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日炎炎,蜀王府内却自有一番清凉之意,空气中似乎都凝结着微妙的紧张。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朴素、面容慈祥的六七十岁的老婆婆缓缓步入府邸,她便是唐门中德高望重的前辈——唐雪见。她对着高高在上的孟知祥微微鞠躬,声音虽略显苍老,却依旧透着不容忽视的威严:“老身唐雪见,拜见蜀王。闻听蜀王近日扣押了我的一位旧友,温环玉。今日特来,斗胆为环玉作保,望蜀王能大发慈悲,放她一条生路。”
孟知祥很尊重雪见,不仅仅是那每年大把的捐税银子,更因为那杀人于无形的唐门。他闻言,神色微动,问道:“哦?近日确实捉拿了一名女子,难道这位被尊称为白苗王的女子,竟是您的故人?”
雪见轻笑,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什么白苗王,蜀王怕是有所误解。我要找的,是一位年约三十,面容温婉,桃面杏眼,唇形饱满的苗疆女子。”
“额,这三十多岁的苗女……”孟知祥沉吟片刻,心中暗惊于雪见对友人特征的准确描述,“这位苗疆女子,您亲眼见了就知道了。我刚与她有过一面之缘,此女可不简单呐!”
雪见闻言,从怀中缓缓抽出一张泛黄的银票,轻轻置于案上,推向孟知祥:“蜀王,环玉不过是个与我同样历经沧桑的寡妇,能对您构成何种威胁?老身斗胆,请您高抬贵手。”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却又不失尊严。
孟知祥望着那张银票,又看了看雪见那布满皱纹却依旧坚定的脸庞,最终点了点头:“既然雪见前辈如此坚持,本王便亲自为您引路。”
随着孟知祥的引领,雪见踏入了阴暗潮湿的牢房。当她看到衣衫褴褛蜷缩在牢房一角的温环玉时,眼眶不禁微微泛红,她轻声呼唤道:“环玉……是你吗?”
环玉抬头,望见雪见那满头白发和苍老的面容,泪水瞬间涌上了眼眶。她颤抖着点头,喉咙哽咽,几乎说不出话来。
雪见上前,紧紧握住环玉的手,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环玉啊……多年未见,你竟变得如此憔悴。别怕,有我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说着,她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裹,递给了环玉:“这里面有一些盘缠和换洗衣物,你赶紧离开这里,去一个安全的地方。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
环玉接过包裹,感激涕零地望着雪见:“多谢雪姨……您的恩情,我温环玉此生此世都不会忘记。”
雪见轻轻拍了拍环玉的肩膀,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傻孩子,说什么谢与不谢。咱们都是经历过风浪的人,你的心情我最能理解。去吧,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勇敢地活下去。”
孟知祥看着环玉和雪见的互动,心中暗自点头。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环玉不会让他失望的。
孟知祥看着环玉和雪见的互动,心中暗自点头。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环玉不会让他失望的。环玉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这正是他所欣赏的。
“雪姨,您能再帮帮我吗?”环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恳求,看向牢中的其他人说:“我的族人们正等着我带粮食回去,能不能请蜀王也将这些族人释放?”
雪见闻言,转头看向孟知祥,眼神中既有请求也有不容置疑的坚决。孟知祥迎着雪见的目光,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雪见前辈,您也知道,本王行事向来有规有矩。不过,既然您开了口,且环玉姑娘也确实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本王便网开一面,将那些苗人也一并释放。”
雪见闻言,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多谢蜀王,您的宽宏大量,老身和环玉都会铭记在心。”
孟知祥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客气,随即转身对身旁的守卫吩咐道:“去,将那牢内新抓的的苗人都放了。”
守卫领命打开门,环玉和族人们被释放,心中充满了感激。她转身对雪见和孟知祥深深鞠躬:“多谢雪姨,多谢蜀王。您们的恩情,我温环玉和苗疆都会永远铭记。”
雪见轻轻拍了拍环玉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傻孩子,快别这么说了。咱们都是江湖儿女,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赶紧带着族人们离开吧,你们记得换身衣服这一身,唉……。”
环玉点了点头,感激地看了雪见和孟知祥一眼,然后带着族人们缓缓离开了蜀王府。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雪见和孟知祥拜别。
雪见前脚刚走,那守卫就问孟知祥说:“王上,就这么轻易放走她,您说她是不是骗咱们呢,什么狗屁白苗王啊,一个娘们儿,能成气候吗,要是放她回去南蛮子再来攻打咱们,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我还怕她不成,诸葛亮能七擒孟获,我还不能再抓她一次!不过我觉得她应该还是有点能耐,短时间内竟能神不知鬼不觉联系唐门来救她!温环玉啊,你可别让本王失望!”孟知祥捋着胡子笑着看向牢门之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