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年并非白银贡地,开采的白银自然也就称不上“贡银”,这样的银矿是无需贡给朝廷的,而是充作州县的发展建设资金,每年只需要向朝廷交纳相应的税费即可,因此你这矿开没开采,采成什么样,最后是换成布帛还是换成粮食,朝廷一点儿都不关心,钱交够了就行。
所以“鄂州刺史秦子敬‘奉朝廷之命’巡视‘贡银’开采”这话就很值得仔细琢磨了。
李知节想,如果县尉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刘升这话倒不像是酒后胡言乱语,而更像是酒后吐真言,话里有话啊。
正当李知节心中琢磨着县尉所说几分真几分假时,他又将一物交由婢女送入内间,要她一观。
——那是一本盖了县令官印的矿地官吏记录手册,上面记录着每月银矿开采的数量,新安五年共采了一万二千两,新安六年也就是前年共开采了一万两,去年单春一季,就足足开采了三千两。
在这个采矿还不算十分发达、尤其是采银并未盛行的时代,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所有银矿贡地每年向朝廷上贡的银矿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余两,而众所周知,贡给朝廷的永远都是最多最大最好的,所以唐年县这个银矿开采量可想而知有多么恐怖。
——唐年县不是白银贡地就说明此地银矿总量其实并不多,但看这个开采的架势,怕不是想三两年就给挖空……
“卑职当时也察觉到有些古怪,于是暗中调查与银矿有关的事宜,最终找出了这个,”他接着问道,“殿下可知,白银是如何收税的?”
李知节想了想说:“什一而税。”
“没错,就拿新安六年唐年的记录来说,采出一万两白银,就要交税一千两,也就是一百万文钱——但实际上,唐年在这一项上交的税,只有十五万钱,”他心知李知节可能不信,于是又补充说,“这个卑职没有必要欺骗殿下,殿下若不信,遣人去户部一问便知。”
“那剩下的钱呢?”武源皱起眉,十分茫然不解,“被唐年县贪掉了?”
“若是被唐年私吞了,刘县令就不会留下这样一本录册,也不会阴阳怪气地说什么‘巡视贡银’之类的话了。”县尉淡淡说。
言外之意,就是被秦子敬私吞了。
“那刘升留下这样一本录册,除了暴露唐年县少交了矿税,还有什么用?”武源仍然愁眉不展的,“这也不能说明秦子敬贪了矿税啊?”
“因为这个税,不是由唐年县来交的,”李知节抱起臂来,解释说,“唐年只有开采权,没有处分的权力,就连每年开采多少都决定不了,所以银矿被开采出来后,要先运到州治,由州刺史决定怎么用,是换成粮食?换成铜钱?还是换成布帛?最终剩下用来交税的部分会和其他种类税并在一起,上交朝廷——所以,这本录册只能说明唐年奉命开采的银矿数量是这么多,至于税有没有少交,银子去了哪里,关唐年什么事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录册上,自去年年初秦使君回京后就再也没有记录的原因,”县尉扬了扬嘴角,暗讽道,“也不知道秦使君升迁后,还能不能遇上这样的便宜事。”
虽然这样来看,秦子敬是被刘升将了一军,但既然秦子敬在任这么多年都没有被拆穿,就说明刘升不仅没有检举,而且还说不定时常帮他遮掩一二,所以李知节想,刘升怕是早已与秦子敬勾结在一块了,毕竟抱上秦子敬的大腿,可是能一起钻空子捞肥水的,要是遇上四年轶满又不想离任——让他帮帮忙也不是做不到啊!但若是和秦子敬对着干能得到什么呢?
在李知节看来,这本录册不过是刘升留的后手罢了,毕竟“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谁知道哪天秦子敬用不上他了,会不会转头就把他卖了呢?
因此,刘升背后站的是谁,她的一举一动究竟报给了谁,又是谁一力促成她与裴家联姻,还不清楚吗?
——现兵部尚书秦子敬。
李知节缓缓吐出一口气,脸色阴沉起来,好个兵部尚书,又是杀人又是偷税漏税,而且还敢算计到她头上。
等等……
突然间,李知节灵光一现,一处之前从未被她注意到的细枝末节闪现了出来。
裴钦的父亲,兼任兵部尚书。
她的脑中似有烟花炸开,一切线索都被串了起来,她忽然意识到,这场阴谋,其实再简单不过。
秦子敬虽与裴父同为兵部尚书,但他一没有家族助力,二没有显赫的功绩,因此只是有职无权,但如果她能与裴钦成亲就不同了——因为当今圣上极为忌惮外戚,也许是自武周、韦张二后之后留下的后遗症……所以皇帝不会放任自己的亲家权势滔天、功高盖主,尤其是当李知节还有一个颇为受宠的弟弟——豫王,但凡皇帝动过一丝立豫王为储的心,他都不可能容忍裴家的存在,因而不管从哪个层面来说,十年之间,裴家必然式微,而最终受益者,就是以秦子敬为首的新兴士族。
这是一场针对裴家的围剿,而她已在无形之间,沦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少府今日造访,真是帮了我大忙,”李知节叹了口气,缓缓又说,“不过我有些好奇,你怎知我要拿他们开刀呢?”
“殿下知道我的来意,我亦知道殿下的来意。”他这么自信地回答道。
“知道我的来意还敢来,”李知节挑挑眉,“你会得罪很多人。”
“我已经得罪很多人了,”他笑了笑,略带自嘲地说,“这本录册就足够卑职得罪秦尚书,而王赞府也知卑职投了殿下,我已无立锥之地,殿下难道还担心我会背叛吗?”
“这个我并不担心,你暂且还威胁不到我,”李知节略带恶劣地一笑,然后说道,“不可否认,这本录册很重要,可单凭这个和你对秦子敬失手杀了御史中丞子侄的猜想——对不起,太单薄了。”
他骄傲的脸上似乎出现了一道裂痕,不过他还是好脾气地建议说:“殿下不如瞧瞧武典军带回了什么,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呢?”
“有理。”
武源闻言从怀中掏出小包,交由黛云递入内间,呈给李知节,“这里是两张飞钱,还有一份王勋的告身。”
李知节点点头,先翻看起上面的两张飞钱。
飞钱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各地商人来京贩货,因为赚得的大量铜钱不安全也不便带走,所以商人们一般就将铜钱交给某某地驻京的进奏院,由进奏院发放一式两份的赁证,一份在商人自己手中,另一份由进奏院寄回某某地的相应单位,待商人回到该地后,两份凭证对比验证通过,便可取出现钱。
她手中的这两张数目很大,一张面额是两百贯钱,办理日期是新安六年十二月,另一张是两百五十贯钱,办理日期是新安七年十二月,不过这两张飞钱都不是刘升的,而是一位秦氏茶商送给他的,而且很特别的是,两张飞钱上约定了兑取现钱的时间——新安九年,也就是明年。
按理来说,飞钱不会特别设定一个兑款的日期,而这两张却要求明年以后才能兑款,显得赠者不情不愿的,倒像是被勒索了一样。
而当她的目光落在飞钱官印上时,古怪达到了巅峰。
“这两张飞钱……是无效的啊,”李知节将飞钱传给外间二人细看,一边说道,“上面的官印是早已作废的旧印,你们看——这上头印的是‘江南西道驻京留后院’,如今哪还有‘留后院’?早就更名为‘进奏院’了,难怪要特意规定个兑款的日期,如果没有怕是早就露馅了!
“这钱果然是刘升勒索来的,刘升拿对方的把柄作要挟,而对方没有这么多钱或者根本不想给,只能以这种方式先行稳住刘升,然后再寻转机。”
“幸好刘升死的早。”武源摸了摸下巴,这么感叹了一句。
“……”这倒是提醒她了。
如果实在没有转机呢?
她喃喃出声:“杀人灭口……”
另一侧的县尉似乎叹了口气,悠悠说道:“殿下可还记得,卑职前面向您提过,秦尚书族中是做茶叶生意的吗?”
李知节闻言,瞬间明白过来。
和刘升能扯上关系、姓秦、又是茶商……只有秦子敬。
这样想就说得通了,刘升知道太多秦子敬的事,私吞银矿、偷税漏税、杀人、算计李知节……数不胜数,随便挑一件拿来威胁都是秦子敬会给钱的程度,而且如果刘升不仅知情、还手握证据呢?就像那本银矿录册一样,他的存在对秦子敬来说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日不除,秦子敬就一日放不下心来。
“所以这两张飞钱是秦子敬使出的缓兵之计,对于刘升的勒索,他压根就没想给钱,拖延时间只不过是因为刘升还有利用价值,而当刘升失去价值后,秦子敬就会立刻,”李知节冷冷吐出后几个字,
“——解决掉他。”
刘升拿什么威胁秦子敬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秦子敬从新安六年寄出这张无效的飞钱那时,就已经对刘升动了杀心。
“所以,你早就知道刘升被杀是谁的意思。”李知节莫名感觉到有些心力交瘁了,她对县尉陈述道。
“原本只是有些怀疑,”县尉赶紧拱了拱手,谦虚道,“多亏了殿下搜出的飞钱,才让卑职想清楚了这一切。”
“……少府见微知著,”面对这样的马屁,李知节也麻木地做不出什么反应了,她疲惫地捏了捏山根,“还不知少府名讳。”
他恰到好处地微笑起来,既没有过多的欣喜,也没有显得过分冷淡,就仿佛这一切都在他意料之中——这的确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也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恭敬又谦逊地站起身,一揖到地,从容答道:
“卑职季氏,名周明,兖州邹县人。”
争取……三章内结束这一段剧情,然后开新地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小人之交甘若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