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月升云衢 > 第3章 孩子被夺

第3章 孩子被夺

“太后驾到!”侍女一声高呼打破了赵月华的话。

蔓儿也没想到曾后会来。曾后命她出宫传旨时,特意嘱咐过不见赵月华。

来不及细想赵月华的话,蔓儿不敢耽误,急忙带着刚被吵醒的柳怀瑾下跪迎接曾后。

神情落寞的赵月华没有反应,躺在床上眉眼低垂。蔓儿不敢多说,心中暗自感叹赵月华和曾后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起来吧。带瑾儿下去。”曾后命蔓儿带人出去,见赵月华不起身行礼也没怪罪。

屋内静得能听见窗外下雪的声音,还是曾后先开口:“你最近太消瘦,还是该多吃点。哪怕是为了腹中孩子。”

赵月华看着曾后若无其事的样子,本想与曾后硬着语气对峙,但还是忍不住软了语气,哭诉道:“柳郎真的没有参与谋反,我不信阿娘什么也不知道。”

“柳家罪名已经告知天下,你是在质疑我吗?”曾后语气强硬,寸步不让,“柳仲暄并非良配,我本就不看好,现在果然印证了。我看左羽林军将军曾少臣不错,可当你的驸马。”

赵月华听见此话,起还以为她听错了,可曾后给了她思量的时间,见曾后神情认真,赵月华的心下沉了几分:“柳郎刚死,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曾后不答反问:“这就是你对阿娘的态度吗?柳仲暄谋反一事,证据确凿,你和他再无瓜葛。曾少臣是我的侄子,也是曾家最出众的人。他难道比不上一个乱臣贼子。”

若非蔓儿告知赵月华,赵月华还真蒙在骨里,以为柳仲暄谋反真有证据。她心知,如若说出来,只会浪费蔓儿的好意,连累了蔓儿,便不打算捅破。

“曾少臣同他的夫人甚是恩爱。”赵月华面上凝重,她似乎预见了曾少臣夫人的命运。

曾后果然毫不在意,只言片语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他的夫人体弱多病,不久于人世。”

赵月华都记不清曾少臣的样子,更没有见过曾少臣的夫人,但听说曾夫人看起来很柔弱,但在曾少臣的细心呵护下,绝对不会命薄如花。

她知晓母亲是下棋高手,但无法接受母亲拿她当一枚随意摆弄的棋子,索性吼道:“要我嫁给他,除非我死。”

“那就好好想想你的孩子们,因为他们一定会死在你前面。逆贼之子,若不是看在你的份上,我早就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曾后说话时紧盯赵月华的肚子,惹得赵月华下意识覆上去,企图拦住曾后对她腹中胎儿威胁的目光。

世事难预料,赵月华只觉可笑。

赵月华怀胎四月时,和曾后谈起腹中胎儿,曾后像一个慈爱的母亲,拉着赵月华回忆往年。

“你怀这胎比怀瑾儿时身心舒畅。许是个贴心的女儿。我怀你两个哥哥时,遭过不少罪,也是怀你时顺心如意,如今也就你是个顶孝顺的好孩子。”

到现在,曾后视她腹中胎儿为一个要挟她的工具。

可曾后眼神毒辣,单凭赵月华一人根本无力抵抗。

“圣旨一个月后会下来,你需要学会做曾家新妇。”

曾后离开前,再次重申一遍。身后啜泣的赵月华为了儿女,只能接受她的命运。

她无法做什么,她一遍一遍想到她与她期许的未来失之交臂。

月华不傻,她很快便想通为什么非得是她去联姻。

自先帝驾崩,曾后提拔曾家子弟,扶持寒门,在朝中频频安插亲信的举动惹老臣不安。各路官员纷纷上奏,请太后还政于新帝。

朝廷中有的拼死维护赵月华两位兄长的利益,有的是世家记恨曾后让寒门子弟白白占去自家的利益去。

有的皇室宗亲想着自己岂不是比一个外姓人更有资格登上皇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在地方集结兵马,要讨伐曾后。

是先帝给了她平定叛乱的资本。

先帝在世时,就命曾后与他同理朝政,当年多少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请求废后的大臣身首异处。

曾后的确有能力,先帝当众夸赞过“朕心唯后所知”。先帝驾崩前两年,头疾愈发严重,折磨得他没有精力处理朝政,他干脆将所有国事交给曾后亲自处理。

以至于先帝驾崩前,留下遗诏:“凡军国大事不能断者,皆由太后决断。”新帝顺利登基前夕,曾后代赵月华的大兄赵崇衍执政少有阻力,老臣认下先帝扶持的曾后不会有异心。

很快,只处理军国大事的曾后将朝廷大小事务揽在手里,再未让出。

后来,老臣觉得曾后虽然尚未还政给新帝,也是迟早的事,不该是他人起兵谋反的理由。西域诸国对大昱虎视眈眈,内乱是万万不得的事情。

朝野上下戮力同心,加之曾后多年苦心经营,提拔不少能人,其中监察御史宋言和左羽林军将军曾少臣最为出众,二人领兵出征,陆续平定叛乱。

在外叛乱基本清除,可朝中臣子不可避免地疑心曾后似有夺权之嫌。曾后抢先废了“扬言要将江山拱手让给国丈”的无能赵崇衍,又控制起赵月华的二兄,新帝赵崇苻。

赵崇苻看起来不急,但老臣急,念及赵崇衍这一前车之鉴,他们对曾后的态度越发强硬起来,每日请求曾后还政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入宫中。

不服曾后的杀不完,也不能杀完,尚须徐徐图之。

曾后此时迫切需要平衡赵、曾两家的关系,使老臣明白她完全是为赵家子孙着想,在她尚未完全掌握一切时,亟需稳定政局,唯一高效的方法是联姻。

当老臣再度领悟赵、曾两家本是一体,自会退让一步。非到万不得已,他们怎敢反对皇帝的生母。这退的一步便是曾后再度争权的空间。

赵月华思及此,心如死灰。

她还是变成了她母亲的棋子。

“最出众的曾家子弟?也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赵月华想起她将嫁的第二任夫君,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曾氏祖先本为寒门子弟,助大昱开国皇帝建国,凭借从龙之功,被封为应国公,曾家子孙世代承袭爵位、备沐皇恩。

曾后的母亲是应国公在原配难产死后续娶的,生下两个女儿,一位嫁给户部侍郎罗诠中,生下一子一女。另一位便是曾后。应国公原配所生长子,多年前突然薨逝,留下四子两女。两女皆在一月前入宫,成了新帝赵崇苻的妃子。

曾家子弟中,现任应国公曾少川和左羽林军将军曾少臣最受曾后重视。他俩是曾后兄长的儿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应国公曾少川是前任应国公嫡长子,在朝中处处以曾后为先,得曾后看重,曾家子弟以他为尊,又看起来慈眉善目,和蔼可亲,拉拢不少官员。

曾少臣性子耿直,除在军中混得如鱼得水,在朝中是谁的面子都不给,却是公认的羽林军下一任大将军。

京师最重要的两支军队,一是由大将军常思贤掌控的羽林军,守卫宫禁,保卫陛下安全,二是宰相府管辖的金吾卫巡警皇城,监察百官。

赵月华的大兄赵崇衍登基为帝,后被曾后废为临江王,即日流放至江州,领兵入宫宣旨的就是常思贤。废帝速度之快,赵月华得到消息后赶紧入宫,连赵崇衍最后一面都没见着,赵崇衍便已经离京了。

朝廷大事,不是赵月华能想明白了。既然想不明白,赵月华干脆不再想,只能恭贺二兄赵崇苻登基。

赵崇苻对曾后临朝专政这件事想得倒开,直言:“阿娘帮朕管事,是为朕分忧,朕心甚悦。”

轮到曾后不乐意了,既然自己有能力,为何不能正大光明地享万人敬仰,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即便那人是亲儿子。

曾少臣在羽林军中的职位仅次于常思贤,曾后同常思贤都器重他,常思贤年纪已大,任谁都觉得曾少臣是下任羽林军大将军,是替曾后掌握羽林军的人。

赵月华和曾少臣的结合会是赵、曾两家联合最响亮的招牌。

假如她与曾少臣都不曾有过婚娶的话。

曾少臣与他的夫人相守十年,即使夫人无所出,也不曾纳妾,依旧恩爱如初。

这是赵月华对曾少臣最大的印象。

她记不得曾少臣的模样,只是未出嫁前,赵月华听曾后提起他不止一次。

曾少臣是庶子,国公府生活本应还不错的,可偏偏摊上前任应国公,有个性情暴戾的父亲,喝醉了酒就更不成样子,对人动辄打骂,对曾少臣的生母尤为狠毒,打得人遍体鳞伤,还不许人救治,府里没人敢请医士。

赵月华还未出生前,曾后曾经归乡省亲,只为亲自接她的母亲,也就是赵月华的外祖母出应国公府,在京师新置的府邸里颐养天年。

曾后见应国公仍是宿醉不清醒的样子,不欲与他多费口舌,临走时被曾少臣找到机会,向她磕头求情,请曾后救救他的生母。

府中奴仆想直接拉曾少臣离开,免得冲撞曾后。曾后见他磕得头都破了,起了恻隐之心,请医士入府。终究晚一步,医士刚到,他的生母却过世了。他的生母浑身是伤,曾后感慨人不知受了多少折磨。

他的父亲知晓他生母已死,骂道:“贱妇死不足惜。”全然不在乎曾少臣的死活。

曾少臣不肯留在应国公府,说动曾后为他生母下了葬,带他回京,安置在赵月华的外祖母府上,并请将军、学士亲授武艺、才识。

那年他九岁。

赵月华七、八岁常爱去外祖母家,可她从来没遇见曾少臣。可老是碰见她姨母的儿子,罗嘉南。提起罗嘉南,赵月华只觉得晦气,幸亏他遭报应,早被处死了。

再后来,先帝也总夸曾少臣,还让她的大兄赵崇衍多与曾少臣来往。但赵崇衍亲口向她抱怨曾少臣不懂为臣之道,纵是赵崇衍主动交谈,曾少臣也爱搭不理的,甚是高傲。

曾少臣十七岁,以武举入仕,因其出色表现先授予任金吾卫郎将一职。一次,先帝同曾后前往京师西北的一处行宫避暑,夜晚雷雨交加,山洪爆发,士兵大多见洪水势不可挡,吓破了胆,四处逃散。

曾少臣却临危不乱,先及时救出先帝、曾后,再组织士兵护送他们回京。先帝赞其:“乃天下第一忠臣。”赐下宝剑,提拔年仅二十岁的他为金吾卫中郎将。

两年后,曾少臣奉命击退西域诸国,在边关待了七年,平定战事后回京,升迁至左羽林军将军。

曾少臣在边关的第三年,他的父亲应国公死了,醉酒后溺毙于府中池塘。

曾后得到消息后,并不惊讶,似早有准备,向先帝陈明利害。臣子遇父亲离世,本应丁忧返乡。曾少臣打得敌军节节败退,正值关键时刻,只能夺情令其留任,继续为国尽忠。

先帝准了。

当年,曾少川作为嫡长子,顺利承袭爵位。

就在赵月华沉溺于往事不可自拔时,圣旨下发,赵月华与曾少臣成亲的日子定于一月后,婚事从速从简。

听说曾少臣的夫人已于半月前病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相敬如冰

狩心游戏

阴鸷女皇的渣妻郎

陷落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