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担心我身上的魔气会惊扰到凡人,主上陪伴在老妪身边的七日里我并未往近前凑合,而是专在这村子周边转悠,向附近的精怪鸟兽打探那南枝剑的所在。
按说神器在此,方圆十里即便不是祥瑞遍地至少也该灵气充沛,可目之所及却并未见任何不同寻常之处。精怪们明显也没沾到什么光,一个个仍旧是该傻的傻,该呆的呆。
我不由得暗自腹诽果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庞宜之活着的时候兜售假货,如今死了也未见得就靠谱多少,我主上可别是时隔五百年又栽在他手里一回……
不过当我看见主上擎着一支白梅沿着村口小径徐徐走来的时候,瞬间感觉自己满肚子的阴暗念头都被净化了。
白衣乌发,素手寒梅。
这花真鲜灵。我一不小心脱口而出:跟你似的。
……什么?
我说这花真鲜灵。我面不改色:跟哪折的?
主上没有回答,只垂目看向掌中花枝,轻念:草木枯荣万象归,万物从容皆自得——破。
花叶轻颤,那苍虬梅枝之上浮起一层金色,转瞬在我眼前化作一柄光泽温润的长剑。
南枝剑?!我震惊当场:你怎么找到的?
他面上却不见喜色,眉目低敛:婆婆院中有一棵梅树,她年年盼着那梅树开花,说这样儿子归来的时候便不会因她老迈而感伤。可她其实心中知晓,儿子已不能归来,梅树也早已枯死,唯心中一缕执念未能破除罢了。
所以那枯死的梅树竟就是南枝法身所化?你让它重新着花,因此唤醒了它。
他点点头:怪我愚钝,直到最后一日方才悟得。他翻掌将长剑化去,叹道:白羽,帮我一同将婆婆安葬了吧。
******
春风尚冷,但春山已然微微含绿。新坟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
主上盯着那新插的柳枝出神。
“起初我以为,人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只要有一口饭吃,有片瓦遮身,生命便能够延续下去。
“后来,我发现人活着是为了自己,想要得到喜爱,获得自保的力量,从此远离冻饿和欺凌。
“可叶夕雾让我明白,人活着其实是为了旁人。她来到我身边,爱我护我,一心劝我向善,引导我做一个好人。我也曾为了她而活,试着像她一样去爱这个世界,不做会让她不开心的事。所以她死后,我便再不知自己还要为什么而活,唯有在这天地间不断地寻找她,方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
“但看过婆婆的一生,我忽然发现,原来人亦可以为着一个念想而活。只要这世间还有一个人念着她、惦着她,践行着她的心愿,那么她便不算是真正地死去。她希望我好好活着,做一个好人,那么我便做一个好人,入仙门,修仙法,行善事。”
主上轻言慢语地说着,神色越来越温润平和,周身残留的幽冥寒意渐被这融融春风涤净。看着这样的主上,我似乎隐约明白了兆悠真人着意安排这一遭的用意。
我主上这般灵慧,想是也已会意了。尤其“人活着是为了旁人”这一句,我觉得他说得对极了。
******
主上双手将南枝剑奉还,兆悠真人却不接:此剑乃木神遗泽,自会呼应有缘之人。你既已将它唤醒,便是你的了。
仙长这是何意?
兆悠真人一笑:我算出你们此行归来,必有事要求我。说说看?
主上与我对视一眼,双双屈膝叉手:我二人愿拜入逍遥宗门下,师从仙长,就道,修身,济世。
仙长翻身坐起,目含赞许:你这孩子根基不错,当日救你之时便探得你体内已有一条纯净仙髓,且又以自身悟性唤醒了南枝剑,想来颇有仙缘,我便收下你了。
又转顾我道:我逍遥宗有教无类,无论凡人妖魔,只要心存善念,皆可入我门下。不过小白羽受魔气浸染太深,贸然修仙恐于灵台有损,需先等待合适时机洗髓过后才宜修习心法。你且先住下,跟随藏海学习辨认仙草灵药吧。
我二人皆大欢喜,伏地拜师谢恩。
兆悠仙长……不对,现在应该叫师尊了。师尊说主上自幽冥而来,也算是死而复生,便给他取了一个新名字,随他自己俗家姓沧,唤作沧九旻。
寻常人家小孩的名字都寄托着父母的祝福和希冀,可主上原本的名字却是个诅咒。如今有了新的,我很替他高兴。
九旻,嘿嘿听着怪可爱的昂。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师尊卖关子,说时机未到,不可尽说。
我看着换上一身仙门弟子服的主上,心里说不出地美滋滋。不光是因为他穿这身真漂亮。
******
师尊带我们登上香炉峰顶,唤出佩剑向我们展示逍遥剑意。剑阵如同在云海之中穿梭的鱼群,五光十色,瑰丽又庄严。
主上手捧南枝,却面露迟疑:我初学道,用不着利器。
九旻,你在担心什么?师尊一笑,抚过长剑:此剑以梅枝为法身,春心霜魄,不带肃杀。非心无杂念之人不能唤醒,非心地纯澈之人不能御使。
这话听着竟有些耳熟。曾经我在主上的梦境中旁观二小姐教他画见生符之时似乎也提到过相似的条件。那见生符,如今主上已经画得再熟练不过了。
师尊继续道:欲修道,先修心。剑气所指,法术所出,雷霆万钧之力,皆出自心念。以此仁心观世界,弃善恶,见逍遥。
……我一整个就是,虽然没听懂,但大受震撼。
主上双眼晶亮,如由所悟(不愧是我主上):何为逍遥?
师尊长袖一振,漫天剑意化作甘霖,泼墨群山之间,栖落在万千竹叶。
“随心任意,天地间无不可往,无不可为,是为‘逍遥’。”
“如何随心?”
“不要怕将你困住的东西。你要救得了自己,才能救得了别人,要先驯服自己的心,才能驯服手中的剑。”
“可我心有执念,如何堪破?”
“万物生克制化,有执念亦不是坏事,若能破除迷障,执念便能化为信念。记住,你的力量,从这儿来。”师尊说罢,拍了拍主上的心口。
那里有五百年的长钉之痛,孤寂之痛,叩问之痛,思念之痛。
一片痛的沃土之上,便凭着一丝念想的浇灌,正要生出一枝梅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