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纸月长安 > 第11章 红叶题诗传厚意,素笺寄语诉情悠

第11章 红叶题诗传厚意,素笺寄语诉情悠

关中平原的秋日,天高云淡,阳光慷慨地洒在王婆婆家的小院里,将土墙、柴垛和晾晒的玉米都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甜香、泥土的芬芳和灶膛里柴火燃烧的烟火气。劫后余生的宁静,如同温润的泉水,浸润着两个疲惫的灵魂。

安琉璃的身体在关中温暖的阳光和相对安稳的环境下,似乎恢复了一些生气。慧明大师的药散压制着内腑最尖锐的痛楚,虽然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虚弱感依旧如影随形,每一次呼吸仍然带着一丝滞涩,不过并不耽误她自如地活动。

「观音,快来!」安琉璃的声音带着久违的轻快,她拉着曹敬观音的手走到院角的石磨旁。王婆婆刚磨完新麦,石磨槽里还残留着细腻温热的麦麸。「你摸摸看,这就是我们吃的馍馍最开始的样子,香不香?」

曹敬观音顺从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粗糙的石磨表面,然后滑入槽内细软微温的麦麸中。细腻的粉末带着阳光和土地的气息包裹着她的手指,一种质朴而踏实的生命力透过指尖传递过来。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漾开纯粹的笑容:「香!像刚晒过太阳的被子,暖暖的,软软的,还有......土地的味道。」

安琉璃看着她满足的笑靥,心中的阴霾也被驱散了些许。她抓起一把麦麸,轻轻洒在观音摊开的手心:「再闻闻,是不是还有股甜味儿?」

观音捧着手心的麦麸,凑近鼻尖,认真地嗅着,长长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扇形的阴影:「嗯!是甜的!像...像刚蒸出来的糕饼边上那层最软最香的地方。」她孩子气的比喻逗得安琉璃也笑了起来,清脆的笑声在小院里回荡。

王婆婆坐在屋檐下缝补衣裳,看着这对「兄妹」,布满皱纹的脸上也露出慈祥的笑意。她虽觉得这「兄长」对「妹妹」的照顾过于细致,那盲眼姑娘也格外依赖兄长,但乱世之中,能相互扶持活下来已是不易,何须深究?

这屋子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活气了......

王婆婆朝着凉州的方向看了一眼,叹出一口气。

午后,安琉璃带着曹敬观音去村外的田埂散步。金黄的麦浪在秋风中起伏,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大地温柔的呼吸。田埂两旁,野菊花星星点点地绽放着,空气里飘散着清苦又芬芳的气息。

「琉璃,是花吗?」曹敬观音停下脚步,循着香气偏过头。

「是野菊,」安琉璃弯腰摘下一小簇,轻轻放在观音的掌心,「小小的,黄黄的,开得热闹着呢。你闻闻,是不是很提神?」

观音将花朵凑近鼻尖,深深吸了一口,那清冽微苦的香气直冲肺腑,让她精神一振。「嗯!像...像山涧里清凉的风。」

安琉璃牵着她的手,慢慢走在田埂上。脚下是松软的泥土,耳边是风吹麦浪的沙沙声、远处农人吆喝耕牛的号子、还有不知名秋虫的唧唧鸣唱。阳光暖融融地晒在背上,驱散了连日奔波的寒意。

曹敬观音虽然看不见眼前壮阔的金色海洋,但她能「听」到丰收的喜悦,「闻」到土地的馈赠,「触」到阳光的温度,「感」受到身边人手掌传来的、令人心安的温热。

「琉璃,」她轻声说,「这里真好。更大,更暖,更安静。」没有凉州城外的肃杀和风声鹤唳,只有纯粹的、属于农人的宁静与满足。

安琉璃握紧了她的手,目光望向远处村落升起的袅袅炊烟,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悠远:「是啊,真好。等我们以后在长安安顿下来,每年秋天,也找个这样的地方住几天,好不好?」

「好。」曹敬观音毫不犹豫地应道,嘴角弯起甜蜜的弧度。

两人牵着手,从田野一路走回王婆婆的小院子。

傍晚,安琉璃帮着王婆婆在灶间忙碌。她动作麻利地生火、添柴,看着灶膛里跳跃的火焰,橘红色的火光映着她苍白的脸颊,带来一丝暖意。王婆婆教她用新磨的面粉和面,做关中最家常的臊子面。

「丫头,看你对你妹子真是上心。」王婆婆一边切着腌萝卜丁,一边感慨,「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哪个兄长对妹子这般细致,倒像是……疼自家娘子似的。」她本是随口一说,却让正在揉面的安琉璃动作微微一僵,耳根悄悄泛红。

「婆婆说笑了,」安琉璃低下头,掩饰着心跳的加速,声音尽量平稳,「父母早亡,就剩我们兄妹相依为命,自然...要互相照应着些。」

下次干脆就说是夫妻好了。安琉璃悄悄看了眼观音,不知道观音怎么想?找个时间和她商量一下。

曹敬观音坐在灶房门口的小板凳上,听着里面的对话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脸上也飞起两朵红云。她摸索着拿起旁边一个编了一半的藤筐,学着王婆婆白日的样子,笨拙地尝试着。指尖被粗糙的藤条磨得微痛,却有一种参与其中的踏实感。

晚饭是热腾腾的臊子面。王婆婆的手艺朴实却温暖,酸辣鲜香的臊子汤浇在筋道的手擀面上,撒上翠绿的葱花,香气扑鼻。

三人围坐在小木桌旁,在油灯的暖光下吃着简单的饭食。安琉璃细心地替观音将面条吹凉,又夹了些软烂的萝卜丁到她碗里。

王婆婆看着她们,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慈爱。

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窗外秋虫的鸣唱成了最好的催眠曲。曹敬观音很快便沉入梦乡,呼吸均匀。安琉璃却睁着眼睛,借着窗外透进的月光,凝视着枕边人恬静的睡颜。指尖轻轻拂过她光洁的额头,停留在那点殷红的朱砂痣上。

慧明的话再次浮上心头——「水中月」、「镜中花」、「不该存在的归途」。

她将那些冰冷的念头强行压下,将脸轻轻贴在观音柔软的发顶,嗅着她身上淡淡的、混合着麦麸和野菊的清甜气息。

管他什么蜃影归途!

在王家村的休养让两人精神恢复了不少。安琉璃的身体虽然依旧虚弱,但至少行动无碍,面上也有了点血色。曹敬观音在王婆婆的帮助下,甚至能用藤条编出几个歪歪扭扭的小筐,手指的灵活度也提高了不少。

这天恰逢附近镇上的大集,王婆婆要去卖些鸡蛋和自家织的粗布、竹笼,恰巧安琉璃正想着带观音去看看关中的闹市,见王婆婆也要出门卖东西,三人便约定一起去集市。

清晨,天蒙蒙亮,三人便带着东西出发了。沿着乡间土路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喧嚣的人声和牲畜的嘶鸣便远远传来。镇子不大,但此刻主街两旁早已挤满了摊贩,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比王家村不知热闹了多少倍。

「观音,抓紧我的手。」安琉璃紧紧握着曹敬观音的手腕,将她护在自己和王婆婆之间,小心翼翼地避开拥挤的人流。各种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小贩们此起彼伏、带着浓厚乡音的吆喝叫卖声——「刚出锅的热油糕咧!香掉牙!」「上好的关中粗布!结实耐穿!」「活鸡活鸭!便宜卖喽!」

讨价还价的争执声;熟人相遇的寒暄声;孩童追逐嬉闹的尖叫声;还有骡马的响鼻和蹄声...各种气味也混杂在一起:新鲜果蔬的清香、熟食的油腻香气、牲畜的膻味、汗水的酸气、劣质脂粉的甜腻......

这喧嚣而真实的市井烟火气,对刚从陇山死地逃出生天的两人来说,竟有种恍如隔世的亲切感。

「琉璃,好多人……好热闹!」曹敬观音的声音带着兴奋,她努力分辨着各种声音和气味,想象着眼前的景象,「我闻到油糕的香味了!是不是在左边?」

「观音鼻子真灵,」安琉璃笑着指向不远处一个冒着腾腾热气的炸锅,「就在那儿,金黄金黄的。婆婆,你等我们一下。」

安琉璃带着观音到了铺子面前,买了一袋油糕。

刚出锅的油糕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香甜,还裹着豆沙馅。安琉璃小心地吹凉了,才递到观音嘴边。曹敬观音咬了一小口,烫得直哈气,脸上却满是满足的笑意:「好甜!好香!」

王婆婆要去布行交布匹,安琉璃便带着曹敬观音在集市上慢慢逛。

她充当着观音的眼睛,低声描述着所见的一切:卖糖人的老伯如何灵巧地吹出各种动物;杂耍艺人翻着跟头引来阵阵喝彩;色彩鲜艳的泥娃娃一排排摆在摊上;还有那些从未见过的关中小吃——石子馍、甑糕、水盆羊肉的香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红叶题诗传厚意,素笺寄语诉情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狩心游戏

春水摇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