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川收拾完之后,就对着屋中的丫鬟道:“都下去吧。”
他的语气,像酷寒里的冬雪,让人严格的执行下去。
四个丫鬟掀了帘子告退,屋中只剩下了董玉婷和李凌川两人。
董玉婷坐在那张楠木听松木床,李凌川坐在旁边的案几边,正定定望着他。
今天晚上他也喝了些酒,两颊有些薄红,可即便这样,他身上的衣物、头发依然很整洁的样子。
董玉婷想起二老爷喝得酩酊大醉,衣口微微敞开,一张脸通红的像猴屁股。
沉默的气氛在屋中蔓延,他们俩就这样静静坐着。
董玉婷趁此机会好好观察了一下他的长相,先前人多,她没好意思盯着看。
李凌川的五官给人一种凌厉之感,无论是剑眉、高挺的鼻子、亦或是下颌角,都在告诉别人,这个人不好惹。
但他已是而立之年,这份岁月的痕迹,没有影响他的五官,却使他的锋芒内敛,这会儿喝醉了酒,那份锋芒便悄悄显了出来。
看了好大一会儿,久到董玉婷觉得他神游天外了,李凌川忽然说了一句:“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董玉婷不自在的回了一句:“不辛苦。”
在这里一个人住了这么久,她已然将这个屋子当成了自己的地盘,而李凌川就是外来者,虽然知道他也是这里的主人,可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李凌川眼中闪过一丝讶然,转念一想,他和妻子早已过了小别胜新婚的年纪,便也没再多说什么,熄灭烛火,站起身就往床边走去。
屋子里一下陷入黑暗,其他感官便更加敏锐。
董玉婷听到李凌川朝她走过来的脚步声,感受到他推了推自己,听到他窸窸窣窣脱下外衣的声音,还有他躺在床上的缓缓呼吸声。
等她回过神来,她已经到了楠木听松木床的里边,李凌川在她身边平稳的躺着,和他这个人一样,他睡觉时也是规规矩矩的。
董玉婷只好背过身去睡,因着床上多了个人,她也睡的很规矩,一个睡姿躺着,直到进入梦乡。
次日天亮,董玉婷在床上迷糊了一会儿,秋荷春月等人掀帘进来,端茶的端茶,倒水的倒水,她往旁边看了一眼,空空荡荡,不见李凌川的身影。
秋荷笑道:“老爷卯正便出去了。”
李凌川这个时间早就上朝去了,常朝从卯正二刻一直到辰正二刻。
董玉婷想起她以前上班,租的房子离公司远,要早醒一个小时洗漱准备,就这样到公司还是只剩下几分钟,后来她在公司附近另外找了个房子住,才能多睡几十分钟。
董玉婷当作没听见,她又没问李凌川去哪。
董玉婷换好衣服,由着她们伺候着洗漱打扮,冬枝给董玉婷挽了个螺髻,显得整个人端庄沉稳。
夏晴进来通传:“夫人,柳姨娘和王姨娘来了。”
董玉婷疑惑,王姨娘来也就罢了,这个柳姨娘怎么会来?
“让她们等会儿。”
董玉婷出了梢间,柳姨娘和王姨娘齐齐向她行礼。
柳姨娘今天打扮的很是用心,上身浅粉色绞缬绢,下身石榴红细腰裙子,额间纹了桃花花钿,头上插着一支五串珠珞的步摇簪,随着她的动作一晃一晃的。
她身边的王姨娘依然是平常的打扮,不过鬓间也插了两朵海棠花。
她们行了礼,眼神却一直往梢间的方向瞥。
董玉婷抽了抽嘴角,说道:“老爷早已经走了。”
柳姨娘和王姨娘都露出了失望的眼神。
她们明天不会更早来吧?可别打扰了她的清梦。
董玉婷便道:“老爷早起是为了办事,你们可别打扰他。你们要是有事找他,就等他回了府再去找,大早上的,他要出门,哪有空见你们。明天,你们也不用来。”说着,她扫视了两人一眼。
王姨娘一副受了教训的小媳妇样子,柳姨娘则是有些不服气。
董玉婷不管她们俩,让她们回去了,她则去了兰竹院,去商量办烧尾宴的事情。
昨天晚上老太太喝醉了也没忘记这件事,在董玉婷耳边唠叨了数遍。
她这才一大早来了兰竹院。
所谓烧尾宴,便是取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届时不仅要做至少五十八道菜,还会把做好的菜送去皇宫,皇帝吃不吃是一回事,送不送就是另一回事了。
老太太身上那股孱弱之气消失不见,精神矍铄的端坐着。
看来三个儿子回了家,让她彻底放心了。
“办烧尾宴是历来的规矩,川儿如今是工部尚书就更不能与别人不同,更不能出错,食帐单子,宴请的宾客,院子里的布置,到时还要让丫鬟小厮都规矩点......所有事情都得再精细,玉婷,这次办宴,让惠妍和静琳帮着你做。需要银子尽管去库房去取。这几日你们辛苦些,一定要宴办好,不要让别人挑出毛病来。”老太太道,“你们两个可要认真点帮你们大嫂,若是我发现谁在这事儿上出了差错,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老太太探视性的目光停留在曾惠妍身上,只可惜她完全沉浸在要管家的喜悦中去,根本没发现。
老太太不禁捂了捂额头。
何静琳文静的说:“知道了,母亲,我会帮大嫂办好这次宴席的。”
曾惠妍也赶快说:“是啊,放心交给我们就是了。”
“母亲,我也是第一次办这样大的宴席,有什么不懂的,还需要您指点一下。”董玉婷听她说的这般严肃,生怕自己没做好挨她训斥。
老太太颔首道:“放心,我都看着呢。”
元香进来道:“老太太,早膳做好了。”
“嗯,现在就端上来吧。”老太太斜眼看她们,“也不用你们在这儿伺候了,回去用了早饭,快去准备宴席吧。”
这话是给董玉婷她们说的,曾惠妍和何静琳没什么表情,董玉婷却呆了一下,后才反应过来,儿媳给婆婆布菜也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只不过先前老太太没心情,谁也不想见,免了她们晨昏定省,现在三个儿子安全回府,这晨昏定省会不会又重新立起来?
总算知道那些夫人怎么那么喜欢给姨娘们立规矩了,自己在婆婆那儿受了一顿气,可不得发泄出来。
董玉婷叹着气回了吟风院。
在她们走后,三老爷去了兰竹院。
“母亲,你找我什么事?”三老爷不解的问。
在幽州的那些日子,吃不好也睡不好,总算回到家里,一觉睡的香甜满足,要不是母亲院子里的人来找,他还要再睡会儿。
老太太没说话,手里把玩着一块浮雕竹节的和田玉佩。
三老爷喜道:“母亲,这玉佩您在哪找到的?”
老太太厉声道:“跪下!”
三老爷打了一哆嗦,倔强道:“我怎么了,为什么要跪下?”
“怎么,我的话你都不听了吗?”老太太瞪着自己小儿子。
听见这话,三老爷不情不愿的跪下。
老太太晾了他一会儿,慢悠悠的说:“这玉佩,是一个清倌女子送来的。”
她说的轻巧,三老爷却从中听出了危险,急忙解释道:“我,我没送给别人,这玉佩我不知道丢到哪儿了,不信就问映书,我丢了玉佩的时候还问他有没有看见。”
听见他避重就轻的话,老太太冷笑了一下,“那这玉佩还能自己跑到青楼去?”
三老爷羞愤道:“母亲,我没去青楼,就是出去玩的时候叫了几个清倌女子为我们弹琴。”
“难不成你还觉得风雅?”老太太眯着眼睛,语气越发寒冷,“那你刚才那么慌张干什么?既然觉得风雅,就大大方方说出来。”
三老爷擦了擦额头不知不觉沁出的汗珠,低着头不敢再反驳。
“你可知道,有个叫于霜儿的清倌,拿着你的玉佩和你为她写的诗找上门来,说你要帮她赎身。”
“什么?”三老爷不曾想于霜儿这样大胆,惊得瞪大了眼睛,“我,我是说了要帮她赎身,但是我没给她玉佩,也没给她写诗。母亲,她说她父亲被人陷害,自己才沦落成清倌,我见她可怜,才想帮她赎身的。”
老太太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怎么那么蠢?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要是现在有个人说自己爹生了重病需要二百两,你给还是不给?”
三老爷乖顺的道:“不给。”
老太太哼了一下,“可见你还是有别的心思。”
三老爷涨红了脸,喃喃道:“我......”
老太太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行了,事已至此,我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以后那些朋友不要再去结交,多结识对你有帮助的人。我让小平以后跟着你,你可不要把他丢下,不然,我就当你再去做那种混账事了,那你也不用回来了!”
三老爷唯唯诺诺,闷闷的“嗯”了一声。
到底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小儿子,她放缓了语气道:“静琳是个好孩子,这件事,你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好好给她解释,多陪陪她,早日有个自己的孩子,知道了吗?”
她觉得有了孩子,李凌骏才能静下心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