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在历史直播间看帝王名将 > 第4章 第 4 章

第4章 第 4 章

西汉,元光六年。

车骑将军卫青于茏城大捷,获俘虏七百余人,返上谷整顿,不日将回长安。

返回长安途中,卫青体谅将士行军劳累,入夜便在距长安二十里外处扎营。

是夜,卫青负手站在军帐内。

眼前是一张河套地图,乃是他根据此次夜袭茏城所画。

虽略有粗糙,却是他亲身所感,日后抗击敌寇,想必能派上用场。

“将军,长安有急。”

“进来。”

副将入帐,向卫青行了一礼,后道:“将军,这几日长安未央宫之上,接连出现天幕,预兆未发生之事,卫夫人恐将军不知,特差人前来。”

卫青不明所以,命副将把人带进来。

来人身着布衣,打扮普通,不过是一寻常百姓,但卫青却识得对方是从前在平阳公主府时,同为家奴的人。

“你且道来,阿姊让你与我说的事。”

对方向卫青抱拳施礼,道:“夫人让奴长话短说。适逢将军初战行军不过一日,天现异像,有一天幕,画上所画与街头无二,神音预言此次出征仅将军一路可胜,而另三路大军以李广将军全军覆没被俘,一路损失七千余人,一路无功而返。”

“岂有这样的天象?所言与战场之事无二。”

“那天象浮于未央宫之上,长安百姓多数听闻。只是神音还言,卫夫人于明年春诞下一子,得陛下封后,将军于明年、后年求再度率军抗击匈奴,二战二捷。”

卫青听闻此言,心中虽然质疑,却也觉得畅快。

今次他虽胜,但却意犹未尽,不能把匈奴彻底赶出北方边境,边关百姓一个太平。

若往后他二战二捷,那定能让匈奴忌惮,不敢随意来犯。

正欲再追问,又听得对方往下说。

“天幕神音还道,往后将军将与平阳公主结为夫妻,只是虽半生戎马,却抱憾而终,仅——”

四十余岁便病故。

“将军,有天象!”

帐外传来声响,卫青一愣,随即大步往外走,之间夜空中悬浮着一片巨大的天幕,怕是连长安都能看见。

天幕之上,竟是他身穿甲衣,骑在高马之上的情形。

而不远处,便是长城。

【本期视频突然空降,其实之前就剪辑好,但因为上前视频放出,加上直播,有一点点新想法,所以稍微调整了点内容。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卫青的下半生。】

卫青专注盯着天幕,心中只想知道,未来大汉与匈奴将走向什么样的战局。

若能提前知晓,那便是如虎添翼,对阵时,将士们的士气更高涨。

未央宫。

“陛下,天幕所言,或有巧合。”

“朕心有定论,不必担忧。”

闻此言,卫子夫立即噤声,跪坐于刘彻身旁,手轻放于腹部,静静望着天幕。

男儿志在四方,为陛下尽忠是为社稷也是为了报皇恩。

卫子夫看得入神,她于深宫之中,从不知前线是这样惊险。

【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①

这句话是出自冯梦龙的《智囊全集》,大家都知道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著作五十余部。

这里为什么没有用史记或者是汉书作为本期视频的开篇,实在是太史公对卫霍二人的记载寥寥数笔,而汉书和后汉书等史料里,我没有找到能像这句一样的概括,

那纵观卫青下半生,冯梦龙这句话是我心目中评价最为准确的。

自从龙城之战后,卫青的军威可以说是伴随着元朔元年和二年两度出击匈奴,二战二胜的战绩,水涨船高。】

刘彻听到“明代”二字,心中更是一梗。

之前就有唐朝和清朝,现在又来明代,后世究竟有多少王朝?

太史公奋笔疾书,生怕在竹简上漏写半个字。

唐、清、明,也不知是何姓氏的天下,而百姓和朝廷又是什么模样。

天幕上所画,衣着服饰已有大变,与大汉皆为不同。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四月,卫子夫生子,大家都知道,卫子夫也被称为卫皇后,是平阳公主府的人,被刘彻临幸后带回的宫中。

卫子夫生下的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卫太子刘据,也是卫青的另一个亲外甥。

这一年,随着卫青封侯、卫子夫封后,卫家终于站在了历史舞台上一个很难再有如此荣耀的位置。

外戚专政可以说是汉朝特色,可能也是因为汉朝,所以后世对外戚都会打压。

但如冯梦龙书里所说,为什么卫青在世时,即便是功高震主,手握兵权近二十年,汉武帝刘彻对他都未有猜忌?

首先,在任何史料记载里,都没有找到汉武帝因忌惮卫青,所以冷落卫青,甚至刻意打压卫家的记录。

其次呢,我们在一些改编作品里会去让君臣异心,理由就是功高震主,包括后来汉武帝在卫青死后,在巫蛊之祸中将卫家人赶尽杀绝,以此佐证汉武帝对卫青早有防备之心。

我们说,虽然这种猜测可能也有他存在的原因,但如果卫青真的受到汉武帝的猜忌,那汉武帝是不可能让他位列丞相之上,甚至要文武百官给他行礼的。

至于另外一种更荒谬的说法,卫青是汉武帝的男宠,甚至有人对比深信不疑,这真的令人哭笑不得。

我相信如果他们俩真是这种关系,汉武帝应该是舍不得放他们到处去打仗。

比如汉武帝身边记载比较详细的男宠,应该是韩嫣。

从韩嫣去看,汉武帝对自己宠爱的人,是真的日日惦念。

那真的就凭《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②这句话去引申这样的猜测,我觉得对卫青而言,有失公允。】

卫子夫满脸震惊,望向刘彻,又匆匆低下头。

其余众人,更是垂首不言。

天子秘闻,不敢言,不敢言,全当未听见。

刘彻面露怒色,却也沉默不言,只盯着天幕,捏紧了拳头。

胡诌。

尽是谣言。

他任用卫青,怎可能是对他有绮念?

旁的不言,卫青乃是子夫之弟,他又如何能收在枕边。

城外大营的卫青,望着天幕,顶着周遭士兵看来的眼神,险些站不稳。

怎会有如此荒谬之言?

他虽为近侍十数年,却未有逾越之事,遑论以色侍主。

得陛下栽培,苦十数年用功,才得今日任用,又岂不是一朝一夕苦功夫换来的机会?

后世言论如此荒谬,竟有人深信,岂非他之过,未与陛下生分,导致误会。

更连外甥去病也遭非议,当真无奈。

【不管是今天还是过去,都不该把卫青放在这样一个位置去讨论他的一生。

包括那句“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③

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卫青、霍去病二人得天子恩宠,是因为他们有才能,并没有直说他们二人是男宠。

一些有意为之的解读,对于历史人物而言,或许是一种美好的遐想,作为同人无可厚非。

但以此来抹杀人物本身,就过犹不及。

当然,我想或许卫青年轻的时候知道这件事还会较真,但在他离世的年纪,以一辈子的经历,大概只会一笑了之。

话说回来,卫青在元朔元年,带三万将士出雁门。雁门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雁门关,位于今天的山西,最早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因为长城的修建,成为重要关隘。

与宁武关、偏关合称外三关,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极为重要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这一次战役距离龙城之战过去才一年,而卫青出雁门,再次斩首俘虏数千人。

在今天来看古代的战争都很残酷,但在当时,卫青面对的是一个主动杀入辽西,还把太守杀了,攻进渔阳和雁门,残害百姓三千多人的匈奴,卫青心里一定只想要社稷安宁。】

召入宫中的几位近臣,听得天幕所言,一时热血沸腾。

守雁门、护渔阳,击退匈奴。

大汉有此将帅之才,乃是大幸!

刘彻胸中郁结之气散去,反之命人草拟封赏诏书,待卫青还朝,即可封赏。

一旁卫子夫长舒一口气。

阿弟又赢了一仗。

而此刻卫青,却在听到这些时,心中艰涩。大汉威仪,竟然被人踏破雁门而入。

往后数十年,难道面对匈奴只能还击,没有反击抢占上风的时候吗?

攻守若不异形,又岂能彻底解决后患。

【如果说元朔元年这一战,是告诉世人卫青的龙城大捷不是巧合,那么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举进攻上谷。

这一次卫青再次率军出征,但这一次走代郡的人是李息,卫青则是直取河套地区,也就是中原黄河河南的平原。

这一战就打得相当漂亮,卫青用的迂回侧击,没有正面冲突,而是绕道后方,先占了对方一个信息联络点,然后再分出精锐骑兵往回走,到了陇县,大概就是陕西的范围了,这样一来前后夹击,直接把匈奴包围起来。

用时短、见效快。

卫青这一仗可不再是杀敌多少,而是活捉了数千人,第一次实际控制了河套地区,在这里修建起朔方城,设置朔方郡和五原郡。

大家知道古代开辟城池的用处和现在是一个逻辑,让更多人能住在一起,毕竟自古来我们都是群居。

那汉武帝在建造城池后,迁徙了大概是有十万人住进来。

算是第一次在抗击匈奴的战役里,取得了全面胜利。

而卫青也在这一战中,被封长平侯,其余部下也都得到封赏。

所以才有了我一开始说卫青的时候,说他绝对不是一个靠运气或者是靠姐姐卫子夫在武帝面前得宠的人。

他往后半生所有的荣宠,都来自于他的忠烈。

我个人是觉得,卫青所得到的一切封赏,是应得的,他该得到这些,包括后世的夸赞,哪一句放到他身上都不为过。】

“卫将军!”

“我朝之幸,陛下之幸!”

“打得好!”

天幕伴随着女音的讲解,出现一幕幕战场上的情形,尤其是卫青出现时,每个人都屏着一口气。

那可是大汉未来的常胜将军,如今不过二十二三岁的年纪。

如此神勇,当真了得。

刘彻看着地图上,被纳入大汉境内的河套地区,胸中情绪澎湃。

攻守,是真的异形了!

终于结束加班了QAQ,接下来会日更哒~

①出处冯梦龙《智囊全集》

②出处《史记·七十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

③出处《佞幸列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三寸人间

在青楼捡到江湖死对头后

穿成摄政王的侍爱逃妻

寻仙

贵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