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HP] Rhapsody > 第26章 奥利弗·伍德 ll

第26章 奥利弗·伍德 ll

奥利弗·伍德,在魁地奇的天空下,他是霍格沃茨格兰芬多魁地奇队史上最执着的队长,普德米尔联队令人安心的最后一道铁闸。然而,在另一个更为私密的领域,关于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上,他曾经堪称一块未经雕琢的、硬度堪比游走球的原石。

他的感情经验?无限趋近于零。

他的浪漫细胞?大概被游走球砸没了。

他的恋爱商?负值,且常年稳定。

他的“启蒙”,始于霍格沃茨男生宿舍那些充满荷尔蒙和探索欲的深夜卧谈会。

五年级时,当其他室友开始对走廊里飘过的香水味、其他学院某个女生的卷发评头论足,甚至当宿舍夜谈不可避免地滑向“那个尺度”时,伍德通常的反应是:

茫然:“…所以,接吻的时候舌头到底放哪儿?不会打架吗?”(引发室友长达十分钟的爆笑和夸张演示,最终以枕头大战告终)

困惑:“…抚摸的节奏和力度?像控制游走球一样,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轨迹和力量?”(换来室友一声鄙夷的冷哼和“粗鄙!”的评价,以及“那不是魁地奇!”的哀嚎)

耿直:“…舒服?怎么判断对方舒不舒服?她不说我怎么知道?”(通常导致全体沉默,然后被附带一句“活该你单身!”)

他的不解风情,成了宿舍里的固定笑料。珀西会尝试用学术性的口吻试图科普一些基础的生理知识,但真正带来“理论冲击”的,是假期回家时面对的两个哥哥,安德鲁和马尔科姆·伍德。

魁地奇后院训练的间隙,话题总会被两个早已身经百战的哥哥带偏。

稳重些的大哥安德鲁会像分析魁地奇对手一样,拍拍伍德的肩膀:“小子,追女孩跟守门一个道理。

第一,得看清目标(知道她是谁,喜欢什么)

第二,预判行动(她可能去哪儿,跟谁说话)

第三,关键时刻果断出击(约她!别怂!)

但记住,” 安德鲁表情严肃,“耐心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尊重规则’,强扭的瓜不甜,用迷情剂那是犯规!”

性格更奔放的二哥则直白得多,马尔科姆往往带着啤酒味的气息凑近传授“实战技巧”:“别听安德鲁那套虚的,听二哥的!女孩们喜欢什么?安全感!力量感!像你扑游走球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搂个腰亲个嘴,别跟个木头似的杵着!还有…”

他挤挤眼,“…床上那点事就跟魁地奇战术一样,光靠蛮力不行,得讲究配合和节奏!光会守门可不行。进攻!懂吗?全方位的进攻!记住,主动才有故事!”

他甚至试图塞给伍德一本麻瓜的《花花公子》,然而伍德只看了几眼就面红耳赤地赶紧塞进扫帚工具箱最底层。

这些“传授”对伍德来说,如同听天书。他能记住“魁地奇”这个关键词关联的部分,但其他内容就像被施了混淆咒,经常在他那被魁地奇战术塞满的大脑里,被粗暴地归类为“与训练无关的知识”。

但这些来自兄长和室友的“大尺度闲聊”、“经验分享”和“姿势传授”,尽管大多流于表面或充满调侃,未能立刻点化这块顽石,但就像水滴石穿,或多或少在伍德那片被魁地奇占据的荒原上,凿开了一丝缝隙,埋下了一些模糊的概念:哦,原来除了进球和扑救,男女之间还有这么多“技术活”和“注意事项”?原来让对方“舒服”,是需要学习和观察的?

真正的、被迫的“知识大爆炸”,发生在他加入普德米尔联队之后。职业球队的更衣室,堪称魔法界成年男性荷尔蒙与“经验交流“的顶级熔炉。训练后疲惫又亢奋的队员们擦着汗,话题往往迅速从今天的战术得失,滑向更加成人向的领域:

尺度惊人的“战报分享”: “梅林的胡子!昨晚在酒吧遇到的!那眼神那身段… 啧啧,差点让我把扫帚都扔了!” (众人哄笑)

姿势与技巧的“学术研讨”: “我跟你们说,那个倒挂金钟咒改良版,用在卧室里效果绝了!比欢欣剂还管用!” (引发一片“求咒语”的起哄和“注意安全”的假正经提醒)

实用物品的“测评交流”: “新出的‘激情巧克力’试过了吗?效果… 嗯,持续时间有待提高,但口感不错。” “还是那款‘隐形丝绸’睡衣靠谱,若隐若现才是王道…”

过来人的血泪经验: “记住千万别在你岳父面前炫耀你新学的‘速速变大’咒!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一片心领神会的爆笑和同情拍肩)

起初,伍德对这种话题的态度是:战术性沉默 战术性走神。他会假装专注地擦拭扫帚柄,或者研究墙上对手的海报,耳朵却不受控制地捕捉着那些露骨的词汇和夸张的描述,脸皮发烫,心跳加速,感觉比面对一百个游走球还紧张。他试图用魁地奇思维去理解,但显然不得要领。

队友们很快发现了这位新晋守门员在另一领域的惊人空白,这成了更衣室里的新乐子。

“嘿,木头!” 一个资深击球手擦着汗,坏笑着凑近,“跟哥们儿说说,和女朋友进展到哪一步了?还在研究‘魔法理论’阶段?” 周围响起一片促狭的笑声。

伍德的脸瞬间红到耳根,“得了吧!” 另一个队员起哄,“看看我们木头这身板,这爆发力!不用在正道上可惜了!来来来,哥哥们教你几招实用的,保证让你女朋友对你刮目相看!” 他们开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传授一些更具体的、关于前戏、节奏、如何观察伴侣反应、以及某些实用小魔咒的“经验之谈”。

于是,普德米尔联队的更衣室,成了伍德“高级进修班”的重要场所。相比霍格沃茨宿舍的插科打诨,职业球员们的“经验交流”往往更加直白、露骨,甚至带着点炫耀和攀比。

风流倜傥的追球手会得意洋洋地分享某次“完美约会”的细节,“前戏!前戏懂吗?就像比赛前的热身!不充分热身就直接上场,容易受伤且表现不佳!按摩知道吗?就像放松紧绷的肌肉一样…”

已婚多年的老将守门员则苦口婆心地拍着伍德的肩膀:“小子,记住!持久战靠的是体力和耐力,而我们守门员,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但光猛不行,得像预判游走球一样,预判她的反应。节奏!懂吗?节奏很重要。该快的时候雷霆万钧,该慢的时候要像羽毛拂过门柱那么轻…”

起初伍德是抗拒的,觉得低俗不堪。但渐渐地,某些碎片化的信息开始在他脑中沉淀,并与他心中那个唯一的身影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他意识到,光有满腔的爱意是不够的。魁地奇场上,知道战术不等于能执行好;亲密关系里,知道“理论”更不等于能让爱人满意。他需要实践,需要反馈,需要进修。

于是这些混杂着吹嘘、实用技巧和黄段子的“知识轰炸”,被伍德用一种近乎研究对手战术的严谨态度进行筛选、吸收和内化。他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茫然,而是带着一种提升业务能力的使命感去倾听、去思考、去… 偷偷做笔记。

更重要的是,他有了独一无二的“实践对象”和“反馈机制”:奥莉薇。

每一次拥抱,每一次亲吻,每一次更深入的亲密接触,他都全神贯注,像个最认真的学徒。他会观察她细微的反应:颈侧被亲吻时睫毛的轻颤,腰肢被抚摸时身体的软化,耳畔低语时呼吸的急促…

他不再是完全被动地接收那些“建议”,而是开始有选择地、极其隐秘地“提取”那些他觉得可能有用的信息,就守门员在纷乱的球场上,精准地捕捉到那颗对自己球门有威胁的游走球轨迹。

理论结合实践,第一次和奥莉薇真正亲密时,他紧张得手心全是汗,脑子里疯狂回放更衣室里听来的“要点”:注意节奏!观察反应!结果因为太紧张惹得奥莉薇在他身下闷笑不已,反而缓解了尴尬。但那份笨拙中的小心翼翼和全神贯注,却意外地打动了她。

魁地奇精神的应用让他把运动员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用在了这方面。他会偷偷查阅一些不那么离谱的、关于两性健康与关系的书籍,试图理解那些生理和心理机制。他发现,这和钻研一个新战术有某种微妙的相似,都需要了解“目标”(伴侣的需求和感受),分析“环境”(氛围和时机),制定“策略”(如何表达爱意和亲密),然后带着爱和尊重,全力以赴地执行。

他甚至真的画过一张极其隐秘的、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亲密关系战术板”,上面用魁地奇符号标注着:“左路佯攻(拥抱)→中路突破(亲吻)→右路包抄(…)注意对方(情绪)位置!谨防游走球(突发干扰)!守门员需保持稳定输出(体力耐力)。”

虽然画风清奇,被奥莉薇发现后遭到了无情的嘲笑和珍藏,但这代表着他开始用自己唯一熟悉的方式,去认真经营这份对他至关重要的亲密关系。

对奥莉薇的爱,以及想要让她快乐、让她感受到被珍惜和满足的强烈愿望,让伍德从最初那个连接吻都显得笨拙僵硬、只凭本能横冲直撞地木头,到后来能凭借本能和一点点偷师来的理论,在属于他们两人的私密领域里,展现出令奥莉薇惊叹的“学习能力”和“实践精神”。

奥利弗·伍德完成了从感情“钢铁直男”到“理论及实操兼备的丈夫”的独特进化之路。

这条路上没有教科书,只有队友的哄笑、哥哥们的调侃、他自己的魁地奇思维,以及对奥莉薇永不熄灭的爱火作为指引的明灯。

蜕变的过程缓慢而笨拙,充满了直男式的理解和令人啼笑皆非的尝试。驱动他完成这场蜕变的,不是队友的炫耀或兄长的调侃,而是那份对奥莉薇深入骨髓的爱意,以及一个优秀运动员刻在骨子里的、永不满足于现状、永远追求更高水准的执着信念。

伍德的“毕业证书”,就是奥莉薇在每一次亲密后,靠在他汗湿的胸膛上,那满足而慵懒的微笑,以及那句带着笑意和浓浓爱意的低语:“奥利弗·伍德… 你学坏了。”

而他则会得意地收紧手臂,吻着她的发顶,“这叫学以致用,伍德夫人。都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然后,通常会引起新一轮的“实践”与“反馈”。奥莉薇感受到的“技术高超”,背后其实是钢铁直男数年如一日的、歪打正着的“知识储备”,和一旦认定目标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的伍德式执着。

而这一切进化的最初和最终动力,都源于那个叫奥莉薇·特拉弗斯的女孩。只是他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典型的直男特色,且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