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考号……语文139,数学91,外语……”念完了一个个的单科成绩,最后青宁压着声音说道:“总分601。”
“多少?”爷爷耳背,没有听清楚。
“601,爷爷,我考了601分!”青宁大声说道。
看到这个分数,李二菲最先爆发出肆意的笑声,12年的苦读,这个分数可以了。笑着笑着,李二菲又哭了。她跪在爷爷面前,呜咽着:“爷爷,我考了601分,我能上大学了,爷爷,我考上了。”
李菲爷爷听不懂,急了:“啥意思,这是考上还是没考上啊?”
青宁道:“上一本线了,肯定有学可以上,现在就看上哪个学校了。”
“好,好。”李菲爷爷躺在破旧的竹躺椅上,悄悄的拭泪:“我也算对得起你死了的爹了。”
李二菲听了,又是一阵嚎啕大哭。青宁在旁看着,也是喜悦里带着心酸。
终于,爷孙两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下去,青宁安顿好了爷爷,送他去休息,又来哄李二菲。二菲已经从刚才的哭哭啼啼里平静下来,乖乖的抱着腿,坐在屋后的树上。
“姐姐,我考了601分哦。”二菲见青宁上来,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嗯,很厉害。”青宁夸奖道。
“谢谢姐姐。”二菲的笑弯了眼睛:“全靠姐姐。”
青宁叹了口气,说道:“谢我做什么呢,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些年,你也挺不容易。”
二菲摇头:“哪有不容易,我就是吃饭、睡觉和上学而已。”说着话,二菲望着自己家的方向:“姐姐好厉害啊,给家里修了房子。”
“我们一起修的。”青宁纠正道。
“嗯!”二菲又甜甜的笑起来。
第二天一早,青宁和李二菲又如往常一样采菌子去了。“鲜掉眉毛”的牟老板问了青宁的成绩,然后给她了个200块的红包。“金榜题名,可喜可贺。”
青宁道了谢,收到程子豪的消息。
“李菲,28号上午11点去仙女庙还愿,去吗?”
“还愿?”青宁不太想去,因为她上午要跑好几个点位送货,没有空去玩。
“考前我们几个不是一起跟仙女许愿,现在出了成绩,我奶奶说要去还个愿,感谢仙女。”程子豪道。
青宁看了看李二菲,李二菲点头确认。
“行,我知道了。到时候见。”青宁答应了,既然许过愿,那照理说是要去还愿才行。
回到家里,青宁就看见爷爷在厨房里忙活。她探头问道:“爷爷,这么早就做饭呢?”
爷爷似乎被烟熏了眼睛,挥了挥手让青宁出去:“等会儿叫你。”
“爷爷干嘛呢?”青宁又问李二菲。
李二菲看了看,指着屋檐下的一堆的东西道:“要给我爸和奶奶烧纸。”
在青宁眼中,丧礼的地位是很高的。祭祀先人这事儿,也容不得马虎。于是她回到屋里,整理了头发和衣衫,耐心的等待着爷爷的召唤。
“菲菲,走了。”没多久,李菲爷爷叫她了。“拿上东西。”他指了指屋檐下的香蜡纸钱。
青宁拎起袋子,里面有香烛、大额的冥钞和几沓非常粗劣的黄表纸。李菲爷爷手里也拿着个袋子,里面有酒瓶、酒杯,碗筷和祭品。
穿过村子,走了大约十分钟,祖孙三人到了李菲祖母和父亲的坟前。那坟是五月的时候被青宁挖过的,过了两个月来看,上面又已经长满清扫,看不出被动过的痕迹了。
李菲爷爷绕着两座坟包走了一圈,简单的拔了几下草,又添了许多泥土上去。回到墓前,取了个帕子,将墓碑上的字和照片擦了擦。
“我带菲菲来看你们啦。”李菲爷爷嘴里念念有词,在两个坟头前都点上了香烛:“不年不节的来看你们,是来告诉你们一声,菲菲考上大学了。”
“601分,上了县城的红榜,了不起。”说着话,李菲爷爷又在两个香烛钱摆上了碗筷,两个碗里各有一大块煮肉。
“通知你们一声,让你们在下面也高兴高兴。”李菲爷爷从塑料袋里拿出了酒瓶和酒杯,在两个坟前各倒了一杯酒,最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来,干一个。”
说是干一个,其实爷爷就喝了一小口。喝了酒,他又从塑料袋里取出一沓纸钱,在手里揉搓了一番,捻了几张,在蜡烛上点燃,分别在两个坟前各起了一个纸钱堆。“收钱咯。”
“菲菲,来跪着。”李菲爷爷蹲在老伴儿的坟前,连加了几摞纸钱,火苗腾的窜起来,卷起一阵飞灰。他打趣道:“你不要激动,你保佑菲菲有功,我给你多烧一点,你以后也要保佑我们菲菲无病无灾,顺顺利利。”
青宁跪在坟前,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也添了几把纸钱。
李菲爷爷绕过青宁,又来到了儿子的坟前,看着墓碑上的黑白照片说道:“你这个不孝的东西啊,你的女儿我给你养大了。菲菲孝顺,又争气,你是享受不到了。你说你怎么就那么倒霉呢?我养你几十年,没得你半点孝顺,还要给你养娃,你说你对得起我吗?”
许是被烟熏着了,李菲爷爷揉了揉眼睛,指了指这边,吩咐李菲:“还有你爸爸,给他也烧一点。”
青宁又换了一边跪下,磕头,烧纸。
“给你奶奶,你爸爸,说几句话吧。”爷爷蹲久了有些吃不消,扶着墓碑站了起来。略休息了下,就又开始往坟上添土。
青宁看了看挨着自己跪着的李二菲,李二菲看着奶奶和父亲的墓。死了这么久,李二菲知道没有在天之灵在庇佑她,但是她还是想对着墓碑说说话。
“奶奶、爸爸,我很想你们。你们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的,我也会孝顺爷爷,让他过好日子。我和爷爷把家里的房子给修了一下,可漂亮了,你们回来的时候看到了别不认得。过阵子我就去外面上大学了,你们和爷爷在家要保重身体,不管我去了哪儿,我都是要回来的。”李二菲说。
等到坟前的火堆燃尽熄灭,李菲爷爷把祭酒撒在了地上,吩咐青宁:“走了。”
拜祭完死人,回到家爷爷用祭肉给青宁炒了个回锅肉,祖孙俩美美的吃了一顿。一点多的时候,青宁接到了张老师打来的电话。
“成绩看到了?”
“嗯。”
“满意不?”
“还可以。”
张老师笑了:“这次我们学校的同学,整体发挥的都不错,你属于超常发挥,名次提前不少。志愿的事,你好好考虑,需要用志愿指导书就来找老师。别的事情,老师可以不管你,但是志愿这个事情太重要了,你爷爷不懂,你父母也都不在,不明白的就来问老师,不要不好意思,知道了么?”
“我会的,张老师你放心。”
“那你……明天……不行,这样,26号,你来一趟我这里。上午早点过来,10点,记住了吗?”
“记住了。”青宁回道。
张老师很重视学生们的专业选择。对于李菲,她也为之计之深远,两人面谈,她从各个角度,就业前景啊,专业和能力的适配度啊,家庭能不能提供助力啊等等,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青宁非常感激,表态老师的意见都很好,她回去和爷爷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回了家,青宁也没找爷爷商量,甚至也没问李二菲的意见,自己三下五除二把志愿给填完了。
李菲瞠目结舌,非常不认同,可是她管不了青宁,只好在旁边弱弱的非议:“姐姐,你这也太草率了。”
青宁笑道:“别人那是草率,我这样是天意。”
青宁裸分601,远超去年的一本线,在福林县算是名列前茅,上红榜的那种。但是古行早却感到非常失落,因为这个分数,读他们学校肯定是不够的。
“这个分数,是低了一点。”成良臣叹息。
“你不能这样说。”古行早立刻维护青宁:“县城里教学资源本来就不好,她家里还那么困难,肯定也没钱上补习班,能考这么多,天赋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成良臣故意逗他:“那人家马驰,天天打工,还不是考上我们学校了。”
“那能一样吗?”古行早怒道:“他是上了大学才打工,青宁一边高考还要一边干活,家里不通自来水,连洗衣机都没有,还有个七十多岁的爷爷。除了校服,一件新衣服都没有。她这几天,每天天不亮就去山里捡菌子来卖……”
成良臣本意是打趣古行早的,听了这话也是一阵的默然,叹了口气:“对不起,是我的错。福林县离濯锦城也不远,怎么就穷成那样了呢。哎。”
古行早也叹气:“我看过地图了,她家那个村,是福林县下面的镇的一个村,周围全是山。她家的情况我也不好打听的太细,可能父母都死了,爷爷太老,只能务农糊口。”
“那小姑娘准备报哪个学校?”成良臣问道。
“她说她找老师商量,不行的话就随便选一个学费便宜的。”古行早很失落。拿起手机,无意识的刷起微博来。
这几天,高考的消息铺天盖地,平台上推送着励志新闻。什么工地上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什么路边摊上的状元之类的。当然,也有各种关于助学贷款的信息。
看到这里,古行早出寝室给他父亲打了个电话。
“爸,你有没有兴趣帮助贫困学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