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休养期间,惜予和王遗时负责消磨几个孩子的夏日时光。一个难得清凉的清晨,夫妻俩带着孩子们去赶早市。
走过沿街一溜儿摊位,有散发甜咸香气的早点摊,吱嚓吱嚓磨剪子的磨刀摊,兜售灭鼠药杀虫药的板车……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在卖金鱼乌龟的小摊子前驻足。
其中就数平宜最积极,一屁股蹲下,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盆中红白黑金相间的金鱼群。
惜予对王遗时一甩眼色,老王立刻也蹲了过去,“劝谏”道:“平平,我们先去吃早饭。爸爸饿了。”
平宜拍了拍他膝头,“爸爸,你看,那条是不是特别好看?”
大姐宁宜叹气,“你出来前不是答应我们不买玩具的吗?”
平宜抬头瞥了眼旁边的姐姐,反驳道:“我现在有说要买吗?看看而已。”
姐妹俩眼看着又有争执起来的苗头,王遗时不再犹豫,一把捞起平宜。
平宜的目光恋恋不舍地望着金鱼摊,被父亲夹抱着,身不由己地随大家往前走了。
—·—
一行人走到常惠顾的馄饨铺前,因天气炎热,店门前支出两张厚实的油布棚,下置数桌,但初升的太阳依旧透过布面间隙投下长长一缕光痕。
点单之后,宁宜帮着惜予布筷,王遗时给几个小孩轮流擦手。
平宜百无聊赖,拽了拽同坐一条板凳的瑀舟,“你想喝豆浆吗?”
瑀舟摇头,又问瑆舟,也不想喝。她正低头失落,惜予却开口,“我想喝,咱们去买吧。”说罢起身,对平宜伸出手。
平宜看上去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牵住了母亲的手。
母女俩沿着热闹的街市返回,豆浆摊边上卖金鱼的老板看到了她们,笑呵呵地招呼:“小姑娘,来买金鱼吗?”俨然拿她们当回头客看了。
平宜见自己借豆浆之名偷溜出来看鱼的计划被戳穿,一时羞恼地低下了头。
惜予晃了晃与女儿交握的手,领着她走到摊位前,对那老板说:“家里实在搁不下,就看看行么?”
老板了然,笑说不要紧。
平宜喜极,挣脱了母亲的手蹲下去,饶有兴趣地转动脑袋,跟那些金鱼一起巡游着。老板索性给她递来一把小马扎,一老一少就这么坐着交谈起来。
“它们长得都不一样。”
“对,品种不同嘛。”
“这条是什么品种?”
“红顶虎头。”
“那这个也是咯?”
“呜,不对,这是鹤顶红。虎头呢胖嘟嘟的。喏!这条才是虎头。”
惜予立在一边听,会此时,金鱼摊又来了新客人,隔着摊位一段距离就听到他问:“老蔡,今日怎么有闲心出摊?我必得照顾下你生意。”
惜予直觉声音熟悉,直到摊主抬起头,热情地喊他“萧三”,她惊讶地转身看去。
竟然真是萧叔涯!
惜予回眸,萧叔涯眼眸中亦满是惊讶,随后抱着怀中孩子,步履稳当地来到金鱼摊前。
他二人并肩而立,眼中意外相遇的惊愕逐渐转变为迷茫,都不知该如何称呼对方。
从前她唤叔涯,他唤顾惜。
岁月之变幻,如今,她当唤萧三先生,他当唤王太太。
惜予不想由自己开口打这个招呼,对萧叔涯,她从不主动,这一习惯在久别重逢的今日也没改变。萧叔涯像是知道这个口要由自己来开,可他不想唤她惜予,更不愿喊王太太。
惜予是谁?谢家女儿,她不是我青春年华心爱的女孩。王太太,听上去毫无相干的人,就更是可笑了。
惜予的目光落在了他怀中两、三岁的女孩身上。
萧三于是托了托臂弯里的孩子,“叫人,叫嬢嬢。”
这孩子哪认得惜予,怕生,抱着萧三脖子转过脸去。
惜予笑笑,探手把地上看鱼的平宜拎起来。平宜这个人精识相得很,甜甜道:“爷叔好!我叫平平,是这位女士的小女儿。叔叔,您也带妹妹来买金鱼吗?”管他认不认识,和爸妈差不多大的男的就喊“爷叔”,女的就喊“嬢嬢”。
惜予立刻发现话里意思不对,什么叫“也带”?扭脸瞪了平宜一眼:谁说要给你买鱼了?
萧叔涯说:“顾惜,她不像你。”
脱口而出,他还是喊了那个早不存在的名字。
平宜听了这话可不高兴,抢白他:“妹妹也一点都不像叔叔。”
真是半点都不肯吃亏。惜予叹气,这点实打实是随了她。
惜予问萧叔涯女儿的名字,他说叫兰姝。惜予柔声问:“兰姝,可以给娘娘抱抱吗?”
小姑娘不喊人,但却点头肯让她抱。
惜予抱她入怀,萧叔涯空出手来,立即在摊子前给女儿挑起了金鱼。
平宜坐着小马扎朝他挪了过来,“要我给你推荐吗?鹤顶红好看,虎头也不错。”
老板心想:小鬼头现学现卖,居然就敢班门弄斧来了!
她说的头头是道,萧叔涯很难不喜欢,遂点了点头。平宜很快选中一条虎头,萧三又挑了两条,都叫蔡老板捉起来。
平宜目不转睛地看着,充满了对金鱼的渴望。萧三看在眼里,偷偷瞥了眼旁边,见惜予正和兰姝打成一片。
他一向认生的女儿斜倚着头靠在惜予肩膀上,惜予伸手嘟了一下她的脸蛋,兰姝笑了起来,倒向惜予肩颈处。
萧叔涯赶紧凑到平宜身边,指着金鱼问她:“想要吗?”
这一问,平宜眼里放光,不迭点头。萧叔涯轻摸了一下她脑袋,“给你买。快挑!快!”
惜予和兰姝逗够了之后,再转眼找平宜,只见她手里已捧着个小玻璃缸,心满意足地盯着里头两尾鱼。惜予立刻幽怨地朝萧叔涯睨了一眼,他正招来不远处等候的仆人,把金鱼交给他,才回头从惜予处抱回兰姝。
“多少钱,我给你。”
“是老蔡送的。”萧三怕她有心理负担,又解释,“他是我好朋友,喜欢养鱼,闲来无事就出个摊玩。”
“高兴了?”平宜点点头,惜予又问:“是不是漏了什么话?”
平宜怀抱鱼缸对萧叔涯浅鞠了一鞠,“谢谢爷叔!”
萧叔涯承了她的谢,他准备走了,却迈不开步子,目光仍执着而贪婪地放在惜予身上,“你是不是也漏了什么话?”话说出来又觉得不成体统,自己如今还有什么资格公然向她索取?
日头愈上,赶集的人流渐渐稠密,周遭声响越来越热闹。惜予望着萧叔涯,他依旧是她记忆中芝兰般角立杰出的少年,尽管簿中旧照已蒙尘,斯人却仿佛冲破时光闯到眼前来。
萧叔涯亦觉得她无论脾性,还是容颜都分毫未变,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被冻结在了分开的那年。
“叔涯,再见。”
“今日暂别,可我与你有话要说,择期另约。”
惜予只笑,不再看他而看兰姝,挥挥手和她道别。
—·—
金鱼摇动柔曼如纱的蝶尾,在水缸里缓缓游动着,隐入一片浮萍下。几滴雨点打在叶上,渐渐密了起来,福煦路又迎来一场雨。
门廊下,谢十七半躺在藤编摇椅上,闭目假寐。宁宜坐她身边一把酸枝木圈椅里,手持当日晨报,念到:“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本客户便利起见,特于昆明设立分行,现已承办……”
谢十七稍抬胳膊,她便住了声。
晚夏雨声淅淅沥沥,谢十七自有烦忧。距厉经韬启程前往乐清已有一月,至今没有传回半分音讯。
今非昔比,外头仗越打越乱。他们从家出发的的时候,正值徐州陷落,日寇图谋入侵武汉。为争取更多布防时间,竟行焦土政策,以炸药决花园口大提,引得洪灾肆虐百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与此同时,日寇狼行,已至安徽境内,以武力占领省会安庆。
战乱继以灾荒,神州沦胥至此,今日中国已无一片乐土。
因此厉经韬一日无消息,谢十七的心便更加悬一分。那些忧惧日积月累,这段时间虽说日日居家调养,她气色却一直不见好。
惜予从前厅来,身后跟着平宜。
谢十七听脚步声辨得出来人,懒得睁眼。待母女俩的脚步停在跟前,她悠悠启唇问:“怎么过来了?”
惜予推推平宜肩膀,她上前牵起宁宜的手,将姐姐带离院子。
待姐妹俩走远,惜予在此前宁宜的位子坐下,“给你洗了葡萄,吃点吧。”
“你帮我剥。”十七本没胃口,为了逗惜予还是应承下来。
惜予正剥葡萄,十七问她:“有小厉消息么?”
“爸爸今朝又托了萧老会长去打听。妳莫着急。”
“报上说南边也不很太平,我担心他。小妹,我天天夜里做梦。不是梦到小厉一身血找了回来,就是他被日本人捉去了,一个好的都没有。”
“梦都是反的。”
十七将背后靠枕挪了挪,从躺椅里稍微坐起来些,惜予喂了一颗葡萄给她吃。
她边嚼边又问:“武汉那边呢?有消息了么?”
“这倒有,方才来的消息。电报在爸爸那边,我背给你听。”惜予稍加回忆,复述道:“皆安。汉路绝,儿且暂避。马。”(家中一切安好,武汉交通断绝,你们姑且留在上海避难。二十一日电。)
听闻家人无虞,谢十七脸上添回几分光彩,这才注意到,惜予的情绪也不是很好。
“垮个脸做甚?不开心了?”
“还不都怨王遗时。”
说是从今早醒来,她就和王遗时别扭上了。谢十七才听到这,整张脸绽出一种故作的惊诧,“哟!你把我那二十四孝好妹夫怎么了?你咬他了?”
“什么呀,”惜予哭笑不得,“明明是他无理取闹。”
事因萧叔涯而起。
那萧三果然言出必行,说改日再约就必有回音。前两天传话来,邀惜予单独赴兰心剧院一会。
王遗时本想劝惜予另寻个机会婉拒算了,无奈萧三到底比王教授多长一个心眼,特意吩咐那传话佣人等着门,非得到谢小姐一个确切的回答,才可以归去覆命。
王遗时此时还心存期待,以为妻子会直截了当地拒绝,但惜予却未如他所想。她想了想,很是爽快地对那佣人点了点头,“和你家先生说,不见不散。”
到这步倒还没见他有什么情绪,甚至口头上还大方支持惜予出门和萧三叙旧。可随着赴约时间越来越近,慢慢的他话就多了起来。
他为什么约你去剧院?还单独见面,有必要吗?不如咱们邀请他来家里用饭吧?他妻子怎么会同意?……
要说王教授的脾气,从来算不得豁达,甚至有些时候称得上是个小心眼。
惜予任由他嘀咕,这一纵容就到了今早,也就是赴约当天。王遗时从睁开眼,躺在床上就摆出一张“死人面孔”,显然唯一的解药就是惜予一句“我不去了”。
见惜予不搭理他,顾自倒水洗脸,王遗时只得主动凑了过来,又念起那番希望她不要赴约的老话,叨叨叨、唧唧唧……她终于是被逼得忍无可忍,毛巾往脸盆一甩,溅得他满身水渍,脸也不洗就走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