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周家小院,不养闲人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统子,要不我们去镇上过中秋吧,阿宁还没看过花灯呢。”周景年端着刚洗好的衣服,看着周宁一大早就在门口对着那本三字经发呆,偷偷蹲下来跟脚边的系统商量。

天气逐渐转凉,旁边的屋子已经搭好木头架子,过几天就得趁着还没下雨砌起来,这段日子周景年到处打听学堂,都不肯答应收女童。

周宁也从一开始的雀跃,变得愈发沉默。

又快变成一开始认识的样子了。

是他们的错,应该一开始打清楚再跟她说读书的事情,而不是先跟她反复提及,提高她的期待。

如今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让周宁女扮男装,先去学堂认字,等后面周景年当上秀才后 ,接回家中自学。

但是现在还不能跟她说,等打听清楚再问她的意愿也不迟。

今日早晨在小溪边浆洗衣物的时候周景年听的真真切切,凡遇中秋节,镇上会推迟宵禁时间,从原本的一更天,改为二更天,三鼓之后,城门落锁,不可走动,违者杖三十。

会有花灯和烟火,供百姓赏玩。

“我觉得也可以,”系统悄悄看向门口的周宁,这时的她正努力的背着前面几段,用小木棍在地上临摹书上的字,“不过你还是得早点打听一下,有没有学堂课可以带上弟弟一起。”

只是一次过节,总不可能花破产,周宁还没见过好日子呢,而且宿主也没休息过,不需要故意吃苦,“到时候得牵住她,要是遇上拍花子,有我俩哭的。”

在它看来,四岁就能这般懂事努力的小孩,放它那个时代,一定能大有作为。

这种钱,可以花。

周景年快速的将手里的衣服晒完,冲门口喊道,“阿宁,你觉得今天我们去镇上过中秋怎么样?”

周宁摇了摇头,“我哪里都不想去。”

她本来对上学堂这件事没有那么执着,但是那么多夫子都在说收不了女童,她反而来了一股不服输的劲。

周景年就蹲在她旁边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故意示弱:“可是我每天都要做好多事情,今天想去放松一下。”

“能带统叔一起去吗?中秋节要一家人一起过的。”如果她跟着兄长去镇上,那他们在一起的第一个中秋就是分开的了。

“那我就用竹筐背着系统,前面抱着阿宁,这样我们一家人就还是在一起了。”周景年蹲在她旁边诱哄,“而且你统叔也想去。”

看到旁边系统赞同的点头,周宁眼睛都亮了起来,开心的蹦了起来,抱着系统就开始亲香,“好耶,阿宁可以出去玩。”

说这她想到了什么,回头期盼着看着周景年:“那我能穿新衣服吗?”上次买来的布匹,托村里的婶娘给他俩都做了两身新衣服,就连系统都有边角料做的长绳子,方便周宁牵出门。

“可,你现在家看粥熟了没有,练一下今天的大字,我出去一趟,巳时出发。”

他们家门口有个简易版的日晷,是一个不规则的平面石块,上面插进去了一根竹棍,根据竹棍影子估摸时间。

与真实的时间误差,应该不超过一个时辰。

重点是能知道时间流逝情况,不管误差多少,一日十二个时辰总归是对的。

先去翠花家收月饼的帐,她家在靠近村口的樟树那边,每日天刚擦亮,月饼的甜腻香味被清风吹送,旁边几户人家都靠这下饭,樟树下闲聊的婶娘们都少了。

李家村月饼和桃酥,开始几天都是村里一些年纪大的挑去别的村卖,到前几天,不少货郎特意从镇上来,只为买“李家村”月饼。

为了能更好的卖出去,周景年连故事都准备好了,这可是现代的经验。

想要卖出更多货物,就要讲好品牌故事。

先从用料扎实,什么每一锅至少放十个鸡蛋,五勺猪油。

再到可以单个称重卖,价钱比镇上便宜两成,买的多,会送碎掉或者品相不好的,要他们送人尝鲜,本是八十文一斤,但是照顾村里,就卖五十文。

最后到月饼馅,如里面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红豆,而是相思豆。

相传有一对夫妻,丈夫为了保家卫国战死沙场,妻子在家久盼不至,得知丈夫死讯,日日夜夜在灵山祈祷,泪水化作相思豆,感动上天,特许她们夫妻再续前缘,愿世间百姓阖家团圆,食相思,勿须相思。

翠花奶奶都被哄住了。

所谓相传,当然是周景年胡诌的,故事嘛,他现在开始传,等到现代就是古代小传说了,倒不算骗人。

有了故事的加成,李家村这个月饼和桃酥就更有记忆点,货郎们如何卖出高价全凭他们的本事。

“景年,如今俺到现在,一共卖了六两银子,除去鸡蛋,猪油柴火等等,赚到了二两二钱银子。”翠花奶奶激动的从灶房拿出一小串铜钱。

这次鸡蛋柴火等算买了她家的,实际上是赚了三两八钱,以后只能去村里收,家里没有多余的鸡蛋。

她并不识字,只会数十,桃酥按三十文,月饼按五十文一斤的价格卖出去,每满十文都从里面拿出一文用稻杆穿上,每次满十文就用不同数量的稻杆穿起来。

这是她常年卖鸡蛋摸索出来的计数方法,方便她年底对账。

周景年看的头都大了,“奶奶,以后这样,我给你两个竹筒,每卖出去一斤,你就在里面放入一小根竹段,我来帮你数。”

看来以后还得想办法教她数数记账。

“景年,这是给你的九百文,俺数了很久,是没错的。”她跟着老伴分了一晚上,反复核对,其实一共是八百八十文,凑了个整。

今天还有一些给了定金马上来取的,说是要去镇上卖,也就是说她们十三天赚到将近四两银子。

灶台的钱立马就还清了。

难怪那么多人做生意,当农户太苦了。

“不用,想必你们刚还清灶台的钱,那我每月初一来拿,明日就不做月饼了。”

“景年,是我们那里做的不好吗?如今正是赚钱的时候,你要是不满意分成,俺可以按四五,只要让俺接着做。”翠花爷爷刚把面团和好就听到这种话,不由慌了神。

周景年看对方误会了自己,当即解释:“爷爷,我们现在月饼买的好,是因为中秋节到了,村里人图个喜庆,中秋过后就不会有什么人买了,做多了浪费,但是桃酥,你可以做一些挑到茶楼附近试试,我今日带上一些,看看会不会有茶楼长期要。”

在温饱困难的情况下,美食的追求就会退而其次,高油高糖的食物,在这时候的乡下是没有市场的。

他稍作思索,补充道,“你现在先做一锅桃酥,做的小巧一些,约摸着比两寸小些,用油纸包好,还有之前说好的月饼,半个时辰后我就来拿。”

听到是要想办法供酒楼,两位老人连连应是,送走了周景年,立马回头呼喊着儿媳妇前来生火,手里飞快的将面团分好。

他们做糕点的土灶是由两口大锅做成,右边稍平的那口锅面抹上油水,将面团入锅中;左边那口则是倒置,上面堆涂了泥巴,被木架吊起,猛火将锅的内面升温,利用杠杆迅速移到右边盖上,泥巴里面掺了稻杆碎,封住边缘。

用木炭的余温慢慢烘烤,这样出来桃酥每次开锅,香飘十里。

“瞧我这记性,翠花,把这包饼送到景年家去,别摔着这饼了,知道没。”阿宁这小姑娘就爱吃这个,翠花奶奶跟她老伴特意包好的,跟周家打好关系。

翠花闻着油纸中传来的香味,咽了咽口水,抿着嘴看着奶奶,她也想吃,但是触及奶奶严厉的目光,只得把头低下,拎着油纸包前往周家。

她自己也只吃过几次碎渣,还是娘亲偷偷塞进她嘴里的,看着路上不停有小孩过来跟她套近乎,想尝她家的饼,被迫加快脚步。

平日翠花奶奶特别凶,做失败的也会很便宜卖出去,从不送人。

如今那帮小孩看到翠花手里拎着一大袋,都簇拥着跟去周家。

周家小院前的那棵柚子树,上面吊着一个秋千,常有小孩想过来玩,为此大打出手,有时阿宁都挤不上去。

可只要她兄长一回家,知道阿宁没玩到,下次来会直接赶走,他们爹娘来说都没用。

得是阿宁去说。

为此小孩们就学会了排队,让阿宁先玩。

思及此处,翠花已然到了周家门口。

“翠花姐姐,你咋来了?”周宁正在玩她的小算盘,里面的算珠用竹段替代,只有五位,是她的新宠,目前已经代替了小木棍。

“奶奶要我提过来给你吃的,”斜眼看了一下将他们团团围住的小孩们,怕周宁还不懂这些事情,叮嘱道:“你先放家里,等你兄长在家后打开。”

周宁看了一下旁边的小孩们,自然也是了解情况,“好。”

翠花打量着被随手放到一边的竹板,这东西她见过类似的,之前跟着奶奶去过一次大酒楼送鸡,那个掌柜在柜台上不知道拨动着什么,快速的就算出来所需价钱。

她和奶奶踮着脚才看清出了那个东西,只一个朱红色的木板,里面穿着光滑的木珠子。

奶奶说,如果她是男娃就好了,跟着掌柜学这个,将来总归饿不死,还能撑起家里。

她的手不自觉地搭了上去,学着记忆力掌柜的手法轻轻拨动,拨动起来非常生涩。

完全没有梦中的珠子碰撞的响声。

“姐,你在想什么呢?”周宁一回到树下,就看到翠花思绪游离的样子。

翠花这才如梦方醒,手如触电般离开这个竹板,“这是什么?”

“这个?”周宁拿起算盘晃了晃,“算盘,这是我求兄长给我做的假的,真的是木头做的。”

“算盘…”

翠花接过来再次拨动,喃喃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她穿着蓝色长袍,看起来更像小书童:“你穿的像男娃是为了学这个算盘吗?”

周宁也不恼,制新衣是入学堂后不可再穿做劳作的短褐,且现天气转凉,他们没有秋衣。

"这是兄长让李大婶给我做的,说这样干活方便,我像不像兄长?"

她事事模仿周景年,只盼得以后如他般厉害。

裙子好看,她有了;但是这种长袍她没有,那她也要有一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春日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