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迟暮之年,满脸的皱纹里藏满了岁月的沧桑,她缓缓开口,说这一生最后悔两件事。
第一件,是没能好好读书。当年上一年级,仅仅读了半年,她就天真地以为自己把所有的字都认全了,此后便再没踏入过校园。如今,她自嘲是个“老愣子”,言语间满是对那段年少无知时光的懊悔。那些因没知识而错失的机会,那些在生活难题前因文化匮乏而产生的无助,都成了她心里的遗憾。
第二件,是结婚成家。回想起当年相亲的场景,她仍历历在目。初见时,她心里就犯起了嘀咕,眼前的人实在不是自己心仪的对象。可这门亲事是表姨介绍的,她顾及表姨的面子,没好意思拒绝。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了家。婚后的日子,柴米油盐的琐碎、磕磕绊绊的矛盾,让她尝尽生活的苦头。直到如今这把年纪,她才幡然醒悟,才深刻意识到,原来老皱的面皮比起生活的苦楚,显得是那么一文不值。
回望望春的人生,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的豆蔻年华在时光长河中缓缓浮现。
望春家在村子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户人家。家中的土坯房,墙壁被风雨侵蚀得斑驳不堪,屋顶是用芦苇、稻草铺就而成。每至雨季,雨水打在上面,屋内的人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处漏雨。雨大的时候,屋内便摆满接雨水的盆盆罐罐,滴答滴答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大姐作为家中的长女,早早地就承担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性格温柔内敛,总是默默付出。望春排行第二,性子却和大姐截然不同。三妹年龄小,十分乖巧懂事,小弟则是家中最小的宝贝,备受宠爱。
小时候,家中经济拮据到了极点,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吃饱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一家人常常为了那点食物发愁,很多时候,只能靠玉米粉或者粗粮粉加清水熬制的米糊勉强果腹。但这些米糊也是少之又少,每次盛在碗里,都是清汤寡水,照得见人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眼巴巴地看着那几碗米糊,小心翼翼地喝着,生怕喝得太快,就再也没有了。
望春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却嗜酒如命。劳作一天回到家,不管多累多饿,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那瓶舍不得多喝却又时刻不能离的酒。哪怕是吃馒头这样简单的事,他也一定要把馒头掰成小块,泡在酒里,就着那股辛辣的酒味吞咽下去。那被酒泡得软烂的馒头,就是他生活里为数不多的慰藉。有时候,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他也会紧紧攥着那半瓶酒,眼神里满是无奈与坚持。
母亲在小弟出生没多久,就因为一场重病永远地离开了他们。在那短暂的相处时光里,母亲教会了望春一些简单却实用的手工活。那时候,布料稀缺,母亲就教望春把几块颜色不一、质地粗糙的碎布缝起来,拼凑成一条花色的小裤子。每一针每一线,母亲都缝得极为仔细,尽管样式简单,但穿在身上,却能感受到满满的温暖。
做布鞋也是母亲传授给望春的一项重要技能。母亲带着望春,用家中积攒的破旧衣物,一层一层耐心地糊成袼褙,再剪出鞋底的形状,手把手教她一针一线地纳鞋底。母亲的眼神里满是专注,每一个针脚都均匀整齐,凝聚着她的耐心与智慧。
望春十分聪明,学做布鞋时,只要母亲示范一遍,她便能心领神会。她并非没有耐心,只是不愿拘泥于那些繁琐的传统步骤。在她看来,只要能做出结实耐穿的鞋子,何必遵循那么多繁文缛节呢?于是,望春尝试着简化流程,大胆地改进针法。她做出来的布鞋,虽然针脚不像母亲那般细密均匀,却也自有一番简洁利落的风格。穿在脚上,同样舒适又实用。这些手艺,在日后的日子里,不仅成了望春排解寂寞的方式,也为家里节省了不少开支。
记得有一次,村里分粮食,按人头算,望春家理应得到相应的分量。可负责分粮食的人一时疏忽,少给了他们家一些。望春得知后,瞬间火冒三丈,风风火火地就去找那人理论。她双手叉腰,站在那人面前,眼睛瞪得像铜铃,大声说道:“你今天必须把我们家少的粮食补回来!这是我们应得的,凭什么少给?大家都看着呢,你可不能这么糊弄人!”那人试图解释,可望春根本不给对方机会,连珠炮似的数落着,直到对方承认错误,把少给的粮食补齐,她才罢休。从那以后,村里的人都知道望春是个吃不得亏、得理不饶人的姑娘。
因为望春这得理不饶人的性格,使她在感情路上颇为坎坷。村里的小伙子们,大多对她敬而远之,觉得她太过强势,不好相处。就这样,一直到24岁,望春依旧待字闺中。
一日,表姨兴致冲冲地赶来,一进门就拉住望春的手,脸上堆满了笑容,热络地说道:“望春啊,我的好闺女,表姨今天可是给你寻到一门好亲事,快跟我去家里瞧瞧!”望春还没来得及拒绝,就被表姨火急火燎地拉出了门。
一路上,表姨嘴巴就没停过:“望春啊,你可真是好福气,姨给你寻的这后生,那叫一个踏实肯干!虽说现在是分工制,家里没自己的地,可这恰恰证明小伙子有本事,全靠在队里挣工分养活一家人。”
到了表姨家,简单寒暄后,表姨瞅准机会,把望春拉到一旁,眉飞色舞地继续说道:“你看这小伙子,在队里干农活那叫一个积极,挣的工分比旁人都多,养活一家人稳稳当当的。他家现在虽说只是勉强温饱,但这小伙子有股子冲劲,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而且他人品好,模样也周正,打着灯笼都难找。”
望春微微皱眉,小声说:“表姨,我还是想多了解了解。”表姨一听,立马拍了下她的手,笑着劝道:“了解啥呀,过日子可不就看个踏实。你看他手脚勤快,又听长辈话,以后指定能和你好好过日子。你也老大不小了,别再挑啦!”
见面之后,望春心里却有些失望。男方虽然看着老实,可言语间却少了些她期待的机灵劲儿,个头也比她想象中矮了些。但看在表姨的面子上,望春没有当场拒绝。
回到家后,表姨已经在和父亲说着话。表姨满脸堆笑地对父亲说:“大哥,这小伙子真的不错,在队里挣工分那是一把好手,家里根正苗红,过日子是把好手。望春年纪也不小了,要是错过了这么好的亲事,往后可就难寻喽。”父亲听着,不住地点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闷声说道:“是啊,女大不中留,是该找个好人家嫁了。”
等表姨走后,父亲把望春叫到跟前,喝了口酒,语重心长地说:“望春啊,你也知道咱家的情况,爹没啥本事,不能给你更好的生活。表姨介绍的这门亲事,虽说小伙子不是十全十美,但看着踏实可靠。你也别挑三拣四了,赶紧把自己嫁了,也了了爹的一桩心事。”望春心里委屈,可看着父亲日渐苍老的面容,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在表姨的热情撮合和父亲的唠叨下,望春最终选择了妥协。她想着,也许日子就是这样,不能事事如意。就这样,望春和遇秋的命运,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
就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望春遇见了他——遇秋。说来也奇妙,两人相遇之时,恰好是金风送爽的秋天,金黄的树叶在风中簌簌飘落,仿佛命运的红线在这个诗意的季节悄然将他们牵系在一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