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阴沉沉的,外面还吹着风,越发冷了。
之前请李婶儿回了话以后,陈兰花那边说人家冬月初五上门来相看,让苏宁在家等着。
这天早早的苏宁家里便来了人,陈兰花带着一个婆子和一个女子到了苏宁家,因家里没有女性长辈,苏俞林便请了隔壁李婶儿来帮忙招待人。
人一进了院子李婶儿就赶忙招呼人进堂屋坐着,三个人进了堂屋苏俞林就招呼她们坐。
“快坐,快坐,宁哥儿去煮碗糖水来。”
那婶子开口和苏俞林说话,“苏老大夫客气了,快别让宁哥儿忙活了。”
“那怎么行,你们快坐。”
苏宁去了厨房烧水,李婶儿跟在他后面一起去了,想着帮他打打下手。
陈兰花领着两个人在桌边坐下后,又给苏俞林介绍两人,“苏大夫,这是周慧周婶子,还有她的大儿媳李鱼,今儿来就是为了给家里的老二郑云朗相看相看。”
她说完后周慧就把话头接过来,同苏俞林说,“苏老大夫,您在济善堂坐馆这么些年,您可能不知道我,但我们可都是认识您的。”
“我也知道您有个孙子是个小哥儿,云朗之前还在济善堂见过宁哥儿一次,两个孩子也算是有缘分的,所以想来替我家云朗求娶宁哥儿。”
苏俞林在济善堂这么多年,但确实对周慧没有太大印象,也可能是他年纪大了记不住人。
“宁哥儿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他的婚事向来都是自己做主,若是他答应了,我断没有不依的。”
这时苏宁和李婶儿端着糖水进来了,一人面前放了一碗。
陈兰花见他进来,忙和他说,“宁哥儿快坐着,别忙活了,让你周婶儿看看你。”
陈兰花拉着他在旁边坐下,抬头笑着给另两个人说:“我们宁哥儿会读书识字不说,人也勤快得很,长相自不必说,你们都看到了。”
“宁哥儿,这是你周慧婶子和周嫂子。”
苏宁依着陈婶子说的喊了两人,那个周婶子和她媳妇儿坐在苏宁对面,从苏宁坐下就开始打量他,脸上笑着,眼里倒看不出笑的神色来。
“是个好的,我们云朗是个读书人,找个读书识字的,也好相和。”
周婶子看着苏宁边点头边说,又笑着对苏俞林说,“他兰花婶子同我说起宁哥儿的时候是夸了又夸,如今见了才晓得,这实在是当得起那些夸奖的。”
陈兰花笑着和她说:“我这人从不说假话,不然你也不会放着那么多媒婆不找来找我了。”
“那确实,我是知晓你的为人的,你看的上的人肯定错不了!”
他们聊了半天,周慧的儿媳妇一句话都没说,好像就是来当陪客的。
陈兰花转头和苏宁说,“你周婶子家有个二小子,比你大两岁,已经考了童生了,正在读书做学问,准备考秀才呢。”
“人我见过的,模样端正,是个识礼敬人的,家里说想找个会读书认字的,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
周婶子听着陈兰花夸自己儿子,脸上的笑才真诚起来,但嘴上还谦虚着,和苏宁说:“只考了一个童生,也没什么大出息。”
“只盼着他成家以后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替他打理庶务,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好好准备科考。”
说完她又转头和苏俞林说:“我们家在镇上有两间铺子,平日里都交给大儿子打理,进了我们家门也没有什么要做的,只需照顾好云朗就行,断不会让宁哥儿受苦受累。”
苏宁听着周婶子说到这儿,眉头轻轻皱了一下,之前陈婶子也没说是镇上来的人。他并不想离家太远,如果真的要选择一个人结婚的话,他想他会选一个离家近点的,哪怕是隔壁村也行。
苏俞林也笑着和她说:“家里条件如何我倒是不大看重,主要是郎君的人,只要能对宁哥儿好就行。”
周慧又笑着回他:“这您不用担心,我们家云朗平日里最听我的话,既孝顺父母,又敬重兄嫂,品行是没得说的。”
她说完后陈兰花也在旁边附和了几句,“苏大夫,这小郎君我是见过的,人斯斯文文的,待人接物又客气有礼,品行极端正,您不用担心。”
苏俞林点点头,“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想必这个小郎君是个好的,不过一切还是要宁哥儿自己拿主意,毕竟以后过日子的是他自己。”
李婶子在旁边听了几句,心里在想既然家里条件这么好,又怎么会想到来乡下相看媳妇儿,她决定等人走了之后和苏家爷孙俩说一说。
周慧又和苏宁说了半天郑云朗的好话,不过苏宁也没说同不同意,只说再考虑考虑。
几人又聊了会儿天,周慧便提出要回去了,李婶儿跟着苏宁送她们出门。
出了院门陈兰花就转头对苏宁说,“你周婶子家条件是没得说,你也都满足他们家的要求,各方面都相宜的很,宁哥儿多思量思量吧。”
人都走了以后,苏宁和李婶儿站在院子里,李婶儿便问他,“宁哥儿瞧着如何?”
苏宁笑着和李婶儿说,“之前陈婶儿没说是镇上的人家,家里条件又这么好,我哪里配得上?"
“宁哥儿你又会读书识字,又会采药卖钱,怎会配不上?不过话说回来,在镇上这么好的条件,怎么会来乡下说媳妇儿,你是该好好思量,有什么问题多问问你爷爷。”
苏宁知道李婶儿是关心他,谢过了李婶儿,看一看快到午饭时间了就说,“李婶儿,早上麻烦你了,中午在这边吃饭吧。”
李婶儿摆了摆手,转身往外走,“不了,家里人都等着的,还要回去做饭呢。”
苏宁便没留她,只说得空了过来家里坐一坐。
陈兰花带着周婆子和她儿媳妇往村口走,路上遇到不少人,都和她打了招呼。
相熟的人还问了她带的哪儿的人,她也没藏着掖着,说是镇上的,但也没说去了哪家。
她虽然没说,但还是有人看见了她带着人从苏家院子里出来,于是半下午的时间,村子里八卦的婶儿和嫂子们便都知道了镇上有人来相看苏宁了。
秦峸是从秦娇嘴里听说这个事情的,他娘和嫂子在家忙着制冬衣,没空出去串门儿,倒是秦娇这两天没被孙桂兰拘着,跑出去找小伙伴玩儿。
于是在中午的饭桌上,秦娇开始和大家说自己听来的八卦。
“村长家的牛今天下了一头小牛,好多人都去看呢,我也去啦!”
“牛下崽有什么好看的,一天到处跑,不知道帮家里做点儿事。”
孙桂兰说了她一句,不过她也不在意,继续分享自己听来的八卦。
“隔壁村进了拍花子,拐走了两个小孩儿,一直没找着呢!”
“那你还敢到处跑,小心拍花子把你也拐走了!”
秦峰笑着吓唬她,不过秦娇才不害怕,她已经十一岁了,谁能拐走她啊。
“才不会呢,我们今天在村口踢毽子,听见好些婶子说苏老大夫的孙子要嫁去镇上了呢!”
秦峸听到这句才顿了一下,心里好像被蛰了一下,他微微蹙了蹙眉头。
“宁哥儿吗?不奇怪,人又长得好,又会赚钱,家务活儿样样精通,多的是人上门求娶呢。”
孙桂兰忒自说着,又想起来之前好多上门的苏宁都没答应,看来是有自己的主意的。
“苏老大夫在镇上济善堂当坐馆大夫,想来认识的人也多,要给宁哥儿找个镇上的人家也便宜。”
其他人听着孙桂兰说话,没注意到秦峸的表情不对,不过秦峸也没说什么,孙桂兰又转头同秦峸说,“对了,昨天听说你大川叔家有田地要卖,老二你要不去找村长问问?”
“嗯,下午我去村长家问问看。”
秦峰想起来之前秦峸说还没决定是要种地还是找个其他营生,便问他,“阿峸你想好了吗?是要买地还是要做其他营生?”
“如果有好的田地,先买几亩地也好,以后就算有其他营生,也可以把地佃出去,收点租子,不用买粮食吃。”
秦大明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庄户人家哪能离得了土地。”
吃过饭后一家人坐在堂屋围着火盆聊天,商量着过两天大集去镇上买年货,不然大雪真下下来,到时候想去也去不了。
“你二叔昨天过来了,说明天要杀猪,让我们过去吃饭。”秦大明说了一声,又转头跟秦峰说,“你和老二明天早上跟我过去帮忙。”
“好。”
聊了没一会儿,秦峸就起身说过去村长家问问,孙桂兰叫他回来的时候去村西头杨毅家买块儿豆腐。
秦峸到了村口,村长家房子是村里唯一的青砖瓦房,外面还砌了一圈围墙,到了院子外头,院门关着,秦峸便喊了一声,
“大泉叔在家吗?”
“在的。”
有人应了一声,出来开门,是村长的大儿子杨宣,见了秦峸就招呼他,“是秦峸啊,快进屋去坐。”
“杨大哥,村长在家吗?”
“在的,都在堂屋坐着烤火呢。”
秦峸跟着杨宣进了堂屋,村长和二儿子杨峥坐在堂屋桌子边,还有三小子,大点的两个在帮村长剥花生,村长怀里还抱了一个,除了杨宣家的小子,另外两个应该就是静哥儿家的俩小子。
他回村后也听说了静哥儿的事情,有点唏嘘,静哥儿当年可是村里适龄的绝大多数汉子最想娶的哥儿,没想到最后选了姚童生这样一个丈夫。
“大泉叔。”
“峸小子快坐,听你爹说你上个月就回来了,今年回来的早啊。”
杨大泉让秦峸坐下烤火,又喊了一声让他婆娘去厨房烧水。
杨峥和秦峸同年的,两人小时候常在一起玩,秦峸外出跑商的时候杨峥就想和他一起去,不过他爹娘不同意,认为太危险了。
所以杨峥一直对秦峸跑商的事情挺感兴趣的,“峸子这次出去跑了哪些地方?”
“这趟出去跑的地方不多,从南边长宁府采买了货物,就径直出发去了关外。”
“去了关外啊?很远吧?路上要走多久啊?”
“我们正月出发的,在南边呆了一个月,去关外路上跑三个月,到了关外后呆了一个月,回来也是跑了三个月。”
“那多数时间都是花在路上了。”
“对,路途远是一方面,还有我们是一路做着买卖去的。”
秦峸又跟他们说了一些关外的风貌,还有那边的人的生活习惯,杨宣的大儿子杨宥尤其感兴趣,一直在问秦峸,另外那个小子倒是只静静的听,不怎么说话。
村长媳妇端了两碗糖水进来,递给了秦峸和村长,又叫杨峥去厨房端剩下的,笑着和秦峸说,“峸小子快喝水,宥小子消停会儿。”
“谢谢林婶儿。”
杨宥还有些意犹未尽,想继续问秦二叔,不过他爷爷在和秦峸说话,他也不敢插嘴。
“峸小子今天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听说大川叔家有地要卖,我就想来问问您,看看是哪里的田地要卖。”
杨大泉把嘴上烟斗取下来,一边敲灰一边回他话:“是有四亩田要卖,就在西边田坝,田是好田,你大川叔伺候土地尽心尽力,他那几块田都是上等肥田,每年的出息都是村里最好的一批。”
秦峸点了点头,他又接着说:“因着他儿子在县城酒楼做账房,去年娶了个县里的媳妇儿,原是赁房住的,现在想要在县里置宅子,说要把爹娘接县里去住。”
“你大川叔本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肯定是儿子在哪儿两老就跟着在哪儿,所以打算把手里的田地卖一些出去,给儿子凑点儿钱。”
秦峸问他:“只卖几亩水田吗?”
杨大泉点了点头,“你大川叔是个有头脑的,留了一些地佃出去,以后万一遇到什么事儿,也还可以回村里来继续种地。”
秦峸想了一下,现在田地不好买,一般人家把土地伺候的好了,如果不是遇到急事儿,大都不会典卖田地。
“大川叔准备怎么卖?”
“你大川叔说的是十两银子一亩,秋收以后已经把油菜籽种下去了,所以贵了一点,不过如果你四亩一起买了,这个价钱倒是还可以商量,如果你要买的话,我就帮你问问。”
一般人家手里能动的银子也就十来两,要想一次买下四亩田不太可能,不过杨大泉知道秦峸在外跑了这么几年商,手里应当是有些钱的。
秦峸想着既然遇到了,价格也还合适,就打算先买下来。
“四亩水田我都要了,那麻烦大泉叔帮我问问价格。”
又坐了一会儿,想起来还要去村西头买豆腐,秦峸便谢过村长,从杨家出来了。
外面的天依旧阴着,不过风倒是没有早上大了,秦峸往西边走去,到了杨毅家门口,院门开着的,正想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就见一个人从院门走出来。
苏宁想起来爷爷前两天说想吃鸡蛋滑豆腐,便打算去买两块嫩豆腐,才从杨毅家出来,就看见门口的秦峸,他也没打招呼,低头往前走了。
秦峸盯着苏宁看了一眼,苏宁今天穿了新制的冬衣,云水色的短袄,衬的他整个人有股清冷的气质。
秦峸又想起来秦娇今天说的话,苏宁要嫁去镇上了,他心里有点闷闷的。
进门去买了两块豆腐,他就回家去了。
下午的时候杨峥往他家跑了一趟,说大川叔家那边回了话,秦峸四亩都要了的话就八两银子一亩,又说大川叔现下在他家,秦峸得空就一起过去立一份契书。
秦峸跟着杨峥一起去了一趟,给了杨大川银子,杨大泉帮着立了一份契书,又跟他说哪天得空再去镇上申牒过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