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放晴,渭河两岸田中青苗透出一点新绿。双辕马车里幼棠背靠着迎枕,长吁一口气,忙碌半天总算歇了下来。适才京郊大营前,她脚疼难忍,却还是强撑精神骑马而行。走了没一会,就有点撑不住了,终于换了马车。
幼棠望向窗外,关中金城千里,一眼望去尽是沃野平原。
如此瑰丽江山,怎能不使人折腰?
春寒料峭,幼棠迎着窗看了一阵,受了寒气,不禁咳嗽了几声,两颊也微微泛红,阿颂将窗合上了一半,轻声说:“殿下,等下还是直接去见陆郎君吗?”
幼棠颔首。
趁着出宫的机会,幼棠打算见陆潜一面,但是并非去拜访陆府。而是在去岁新买的别苑相见,别苑位于平康坊,恰好与宣阳坊相邻。
阿颂将厚重的幔帐一并拉下,纠结自言自语:“孙公公也在的,倒有些不方便。”
幼棠失笑,自打与孙吉祥交好以来,寻常小事一直大开方便之门。孙吉祥善于揣摩人心,不知他是不是察觉到什么,尚在京郊大营之时,就寻机对她说,他在东市有事要办,须得返回一趟私宅,一来二去的回宫怕会迟两个时辰。请她回宫面圣,多多美言几句。
幼棠从善如流,直说她早就想逛一逛东市了。
阿颂掀开食盒,将营中要来的滚水倒进水盂中,热水一激,微涩发苦的药味霎时充斥鼻腔,她探了探药的温度,偷偷抬眼打量了一下怀王。
春狩前他们还禁足在大慈恩寺中,怀王明说不必替六郎君传信。那时她很疑惑为何殿下与傅郎君生出嫌隙。他们自幼情笃,几乎没有闹过矛盾。
再往后春狩那日,殿下竟与傅郎君相携而归,甚至那日傅郎君留宿在三思殿过夜。
她还以为两人已经和好了。
阿颂旁敲侧击:“殿下,明日傅郎君也要去太学读书吗?”
“当然,圣人降下恩旨了嘛。”幼棠漫不经心的拨了拨药盏,阿颂适时添了热水,颇为开心随口道:“殿下与傅郎君一同上学,就像在宫里念书一般。”
在宫里念书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当年阿娘才离世,她年纪太小,便被太后娘娘接到太极宫养在膝下,太后做主在太极宫设书房,留心在朝臣族中挑了些孩子陪她读书。
她那时并不喜欢傅令梧,嫌弃他性子不顺从又很倔犟......幼棠唇角微弯,今日在演武场上目光一掠而过,就瞧见傅令梧绷着脸,不大高兴的模样。
见他这样,幼棠觉得有趣,她记忆里的傅令梧重甲加身,眉目间一片肃杀之气,那是一种在刀山血海的战场上浸淫多年的气质。
尤其是那双眼睛。
不寒而栗。
——“殿下该用药了。”阿颂捧着药盏递过来,登时打断了幼棠的遐思,她接过药盏,一口咽下,立刻含了片薄荷丸。
照她的计划,届时傅令梧和薛昙奴一并回河西,直接避开玉京纷扰。看来明日得找个机会与傅令梧“谈心”。
马车一路前行,终于进了城。与孙吉祥分开之后,马车沿着朱雀大街朝东市行去。不多时就到了宣阳坊,陆宅在宣阳坊东南隅,其宅不远处便是万年县廨,坊中栽种了一株极其高大的银杏树。
万年县廨杂役抱着一柄扫帚,正忙忙碌碌扫着街上的积雪,忽听一阵马蹄哒哒的声响,只见一架极宽阔的双辕马车缓缓行来,车檐流苏一晃,马车便向平康坊行去了。
去岁新买的别苑正好位于宣阳坊东边的平康坊。别苑在西南隅,距离平康坊最热闹的三曲还有些距离。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马车已经停到了别苑门前,庭前种着几杆细竹。
守在别苑的侍从叫从石,面目很是机灵,他瞧见马车壁角一枝棠花,忙推开大门,引幼棠一行进来。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庭院内栽种了不同种类的细竹,前几日大雪方停,一杆杆瘦竹被雪压的弯了腰。
从石引着客人一路向书房行去,他极好奇打量了一眼来客,客人披着风袍,腰间束着一条寻常的蹀躞带,没有金玉装饰,仅仅青衣看不来身份。
他暗自想着,一行人已走到书房,他禀报:“大郎君,客人已至。”他推开书房两扇门,霎时漏出几丝青色的烟篆。
高桌摆着一只定窑三足香炉,炉盖錾银菡萏,孔隙处飘散袅袅青色烟篆,陆潜正端坐在长榻之上,矮几上摆着一桌残棋,他闻言温声说:“从石,退下罢。”
从石称是,却见那位神秘人忽然拉下风帽,露出一张如棠棣般明丽的面容,教人不禁可惜他眉宇间透出的那股病气。
从石怔愣了片刻,忙退了出去。
“即明,”幼棠敛袖坐在长榻上,开门见山:“那册《琴赋》到底是什么?”
陆潜声如静潭:“殿下,臣已经设法联系到锦城公主了。”
幼棠又惊又喜,一时难以自持,她抚了抚袖口堆叠的团花纹样,好半晌才冷静下来,她低声问:“阿姊可有说什么?”
陆潜放下那册书,抬眼望来,他温润如玉:“静待。”
“什么?”
陆即明眼中笑意更甚,修长手指一点棋盘,示意幼棠落子:“那日鹤台相见,时机不佳,臣晓得殿下心中焦急万分,只将锦城公主留下的信和书册送还。臣亦心知,这事需寻机解释一二。”
其实鹤台那夜他就打算面见怀王,可是因故,也只好作罢。
“那本《琴赋》是阿姊传回来的?”
幼棠心中五味杂陈,未成想这一切是如此顺利。正开心之时,又想到前世,幼棠瞬间默然,停了半晌,方觉眼角湿润,幼棠忙低下头拭了眼角,掩饰般:“孤也好久没有下棋了。”
如今,怀王已经到了开府的年纪了,不再是垂髫小儿。陆潜心想怀王不愿人前显露脆弱,佯装没看到她那双红透了的眼睛。
陆潜修长手指捻着一粒玉棋子,温声询问:“殿下,这一步棋如何走?”
幼棠心绪不定,捻着棋子犹豫不决,就听陆潜说:“臣接到殿下信笺,便着孙管事遣了个公主眼熟的陆家旧人一同去河西,扮做边境行脚商,待每月初开易市之时,混进突厥王庭,最终面见了锦城公主,”
陆潜皱起眉头,眼中闪过莫名之色,据报当时突厥王帐并无什么外人,且锦城公主一眼就认出了陆家旧仆,但却仍不肯多言,一连三日都缄默不语,最终将这册《琴赋》托给贴身女奴,悄悄递给了陆家人。
这一切着实古怪。
他不想将这些烦乱之事透露给怀王。毕竟怀王病榻缠绵一月之久,这才好起来,不能再费心,他温声开解:“殿下许有一段日子未曾弹琴了,”他捧起那一册《琴赋》,“殿下不日即回太学读书,趁这段时日,臣正好研究其中深意。”
幼棠长舒一口气,正欲问其他安排。就见陆潜了然一笑,继续道:“至于公主身畔,臣已经遣人留下,并在云都留了数百部曲,每半月与公主通信联系。倘若公主有甚需要,书信一封,云都快马加鞭不过半日的功夫。”
幼棠心中所想亦是如此,她总算暂时安下心了。
庭中传来碎玉之声,幼棠推开青窗,但见几支痩竹迎风摇摆,竹叶片片却仍是青翠之色,她秉着呼吸,感到一阵寒凉:“即明,不知舅舅身体可好些了吗?南疆神医可有诊治?”
陆潜亦随她望向窗外,闭市的鼓声随着风声传来。
这间小室静谧瞬时打破,陆潜惯来庄宁的神色兴起波澜,顿时浮现无意中听到父亲与那人的只言片语,他垂目压下眼中悲悯:“阿爷大好了,但请南疆神医为阿爷探病,眼下却是不能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