,存乎一心。

能悟此道,方才得武道之真谛使剑不为他器而为己器…”李浔闻言眼中闪过几丝惊异,好一会儿才开口说:“妳老老也说过这样的话,原是我不明白她…”她试去泪水摸着小赛儿的头道:“等到妳及笄时,娘允妳亲为自己挑一把剑,可好?”小娃娃露喜色忙应好。

可真等小娃娃长大亲为自己挑剑这一年,是靖难之役下的家破人亡是迁都征敛中的心寒决反。

她见尸骸枕藉于荒野,血水浸染乎江河,听哭吼传扬于旷野,悲叹飘浮乎涧溪,一片染腥之中我忽闻她喃喃自语:“世之不平,至此极矣!吾亲无辜蒙难,万民深陷水火,此等惨境,吾甘做硕真之举!”言罢,其手伸向剑匣之中,我感其掌心炽热,决心已定。

她抽我出鞘,寒光乍现映其坚毅之容,高声喝道:“今以吾剑,斩佞除恶,平世讨本,度民于活!”一时之间应者云集从者如流。

立木为栅以石为垒,寨墙渐起巍峨高耸,众人挖坑掘地引泉汩声,继而屯积粮草,或负粮于背或推车而行,牛车驴驮络绎不绝,粮谷堆积如山,人心安稳,皆怀破敌之信念。

唐赛儿死于及笄之年,白莲佛母与白莲军生于永乐十八年。

夜中,她立于寨中高台之上环视众将士,高声而言:“诸位将士,今聚于此,当明青州军情之重。青州乃战略要地,城坚兵众,然其亦有破绽可寻。观其城防虽看似严密,然守将庸碌军纪涣散,城中粮草储备虽足支一时然久困必缺。寨中防守高耸又设有箭弩队伍,粮草后□□发自予,其兵卒多为强征之民,心向吾等,此乃可乘之机。

吾等起义,为救苍生为讨正道,若能攻克青州,以其为基,向朝廷宣战,则天下受苦之人必闻风响应,吾等必声势大振前征可讨。

青州若得,可扼南北之咽喉,控东西之通途,以此为据点,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又能彰显吾等之实力,令朝廷胆寒使百姓归心!”众将士闻之,群情激昂,高呼:“愿随佛母,共讨暴明!”次日,旌旗蔽日呼声震天,我随她入阵心潮澎湃。

初至城下,城门紧闭,城上守卒严阵以待,她立于军前高呼曰:“众将士,今为苍生而战,破城之日,即为百姓安康之时!”众皆响应,声震云霄。

战鼓擂动,进攻令下,将士们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架云梯,攀城墙,然城上明军矢石如雨滚木礌石纷纷而下,士以弓弩弹弓还之,时下可谓难舍难分。她怒目圆睁手直持我,亲率锐伍直冲城门,身在其手光芒闪烁,所到之处敌血飞溅。

但见一敌将,身着重甲,手持长枪,欲阻下她,她于马上侧身避其锋芒,反手一挥我身,敌将首级落地。此时,城上敌军见状不敌,只得火铳齐发,场上硝烟弥漫铳声震耳。

初,敌铳齐发弹丸呼啸而来,她侧身闪躲步伐轻盈如风中之柳,我随其动寒光乍现欲破敌之威,然弹丸密集险象环生,她跃身而起剑指苍穹,俯身疾行剑随身转如旋风之舞。弹丸擦身而过破风之声令人胆寒,她趁乱突进,剑若流星直逼敌阵。

近敌之时,一敌举铳欲射,她手腕翻转剑花绽放挑开其铳,顺势一剑刺去,敌血溅当场。又一敌慌乱发铳,她以剑格挡火星四溅,趁其铳后坐之力未消,剑走偏锋削其臂膀。敌阵渐乱,她左冲右突,见一敌正填装弹药,飞步向前剑出如电,直取其咽喉。

复有二敌并肩举铳,她身形一闪绕至其后,双剑齐挥斩敌于瞬间。战至酣处,或挑或刺或劈或砍,我之所至敌皆披靡,有敌铳已发,以剑击弹,弹丸偏离方向,反伤其友。

忽一敌铳手隐于暗处瞄准了她,她猛然转身我脱手而出如飞矢般直击敌心,未及敌应已命丧黄泉。

战久,明军渐馁白莲军愈盛,她或跃于空中剑指苍穹,或伏于地剑扫敌足,火铳之威渐不能敌剑之快凌。

火铳已尽,城中众军皆出城迎战,双方短兵相接厮杀惨烈,她身中数创而不倒,犹奋勇杀敌,步伐矫健招式凌厉,以我身斩断敌军旌旗士气大振,她见势高呼:“众将士,莫惧!随我破敌!”言罢,她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深处,我身在其手中如闪露划空,敌军纷纷后退。

正激战间,忽一队敌军骑兵从侧翼杀出,来势汹汹,她令一部将士以长枪列阵抵御骑兵冲击,自率余众迂回包抄,我随其左右,剑影纷飞血光四溅,她身形如风,腾挪闪转之间已斩敌无数。

终于,城门被我军中锋攻破,将士们欢呼雀跃,涌入城中。

既胜,她率众直趋明军武库,破门开库,取兵器以壮军威,分予百姓以自卫,又亲开仓放粮,青州百姓闻之,纷至沓来,面容憔悴,眼中却现希望之光。

有老者携幼孙有妇孺相扶皆心怀感恩,问她何求,答曰:“吾等起义,不为富贵荣华,只为百姓能得温饱,不受苛政之苦!”义军纷合。有小儿得粮欢笑而奔告其母,有老者跪地涕泗横流感恩戴德。亦有娘子壮士,得吾等兵刃,誓言追随佛母,共抗暴政。

义军归寨众人皆有疲色,她出言慰之曰:“诸将且安心归寨休憩,吾料今夜京中必遣指挥使来剿,然诸将勿惧,吾自有应对之策。”众人闻之面有忧**留与她共战。

她厉色曰:“寨中诸事亦需诸君料理,吾一人足以应敌。”众人遂归寨。

我与她独留山域欲设伏以待官军,她手握我身隐于暗处,夜渐深风瑟瑟林影摇曳,未几,官军追至。放眼望去但见人数众多旌旗蔽空甲胄生辉,我心下暗叹此番怕是削铁碎屑之战。

官军渐近,她屏息以待,待其入伏,挺我而出高呼:“罪人受死!”声震山林,然官军训练有素未露惧色瞬间列阵迎敌,她奋力拼杀我影闪烁血光四溅,然官军如潮水涌来渐感力不从心,正危急时,忽闻身后杀声四起,原是寨中众人赶来相助,她精神大振,众人皆勇猛无畏与她并肩作战。

指挥使高凤,身骑骏马,于阵中指挥,她视之,目眦欲裂,挺我直取高凤,高凤亦非等闲之辈,挥刀相迎,二人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忽一隙,我行偏锋,直刺高凤咽喉,高凤躲闪不及,惨叫一声,落马而亡。

官军见指挥使丧命,军心大乱,她与众人乘胜追击,呼声震天势如破竹,官军溃败,丢盔弃甲四散奔逃,此役,千余名官兵被歼。月挂中天,清辉洒地,她与众人归寨休整,眼中温情溢出,心下又尝牵挂之感。

眼见义军人数过万队伍支十,呈东烧之势,想来京师的告急文书已是如山堆之势,她欲讲和还安只求东民生平便想与招安之臣协和,安臣即到,她率众迎之礼数周全,然来臣扫视众人面露不屑,开口便道:“昔日陛下迁都肯用妳们,那是天家恩宠,受朝廷恩泽不知感恩反行叛逆之事,皆为牲畜也!”她闻之强压怒火曰:“吾等起义,乃因百姓苦不堪言,生计无着,官逼民反!若朝堂肃清不敛财不吃人,又怎会以刀剑相反?”

来臣冷笑一声:“胡言乱语!朝廷仁德,岂会有此等事?汝等不过是借机生乱,妄图颠覆社稷!”遂摇头晃脑,轻蔑辱武:“今陛下仁慈,欲招安尔等,当感恩戴德,速速归降,或可留尔等性命。”

她紧握我身厉声道:“身居高位却不知民间疾苦,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赋税沉重苛政如虎,百姓想活,何错之有?”来臣只言:“尔等无知村妇草寇,安敢妄议朝政!”

她怒不可遏,拔我而出,大喝:“吾等可以输,但绝不可输给这样的牲畜!”我抬起落血光四溅,来臣已身首异处。

众将士见此群情激昂,她高呼:“吾辈家人早逝于前,无牵无挂只求平道!一夕起事是为天下苍生,今朝廷如此伤人掩尸,吾宁死不屈!反明到底!”众人齐声响应,呼声震天。

二月后,明军指派柳升刘忠等人镇压。

寨落被围,明军如蚁,旌旗蔽天,寨中人心惶惶,她神色自若,未有半分惧意。

安远侯刘升,以南平交趾东破倭寇北御蒙古之战功封侯得荣,自出征平乱那日便出言:“小小贼寇,不日即平。”以为此围天衣无缝,我军插翅难逃。她暗叹道:“太可笑了,逼民为寇,斥民骨踏…”既察其弱点便心生一计,乃遣心腹数人往敌营诈降,此数人皆忠勇之士,临危受命毫无惧色。

至敌营,众人佯作惶恐之态,言寨内缺水,已陷绝境,决意自东寨门突围取水。柳升闻言自谓胜券在握,下令集中兵力,扼守东门,妄图断水以困死我军。

其谓左右曰:“早说了,蒙古倭寇我都不怕,更何况这一届女流,哈哈哈哈。”我军寨中,她镇定自若部署有方,密令诸将整兵备战以待时机。

夜中二更,月黑风高,正是破敌之机,赛儿执我亲率精锐,悄然潜行至敌营西门,西门明军因柳升之令兵力薄弱,她一声令下,我军如猛狮下山,奋勇冲击,我身在她手中,寒光凛冽锐不可当,明军猝不及防慌乱应战,然阵势已乱,难以抵御我军之猛击。

她身先士卒,我舞如龙,所到之处,敌兵纷纷倒地,我军将士见佛母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皆拼死杀敌。

西门敌军渐溃,我军势如破竹,冲入敌营,火光冲天,杀声震野。都指挥刘忠于东门闻变,方知中计回援西门,赛儿立于西门城上,待他策马归来,她翻身下城,手持我身怒目直视刘忠,高声斥曰:“刘忠!尔之所为,实乃令人不齿!尔今之荣耀,皆赖及妻所教箭术。然妻病故不思报恩,反将亲女送与他人作官禄之阶,如此薄情寡义之人,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刘忠闻之,面红耳赤怒曰:“妖妇,休得胡言乱语!”

她冷笑一声继而又道:“今之大明与尔何异?初时,天下板荡,民不聊生,太祖奋起,率众征战,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然今之朝廷,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早忘了当初何以得天下,忘了百姓之苦,尔等为官者,只知谄媚逢迎,搜刮民脂民膏。佯瞎来处,不知去处,如此行止,尔命吾收!”她将我系挂在腰间,从背后取出弓箭,将箭搭于弓弦之上,双手微微用力拉弦开弓。

那弓弦在其手中渐渐绷直宛如满月,双臂紧绷青筋暴起,显其力之雌浑。她的目光透过箭镞,死死锁定刘忠之所在,呼吸渐缓,周遭之喧嚣似皆已不闻,心无旁骛,唯此一射。

忽而,轻喝一声,双臂发力弓弦回弹,那箭如脱缰之野马,挟着风雷之势,疾射而出。那箭破风而行,所经之处,空气似亦被割裂,眨眼之间,已至刘忠近前。刘忠初时未觉,待惊觉箭至欲避已然不及,箭镞直入其胸,刘忠惨叫一声,轰然落马。

烽烟三月,杀到安丘城时,出了意外。

时她率军与城内明军相抗,未料都指挥卫青率缓兵忽至,且携火炮之利器。

明军旌旗蔽日兵甲鲜亮,浩浩荡荡,总约五万之众。而我军仅一万之数,强弱悬殊,形势危急。战鼓擂动,杀声四起,她率先冲锋,我在其手寒芒闪烁,身姿越飞,瞬斩数敌。我军将士见佛母如此英勇,皆奋不顾身,拼死杀敌。

然明军势大,以火炮猛轰我军阵营。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每有炮弹落地,便是一片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我军伤亡渐重,但士气未减,犹浴血奋战。

她往来冲杀,衣甲皆染血,敌众如潮涌前仆后继,卫青指挥有度,明军阵法严谨步步紧逼。

战至晌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我军疲惫不堪死伤甚众,而明军攻势愈猛围圈渐缩。

我军将士们或死或伤或四散奔逃,数名明军齐攻而来,剑斩刀砍矛刺棍打,她身躯摇晃缓缓倒下,我身亦脱手而出坠于尘埃。

赛儿既亡,明军以为胜券在握,欲宣称大捷。正洋洋自得间,忽有一负伤将士奋力爬起怒目圆睁厉声道:“尔等已然被吾等诈过一次,怎仍不长记性?吾才是唐赛儿!”其声如雷,震人心魄。明军闻之,皆惊愕。

未及反应,又有众多将士纷纷起身,齐声高呼:“我才是唐赛儿!”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明军中将领怒喝:“妖女已死,尔等休要装神弄鬼!”然众将士不为所动,依旧高呼不止。

战场之上,气氛凝重,明军将士面面相觑,心生恐惧,将领见状,面露狰狞道:“管尔等谁是唐赛儿,一并杀之,以绝后患!”军令既下,明军欲动刀兵,然众将士毫无惧色,视死如归。一人高呼:“佛母根本不在此处,早在开战之际被吾等转送至别处,尔等又怎么可能找得到?”众人皆应和,声震云霄。

明军闻此,心下惶恐,盖因陛下对白莲义军极为忌惮,若寻不得,恐遭罪责。一时之间,明军阵中骚乱四起,有者疑惧道:“莫非唐赛儿真未亡?此乃其计?”有者慌乱曰:“若佛母尚存,吾等如何交代?”将领面色阴沉,喝道:“休要慌乱!”然其自身亦心乱如麻。

明军终动杀戮,刀光剑影,血溅沙场,然每杀一人,皆闻“佛母已走,尔等休寻”之语。

残阳如血满地尸首,明军虽胜却无喜色,惶恐之中,将领速将此消息上报中央,一路疾驰,不敢有半分耽搁。

帝王闻状,果真慌乱,下令关新出尼道于京师却一无所获,悚然而惊,赈青莱缓民生之饥。

我于土隙中得见百姓拖儿携女面有菜色,于赈济之所领得些许粮米,眼中虽有暂得温饱之喜,然更多乃历经苦难之沧桑。

次年我为碎铁,又闻帝诏休整,昔日繁重之劳役,诸多苛刻之规条,渐次废弛。

道路之上,闻得乡人私语,皆言朝廷此番之变,乃唐赛儿以命相争之功。

又蠲十七年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闻此令者,田间老农,伏地而泣,涕泪纵横,曰:“吾等终得一丝生机,佛母在天之灵,当可安息!”

我思尽前,忆起一桩旧事,那时宋浔在逃难路上遇一将死女娃,宋浔将她从锅中救出,她在宋浔怀中喃喃道:“谢谢妳,替我争还生息之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骄阳似我(下)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