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朱令的古代生存日常 > 第28章 把困难留给别人,自己数钱去了

第28章 把困难留给别人,自己数钱去了

第二十八章 把困难留给别人,自己数钱去了

这是第一个买骡子的人,不是买牛和驴。

牲畜的好坏可以跟剃头张参详参详,但价钱必须跟朱令仪这个正经贩子说合。

骡子本身并不多,在山里也没几头,所以,价钱上朱令仪并不肯让,20两银子,或者24吊铜钱,如果要去衙门打火印需要交税钱,朱令仪跟对方各付各的。

另外,她听剃头张提前说给她的,牵牲口的绳子要收回,并不跟牲畜一起卖给对方。

里头的缘故想来剃头张也会说给对方听,就是个风俗的问题。

对方本以为能稍微讲下一两左右,见朱令仪不肯让,就有些犹豫,朱令仪客气地给对方考虑的时间。也是巧了,猎户村的王大山在向阳村打听到地方,带着几个猎户正好赶上这场。

“朱少侠!”他听梁母这么称呼,也跟着这么叫了。

朱令仪见到他,自然是认得的,朝剃头张和梁大哥几个点点头,上前招呼,“王大哥来啦?怎么样,昨天把野猪都拿下了吧?”

王大山“嗐”一声,遗憾地摇头摆手,“让给跑了,就留下受伤的三只,剩下的四头都跑了。”好在这东西的报复心没有狼那么强,不然,今天他们几个都不敢出门来。

朱令仪无语地看着几个高大莽实汉子,就这体格子,十几二十个猎户,还能让七八头野猪给跑掉一半?说实在的,都不够她长刀转一圈的,这得多菜?

看到朱令仪带着无语和评估的目光,王大山咳咳两声,不好意思地给自己找点台阶道:“刚开始对付的几头老猪皮太厚了,中了几箭都没倒,年轻的缺少经验,吓坏了。”

后面的不用说,反正结果都一样。

朱令仪其实也不是追究个啥,毕竟跟她也没多大关系,于是道:“来看大青骡子?刚有人在挑,统共就两头,我山里也没几头,20两不还价,先挑先得。要是去衙门上户,税钱各付各的。”

那人一听立马拉紧自己选好的骡子,警惕地看着王大山,不给他们靠近,一副“这个是他的了”样子。

猎户们才不管这些呢,又没付钱,几个人围着两头大青骡子看得仔细,朱令仪又把剃头张介绍给他们,有啥可以互相参详。

那客人买大青骡子是打算拉脚儿跑趟子挣钱的,不然也不会肯出二十两的投入,一般人家真拿不起。

又担心王大山几个买骡子跟他抢未来的生意,一时纠结得很,好在听了一会儿,知道是打猎跑山驮猎物啥的,才放下心来,再不犹豫,赶紧付钱牵着骡子去边上看热闹了。

猎户们是几个人合伙买,他们平常就一起打猎,不论多少都平分猎物。能坚持这么平分的合伙人并不多,但这几个恰恰是。不计较谁出力多少,贡献多少,能走到一起的又坚持这么久的,都是明白人,不明白的早拆伙出去了。

二十两银子五个人平分,每个人摊的就不算多了。很快,他们也没得选了,只把剩下的那头骡方方面面看仔细了,没问题,还瞪了那前头紧着交钱的骡子主人一眼,自己方交了24吊铜钱,又约定了哪天一起去县城给骡子办个户。那边买了骡子的意思意思地凑过来要求跟着一道去。

朱令仪应了,把半篓子沉甸甸的铜钱收起来,又忙着去招呼一个选好了一头大黄牛的汉子。

如此忙了一通,不到2个小时,除了羊剩下6只,骡子最早卖光的,牛还剩3头,4头毛驴,里头有两头母的,价格略高些,有些人得先去筹措钱的。不过相信下午县城那些听到消息的人过来,这几头也不用太久。

=======================

朱令仪瞅着时间差不过了,牵过一头大山羊在最远的桩子上单独栓了,回来对潘屠户道:“潘老哥,你看这镇集上有哪家中午能正经开火的,中午咱杀羊吃肉,喝羊汤。”

潘屠户和听到这话的人都忍不住热烈了起来,毕竟这一上午看着人家咣咣咣地收钱,要说心里不羡慕是假的,好在这个牛马贩子还算做人,给他们搞点汤喝。

潘屠户抬头和杨木匠眼神儿一碰,朱少侠先头把那头羊栓那么远,这是不让听见要杀它的意思了。

作为屠户,老潘比谁都懂这个,畜生也有灵性,提前听到要被杀,会变得紧张,肉都是酸的。此时两个人眼神确认:这个朱少侠可不是啥都不懂的牛马贩子。

心中又多了一层衡量。

自来羊肉贵价,吃羊的人,不是家里有钱的就是手中有权的,普通人吃回猪肉都得咬咬牙,更别提吃羊了。

在场的这几个人里,除了日升杂货铺的罗东平有一次在盐贩子请客的时候吃过一回羊,其他人都只是听说过而已。

吃都没吃过,杀了羊谁会料理啊?!

众人面面相觑,再看向朱令仪。

朱令仪耸耸肩,一摊手,道:“我只会吃。”

怕他们误解,又指着嘴巴解释一句:“不是那个会吃,就是。。。。。。”咋感觉还越解释越乱了呢。

梁大哥一摆手,“得了,都明白,你的意思是就带张嘴。”

朱令仪右拳一击左手心,“就是这个意思。还是梁大哥你说得明白。”

这下大家看着远处那拴着的肥羊可有点愁了,好东西都到嘴边了,偏偏不会做。

要光是做熟了那当然不是问题,关键是这么好的东西,不能白瞎了,得好好料理料理才对得起这只肥羊。

他们可都是人生第一次吃羊啊。

朱令仪毫不犹豫地把困难留给别人,自己数钱去了。

哎嘛呀,该说不说,这一上午可没少卖钱,村民都是拿铜钱抵换银子来付,朱令仪收钱的篓子都换成大筐了。

此时,被不少人明里暗里惦记的大钱筐放置在杨木匠等人临时用木头板子搭起来的一个简陋的小棚子里,确实是小,里面就三四个人转身的地方,一个被杂物垫起来的木板充当桌面,把小棚子隔成两半,桌子后头有块大石头是朱令仪收钱时候的“专座”,对面是一个倒扣的柳条筐,挺结实的,一般人坐坐还没问题。

至于为啥用个破筐,而不是也弄块石头,用梁大哥他们几个的话说,万一有人起了贪心,那石头不就成了别人的帮手了?

至于她自己坐的石头,必要的时候,她顺手掂起来砸人正合适。

甚至为啥棚子搭这么小,也是有讲究的,进来交钱的人,最多不超过两个人,以朱令仪的身手,对付两三个应该是没问题,如果弄大了,好几个一起挤进来,就怕有人趁乱下手啥的。

朱令仪收了钱,直接一搂就把钱看似搂进桌面下的筐里,实际是放进了随身宝,然后从随身宝里“渡”了些差不多重的矿石啥的放进去,反正她要建房子,随身宝存了不少物料在里头。

最上面一层放的还是真的铜钱,一百多吊铜钱可是相当重的分量,一般人想搬是不好搬的,偷个几吊倒是有可能。

先前人来人往,小棚子就临时搭在了踏云边上。有它在,一般人不等靠近就“咴咴咴”地叫起来了,朱令仪就放心地把小棚子的门板子一关,该谈价钱去谈价钱,该转悠就四处转悠,一点不担心啥的。

搞得别人都猜不出这个少侠的底细,到底多厉害才这么心大。也因此,反而只有人惦记,没人敢下手。

这会儿,朱令仪独自坐在小棚子里,看似关着门,其实是开启了植物领域的防护,坐在草地上从随身宝里把铜钱都挪出来,开始数钱。

随身宝无语,这么点钱,它随便扫一扫就把数目显示出来了,主人偏爱自己数,那就数吧。

用主人的话说,数钱也是她的生活乐趣之一,不可剥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镜中色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