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月箭射天狼 > 第3章 第三章 何去何从

第3章 第三章 何去何从

老者被震得向后倒退四五步,蕃僧也被震得向后急退,一老一僧初次对掌虽多为试探,也已使出了七八成功力,二人被震得内力混乱血气上涌,四目遥对具是一惊,世间武功练到登峰至极之人少之又少,未料在此遭遇强敌,双方都有些始料未及。

老者仔细打量对面蕃僧,朗声道:“大和尚武功果然了得。”蕃僧被震得面色发白,暗运一口内力压住体内乱串的真气,双手合十躬身回以佛礼仪道:“阁下也不嫌多让,老衲乃大昆仑山金顶万佛丈劫灭法王是也,今日能与阁下切磋也是平生幸事,不知阁下怎样称呼?”老者淡淡道:“在下曹真。”

蕃僧听到此处眼前一亮,面露喜色,朗声道:“原来阁下就是九重天曹真曹大侠,中原有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天地之数,以九为尊。阁下号称九重天,足见武功之高,乃当世不二之英雄,今日在此得以相见,真是老衲的福源。”曹真淡淡道:那只是当年朋友的抬爱而已,老夫愧不敢当。何况中原之地大浪淘沙英雄辈出,老夫幽居塞外之地日久,再不复当年之勇只是一老朽尔。”

劫灭正色道:非也、非也,以阁下武功当之无愧,老衲虽身居昆仑山边远之地,早已听闻中原武功分为两系,一是当年大禹治水之时,招天下奇人异士独创一套强身健体之法,刻于华夏九只神鼎之上称为《九鼎神功》,而另一系便是当年达摩祖师中原传禅**,写于经书夹缝之内,始有现在的少林一派。”

曹真点点头道:“法王果然博学之人,对中原之事如数家珍。”劫灭一笑道:老衲一生酷爱习武,对武学渊源略有研究而已,算不得什么。只是一事不明望曹大侠赐教。”曹真道:“法王客气了,但讲无妨。”劫灭双手合十,行了一佛理道:“老衲听闻《九鼎神功》创于大禹之时,刻在九只镇国神鼎之上,相传当年秦始皇帝平定天下,这九只神鼎便不知所踪,《九鼎神功》至此便已失传是也不是?”曹真道:“法王方才之说,中原武功分为两系,除少林外各门各派多如皓月繁星,怎可说神功早已失传,《九鼎神功》博大精深,学其部分便可开宗立派受用无穷。”

劫灭点点头,看着曹真道:“曹大侠所言有理,令老衲茅塞顿开。只是老衲还想冒昧的再问一句,江湖传闻曹大侠便是《九鼎神功》秘籍的传人是也不是?”曹真淡淡道:“大师也只是听闻而已,江湖之上道听途说之事怎可当真,曹某不想作无畏口舌之争,我想大师也能理解。”劫灭法王看了看曹真眼神犹疑。

马蹄声起,中年裘服辽人首领轻点马镫提马上前,双腿下飘跳下战马,抱拳道:“原来阁下就是大名鼎鼎的九重天曹真曹大侠,小王失礼了”.劫灭法王退在一侧,施礼道:“老衲给曹大侠引荐一下,这位便是大辽南京统军使兰陵郡王萧挞凛萧大王。”曹真看了看萧挞凛没有说话,心中却也是一动,这萧挞凛并非凡人,才是辽国的不世英雄,草原上的一代雄主,统领辽国兵将与宋军激战十余年,战功赫赫神勇异常,乃辽国的柱石群狼的首领,被称为草原狼王。

萧挞凛看了看曹真笑道:“曹大侠威名小王虽身在塞外之地也是如雷贯耳,大侠乃中原第一高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曹真看了看萧挞凛面色凝重,淡淡道:“曹某本是一山野村夫,会得一招半式而已,中原武林藏龙卧虎,比之曹某高强之辈大有人在,这中原武林第一高手曹某实不敢当。”萧挞凛哈哈大笑道:“你们中原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曹大侠武功技压中原又何必谦虚。劫灭法王就是我大辽第一勇士,武功高深无人能挡,你们可称为是绝世双雄也不为过。”萧挞凛不愧是称霸一方的草原枭雄,这几句话既捧了曹真,也未冷落劫灭,当是恰到好处。

劫灭法王面露得意神色双手合十躬身道:“小僧武功有限,怎敢在曹大侠与大王面前妄称大辽第一勇士。”萧挞凛哈哈大笑道:“法王不必谦虚,当日大师在圣宗皇帝驾前技压群雄,被封为护国法师,这事大辽子民无人不知。”接着又向曹真道:“我辽人崇尚强者,方才见阁下与法王过招萧某对二位武功都十分佩服,今日能与阁下相识也算缘分。只是在下有些不解,以曹大侠武功威望,流落于江湖之上,混迹于草莽之间,就如宝玉落于沙土,明珠陷于淤泥,实是令小王觉得惋惜。”

曹真看着萧挞凛面色一沉,冷冷道:“以萧大王之意,曹某又当何去何从?”萧挞凛见曹真面色不悦不以为意,反而哈哈大笑道:“曹大侠不要误会,小王只是爱惜曹大侠人才难得,如阁下不介意萧愿引荐与我圣宗皇帝,相信以曹大侠之能定会在我大辽建功立业,荣华富贵、锦绣前程唾手可得,又何必漂泊江湖屈就于草莽呢?”

曹真正色道:“曹某身为大宋子民,怎会去你辽国为官,何况在下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对于荣华富贵之事亦不感兴趣。”萧挞凛见曹真不为所动话锋一转道:“曹大侠为人萧某十分佩服,既然阁下不愿在我大辽为官,萧某愿在燕云十六州之地为阁下划出一块领地,以曹大侠威望只要振臂一挥,中原武林有识之士便会纷纷来投,它日我大辽攻宋之时只要阁下从旁策应,划土封□□霸一方如探囊取物一般,不知曹大侠意下如何?”

曹真面色冰冷强压怒火淡淡道:“曹某已到知天命的年岁,什么宏图霸业在老夫看来也只是过眼烟云罢了。”萧挞凛见曹真如此说,知已婉拒,仍心有不甘道:“曹大侠此言差矣,当年廉颇老矣依然镇守长平,抵御秦军数十万。黄汉升挂帅出征,定军山斩夏侯渊于马下。曹大侠与其两位相比正值壮年,何不一展宏图开创万世基业。”

曹真本无意斗口舌之争,只想拖住萧挞凛,伺机带张云逸脱出重围,得以从返中原,哪知这萧挞凛步步紧逼,许以高官厚禄、宏图霸业相诱,曹真心中早已怒极 ,到得此刻再也难以压抑,大喝道:“你这辽蛮休得胡言,我曹真乃堂堂大汉子民,生在大宋长在中原,岂会与你等犯我疆土、杀我子民的辽寇狼狈为奸。

老夫生平志愿便是,如卫仲卿、霍去病将军般,厉马挥戈征战万里,收我失地扬我国威,将尔等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可叹老夫生不逢时,人至暮年却壮志未酬。也罢,今日便取你狗命,为当日战死的杨业老将军报仇,也算为大宋除了一害。”说完纵身而起向萧挞凛攻去。

萧挞凛见曹真如此愤怒早生警觉,不等其扑来,忙向身后众侍卫群内急退,但二人武功毕竟天地之别,只退到中途便被曹真追个正着,身后群卫舍身来救却也不急。曹真见萧挞凛便在身前丈许处,知道机会难得,挥掌运尽全力猛向其后背拍去,哪知掌到半途忽觉身侧异风突起。远处张云逸看得清楚,急的大喊道:“师父小心蕃僧。”曹真知道定是那劫灭法王从旁袭击,自己先机已失,再追萧挞凛也是惘然,只得收回掌力纵身急退。

劫灭法王占得先手岂会就此作罢,连环掌式接连袭来,招招进逼,掌掌均攻向曹真致命之处。曹真先机已失,只得且战且退。二人出手如电,在场众人只见得人影闪烁,纷飞的掌风将二人裹在其内。高手过招不同于一般武林豪杰般以命相博,刀来剑往火星四溅,看似精彩却远没有此局惊险,但凡武功超绝之辈,进招之时必料敌先机,招式务求恰到好处,多一分则溢,少一分则亏,胜负只在细节的毫厘之间,所以场上聚斗二人不停变换招式,务求压制对手一击制敌于死地。

张云逸见师父陷入苦战心中焦急,手握剑柄在后观战,一旦师父有所不测,定要拼了性命,也要保他老人家周全。初时云逸心中焦虑,只见得场上二人身形飘忽不定,招式纷繁杂乱看不出所以然,待得稍顷见师父身形稳健,招式精妙心中顿安,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二人所用招式之上。

师父曹真所用的《伏羲八卦掌》,是取自周易算经中的天地变化、物事轮回之术,加以五行八卦演变的步法相辅,集中原武林精华之大成,可谓精妙绝伦。张云逸对这套掌法的招式与变化早已烂熟于心,只是这套掌法太过深奥难懂,其中涉及到周易八卦的演变和推算之法等等高深玄学,他对此如盲人摸象一般不明就里,只能按式所学难求甚解,每次因此求教家师,师傅也只是将自己所知如数告知,毕竟师父也是一习武粗人,对周易学说八卦演化等等玄学之事也知之甚少。今日见师父与劫灭临敌对战,这套《伏羲八卦掌》步法诡异、变化无穷,真是令其大开眼界,心中暗下决心,此事过后定要勤下苦功,将这套掌法运用如师父般炉火纯青。

曹真与劫灭对战看似势均力敌,心中自知先手已失,处处皆受制于这蕃僧。劫灭武功路数与其大不相同,此等招式他也是生平初见,其掌法威猛大开大合、势有开山劈石之力,招式连绵不绝、如长江之水奔腾不息,好在自己步法精妙身形飘忽不定,蕃僧想要胜之却也不易,但如今师徒二人被困敌阵之内,如此虚耗下去对自己却是大大不利。想到此处他运足真气挥掌向劫灭当头击去。

劫灭虽招招进逼,却久攻不下正暗自心焦,见其挥掌迎面打来,知这曹真武功厉害,一旦避让必会招招受制先机顿失,形势将立遭逆转,只得运足内力与之硬抗。围观众人只听得二人身前几声巨响,顿时掌风四溢而出,狂风大起飞沙走石,刮得众人衣衫乱摆,近处的几匹马儿惊得,塔塔不住原地踏步。好在有了刚才的经验,众人都离得甚远,虽有些狼狈,但却再无人受伤。

张云逸见师父被震得倒退数步,两臂青筋爆露双手不住颤抖,再看对面也没好到哪里,劫灭法王退后颇多,面上胀得通红,两手乱抖身子微颤。他关心师父安危,忙跳下战马奔到曹真近前,护在其旁以防不测。曹真挥手示意其无碍,让他先行退下,张云逸见师父平安,心中大定,默默退到稍远处。

曹真缓了一缓,朗声道:“法王掌法奥妙绝伦,老夫也是初次所见,不知有何出处?”劫灭法王站在场上一动不动,心中明了,自己内力修为与曹真相比尚有不足,刚才硬挡三掌已然吃了暗亏,震得真气溃散,在体内横行肆虐动弹不得,只得默运内力化解体内的浮躁真气。

劫灭听得曹真问话,不得已之下,只能暗运一口真气,强行压制住体内乱窜的真气,好半天才回道:“贫僧修炼之地乃是吐蕃大昆仑山金顶万佛丈,那里深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武功也是以大乘佛教的六度菩萨行为基本要意,讲求普度世间,万物众生为其最高目标,虽然与中原佛学之理大同小异,修炼之法却是迥然不同。贫僧武功源自藏传《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等佛学典籍领悟而来,功法名曰:《光赞般若掌》,取光之致阳,普照万物之意,掌力所至光耀万物、连绵不绝、破山开石无坚不摧,曹大侠见笑了。”

曹真点点头道:“果然是好掌法,老夫听闻少林的《易筋经》《大力金刚掌》《大慈大悲千叶手》等武功均来自佛学典籍,没想到在西域之地竟也有如此精妙武功。劫灭一笑:“所谓一树开花处处皆有花,中原之地佛学盛行,源于当年释迦摩尼东临传法,带去诸多佛法典籍。而西域之地佛学昌盛则源于,早年传入的几部《阿含经》,才有了大乘佛教倡导以六度为内容的菩萨行,藏传佛学与中原佛学虽然同根同祖,但却分属于不同支脉,各自经历数百年演化,难免有所偏差,老衲如有机缘,定要去少林寺拜访加以印证。

曹真点点头:“法王由此见识曹某佩服,只是法王乃是修佛理婵之人,为何要为辽国效力,助纣为虐徒增杀戮呢?”劫灭法王双手合十淡淡道:“贫僧生在草原之地,西域昆仑山不过是暂居修行之所。近日回归草原,蒙大辽圣宗皇帝眷顾,封为护国法师,只为了便于传播佛学普惠众生,至于曹大侠说的助纣为虐,商纣贪图淫乐、残害百姓、荼毒生灵人人的得而诛之,然大辽圣宗皇帝任用贤能、礼贤下士、爱民如子、深得大辽子民爱戴,又岂能与商纣之流同日耳语,以贫僧看来,比之宋朝当今皇帝又强上甚多。

至于曹大侠说的徒增杀戮,贫僧却又有不同见解。宋辽之间边境摩擦不断,数十年杀伐征掠,两**民死伤无数,如此下去,不知何年何月才是尽头,以贫僧看来,长痛不如短痛,只有一方胜出,方可消除国家间的芥蒂,纷争才会平息,天下众生才能真正摆脱战乱之苦。

曹真面上露出愤怒神色,冷冷回道:“法王刚刚说辽国皇帝要强过我大宋皇帝,又说宋辽之间,一方胜出,才可平息战端,百姓才能免遭战乱之苦,言下之意便是,两国想要止熄兵戈,只有辽国灭了我大宋一条出路,是也不是?”未等劫灭法王回话,远处的萧挞凛接口道:“天下之势有能者居之,今我大辽强盛,君王贤明,当兴兵南下,一统山河,则天下再无战事,黎民百姓当可安居乐业。”

曹真哈哈大笑道:“据老夫所知,辽国皇帝虽是辽圣帝,但真正掌握大权的,却是后宫萧太后。女人擅权,如暗月遮日,何以能称为君王贤明,辽**力虽然强极一时,但我大宋子民百倍千倍于你,忠贞之士更是不计其数,只要团结一心,尔等胡虏,想要犯我汉人江山,却是痴人说梦。”

萧挞凛本身才华出众,军功甚伟,经萧太后一手提拔,官至南京统帅使,封为兰陵郡王镇,守备燕云十六州之地。今听得曹真出言相讥萧太后乱政,登时大怒,厉声道:“你大宋又当如何,自赵匡胤开国之后,便有“烛影斧声”,兄弟相残谋朝篡位,继任者胸无大志、重文轻武,朝中多为夸夸其谈、阿谀奉承之辈,整日只知道贪图享乐、沉迷于酒肉权色之中,以至朝事荒废、军无战力。

纵你所言,汉人比我辽人多出甚多,然当朝者多为贪生怕死、穷奢极欲之辈,所擅长的无外乎阿谀奉承、争权夺利、排除异己。而我大辽虽为苦寒之地,然全民皆兵,且多为悍勇死士,纵然汉人千万倍于我又何足道哉?

张云逸近年跟随曹真,多在辽国草原深处迁居,只为打探辽军动向,对中原之事不甚了解。暗想萧挞凛身为辽国重臣,所说之言多是不近不实,辽国身为草原部族,民风彪悍,士卒却是大多不惧生死。但我大宋也不缺忠贞之士,杨老将军力抗辽寇,战死金沙滩,杨家满门忠烈,日月可鉴,中原之地卧虎藏龙,才识、武功高觉之辈,大有人在,区区辽寇何足惧哉。这萧挞凛定是故意抹黑大宋,而抬高辽国,他之所言切不可当真。

曹真脸色数变,身子气的直抖,大怒道:“辽国小儿休得胡言,你这胡虏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对我汉人河山虎视眈眈,灭我大宋之心不死。整日在燕山深处藏军谷中,历马屯粮整训军备,妄图一举成事,简直是痴人说梦。”

萧挞凛听得此言,脸色顿变,辽国大举攻宋,乃是绝密之事,藏军谷之地极其隐蔽,戒备森严,曹真又怎会得知?难道辽国内部出了间隙不成?他心中暗自惊讶,面上却故做镇定道:“曹大侠乃汉人当世英雄,我萧挞凛身为辽人,此生注定为大辽尽忠,你我各为其主,政见、立场不同而已,但却不能因己之私妄自菲薄,挑拨宋辽之间战争。不知大侠之言从何听得,辽宋近年虽战事不断,但多为边境纷争而已,以我大辽国力想要吞并宋朝,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此等谣言不足为信。”

曹真哈哈大笑道:“老夫在草原之地游历多年,近日亲见那藏军谷内粮食、被服、刀枪器皿、攻城器械堆积如山,辽兵更是整日操演兵马排演阵型,只待秋高马壮之时,集结精锐铁骑犯我大宋,你当老夫是三岁孩童不成。”萧挞凛脸色难看之极,知曹真已探得辽国机密军事动向,此次回归中原定是为了传递军情,倘若这等绝密大事被中原人士所知,宋朝军队必有所防备,再谋大事便会千难万难,今日切不可让其活着离开此地。

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萧挞凛十分忌讳曹真,此人武功高强,当世罕逢敌手,想要将其留下,却又谈何容易。正暗自盘算,如何行事之时,忽见劫灭法王双目正死死瞪视着曹真,心中顿时有了对策。

萧挞凛面色一变,冷笑道:“曹真我敬你是一代豪侠,对你礼让三分,不想尔竟甘愿做汉人朝庭的鹰犬,轻信一些道听途说之言,挑拨宋辽之间邦交,别怪今日萧某容你不得。”说完望向劫灭法王拱手道:“曹真虽名为一代豪侠,实为卑鄙无耻的名利之徒,今次到来,只为刺探我大辽军机,妄图挑拨宋辽之间邦交,倘若让其回归中土,必会在中原之地兴风作浪,欲至我大辽于不利,其中厉害干系,还望国师定夺。”

其实很喜欢曹真这个人物,老而弥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汉人尽心竭力。

其中这章有很多历史关系,写的也有些大气磅礴,如果喜欢可以找一些历史书籍参考~~但是小说就是小说~~如果完全按照历史便是正剧了,希望大家喜欢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何去何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魔女霓裳(gl)

寻仙

长生修仙:这个老六太苟了

武侠:下载满级神功和天赋

茅山关门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