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直播剧透我是千古一帝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大晋,永兴十五年。

公卿大臣们议完事,依次从未央宫正殿宣室殿退出,一言一行皆有规矩,但时不时就有人抬头往天上看去。

天上有一大块透明却又泛着微光,似锦似布的东西。

天幕出现一个月,始终高悬于景朝天空,静默不动。白天亮着,晚上变暗,不会影响人睡觉,端的是玄妙。天幕明明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凡是在景朝国土上,无论是官还是民,抬头都能看到它,让人无法想象它是如何办到的,已经超出了世人的认知,一致被认为是神迹、祥瑞。

尽管神迹不会动,不会出声,但这不是更好吗?更容易让人操作。

朝廷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这是上天对皇帝德行昭彰,朝廷吏治清明,天下海清河晏的嘉赏。如今天下安定,朝廷的这番说辞,百姓毫不犹豫就接受信服了。

即使有脑子糊涂的人,坚持认为天幕是祸端、不祥,也只敢在私底下说说,不敢直接站出来忤逆朝堂。

天幕刚出现那会儿引起的波澜,已经在这一个月里被朝廷悉数抚平,上至皇帝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渐渐将其无视。

丞相公孙达眼睛紧紧盯着天幕,神情严肃,身边太尉周武见到他一脸严肃,问道:“怎么了,又在看天上那块锦帛啊,它有什么好看的,都这么久了也没动静。”

丞相公孙达否认天幕没有动静的说法:“不,它动了。”

周围人听了,纷纷看向天幕,果然动了。众人一片哗然,惊讶、欣喜、慌张、担忧、平静种种情绪错综复杂。

宦官见到天幕的动静,连忙跑向未央宫禀告皇帝。

公孙达心情沉重,他向来敬鬼神而远之,他们口头上将天幕说成是苍天给予的神迹,谁知道它到底是还是不是呢,希望它真的是神迹,公孙达眼底不由流露担忧。

永兴帝上朝议政结束,带着太子和成年皇子回到后殿,熟门熟路询问太子对朝事的看法,又命内侍将在宫中念书的几个皇子带过来,考校他们的功课,以免他们偷奸耍滑,敷衍了事。

皇子们进来不久,便有宦官白着脸进殿,见到皇帝,脸上的慌张退去,放缓脚步,恭敬地拜倒在地:“陛下,外面的那块天幕有动静了。”

“哦?”永兴帝语气平静地轻问。

下一刻,永兴帝看向太子,笑着说道:“太子,跟朕出去看看,这天幕究竟是想干什么。”

太子温和笑道:“是,父皇。这么久没动静,儿子还以为它是个死物,没想到不是,无论如何,儿子相信它是上天赐予父皇和大晋的祥瑞。”真心实意。

殿内其他皇子跟在他们后面,殷璋不紧不慢地走着,不显山,不露水,却掩不住他的贵质天成。身姿挺拔,剑眉星目,谁都不会怀疑他天潢贵胄的身份。

殷璋神情微妙,他没有想到,他都穿到了异世界,还能看到天幕这么高科技的东西。

殷璋前世久病在床,死亡那一刻,他被一个系统带着穿越了,胎穿成为大晋的皇子。

然而来到这个世界,系统发现绑错人了,给了他一份补偿急匆匆离开,殷璋心想,系统不是原路返回绑定正主,弥补过失,就是回去写悔过书。

殷璋得到的补偿是一块黑色无字石碑。一开始他不明所以,直到他从石碑上悟出来一篇名为《长春诀》的功法,他方才明白,这是一块悟道石碑。

他一悟出功法,石碑立即碎成渣,显然是一次性用品。

不过在碎掉之前,石碑给他传了一道讯息,告知他,他悟出的是一篇修仙功法,开篇有灵气、筑基、寿五百的字样。

殷璋顿时就被它迷了心眼,前世他活了十几年就病死了,这辈子遇到机遇,他不求寿五百,那太过虚无缥缈,只求活得比前世久。

他不想再病怏怏躺在病床上,无能为力。他想要下地走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

于是在幼时不能走路前,殷璋天天装作睡觉,一遍又一遍在心里琢磨经文。等长大了,他的心思依旧是放在修炼上,每天上完课会安排时间打坐修炼,修着修着,竟真的让他修出一点东西。

力量越来越大,可轻易掰断桌角,记忆越来越好,过目不忘。身体外表看着瘦,实则强壮有力,甚至能感知到别人激动时的情绪。他一般用来当探测器,探测他人对他的好意恶意。

他不想当皇帝,一心想着修炼活得久一些,再加上他切实感受到自己变强了,导致他不像其他皇子那般,对奋斗当皇帝一事充满激情。

殷璋走出另外一条路,小小年纪,就开始追求寿命,那些年迈的皇帝都干过这事儿,他也算是弯道超车了。

没死过的人,不懂他对寿命的追求。

殷璋看着旁边和他一样慢吞吞走在后面的三皇子,奇怪,三皇子今天竟然没往永兴帝跟前凑。

往下一看,腿在抖,哦,他明白了。

殷璋说出大实话:“三哥,你在害怕啊。你先别怕,父皇和朝堂诸公说过它是祥瑞,我们不会完蛋。”不好直接说天幕是来放小视频,给他们发福利,只好采用它是祥瑞这一主流说法。

三皇子深呼吸一口气:“我没怕。”他是忌惮未知神秘的东西,是忌惮,不是害怕。

殷璋静静看着他依旧在抖的腿,不说话,他是一个好弟弟,不会随便揭人短。

三皇子:“......九弟,你的眼神好冒昧。”

三皇子看了看走在前面的永兴帝、太子和二皇子,压低声音:“我是真没怕,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老二多高啊,真要有个万一,比如天幕塌下来要砸人,有二哥在,我们还是有一线生机的,不是一点活路也没有。”

殷璋沉默,有用二哥,没用就是老二。

另外,他怎么感觉三哥还有点小期待呢。

三皇子嘴一秃噜全说了,虚弱道:“九弟,你不会将我的话说出去吧?”

殷璋:“啊?我吗?”他没空告人黑状,再说了,三哥想进步不是一天两天。

三皇子慢半拍想起殷璋沉迷修道的作风,放下心。九弟嘴严,平时他也爱向九弟吐槽说兄弟们的坏话,没见他说漏嘴过。

他娘不满他每次进宫找九弟,不去找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十皇子,他要是敢找十弟,就凭十弟对史官的推崇,他说的话还不得被十弟一字不漏记下来,他丢不起这人。

来到外面,天幕颜色变了,由透明变成一片黑,下一秒绽放出璀璨光华,正片开始,浮现各种图案和文字。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小课堂。中原几千年,朝代更迭不断,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讲令后世魂牵梦绕的大晋,毕竟大晋的人气真的很高嘛。每期视频的时长会比较长,但保证里面全是干货,希望大家喜欢!】

天幕出现的图案和文字很奇怪,跟大晋的文字毫不相干,说话口音更是陌生,但所有听到的人莫名就能明白其中意思。天幕,果然很神奇。

永兴帝眯了眯眼,原来是后世子孙,不知道后世子孙是怎么做的,可以弄出这般奇妙的事物,他能不能命人做出一个天幕出来呢?

他记得在前朝大项时,墨家曾做出过一架能飞的木鸟,尽管后面失传了。木鸟能在空中飞,天幕也能飘在空中,都不是存在于地上的事物,叫他们给他做一个天幕出来,不难吧?

天幕不管皇帝心中所想,自顾自按照节奏讲解下去。

【大晋,国祚573年,将近六百年,多么煊赫耀眼,它在时间长河中发出的光芒,在诸多朝代中,可谓是独领风骚。

而一提起大晋,自然绕不开那位德行昭彰,功过三皇,德高五帝,铸就巍峨大晋,开创太初盛世的千古一帝——晋光文帝!不着急,我们慢慢来,现在讲大晋的开国皇帝晋太/祖高皇帝的事迹......】

丞相激动的不行:“陛下,您听到了吗,我们大晋的国祚,573年,太长了,真的太长了。”他泪湿满襟。

公卿大臣们的表现和他相差无几,哭过后,脸上掩饰不住的高兴,打死他们也想到他们大晋的国祚,会如此长。

心怀壮志,满腔报国之意的大臣愈发坚定他们的理想,那些别有用心,有着小心思的大臣亦淡了搞事的**。他们搞事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让子孙后代能继续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也有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大臣心生担忧,天幕既然是讲他们大晋的事,自然是好事坏事都要讲。讲好事他们不反对,坏事是不是能少讲点?万一讲到他们身上,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那就不太美妙了。

永兴帝初听见大晋的国祚时间,整个人都失神了,过了半晌才恢复过来。他是觉得他的大晋好,他这个皇帝也当得好,可万万没想到,大晋国祚时间会这么长。

他重点关注的不止是国祚时间,还有天幕提到的那位晋光文帝,他不认为光文帝指的是他,即使他很想当。

永兴帝自认他的功绩比不过前面两个皇帝,特别是其中一个还是开国皇帝,他如今心心念念只想将来能够得到一个庙号。

按照天幕的意思,开国皇帝都不是那位千古一帝,那就是在他之后的帝王了,难道是太子?

太初盛世,那光文帝的年号就是太初,现在的年号是永兴,太初定然是太子用的年号。想到这儿,永兴帝扭头看向太子,眼神澎湃。

永兴帝笑着朗声道:“光文帝肯定是太子了,太子的本事如何,朕再清楚不过,天子定是把朕交给你的天下,治理的蒸蒸日上,国泰民安,路不拾遗。”

“太子,朕高兴啊,你没有辜负朕对你的教导。”不愧是他的好太子,开创太初盛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厉害!他儿子真棒!

永兴帝的一顿夸夸,太子没有接受,他以为永兴帝忘了,说道:“父皇,我们不是商量好了吗,儿子登基后的年号,要用建和二字。”醒醒,父皇,太初不是他的年号。

永兴帝无语凝噎,这倒霉孩子。

“你不说,朕差点没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儿事。”至于他是真想不起来,还是假想不起来,天知道。

永兴帝接着夸道:“太子,你给朕生的好孙儿干的不错。”孙儿是太子的儿子,他开创的盛世,四舍五入一下,等于是太子开创的盛世。他夸皇孙,也就是在夸太子。

二皇子不服气,小声嘟囔父皇偏心,非要把功绩往太子一脉凑,硬凑!

说不定是他们兄弟中的谁弄出来的太初盛世,那人是谁还用猜吗?是他,是他,就是他!

公孙达激动过后,脑子上线了,不像永兴帝光顾着去高兴后继有人,公孙达虽然也高兴大晋有一个千古一帝,盛世明君,可这位帝王的谥号明显不对啊。

公孙达同御史大夫郭敖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情绪莫测。

美谥还是恶谥,不在字数多寡。

晋光文帝,这位帝王的谥号明显是个美谥,光和文在《谥法》中是极好的字,文取能绍前业之意,文取经天纬地、慈惠爱民之意,将这两个字定为这位帝王的谥号,可以说是极为爱戴尊崇这位帝王。

这两个字,单用谁都没问题,连着用就有问题了。特别是这个光字,能绍前业,不就是指这位帝王复兴继承了大晋吗?

可天幕不是说他们大晋国祚有将近六百年吗?

御史大夫郭敖是个小机灵,他凑过来放低声音说道:“丞相,周朝近八百年国祚,可是分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公孙达一个激灵:“咳咳!”装作没听见这话,继续抬头看天幕。

以二皇子为首的成年皇子看向太子的眼神尤为复杂,难道将来太子真的当上皇帝,天幕提到的那位光文帝是太子的血脉?

太子的命也太好了,当太子顺顺利利,当皇帝也顺顺利利,儿子还能蹦出个千古一帝。

嘶——他们抬手捂住嘴,牙好酸。

永兴帝是定下太子了,谁又能保证太子不会被废掉,大晋前面的大勤、大项两朝,皆二世而亡,立下的太子一个自杀,一个被废。

他们自认为自身能力和背后家族势力不比太子差,凭什么不能争一争太子之位?

如果光文帝是太子的血脉,那么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无法扳倒太子,即使父皇哪天被大项的开国皇帝附身,昏了头要废太子,朝廷诸位大臣和天下人也不会同意。

殷璋一边听天幕讲话,一边在心里默默诵读经文口诀,一心两用,他再熟悉不过。眼下不能打坐修炼,只得背经文,多背背没害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