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族长夫人发癫日常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水月庵做那种生意不是一两天了,裘良管着北城的治安,当然也有所耳闻。

但水月庵的尼姑常常出入公侯府邸,也是有靠山的,他自然不会去找水月庵的麻烦。

听了贾敬的话,他只当水月庵的哪个姑子得罪了贾府。忙把贾敬请进屋中,劝道:“是哪一个不长眼的,冲撞了贵府?我立即派人把她打杀了。”

贾敬皱眉道:“没人得罪我们,只是这地方藏污纳垢,不能放任啊!”

裘良奇怪地打量贾敬,这才恍然想起他是信道的。难道是哪家道观和水月庵有了冲突,让贾敬来帮着撑腰?

他就委婉地道:“水月庵的姑子与许多公侯府邸都有往来,不说远的,据我所知,那净虚师太就经常出入荣国府,与那边的二太太关系极好。”

贾敬道:“正是如此,才必须严惩这些人。她们勾引府上的爷们儿倒在其次,若说些荤话,带坏了后宅的女眷,岂不麻烦?”

尼姑可以随意出入后宅,贾敬去给荣府老太君请安时,就经常看到水月庵的姑子陪着贾母说话。

早前,三位姑奶奶还在家,还会和那些小尼姑一道玩笑。

贾敬从前只觉女眷们大多吃斋念佛,跟这些人接触,学些佛法既可积德行善,也可打发时间。

但现在越想越膈应,没人乐意自家女眷和窑姐儿来往。水月庵的尼姑就算不全是做那种营生的,但有一两个也很危险。

裘良笑道:“世兄言重了,太太奶奶姑娘们都是知礼之人,若真遇上那等言语放荡的,早赶出去了。水月庵的尼姑们也都很知趣,绝不敢在女眷面前胡说八道。”

贾敬哼道:“这种事,谁敢打包票?”

裘良见他听不进去,索性把话说明白些,“水月庵的姑子们知道许多后宅阴司,轻易动不得。她们万一把那些事宣扬出去,丢脸的人家可太多了……”

贾敬一愣,他是真没想到这层。但他没有就此放弃,想了想道:“既如此,就更要把她们撵出京城。本朝律法,通奸且骗取财物者,流放关外。”

这就等于是灭口了。

裘良若有所思。

贾敬看出裘良是不想多事,就分析道:“水月庵有靠山,却也肯定得罪过人。那些人定会找水月庵的晦气,事情闹大了,到时候你这个负责北城的兵马司指挥,少不得要被牵连。相反,你早点以通奸等罪名把此地查封了,谁要是来找你的麻烦,别人不免要怀疑他们家爷们是不是和水月庵的姑子有瓜葛,因此,谁都不会来帮水月庵说话。”

裘良有几分动摇,水月庵除了做皮肉生意,其他坏事也没少干。

之前有一家的公子看上小官家的小姐,就让水月庵的姑子帮着私相授受,后来事发。那小姐羞愤自尽了。

公子家陪了五千两,帮着传递东西的姑子只被打了十板子。

那小官对水月庵的尼姑深恶痛绝,去水月庵闹,尼姑们就说是你家的姑娘自己不检点,怪不着她们。

听说这小官最近搭上了义忠亲王,日后若能高升,难保不会报复水月庵。

贾敬道:“我相信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厌烦水月庵的姑子们,她们每年从太太奶奶手里骗去的香油钱,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些银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裘良:“……这也就是您不信佛,才这样说,在那些吃斋念佛的太太奶奶看来,宁愿省吃俭用,也要花这笔钱的。”

贾敬道:“真正的高僧大德、道家真人,根本不会哄人捐钱。”

除了打平安醮,张道士几乎没要过他们这些信众的钱。冲着这点,贾敬也觉得亲近道士道姑比亲近和尚尼姑要好。

殊不知这些人不找贾敬要钱,是因为贾敬是半个专业人士,不是轻易能哄骗的。

像贾敬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大客户,买丹药可比烧香点灯更费钱。

贾敬只在裘良这儿略坐了一会儿,就回翰林院了。

裘良独坐半晌,为了水月庵,得罪贾府这门亲戚,很不值得。

裘良想明白此事的利弊,立刻派了几名兵丁去水月庵,搜集证据。

次日,柳晏去荣国府探望卧病在床的张氏。

她记忆里张氏是明年春天去世的,张氏有肺疾,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肺心病。

这病在后世都很难治愈,古代的医疗条件就更没什么有效的法子了。

柳晏能想到的,也就是让她少劳累,多休息。尽量避免呼吸系统感染。

张氏的父亲本来只是个千户,但在平息太祖晚年的叛乱时战死了,死后被追封云骑尉,由张氏的兄长承袭。

先皇继位后,又让张氏的兄长做了御前侍卫。眼看着张家要发达起来,贾代善就让贾赦和张氏定了亲。

然而先皇在位时间短,他看重的很多人都没来得及提拔,他就一命呜呼了。当今皇帝不喜张氏的兄长,他到现在也只是个侍卫。张家又没其他人在朝中做官,这两年已有了衰败之相。

柳晏记得张氏去世后不久,其兄长也病逝了。张氏的寡嫂回了原籍姑苏。

贾母本来就觉得张家没什么底蕴根基,张氏兄妹病逝后。贾府与张家的来往也基本断了。

张氏已经隐隐察觉到了娘家的衰败之相,心中担忧,病情自然也就难以好转。

她生病后,荣国府的事务就交给贾母和王夫人管着,王夫人没什么管家的头脑,但她对下宽纵,出手也大方。荣国府的奴才们现在都夸二太太比大太太好。

张氏听了更难受,柳晏去看她时,她没说两句话眼圈就红了。

“真羡慕嫂嫂,不用看人眼色。”

“个人有个人的难处,你想开些,别在乎那些风言风语。关起门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你有琏儿,好好把他培养成人,才是最要紧的。”柳晏劝道。

贾琏今年才三岁,因为张氏病着,他白天就在贾母跟前,晚上才回正房来。

这时大房还没搬出去住,张氏就住在荣禧堂东侧的三间耳房内,离贾母所住的荣庆堂也很近。

张氏若能多活几年,虽不一定能改变大房在荣国府的境遇,但一定能改变贾琏和迎春的境遇。

说起贾琏,张氏脸上有了几分笑意,“这孩子嘴乖,会讨老太太高兴。放在老太太身边养着,我也是放心的。”

柳晏心说贾母不缺孙子孙女,她教养出的女孩倒是不错。教养出的男孩也就是宝玉那样,礼仪气度是好的,风雅之事也样样精通,但想让他在外立一番事业是指望不上的。

“老太太疼爱琏哥儿自然没的说,但老人家对孙辈,难免溺爱几分。”柳晏道:“还得你们当父母的多操心。”

她又讲了二房两口子拜托贾敬给贾珠请业师的事儿,“……他们两口子对贾珠的事儿那般重视,到时候你也要为琏儿操心。别像我们似的……现在后悔都晚了。”

贾珍的事儿张氏多少也听说了些,她就反过来安慰柳晏,“珍哥儿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过两年就好了。”

二人正说话,外面丫鬟说:“二太太来了。”

一语未了,王夫人掀帘子进来。

柳晏笑道:“大忙人儿来了。”

王夫人笑着坐下,“是我不中用,家里这点小事,就忙的不可开交。从前大嫂管家,也没见像我这样手忙脚乱。”

这就是捧了张氏一句,张氏笑道;“我如何不忙乱,那时幸好有你帮衬着。”

王夫人又看向柳晏,“这么说还是敬大嫂子有本事,把宁府管的井井有条,还有族中各种麻烦事儿,也都处理的妥帖。”

“行了行了,又不是第一次见,说这些客套话做什么。”柳晏笑睨她一眼。

三人都笑起来,王夫人又关心张氏的病情,“我今儿本来请了水月庵的净虚来,想给大嫂再点一盏海灯。也不知她被什么绊住了,到现在也没来。”

张氏忙道:“何必又废那个钱,我请医用药已经花了不少银子,再弄这些,我心里都过意不去。”

“这有什么,只要大嫂的病能好,花再多钱也值得。”王夫人道。

她虽然经常嫌弃张氏小家子气,但还不至于希望她病死。张氏家里根基浅,在自己跟前不会摆大嫂的谱儿。两个人相处倒也和睦。

而且婆婆嫌弃自己不读书,张氏也不是什么风雅人。他俩一样不招婆婆喜欢,她心里还平衡一些。若张氏死了,贾赦续娶个伶俐的,反倒衬得自己更愚笨。

王夫人说完就吩咐人去打听打听,看净虚今儿能不能来。

二人又陪着张氏说了几句话,便让她休息,从正房出来。去了贾母处。

贾珠、贾琏、元春都在这儿,屋子里很热闹。

贾母就问柳晏:“怎么不带蓉哥儿来玩?”

“蓉哥儿母孝在身,不好过来。”柳晏道。

“一家人,不必讲究这个。”贾母笑道。

王夫人则看了眼贾珠和元春,她的儿女都还小,还是要讲究一下的。

柳晏也道:“这个还是要讲究的,也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这些礼节。”

她都这么说了,贾母只好点点头,又让人装两盒点心给贾蓉带回去。

正这时,王夫人派去的婆子进来回话。

王夫人想在贾母面前表现自己对张氏的关心,就先跟贾母解释了自己要给大嫂祈福的事儿。又问那婆子,“净虚怎么说?”

“回太太,我去街上一问才知道,水月庵被查封了,里面一众尼姑都被关进了京兆府大牢。”

热心市民贾先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