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游轮靠岸的那一刻开始,那行留给铃木财团黑珍珠的数据轴,从无到有,有升有降,最后停在了13.2%的位置上。
藤谷佑太在提高保费的同时,顺带从中抽取了一笔不菲的佣金。
至于代价嘛——
是柯南的半身像在报纸上挂了整整一周。
全米花市都知道这位小学生识破了基德的诡计,看着报道上各类夸张至极的用词,藤谷佑太十分不仗义的笑出了声。
幸亏他跑得快,要不然他的脸也会被印在上面。
也不知道那几位记者到底是怎么混上船的。
正笑着,一阵有规律的敲门声响起,坐在办公室里的藤谷佑太抬头看去。
来人是自己的秘书,他放下报纸,招手示意对方进来。
“社长。”秘书怀里抱着几份文件,语气十分小心,“面试人选已经到了,但……”
“负责面试的松阳主管暂时没办法到达,据说是在来的路上出了车祸。”
一口气说完,秘书用余光打量着藤谷佑太,确认藤谷佑太身边没有任何危险物品后这才敢正眼看人。
藤谷佑太边拿手机给松阳浩发信息,边问道:“其他面试官到位了吗?”
“其余人已经在面试地点了。”见藤谷佑太起身,秘书连忙拉开门,立在一侧。
“打听打听在哪个医院,你去财务领钱,代表公司慰问一下。”
“好的。”秘书低头应了下来。
分部才成立没几天,公司人手严重不足。
好在总部跟过来一批高管,猎头又挖了一部分,勉强能维持运转。
但中基层就没办法了,只能一点点往里招。
如今松阳浩没办法来,那就得有人顶上,无论如何,面试不可以往后推。
急匆匆要了一份钉装好的简历,藤谷佑太赶去面试地点,顶了松阳浩的位置。
屋内众人见顶头上司来了,立即禁声,连忙起身,相互谦让起来。
藤谷佑太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中间的位置。
还没落座的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推出来一位资历尚浅的年轻人。
“社长。”那人小心翼翼的发问:“那我们……开始面试?”
“按你们自己的计划来。”
藤谷佑太一毕业就被招去了总部,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培养,面试也是直接和高层一对一谈话。几乎没参与过招聘事宜,至于经验更是为零。
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想法,藤谷佑太没打算插手。要不是缺了人的面试过于难看,他连来都不会来。
话虽如此,但其余人仍不敢轻视,之前闲聊时的宽松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较为严肃的表情。
本次面试的主持是公司新招的前台,此前从未见过藤谷佑太。
推门时见众人神情严肃,不自觉的绷紧了身体,反倒是有了几分专业态度。
“第一位面试人员已就位,五分钟后正式开始。”
趁着这段准备时间,藤谷佑太仔细翻阅着那叠简历。
林下和智,24岁,在校期间任校辩论队队长……
口才应该不错,可以去推广宣传类岗试一试。
本以为找到了合适的员工,但藤谷佑太越看越觉得这份简历不对劲。
为什么这份简历中会夹着一张警局联合监狱发布的推荐信。
那群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一位因骗保入狱的犯人推荐到保险公司来上班?
方便二次作案吗?!
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多少都学会了察言观色,见藤谷佑太的面色不对,直接加快了整个面试流程。
问了几个中规中矩的问题后,就让他回去等通知。
至于什么时候有通知,那可就说不准了。
上午的时间在面试的过程中被消磨,绝大部分人资历平平,少数人称得上优秀,整体趋向八二开。
到了午休时间,去医院探望松阳浩的秘书回来了,不仅带回了好消息,更是把人一起带了回来。
看着活蹦乱跳的松阳浩,藤谷佑太十分费解,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才在他眉骨的地方找到了一道擦伤,伤口已经凝上了一层薄痂。
经验老练的职员总是善于为上司考虑。
松阳浩先是感谢了藤谷佑太的关心,随后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参与接下来的面试环节。
但藤谷佑太还是不太放心,干脆给松阳浩放了个带薪短假。
他自己的午饭时间则留给了一位报社职员。
上一次报社写的文章为公司省下了一大笔宣传费用,藤谷佑太准备将这部分钱用于员工福利建设。
出于尊重,记者将餐厅选在了赫尔墨大厦附近。
藤谷佑太在吃饭时并不爱做多余的动作,包括说话。而那位记者显然是一位急性子,在吃饭的途中还不忘检查相机里储存的照片,对合格的进行标注,将那些光影混乱、构图难看的删掉,然后才举起那碗早已放凉了的甜汤。
冰凉的瓷片还未触碰到嘴唇,记者的进食就被身后的惊叫声打断。
身体的下意识反应绕过了大脑,等他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之后,他的相机里已经堆满了死者的照片。
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在附近巡逻的警员动作粗鲁的将相机从记者手中带走,看着对方在相机上胡乱操作,记者忍不住大喊:“这相机很贵的,哪怕是蹭掉一层漆,我都会让律师起诉你!”
那位警员并不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掺杂一段法院的回忆,但同样的他不想将相机原封不动的还回去,这会让他的面子在民众面前一落千丈。
两方相持,谁也不肯先行退让,这时候就需要第三方作为桥梁进行沟通。
藤谷佑太先是去劝说记者,相熟的人总是更容易劝告的一方,随后他对一旁的警员表示歉意,并提出愿意将这些照片作为证据供警方使用。
强烈的态度对比给了警员一个台阶,对于藤谷佑太的建议,他欣然接受。
刚才的混乱吸引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群,附近的环境早已没了勘察的价值,反倒是相机里的图片,因为拍得早,受到的干扰较少,说不定能提供更多的线索。
作为目击证人以及行事冲动者的同伴,藤谷佑太理所应当的同相机一般被接收案件的警察留了下来。
在心中默默感慨无缘参与下午面试工作的他还不忘交代秘书替他一下。
趁着警察封锁现场时,藤谷佑太暗戳戳的询问另一位被扣留的人员。
“你的相机里到底有什么东西,紧张成那个样子?”
据藤谷佑太所知,最近一周,某人已经因为各式各样的因素弄坏了三台相机,且由于人为因素比重过大,商家拒绝理赔。
在自掏腰包买了第二台相机时,某人的追求已经从'贵就是好'潜移默化成为'能拍就是好'的状态。
他敢保证,那个相机绝对是便宜货。
既然本体不值钱,那就是内容值钱。
见没人注意到这里,记者鬼鬼祟祟的说道:“辛德勒公司*的那个天才,可能有自杀倾向。”
辛德勒公司的天才……
泽田弘树?
那个他和团队讨论了大半年才定下方案的少年?
“有实证吗?”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他们的承保对象也十分多变。
当红歌星的嗓子、知名模特的腿、钢琴家的双手、银行的存款……
在外人眼中十分不可思议的东西都能在保险公司手上化作一份合同,作为保障存在。
饶是如此,他也曾因为泽田弘树感到苦恼。
监护人的要求实在是难以界定,他希望能给泽田弘树的大脑上一份保险。
这种请求的无礼性在对方拿出大笔资金的前提下削弱了不少。
可大脑是存在衰弱期的,一个人年轻时再怎么聪慧,也无法杜绝其在年老时患上老年痴呆的可能性。
更何况泽田弘树才十岁,他的未来和他的大脑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几番讨论过后,监护人同意降低请求,将保险时间改为每季度一续约。
公司为了分散风险,拉了一家美国的保险公司进行共同保险。*
基于业内准则,保险内容需要当事人知情并对此过程进行录像。
直到现在藤谷佑太依旧忘不了那一天。
在分不清昼夜的实验室里,泽田弘树站在比他大上数倍的仪器与显示器面前输入一行行数据。
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他骤然听到自己的日本名字,先是愣了一瞬间,随后巨大的欣喜如泉水般涌入躯体,他一路小跑的走出实验室,乖巧的站在藤谷佑太面前,看起来和这个年龄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
在录像过程中,泽田弘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举动。
他过于安静,有问必答,像是个只会回答问题的AI工具。
录像结束后,实验室的研究员催促他继续工作。
在又一次进入那扇门之前,泽田弘树曾问过藤谷佑太一个问题。
“如果这个世界面临一场洪水,人们如何做才会幸存下来?”
将其认为是玩笑话的藤谷佑太回答:“那就造一艘诺亚方舟。”
“总有人能在浩劫中活下来,总有人会在灾难后继续建设这个世界。”
可现在看来,这根本不像是玩笑话!
辛德勒公司:出自《贝克街的亡灵》
共同保险:我解释的没有百度明白。
大概意思就是一个项目亏了的话,保险公司要赔很多钱,但一家赔不起,最多能赔一部分,但又不想放弃这个项目,所以他找了几家公司开会,按照比例分配风险与金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天才的玩笑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