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从甘露殿散去之后,房玄龄很自然的又被李世民给留了下来,顶替魏征的人,乃是户部尚书刘政会。
“房爱卿,朕今天,就不该召集众爱卿啊。”
李世民苦笑一声,虽然最后众人都散去了,但是魏征后面那翻话,却让李世民有些里外不是人了。
房玄龄叹了口气,道:“陛下召集六部大臣,商议突厥犯境之事,实则是陛下宅心仁厚,心怀天下,乃我大唐之福也。”
刘政会面不改色,只是心中暗自绯腑,难怪陛下喜欢召集房玄龄说话,这马屁拍的,能不让李世民欢喜吗?
房玄龄其实不是那种溜须拍马之人,但是此时,他也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总不能真的去打李世民的脸吧?
“房爱卿,就你会说话。”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话,还是有些高兴的,“你觉得叶护可汗,真的会打函谷关吗?”
面对李世民的突然发问,房玄龄愣了片刻,斟酌道:“陛下,此事还是不可不防啊。”
李世民大惊,之前房玄龄可不是这么说的,赶紧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突厥大军若是凭借现在的兵力,多半是打不下来函谷关的,但若是他们还有援军呢?”
房玄龄沉声说道。
李世民脸色也凝重了起来,道:“不会吧,叶护可汗他们三兄弟,可是不合已久啊。”
“陛下,亲兄弟之间,还有打架的,但是咱们对他们来说,可是外人啊。”
房玄龄继续说着自己的观点,刘政会在一旁冷漠的看着,一语不发。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房卿所言,不无道理,那依你之见,咱们是否真的该调派各地守军支援函谷关呢?”
“陛下,各地守军都有各地守军的职责,若是贸然调动的话,恐生是非。”
房玄龄脸上,浮现出浓浓的担忧之色。
李世民手下的大唐,真要算正规兵力的话,其实还不到六十万人,这六十万人不光要防守边关,还要防守吐蕃等邻国入侵,而且这六十万人,还包括了各地的折冲府兵力在内。
如此一来,李世民能调动的兵力,其实是少之又少,若是真要调派各地援军,只能是地方军,而非正统的朝廷大军。
李世民长长的一叹,道:“房爱卿说的是啊,各地守军是不能随意调动的,而且折冲府兵力分散,聚集在一起也杂乱不堪,至于地方军么,一群乌合之众,也不是突厥之敌啊。”
现在李世民内心,其实是极其矛盾的,他既想张慎微是故意引兵灭卢家,又担心张慎微是真的无能,突厥是真的大举犯境。
所以一时该当如何,李世民完全拿不准主意了。
“陛下,臣有话说。”
刘政会突然开口说道。
“刘爱卿,朕正要和你商议后勤补给的问题呢,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事情可都要多多靠你了啊。”
李世民对刘政会说话也比较客气,到底是马上就要用到他了。
“陛下放心,后勤补给的问题,无需担心,哪怕是有心之人心怀不轨,有臣在,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刘政会一脸自信的说道。
李世民和房玄龄听的暗暗点头,他们知道,刘政会说的心怀不轨之人,就是崔仁师这个户部侍郎,就是五姓七大望族的人。
刘政会平日里,虽然不愿意唯张亮马首是瞻,但是他们却清楚,刘政会实际上也是寒门一派,户部交给刘政会,也的确让人放心。
李世民喜道:“刘爱卿如此有信心,朕自然是放心的。”
打仗,只要后勤补给不出问题,其实就已经赢了一半了,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战斗,实际上是败给了后勤补给的,这个道理,李世民是再清楚不过了。
“陛下,臣要说的,不是后勤补给问题,而是房大人刚刚说的话,臣不以为然。”
刘政会淡淡的看了房玄龄一眼,开口说道。
房玄龄并不生气,对着刘政会笑道:“刘尚书,本官哪里说错了,还望刘尚书指点。”
刘政会见房玄龄居然如此态度,他脸上也不再冷漠了,缓和了表情,开口解释道:“下官并非对房大人有意见,只是房大人刚刚的话,下官有些另做他想。”
“本官洗耳恭听刘尚书的高见。”
房玄龄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刘政会沉默片刻,看向李世民,躬身说道:“陛下,现在不是该讨论派不派援军的时候,而是应该讨论,调派何处援军前来的好。”
“什么意思?”李世民诧异不解,“刘大人对函谷关的守军,就如此没有信心吗?”
刘政会摇头,道:“非是微臣没有信心,而是微臣实在是不敢有信心啊。”
房玄龄面色一沉,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刘尚书,你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只怕会动摇军心的,你这可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房大人,函谷关虽然守军也有接近十万,突厥大军不过十五万左右,借着地势险要,函谷关的确是易守难攻。”
刘政会说道。
房玄龄点头,问道:“那你为何还会如此的没有信心呢?”
“首先,第一点,那就是张慎微乃是败军之军,军心已然动摇,三军已然不稳,将无才智,兵无斗志,如何守关?”
刘政会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二点,那就是张文茂区区一个县令,让他为主,这岂不是让突厥大军笑我大唐无人?这岂不是变相的长他人志气?”
“第三就是,张文茂带过兵马,他打过仗吗?只怕突厥大军一攻城,他就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了。”
刘政会说完,李世民和房玄龄神色都难看的很了。
其实只有李世民知道,他之所以用张文茂,不光是泾阳县的所见所闻,让他觉得张文茂很有本事,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丽华。
李世民经历过兄弟残杀,也经历过丧子风波,更经历过儿子的背叛,加上前段时间,他又要应吐蕃要求,嫁文成公主过去,所以他对李丽华这么个女儿,更是宠爱无比。
而且李丽华也算大难不死,还连带着自己的长孙皇后也死里逃生,所以李丽华一替张文茂说话,他想都没有想,就直接同意了。
李丽华只是说,让张文茂进京为官,算是举荐张文茂,可一个县令,岂能说进京就进京的,岂能说入朝就入朝呢,这岂不是置百官于儿戏吗。
是以李世民就想着让张文茂到函谷关立一个功劳,便能理所当然的入朝了,结果函谷关现在的情况,和他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他现在可是连张慎微是不是故意败退的,都不能确定了。
此时面对刘政会的质疑,李世民也已经没有了自信了,思索片刻后,道:“临阵换帅,只怕更有不妥啊。”
临阵换帅,这四个字从李世民口中说出来,房玄龄和刘政会都清楚,李世民已经有这个意思了。
要是没有这个意思,是绝对不会主动先说出来的。
“看来陛下也知道,让张文茂去函谷关守关,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了。”房玄龄在心中暗暗猜测,“估计陛下还在后悔,让张慎微带兵微帅吧?”
刘政会的想法,和房玄龄一样,甚至刘政会想的更多,他还想到了,朝堂争斗,果然是亡国之道,只不过这些话,刘政会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有的人爱权,有的人好色,但刘政会这样的人,偏偏只是爱财,他的一个侄子,都能坐拥万贯家财,没有人知道他这个户部尚书,到底捞了多少好处。
平常在朝廷之上,刘政会很少附合张亮,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才会开口说两句,所以五姓七大望族的人,拿刘政会也没有办法,也不敢得罪他,更不敢去调查他,以免彻底激怒他和自己为敌。
不能说他刘政会是个老好人,只能说他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可是他现在说出这三点来,却让李世民和房玄龄有些奇怪了。
房玄龄稍作思考,也就明白了过来,不怪刘政会他会指责陛下的观点,实则是函谷关一丢,他的万贯家财也就不保了。
想到这儿,房玄龄看了刘政会一眼,突然觉得有些好笑起来,这爱财如命的人,要是真的丢了万贯家财,他会不会直接去上吊呢?
“陛下,临阵换帅其实也不是不可,只是不知道陛下准备换谁去呢?”
房玄龄接着李世民的话,开口问道。
如今,朝廷能用的,也就程咬金尉迟恭寥寥几人而已,但是北衙六卫已经派出去四卫了,尉迟恭是肯定不能轻易离开皇宫的,所以也就程咬金最合适不过了。
“哎。”李世民重重的叹了口气,道:“你们觉得,程咬金如何?”
“臣附议。”
刘政会开口说道,用程咬金可比用一个县令要强百倍都不止了。
房玄龄也只能在心中暗叹,程咬金啊程咬金,谁让你的身体倍儿棒呢?李靖等人都生病了,就你天天深居简出,可就是不生病啊。
不生病的人,自然就要多多劳动了。
“陛下,程老将军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他如今是在准备调派援军啊。”
房玄龄说道。
前翻,李世民亲自把程咬金请了出来,让他准备调各地援军,然后在长安城整合起来,只是李世民一直没有下令而已。
“报,启禀陛下,末将有要事要奏。”
一个小将,突然走了进来躬身说道。
房玄龄经常入宫,自然是见过此人的,乃是左右神武军的一个统领。
“有何事禀告,没见朕正在商议国事吗?”
李世民有些不快,不过也没有赶这个统领出去,因为他也知道,若非紧要大事,这个统领不会这么没有规矩的,他这么一说,只不过是显得他重视房玄龄和刘政会,只是一种用人之道。
“陛下,末将所说之事,事关重大,还望陛下容禀。”
这个统领也没有出去,若不是要立刻禀告的事情,他也不会闯进来的。
“什么事情,说吧。”
李世民开口问道,这个统领这么禀告,自然也不会什么不能说给大臣听的事情了。
“陛下,函谷关来报,张文茂张大人,拿了张慎微张大帅的帅印,如今函谷关的所有大军,已经悉数尽归张大人统帅了。”
统领说完,李世民直接呆滞在了原地,房玄龄额头也黑成一片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