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败走,匈奴五万勇士被杀,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胜利。
可那一晚胜利之后,扶苏并没有让所有人休息,而是继续保持战斗状态,直到出现的神秘人离开,才离开那里,找地方休息。
神秘人来的突然,离开也不拖泥带水,全程没有和秦军进行任何交流,给人一种来帮忙又很陌生的感觉。
等将士们都休息了,扶苏手底下的将领才来到军营内,不是他们主动前来,而是扶苏召集。
“我知道这一战你们有很多疑惑,想问什么就问吧,接下来我们需要同仇敌忾,没有任何杂念,最后的战斗即将来临。”
扶苏看着乌、隐、墨家长老、医家千羽,出了萧何与儒家孔秋不在,其他能信任的人都到齐了。
这一次,不仅是所有三万先锋军投入战斗,就连分散开磨练的义渠人也赶回来了,所以医家人也赶回来。
而且义渠人已经从以前的一万人,增长到两万余人,都是在周边偏远部落征战所收纳,扶苏的许诺一直都在,没有人不想生活的更好,像匈奴贵族一样。
在生与死之间,所有人都选择了前者,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公子,我等明白之前留下活口传递消息,可为什么要放冒顿离开,此人威胁太大,应当永绝后患。”
乌作为扶苏身边的侍卫长,时间久了有什么说什么,已经不单单是上下级关系了。
如此问题也是其他将领想要知道的,但百家之人倒是没那么在意,只要扶苏无事安全回去。
扶苏看着众人,之所以召集大家就是揭开疑惑,更是一场战术讨论,一个人的强大不是强大,只有大家强大才是最可怕的。
“关于冒顿,他已经不足为虑了,一是传递消息,二是分裂匈奴内部,冒顿一人回去谁都会猜疑,我能打败他一次就能打败他第二次。”
“关于神秘队伍,我知道你们很好奇,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尔等坚守好自己的岗位,明天拔营王庭,我如何带你们出来,就会如何带你们回去。”
扶苏对于信任的人,自然不会隐瞒,有些事大家心里都清楚,可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匈奴的夜空明亮清澈,在另一处地方,豪华的营帐内。
略显苍老的头领正在看着前方的战报,不仅是大秦边疆的,更有匈奴腹地的战斗,脸上越来越凝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此人正是黄金部落的贤王,老一辈威望最高的人。
“来人,去请萧先生,就说有要事商量。”
贤王放下手中的战报,不知想通了什么事,整个人变得气势逼人,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的锋芒毕露。
曾经的贤王并不比单于差,因为一些因素没有当上匈奴的王,但这不代表其内心深处不在意,只不过隐藏的深而已,不然黄金部落也不会延续到现在。
可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其下定了决心,看到了改变的机会,一个难于拒绝的机会。
贤王的亲卫来请萧何,一改往日的冷漠,变得非常尊敬和礼貌,完全和以前不同,有很大差异。
“萧先生,贤王有请。”
“好,在下这就来。”
殊不知里面的萧何一直在等待贤王的消息,因为那批相助扶苏的神秘队伍,正是黄金部落的人。
那一次是扶苏和冒顿的交锋,也是贤王对于扶苏的考验,若是扶苏连冒顿都无法拿下,那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那一场战斗,贤王的军队早就已经到达,一直在暗中观察,直到冒顿的军队陷入包围,才选择出手。
要是扶苏战败,那么谁也不知道黄金部落的意图。
若是当时是单于亲自带军前来,那么黄金部落一定会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但眼下的情况已经对黄金部落非常有利了。
所以萧何在等贤王真正决定出兵的那一刻,就是他任务完成之时。
在衣服的遮掩下,萧何来到贤王的营帐,一路上因为亲卫的缘故,走的隐秘路线,无人得知。
当贤王看到萧何来到之后,立马热情的看座,并准备好了美酒佳肴。
“不知萧先生这几日住的可好,要是哪里不周到的地方,我让下人去改。”
“贤王客气了,在这里多有不便,已经很好了,贤王想必已经得知了前方的战报,是否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萧何客气一番,直奔主题,虽然他并不知道前方的战况如何,但他相信扶苏。
萧何的话让贤王有些意外,不过想到其前来的游说,便恢复正常。
“萧先生快言快语,扶苏能有先生如此之谋士,真是如虎添翼,不瞒先生说,前线扶苏大胜,只有冒顿一人逃走。”
“我贤王愿与扶苏同盟,不知攻下王庭之后,扶苏会做何打算,又如何分配战果。”
贤王说出了心中最在意的事情,双方可是敌对的关系,都是因为利益才合作,所以都很谨慎。
这一点萧何当然清楚,早在来之前便想好了对策。
“贤王不必担心,扶苏公子前来匈奴只为解边疆之急,对匈奴没有半点心思,一旦攻下王庭就会离开匈奴。”
“相比扶苏公子,贤王的威信必定很快能压住四方,在匈奴的土地上,贤王还会担心吗?”
萧何正了正眼色,非常谨慎的再次说道。
“等单于赶回来,一切已经大局已定,那个时候你们就是匈奴的王,谁敢不服。”
不得不说,萧何的话说到了贤王的心里,并且也打消了贤王心中的顾虑。
等拿下王庭,匈奴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扶苏毕竟是外人。
而且匈奴的王可是贤王心中最大的目标,谁也不知道平时和蔼的贤王,其实是匈奴内部最大的威胁。
贤王整个人压抑不住心里的兴奋,脸上都能看到止不住的欣喜。
多少年了,贤王将这件事不知压在心底多少年,这一刻终于等来了机会。
“好,既然如此,我黄金部落与扶苏合作,共谋大事。”
“先生智谋无双,何不留下来共谋大业,到时先生就是我黄金部落的军师,仅次于我!”
黄金部落的军队全部出战,浩浩荡荡。
几乎全部军队都集结到边疆,匈奴只剩一些守备军,战力根本无法与战场上厮杀的相比,加上秦军肆虐腹地的消息传开,没有部落会出去,都以防御为主。
正因为如此,没有人会知道黄金部落的行动,可以说大多数情况都在向着扶苏这边。
而贤王抛出的橄榄枝,萧何也是模棱两可的回答,留有了余地。
与此同时,匈奴的情况也传回了边疆,整个军营中只有蒙恬知道,并且做了封锁,得知的将士都是心腹,所以消息不会外传。
在得知消息后,没有人不震惊的,消失许久的扶苏出现在匈奴腹地,并且大败了冒顿的五万军队,更是向着王庭出发,真的是剑走偏锋。
虽说之前得知匈奴有秦军杀入,知道是扶苏在匈奴后方兵出奇招,可谁又能想到,扶苏只有三万先锋军,竟然大败了冒顿的五万勇士。
要知道那可是在匈奴腹地啊,到处都是匈奴人,一旦陷入包围,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之前的三千将士守卫三关口,大败匈奴三万人,加上这次的三万先锋军大败冒顿五万勇士,两次打败匈奴的大将军,不仅鼓舞人心,而且会让扶苏的影响更加深远。
“公子啊,公子,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若是再有几年,将无人比拟。”
蒙恬心中长叹,作为对扶苏最为了解的几人之一,这个想法绝对不是夸大,甚至现在的扶苏已经在有些方面超过了蒙恬,要知道扶苏正值年少啊。
有多少人穷极一生都达不到一个将领的高度,而扶苏却早已甩同龄人几条路,绝对是百年甚至千年一出的天才。
同时,蒙恬也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如今边疆之危已解,扶苏进攻王庭成功引回单于,放弃了大好的攻破边疆的机会,可以说是非常生气的。
面对二十余万的匈奴兵,扶苏就算有消息中的十万军队,面对匈奴的奋力围剿是没有机会离开的,这相当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换做是蒙恬真的无计可施,只有鱼死网破。
二十多万秦军加上援军五万,只能调出部分兵马救援,无法全部兵力相救扶苏,边疆不能空无一人,以防其他地方作乱。
若是在往常,牺牲三万将士解决边疆的危机,这是一个很好的计谋,但现在加上扶苏就无法衡量了。
蒙恬左思右想,事态紧急一切只能主将抉择,于是叫来亲卫说道。
“来人,请马郜将领商议战事。”
如今蒙恬手下的大将全部在战斗中负重伤,无法带兵救援,只能派遣前来支援的马郜,咸阳派来的人,加上之前的战功加成,是现在最好的不二人选。
马郜在军营中已经整顿了一天,原本想要立下军功的情况,变得无所事事,长时间在咸阳守卫,更是潜移默化的看不上边疆秦军,根本无法与咸阳守卫相比。
可以说,对于边疆的情况,马郜是大失所望的,这里的情况根本没有之前在咸阳所说的那么紧急,在他看来,所有将士说的情况,都不过是夸大,要是真的那么危险,现在怎么会是这般。
匈奴退兵,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一个糊弄的理由。
在蒙恬找他的时候,马郜心里是不乐意的,但情况所致只能按照规矩办事。
一开始马郜是心不在焉的,但在得知匈奴的真实情况后,马郜才觉得之前的自己有多么无知。
“马郜,本将问你,若是营救扶苏公子,只给你八万将士,很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你愿意前往营救吗,无论情况好坏都没有援军。”
蒙恬没有办法,身边已经没人可用了,而他又要镇守边疆不能离开,只能这样去安排了。
原本已经灰心的马郜听到之后,立马心中有了变化,不过在脸上看不出任何变化,也没想到蒙恬会找到他。
“将军,作为大秦人,令行禁止,无论前方多么危险,末将愿意前往,不带回扶苏公子,绝不回来。”
马郜立马答应下来,扶苏在众人的心中是有不一样的地位的,特别是在秦军之中,至于心中如何想,就是另一回事了。
蒙恬紧皱的眉头有所缓解,说实话他也不知道马郜是否能够愿意前往,但现在看来是较为可靠的,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好,马郜,你放心,这件事是我的安排,有任何事情都由我承担,公子就拜托你了。”
关于这件事的安排,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可以说是蒙恬的先斩后奏,但蒙恬相信秦始皇要是知道情况,也一定会同意的。
若是扶苏有事,那么朝廷将会有一个大的动荡和洗牌,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更复杂的是现在秦始皇年事已高,太子之位迫在眉睫,这将决定以后大秦的走向。
这一夜,只有蒙恬一人在营帐外送行,前去的都是跟随蒙恬多年的将士,自然服从命令,哪怕前往的地方是匈奴,也义无反顾。
与此同时,蒙恬也修书一封加急送往咸阳,希望一切能赶得上。
匈奴腹地。
三万先锋军浩浩荡荡的前行,已经没有了遮掩,就这样朝着王庭的方向前进,一路上根本没有人出来阻拦。
匈奴内的消息一直是往外传,因为单于在外面,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外面,所以匈奴王庭一直没有受到消息。
匈奴王庭,作为匈奴的王都,一直是神圣的存在,一种从以前留存至今,已经不单单是王都那么简单了。
王庭内,匈奴人独特的服饰、器皿,特色的帐篷。
一副热闹的景象,在这里汇集着整个匈奴最好的东西,最好的土地,没有人不想生活在这里,而这里只是贵族的地方。
匈奴的王宫经过一代代流传的修建和补充,已经变得非常宏伟,虽然和大秦帝都相差不少,但也是一国的象征。
王宫内,单于的佳丽不少,王子王孙王女更是不再少数,前段时间有前线战报传回,攻下边疆只是时间问题,让王宫之人都已经提前开始庆祝。
欢庆的同时,谁也不知道王庭之外已经危机四伏,危险悄然逼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