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束缚的新意。
这是藤原理香和阿岚对团子师傅的印象。
如果说之前团子师傅的作品,总是透露出一种谨慎的味道,仿佛只是做了一个合格的传承者,那么今天,她身上散发出的气场和韵味,反而更像她自己。
团子师傅的父亲,也就是她在甜品路上的导师,此刻正在观众席中挺身坐着,浑身散发出强势的气场,不怒自威。
团子师傅那一手老练的手艺便是她父亲从小培养的。当别的孩子都还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团子师傅已经踩着凳子垫起脚,站在案板前日复一日地抹着眼泪揉搓团子了。
得益于这扎实的基本功,操作台上,团子都已尽数做好,就是看起来都不是传统的圆润形状,而是一块块各不相同的岩石或枯木,棱角分明。
尤其是“枯木”团子,经过紫苏糖浆的定型处理,糯米粉中融入了咖啡和巧克力来调色,呈现出独特的树木质感。长条抽丝,甚至已经难以称之为团子。
如此“大逆不道”,团子师傅的父亲在看台上,神情难以捉摸。
团子师傅的姐姐很早就跑到国外留学,久未归家。这次厨王争霸的比赛,团子师傅的姐姐特意从海外请假回国,为妹妹加油。
她坐在父亲身边,时不时悄悄看向父亲的神色,目光中透着一丝担忧。
似乎感应到亲人的目光,团子师傅抬头朝他们的方向看了一眼,很快低下头,但手上揉搓的动作却狠了不少。
这次,她要以“禅意之庭”为主题,创作一份截然不同的团子作品!
整道甜品以枯山水的禅意庭院为灵感,用食材打造出一个小型“石庭”。
在浅黑色的矩形盘子上,深绿的抹茶粉、象牙白的糖粉、淡黄的豌豆粉和深黑的竹炭粉交织缠绕,撒出弯曲的线条,犹如禅园中的砂纹,仿佛微风掠过,留下一地的涟漪。
大小不一的团子岩石沿着“砂纹”摆放,形成内外两圈,团子的形状与“庭院”线条和谐融合。一口一个的小团子则作为碎石铺设,而方形团子铺成了庭院小径,古朴幽静。一棵枯木立于盘子的左侧,枝桠向右延展,光影间述说着岁月的流转。
盘边还点缀了一簇新鲜紫苏枝,散落的食用花瓣围绕着团子,为整体增添了宁静而自然的美感,突显了紫苏的清香风味。
每个团子以紫苏为主要调味,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和各种食材带来的对比,以多样的口感诠释出紫苏风味的万千变化。
之前的制作中,最基础的便是紫苏酱心团子,糯米皮下藏着一颗紫苏蜂蜜的流心。
只见团子师傅一身朴素白衣,袖口紧扎,双手并拢轻柔地揉搓着糯米团子坯,拇指和食指轻轻旋转,团子中间现出一个凹陷,再将一小勺紫苏蜂蜜酱心轻放其间,手指一捻,团子便已封口,又恢复了那副圆润光滑的模样,仿佛从未被打开过。
不到一分钟,一个团子就已做好。
入口时,甘甜的蜜酱在口中轻轻爆开,蜂蜜的醇香和紫苏的清香交织,瞬间充盈口腔。团子的外皮软韧,而馅心甘甜流动,与外层的Q弹形成对比,紫苏的味道在层次间逐渐绽放,令人心头一颤。
紧随其后的是紫苏柚子蜜冰团子。以紫苏和柚子蜜调制成的清凉馅心在糯米团子中微微冰冻,团子上点缀了一片新鲜的紫苏叶,宛若落在岩石上的一片秋叶。
制作时,她将手中的团子皮拉得薄如蝉翼,稍微一抖,轻柔的糯米皮便平展在掌心,透着温润的光泽。最大的团子皮裹着一大块馅料,吃下去时,弹糯的外皮微微震动,冰凉的馅心缓缓散发出紫苏和柚子的清香,带来一丝微甜,宛如童年夏日午后的悠闲时光,是那样的天真烂漫。
再看旁边的紫苏柠檬芝士团子。奶油芝士中融入柠檬皮屑与紫苏的清香,酸甜的奶香和弹糯的团子皮相互映衬。入口后奶香温润、柠檬的清新微酸,带着紫苏微涩的余韵,仿佛年少时那些无法言明的酸涩与不安,在一遍遍团子的揉搓中慢慢淡去。
在抹茶粉聚集的碎石堆上,是紫苏抹茶夹心团子岩石。
团子内包入抹茶馅心,外层糯米团子皮则混入少许紫苏汁和焦糖调色,形成淡紫色与淡黄色交映的半透明效果。团子上还有一些紫苏粉和抹茶粉混合的细末,既增添风味,也让外观更加雅致。仿佛苔藓攀上,玉石蒙尘。
这款团子最为清苦,抹茶的浓郁苦味与紫苏的清香在口中缓缓递进,配合着略微涩口的余味。若独品这一款,则更适合搭配一盏温茶,将余韵慢慢释放。
左侧的枯树上覆着糖粉,恰如白雪覆盖下的孤木,凛然矗立在盘中。
树底的大块“岩石”是紫苏味噌奶盖团子,大块的岩石上都覆盖着白茫茫的一层,仿佛大雪覆盖,一片寂灭。
这款团子质地更为柔软,不像别的“岩石”那么坚硬。制作时,要将糯米团子蒸得格外绵软,再在顶部覆上绵密的紫苏奶盖,微甜的奶香衬托出淡雅的紫苏香气,和糯米的糯滑交织在一起,柔和、绵密、干净,一如冬日雪后的静谧。
方形的石板采用的则是咸味的炭烧紫苏味噌团子。
脚下的路,每一步都是煎烤和捶打。
拿出炭炉的时候,注意到的观众都有些震惊。
没想到糯米团子还能用炭火来烤,这能跟其他的团子和谐地融在一盘中吗?
团子师傅脸上的表情也像她的父亲一样,看不出任何情绪。
然而两人的脸上都透着如出一辙的倔强。
在观众惊讶的目光中,团子师傅神情冷峻,将一颗颗团子裹上紫苏味噌酱,轻轻炙烤至外层略微焦黄。味噌的咸甜与炭香交织,烘托出团子的外焦里嫩。
可以想象,这款团子一定外皮微脆,带着炭烤的独特香气。而内里却又是软糯的糯米,味噌的香味在口中层层递进,咸香焦苦,坚韧中带着柔韧。
独特而让人眼前一亮。
最后散落的碎石都是紫苏清酒果冻团子。
团子师傅采用的是度数适中的清酒,入喉微辣却香醇。
制作时先将紫苏融入清酒果冻中,冷却后切块,再作为馅料包入团子。团子皮略微透明,隐约能看到内部清透的果冻,仿佛是岩石下被岁月洗涤的琥珀。
牙齿轻磕,微微咬破,果冻缓缓流出,清酒和紫苏的香气在口中弥漫,带有一丝微醺的体验。
酒不醉人人自醉。
酸甜苦辣咸,五味汇聚一盘。
从抽到紫苏的那一刻,到立刻用手边的材料灵活设计出多款团子,再到最后呈现出这份意蕴深远、与众不同的摆盘,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哪里是一道甜品呢?
分明说的是团子师傅自己。
“禅意庭院”,是一场禅意的食物修行,一场属于师傅与团子间的对话。
柚木队长早已写好了点评,她一直默默地观察着团子师傅的每一个步骤,看到成品时,不由得轻叹一口气。
“看来赛后得和老友好好聊聊了。”她的眼神渐渐凝重,转而看向观众席上团子师傅的父亲——“团店”的现任家主。
接连两人完成制作,洋子小姐的内心则隐隐有些担忧起自家的藤原理香。
蓝带甜品师名声在外,但也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他的技艺毋庸置疑,食材也都是极品,成品的口感几乎无需怀疑。
而团子师傅虽然一贯是中规中矩,却异常地“稳”。就像是以前班里那种同学,看似不起眼,不冒尖,但是任凭卷子多难,都能考到平均分以上。
更何况,这次的团子师傅的临场发挥仿佛将多年的累积和心意喷涌而出,汇聚成这小小的一盘,甚至有夺冠之势。
而藤原理香只是一个新秀之辈,能拼的过这两位老牌劲敌吗?
至于另一位老厨师嘛......自然早已无人关注。
在厨师这个行业,讲究的始终是“厨心”。当一个人到了技艺的巅峰,技艺难以寸进,那他所依赖的便是那颗永不熄灭的厨心。
早在老厨师走上歪门邪道的时候,他的厨心就已经变质了,甚至破碎。
大屏幕上,倒计时还剩最后半小时。
然而,藤原理香的桌上,似乎......完全没有蛋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9章 团子之禅意庭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