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过完,气候一下子变得冷飕飕了起来。
元黎抖抖索索从被子里出来,穿上件厚厚的袍子,双手缩在衣袖里快步出门。这样冷的天,元天霸和阿白两人还在洗晒衣服,身上单薄的衣衫让人(重音)羡慕不已。
身体真好啊。
不过这两个前世是浣熊吗?怎么每天洗不停!
转至灶房。
观里的女眷都在,燕赤霞也在。
自从入冬,灶房就成了众人最喜欢的场所。胡大厨每天做饭,灶火烧得通红,整个屋子都暖洋洋的,简直是山上最热的地方。
不需要支一个炭盆,大伙儿只需坐在灶台旁边,烧上一壶茶水,烤一把山芋栗子,冷不丁还被元黎扔几个橘子进去。磕磕瓜子,就能待上一整天,星夜离去,第二日再来。
要是阿誉来了,还能搭个板凳让他窝在草堆旁描大字。
今天人格外多,一伙人在这里祭灶。
元黎挺疑惑,“不是说祭灶节办吗,现在会不会太早?”
在元黎的观念里,祭灶默认就是小年,至少再等上一个月。
胡珍珍师傅振振有词。
“祭了灶便是祭灶节。灶神庇佑我等衣食富足,年年有余,立冬可以拜,冬至也能拜,每个月都拜!”
胡珍珍觑了眼元黎,暗想,他们住到山上来,要不在自己家给元道长立个生祠,也可以祭祀。
燕赤霞借灶火点香,燃了后递给元黎,示意她插在祭坛上。
元黎一瞧,嚯,有模有样。
胡珍珍在灶房窗台弄了块简易祭坛,没有神龛,就一个香灰碗,一尊关公像。
元黎顿了顿,“祭灶王爷,拜关公合适吗?”
大伙儿七嘴八舌劝她,没有那些,只请了关公,赶紧拜吧。
祭灶的活动,是从元黎刷出一溜过年用品后开始的。就连请的关公,也是从系统里开出来的。
不愧是系统,说到做到,果真按经营日历做起了活动。
它贴心地在日历上把冬至到年节下的一系列节日划拉出来,标上鲜红的圈,仿佛在证明,商城刷新的道具合情合理。
【发财树】三株。
长势很好,看起来还能活一整年,至少一整年不用考虑发财树枯死的难题。盆栽一尺多高,种在陶盆里,周围还用金箔纸包裹着,浑身都金灿灿的。
【祈福摆件】两个。
包括了一尊关公像,一枚孔方石刻。
立马被众人决定了去处,关公放灶房,孔方放山门口。
【新春对联】一整套。
……她虽不才,自己也能写,小课堂里还压着年长学子写的一叠福字方斗呢。
剩下四包【金银锞子】。
元黎拆开,是猫狸子!
金银锞子有点分量,各个形态各异,有舔毛的,有拉伸的。
元黎挨个儿看了一遍,全是猫!是她的心头好!
观内的猪仔和狐狸们对此略有不满,又不好表现出来,连阿誉这种喜欢小玩意的毛孩子,够金银锞子时都犹犹豫豫的。
“发钱了!拿钱还不积极。”
元黎对他们的消极态度指指点点。
小倩把玩着一只团睡的小猫,茶香四溢,笑道,“我就不指望观主给我发鬼面的钱币。”
元黎气焰越发高涨,“就是!”
闹腾了一会儿,几人做起手工活。
小倩拿出两个竹篓子。一边是散装红线,一边是编织好的红绳。
全是她在灶房向胡夫人学习的杰作。
小倩近来观察金斗观运行事务,想要帮忙做点贡献,却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儿。
她央着燕赤霞拿过道观的账簿一看,账上都是东一笔西一笔的,进项最大头竟然元黎从府衙坑来的银钱。
可这种官府补贴性质的大钱,又不是风刮来的,一年得一笔差不多了。更稳定的进项,除了燕赤霞已经结束的兼职工作,就是后山种地的买卖。
可是冬天能种什么,全然坐吃山空。固然账上也能撑到明年就是了。
小倩把自己的隐忧说给元黎听。
元黎忽然想起夏天没有成型的大棚计划,激动道,“非也,冬天也能种菜!”
立即伙同众人,从市廬购来油布,把后山的菜圃都搭建起来。元天霸和胡之琼又风风火火投入种菜的事业中。
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第二个。
小倩指着账本上的端午集市,“庙会上我们卖的很好,年节下再去?”
她有了纸伞,不用再像遥远的欧罗巴洲吸血鬼一样躲在暗处,做什么都分外积极。
五彩绳是端午独有的,冬日花少,做佩囊也不太合适。小倩看着阿白发带上的毛线团,提出自己的方案,“我们织红绳吧!”
观里但凡长了手的,或多或少都参与了一下编织活动。
阿誉和阿白勉力编了几条歪歪扭扭的丑绳,就当是团建了。
一条红绳,又不是香包之物,立刻就能挂在身上。小倩与元天霸头脑风暴,把手工不甚伶俐的人都赶去制小纸袋。
届时再配上金斗观的印鉴,何等正式,何等神圣。
不仅如此,小倩还跟燕赤霞求教了些兴善寺话术,好用在下次集会上。
元黎看在眼里,觉得小倩同卢六娘一定很有共同语言。
编了几天的绳子,凑足了可以去庙市卖一年的量,小倩才堪堪停手。
她甚至还依依不舍,颇为遗憾,“几十年没编绳,手都生了。”
真正手生的元黎和胡珍珍却是手熟了。
停工的这天,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纵然元黎早有预感。虽然都是冬季,却不同寻常的冷。
往常她还有心思去后山溜达散散,喂养躲藏在水潭底部的鱼。这几日在山门处吹上一阵邪风,头都痛上小半天。
元黎把凛冬种菜洗衣的活计都停了,不许几个成精的动物出去搞非常规操作。
大伙儿围坐在灶房,或者聚在小托班教室里烤火。
几片冰晶就降落下来,不一会儿铺满树梢石缝,整个山头很快白茫茫。
阿白伸出去半个头,他一头白发,淋了几片雪花,什么都看不出来。
元天霸是个种地人,跟另一个种地人胡之琼探讨起瑞雪兆丰年的农事。
小倩喟然叹道,“这是我头一次在这里见到雪。”
元黎很是感同身受。
阿誉叽叽喳喳,“等雪停了,我们能堆雪人吗?”
被他大兄和胡珍珍日常武力镇压,“雪停了还得等两三日,你也不想吃药吧!”
燕赤霞也不练剑了,胡夫人笑眯眯坐着,元黎端了杯热茶。
大伙儿都坐在门后赏雪。
空荡荡的山间,一个身影由小变大。
待这人走到山门前,连阿誉也发出不爽的声音。
是宁采臣。
宁采臣走近,向众人叉手示意。
阿誉叫嚷,“你怎么又来了。”
宁采臣恭谨回道,“学生有事前来州府……今日是腊月初一,特地上山拜会敬香。”
正经的香客来了,又是雪天,总不能把人外赶。
元黎招呼他,“宁生到客舍歇一会儿吧。”
燕赤霞端了个炭盆,在客堂点燃,自己也陪坐在一旁。
胡珍珍抽空来送了几杯茶。
宁采臣歉疚道,“学生来时,还没有下雪,不想叨扰了诸位道长。”
宁采臣归乡后,左思右想,觉得自己太过怯懦。他虽不愿去翻开在山谷的记忆,但有时候人做了尴尬的事,总会在某个时刻不断回响。
他一想到自己曾上头怒斥道长妖魔鬼怪,连小倩驱逐也不愿离去,最后还全仰仗对方将他救回,就忍不住面红耳赤。
因而他这次回来,一为好好道谢,二是为……
“学生奉父母之命,与府城一位女郎定亲了。”宁采臣没有遮掩,坦诚道,“我来此,想看下倩娘过得如何,至此也好放心归去。”
元黎道,“你既然已经定亲,就不当再想着他人。这对你和新妇,对小倩都好。”
宁采臣沉默了一会儿,淡笑道,“道长说的极是。”
他不似在山谷时狼狈,也不比放榜前的茫然,此时精神头不错,又变成了一个谦逊友善的宁采臣。
宁采臣向两位道长道谢,放下山下带来的谢仪。元黎也祝贺他成家,盼他早日登科,锦衣归故里。
两厢说完,宁采臣便要告辞。
元黎点点头,趁着雪还未大,万一下上一整天,下山都成问题。
正在这时,小倩撑着纸伞,从外面踏雪而来。
好一派雪中风光。
宁采臣愣神的功夫,小倩放下手中的竹篓,利索地拿出根红绳,端着笑问道,“宁生既是来拜神,又即将成就好事,何妨求一条红绳,保佑郎君姻缘?”
元黎眼前一黑,怒视燕赤霞。
小倩都跟他学了些什么!
元黎在抓狂。
燕赤霞倒是两眼放光,一副孺子可教,有人出师的表情。
宁采臣这下沉默得更久,看着小倩神采飞扬,不由自主地说道,“学生请两条。”
小倩给他挑了两条红绳,放进事先备好的纸袋,心中稍有不虞。
——没有钤印的空袋子,总觉得缺了什么。
宁采臣上了柱香,将香火钱扔进三清殿门口的功德箱。
三人目送对方离去,看他的身影在雪中渐渐隐没。
小倩转头扒着功德箱研究。
“他随喜了多少来着?”
*
狐狸们&猪仔对茶茶小倩:怎么?就你清高!
宁采臣不会再出现了!杀青!
*
今天好冷!没有下雪但是好冷。
请大家注意保暖[三花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落雪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