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云山过 > 第7章 第七章 月色

第7章 第七章 月色

天色擦黑时,雁随在悠悠的马蹄声中转醒。雁随揉了揉迷糊的双眼,问道:“什么时辰了?”

“已是酉正了。”一灯如豆,李绪捧着书,信手翻过一页,“你要不要吃点什么?”

“不了,等大伙休息的时候再说吧。”雁随将披风叠好,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这附近是不是有座寺庙?”

“正是,大约再过小半个时辰就能到北山寺。”李绪收起书,看向雁随,“你怎么知道的,我记得叶姨很少出平关。”

雁随眨了眨眼:“师父经常闭关。”

李绪倒是忘了,雁随连晋城都去的,遑论距离平关不过百里的北山寺。

他从小柜中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雁随:“寺中不用荤腥,这是肉干,你先拿着。”

雁随接过,打开闻了闻:“本来不饿的,闻着这味道反倒是饿了。”

她就着油纸将肉干掰开,将其中一半递给李绪:“喏。”

李绪犹豫着,雁随直接塞到了他的手中:“别说您吃了,这一窝丝和五香糕可一点没动。”雁随指指桌上放置许久的点心,接着道:“我知晓您心中有记挂,但还是先吃点吧。”

肉干是难嚼的骆驼肉,雁随和李绪就着两大碗冷茶才咽下。

雁随示意李绪再拿两包肉干,凑近小声说道:“我等下塞给苍流,上京来的禁军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雁随轻柔的呼吸吹在了李绪的耳边,李绪蓦地一愣。当他反应过来时,略带僵硬的点了点头,雁随已经掀起帘子。

“嘘。”雁随嘘了一声,示意苍流不要说话。

随后她转过头,将右手伸出,李绪从柜子里拿了两包油纸袋,递到雁随手中。两个人的手轻飘飘地擦过,李绪收回手,面上不动八方。

雁随则是眼疾手快地将油纸袋扔到苍流怀中,边大声说道:“殿下有些累了,还有多久到驿站。”

苍流回道:“回小娘子,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就北山寺了。”

“不去驿站吗?”

“有的,都是些小驿站。”

马车内的李绪开口:“苍平,去请冯将军。”

驾马在一旁的苍平回道:“是。”

雁随见状,冲苍流眨了眨眼,缩回马车里。

苍平往后头请来了冯炽,冯炽并未下马,而是在马上行了个拱手礼,问道:“襄王殿下有什么吩咐?”

“前面快到了北山寺,本王的母妃曾托住持供了一盏长明灯,本王想去上柱香。冯将军,今夜不若在北山寺歇息一晚。”虽是询问语气,但李绪多年上位者的身份,话中仍是带着不容辩驳。

冯炽面露难色,按理来说应当是寻个驿站歇息。

旁边的苍平开口:“冯将军,北山寺是平关境内最大的寺庙。”

冯炽听懂了苍平的暗示,他同刘安一同来时,平关百里内无大驿站,可怜他带的二百禁军兄弟,许多只能扎帐篷勉强睡觉。

冯炽当即反应过来,恭维道:“殿下一片孝心。”

随后驾马向前,高声说:“大伙打起精神,前面北山寺休息!”

行路许久,禁军内许多人已经有些疲乏,听冯炽此言,不由得清醒起来。

百余人的车马加快了步伐。

马车内,雁随则是将残星剑裹在李绪的披风中,开口问道:“平关军不护送殿下一程吗?”

李绪轻轻摇了摇头:“平关军非召不得南下。”

“殿下这次回京只有苍平和苍流跟着吗?”

“青河在前面领路,你来时许是没看到他。”李绪伸手将雁随没裹住残星一角掖好,“青野处理平关事宜,他得十天后才能启程。”

说话间,有人轻叩窗户,李绪推开窗户,苍平已经下马,拱手说道:“主子,已经到北山寺了。”

北山寺虽说是平关百里内最大的寺庙,实则比起上京的慈恩寺算不得排面。

北山寺的住持乃怀海方丈,李绪多年前同崔太妃供奉长明灯时,曾见过一面。如今,他正带着北山寺僧人在寺门口候着。

李绪下了马车,雁随将披风披在他身上,又转身从车厢内拿了裹着残星的披风。

李绪系紧了披风,朝着怀海的方向走去。

“怀海大师。”李绪立掌同怀海行礼。

“阿弥陀佛。”怀海回礼,“数十年未见,殿下可好?”

“多谢大师关怀,某一切如旧,不知家慈供奉的长明灯在何处?”

“请殿下随老衲来。”

怀海领着李绪进了寺中偏殿,剩下一行人面面相觑。

雁随反应过来,拉了个小和尚问道:“这位小沙弥,请问借宿去哪?”

小和尚个子不高,看着才十来岁,双手合十有些腼腆地答道:“青河施主同住持说了,请您随我来。”

一行人随着小沙弥进了偏院。

***

偏殿内,李绪闭上眼,双手合十,再睁眼时,眼底一片清明。

“阿弥陀佛,世间万象,均有命理。”一旁的怀海方丈开口道。

李绪放下手,淡然开口:“大师,我从不信命。”

“殿下,命理二字,非命非理。”

李绪并未反驳,而是向怀海行了礼,转身离开了偏殿。

在他身后,怀海轻轻念了句:“阿弥陀佛。”

***

偏院屋内,雁随点了盏灯,在桌边坐下。门外响起轻轻的叩门声,传来李绪的声音:“是我。”

雁随起身,将门拉开了一点缝隙:“殿下。”

“北山寺的素斋做的不错,尤其是百合面,尝尝看。”李绪抬了抬手上的食盒。

雁随伸手接过食盒,见李绪未动,试探着开口:“殿下?”

李绪缓缓张嘴,雁随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李绪声音竟略带一丝幽怨:“我也没吃。”

雁随的脸上带着迷惑,她侧过身拉开门:“那,您进来?”

李绪顺势进了雁随房内,又接过雁随手上的食盒,打开来摆在桌上。

李绪给雁随递了双筷子,自己则是夹了一块笋给雁随:“新鲜嫩笋、枸杞叶加上刚摘的松蕈,也就北山寺能吃到了。”[1]

雁随挑起一筷面条,伴着鲜笋,只觉得入口爽滑鲜香,正好解了先前吃肉干的腻。

李绪见状,挑了挑眉,给自己夹了块松蕈:“如今正是春月,百合面正好应季。”[2]

雁随放下筷子问道:“苍流他们吃了吗?还有上京禁军。”

李绪笑着告诉她:“安心,青河到的早,先前同住持说好了,估摸着他们这会正吃着呢。”

雁随接着拿起筷子,房内只剩下两人静悄悄吃面的声音。

面盛的不多,两人很快就吃完。雁随起身将空碗收拢,同李绪说道:“殿下同我说下后厨在哪吧,我把碗筷送过去。”

李绪拿起雁随放在床边的披风,披在身上,再将残星剑挂在腰侧:“我同你一起。”

又欲伸手接过雁随手中的食盒。

“我自个儿来就行。”雁随婉拒李绪的好意,接着道,“还是请殿下带路。”

李绪推开门,紧了紧披风,捂得严严实实的。雁随倒不是很怕冷,她提着食盒并不觉得冻手。

月色正亮,照的北山寺格外寂静。

“殿下视物倒是不错,都不用提灯。”

“我别的不行,眼睛还算中用。”李绪回答,“你也不错。”

“我是后天练习,再加上我师父天天给我塞枸杞猪肝之类,”雁随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歆羡,“若是天生,我也不必吃猪肝了。”

突然她想到自己在寺中,连道了两句阿弥陀佛。

李绪伸出手示意前面左拐的小路,嘴角微微上扬:“菩萨不会怪你的,口腹之欲是天性。”

穿过回廊左拐便到了寺中后厨,青河正带着一群人在洗碗。见到李绪,他立刻和个泥鳅似的滑了过来:“主子,您怎么来了。”

李绪微微抬起下巴,示意雁随手中的食盒:“来还这个。”

青河接过食盒,同李绪说道:“主子,这边吵闹,您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李绪点点头,青河又转过身生硬地对雁随说:“辛苦沈小娘子了。”说罢他便头也不回继续投入他哐哐当当的洗碗活计了。

原路回屋的路上,雁随想了想还是开口问了。

“青河是不是还记着他十五岁那年被我一剑挑翻的事。”

李绪看向雁随,在月色皎洁下是雁随清澈的眼,他佯装思考后答道:“我也不知道他记不记得。”

雁随很明显不信他的说辞:“要是我,我肯定不会忘,你就糊弄我吧。”

***

其实青河记得,毕竟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

十五岁之前,青河觉得自己的武功在平关同辈中已是无敌手,只是略逊于苍平一筹。并且他觉得,打不过苍平是因为苍平比他略大三四岁的缘由。

直到有一年,青河同李绪上山拜访叶岚,见到雁随在山中练剑,兴致勃勃地和她比划比划。李绪彼时也不清楚雁随如今的身手,见叶岚没有反驳,于是也同意了。

后果就是雁随一招挑翻青河,青河当时楞了一下差点没哭出来。叶岚当即出来打圆场:“阿随比你略大些,所以身手比你好。”

青河吸了吸鼻子,将眼泪塞了回去,问雁随:“你多大啊。”

雁随回道:“我十五岁。”

青河更憋不住了:“我也十五岁,你凭什么比我还高。”

雁随蹿个蹿的早,青河还是个小萝卜头的个子。

李绪实在看不下去青河吸鼻涕的委屈模样,拍了拍他的肩:“是叶姨厉害,怪我没给你请个厉害师父。个头也是我的不是,怪我没给你准备好牛乳。”

青河像是被止住了闸,委屈巴巴地看向叶岚和雁随。叶岚很给面子的点了点头,他才勉强缓过来。

当天晚上,叶岚亲自下厨做了晚膳,吃到一半她觉得困乏,便摆摆手回屋了。青河捧着烧刀子的酒坛,已经迷迷糊糊地趴在了桌上。

雁随喝了口酒,开口道:“殿下对青河很是不错。”

那时的月亮也很亮,李绪从青河手中扒拉出酒坛,给自己倒了一杯:“如果不错就不应当在这。”

雁随的眼神有些迷离,她有些醉了:“怎么,殿下看不上临山吗。”

李绪从她手中拿走酒杯,月光洒在临山小院中,映衬着被风吹动的灯笼。

他摇摇头:“他不应当困囿于剑术。”话还没说完,李绪发现雁随已经撑着手睡着了。

他兀自笑了笑,拍醒了青河喊他回去休息。

又将雁随抱到房中,放下她时,听见她含糊说道:“但剑是最可靠的。”

李绪将被子掖好,轻轻掩上门退出去。叶岚立在院中看月亮,她未回头,开口道:“存之,平关的月亮同临山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什么不同。”李绪缓缓走到她身后。

“那平关和上京的呢?”

“也没有什么不同。”

叶岚抬着的头缓缓放下,平视着李绪:“是啊,那人也没什么不同。”

***

那晚的月色也如今日般皎洁。

[1]嫩笋、小蕈、枸杞头,入盐汤焯熟,同香熟油、胡椒、盐各少许,酱油、滴醋拌食。赵竹溪密夫酷嗜此,或作汤饼以奉亲,名“三脆面”。尝有诗云:“笋蕈初萌杞叶纤,燃松自煮供亲严。人间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蕈亦名菰。(出自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2]百合面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曝干,捣筛,和面作汤饼,最益血气。又,蒸熟可以佐酒。《岁时广记》:“二月种,法宜鸡粪。”《化书》:“山蚯化为百合,乃宜鸡粪。”岂物类之相感耶?(出自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七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池南春水

陷落春日

经年烈酒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当年不肯嫁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