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的寒雨淅淅沥沥打进鹊尾坡外干黄的土地里。曹操听闻黄楚擅长火攻,因此下令大军安营扎帐处清除尽附近杂草灌木。兵士夜巡次数安排得格外密,三令五申小心火烛。
因黄楚先前两次在博望坡烧出了大阵仗,曹军如惊弓之鸟,见近来天干气燥,众人不免忧心忡忡。今日有雨,虽然不利于行军,但降低许多火攻的风险,实在是喜事。
秋风秋雨瑟瑟,周遭一片荒凉,寸草不生。蔡瑁与蔡夫人携刘琮冒雨抵达鹊尾坡,只觉前途风雨飘摇。
蔡夫人孝服未除,一路颠簸北上,凄风苦雨中远眺见曹军大营上飘舞的“曹”字大旗,好像忽然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了实感,喊停车夫,说道:“总之都是屈居人下,我宁愿在黄楚手下讨生活。”要唤车夫改换路线,被蔡瑁厉声喝止:“都已经到此,安能反悔!”
刘琮本就不愿降曹,听见继母这样说,忙道:“曹操欲得荆州久矣,怎会真的保奏我家世代为荆州牧?恐怕是诓骗之词。不如与刘备联手抗曹,反而不像如今这般日夜难安。”
曹操已经加封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蔡瑁怎会放蔡夫人母子离去?自然不许,向蔡夫人道:“你忘了?黄楚险些死在你我手里,换成她是你,你能给对方留一条生路否?”
蔡夫人沉默不语,放下车帘,只得任车夫继续赶路,往曹营去。
曹营旌旗猎猎,军容威武,两队士兵列队在道路两旁,皆执刀斧,寒光闪闪。道路尽头,立于土台之上、身后有诸将簇拥的人,想来便是曹操。
从前曾听刘表说,曹孟德身长七尺,却能让八尺壮汉不敢直视。此刻蔡夫人远远望去,那个身影竟比传闻中更令人心悸,远远观之,似有虎踞龙盘之姿。越走越近,只见曹操玄色大氅下露出半副金甲,甲片在阴雨天里泛着青芒,他头上并未着冠,灰白鬓角被丝丝秋雨沁得发亮,细眼藏锋似地半眯着,眼神如渊,深不可测。
蔡夫人身着素白孝服,感觉自己周身被人打量,像是一只绵羊走入虎穴。她心底惧怕,余光看向弟弟,却见蔡瑁满面欣喜,明明是投降,却仿佛立了一件大功,显露洋洋得意之态。
蔡夫人又看向刘琮。刘琮显然被曹操的威势震慑,脸色苍白,鬓发额角浸透了冷汗。
“荆州牧刘琮,携母蔡氏拜见丞相。”蔡瑁向曹操见礼毕,立在一旁,高唱道。
蔡夫人连忙携刘琮向曹操行礼,刘琮双手将印绶兵符奉上。
曹操居高临下睨着他们,仿佛已经透过这母子二人看见了荆襄九郡的山川沃土。随后他的目光凝在了蔡夫人低头时露出的半截后颈,这莫名让他想到了自己卧房里那块莹润无瑕的白玉枕。
程昱轻咳了一声。
曹操猛然惊醒,伸手扶起跪拜的刘琮,温言抚慰道:“本相此番南下,正要讨伐逆贼刘备。贤侄顺应天意,实乃明智之举。”
曹操设宴款待荆州众人,宴席间觥筹交错,曹操举着酒樽踱到蔡瑁身侧:“德珪一路辛苦,路上可曾遇到刘备军袭扰?”
蔡瑁连忙起身祝酒:“托丞相洪福,那刘备小儿畏惧丞相军威,龟缩在襄阳城内不敢外出侵扰。末将一路沿唐河逆流而上,未遇半个敌兵。”
曹操听闻,心中一动,面上不露声色。二人饮酒,曹操目光往蔡夫人身上一带,再去看蔡瑁,见蔡瑁连忙垂下眸子假装不察,曹操大笑。
一整日,直到晚宴结束,曹操绝口不提荆州牧一事。
刘琮心下不安,蔡夫人也焦急不已。她忍不住偷偷打量曹操的脸色,却每每撞见曹操唇角含笑盯着她看。
筵席将散,蔡瑁道:“姐姐,咱们姐弟舅甥全赖曹丞相庇佑,姐姐当为丞相把盏。”
蔡瑁当众开口,蔡夫人无法拒绝,只得颤着手起身,手执铜壶,为曹操倒酒。
曹操喝着美人亲手倒的酒,心思却仿佛不在美人身上,一双眼睛紧紧睨着蔡瑁和刘琮。
刘琮少年气盛,还不懂得遮掩表情。
美酒落肚,曹操笑道:“嫂夫人如此有心,我当保奏贤侄任青州刺史,今夜便好启程。”
刘琮连忙起身推辞道:“琮不愿为官,愿做一介草民,守父母乡土。”
曹操道:“青州临近帝都,教你随朝为官,免在荆襄被人图害。”刘琮再三推辞,曹操皆不准。
刘琮只得与蔡夫人同赴青州,荆州旧将中只有王威一人相随,其余人只送行到营门外。
刘琮刚离开曹营不久,曹操便吩咐大将于禁,命他轻骑追杀。
蔡瑁在旁,连一丝不忍都未曾流露。不知是不敢流露,还是根本无动于衷。
“典韦,典韦……”曹操望着蔡夫人母子马车远去的方向,低声叹道:“若卿尚在,当知今日……”
在生死大事上,刘琮不算太蠢,他并未听话往青州方向走,而是趁着夜色遮掩,试图兜一个圈去西南方向:虽然不是有意投奔刘备,但到底能远离曹操掌控。
奈何马车行动不如骑兵迅速,于禁率兵急追,不多时便追上,大喝道:“我奉丞相令,教来杀汝母子!可早纳下首级!”蔡夫人在车中听见,抱着刘琮大哭。
这时一声炮响,不知从那里平地钻出一队人,约有百人之众,各擎火把。
于禁定睛一看,中间一名陌生将领,高挑着两面大旗,一面上书“糜”字,一面大书“黄”字。
“黄、黄楚!”于禁大惊。众兵士亦大惊。
黄楚,火把……
听得远处又有骑兵动静,为首两名小将大叫:“爷爷刘封在此!”“爷爷关平在此!”
糜芳朗声笑道:“我军师神机妙算,果然被我等寻得。你是何人,敢在此地行凶,拿命来!”
若说是只看糜芳、刘封、关平三人,于禁未必放在眼里,或许策马上前搏杀,但若黄楚那妖妇在此……于禁犹豫不前,而身后士兵早萌生退意,一人策马至于禁身旁,说道:“刘备军至此,将军未知其虚实,不宜冒进,宜回军告知丞相。”
于禁纳谏,率队撤回,任由蔡夫人与刘琮被糜芳接去。
自然,曹操面前,他极力渲染刘备军容之盛,以逃脱失职罪责。
曹操并未追究。只是对于蔡瑁的疑心又重了三分。
是夜,程昱捧着地图进帐,见曹操正在擦拭佩剑。
程昱恭谨侍立在旁,问道:“夜已深,主公为何拭剑?”
曹操道:“逆贼在侧,不能安枕。文若需为我解忧。”
程昱道:“丞相怀疑蔡瑁?”
“蔡瑁不过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而已,本就不足信。用他,也无非是借他操练水军的本事一用。只是这次……”剑身映出曹操阴沉的面容:“太顺了……刘备那大耳贼既然在我军附近出没,为何不伏击荆州水军,而是放任其通行无阻?”
“主公所虑甚是。”程昱道:“既然蔡瑁此人本不可信,主公不如杀之,趁势接管他此次带来的五万水军。无论张允所率之荆州水军是否诚心归顺,主公有水军在手,都易于应战。”
曹操沉吟许久,说道:“又或许是黄楚的反间计……我军之中并无擅长水战之将领,若杀蔡瑁,五万水军在我手中亦不能发挥其应有之效,反而白白消耗军粮。明日传我军令,命蔡瑁明日启行回荆州,”曹操剑锋划过地图上的标记:“走白河。我大军明日亦同步开拔,开往博望。于禁胆怯,被区区几个火把吓怕。明日荡平博望,也好医一医众将士的心疾,免得一个个看见黄阿丑的名字就吓破胆。军心不稳,如何能胜敌军。”
糜芳护送蔡夫人和刘琮入博望城,说道:“我遵黄军师令,护送夫人与公子至此地安歇。二位放心,今夜曹军不会来攻。明日我派兵送公子至襄阳,至于夫人,军师有言,夫人可以自择去处。”
先是险些受辱,又在鬼门关走过一遭,蔡夫人惊魂稍定,落泪道:“我无别处可去,唯有与琮儿孤儿寡母相依度日。琮儿去哪,我便去哪。”
糜芳补充道:“军师说,乱世纷纷扰扰,夫人若想回娘家、从此不涉世事,可以送夫人去南阳,与令姊同住。”
回想起先前差点要杀掉黄楚,蔡夫人只觉无颜面对,衣袖掩面,泣道:“纵然姐姐与外甥女相容,我亦有何面目投奔。且琮儿年纪尚幼,身旁不能无人照顾。我随琮儿便是。”
糜芳道:“那夫人与公子早歇,明日送二位去襄阳。军师嘱咐说,还请二位安然停留此处,勿往别处逃去,否则军师不敢保证二位生死。”
蔡夫人和刘琮诺诺答应。
刘琮至襄阳,见刘备,劫后余生,涕泗横流,倒身便拜,谢他刘备搭救之恩,又谢先前投曹之罪。
刘备连忙上前扶住:“贤侄快快请起。”看着刘琮想起刘表,不免泪目道:“前事不必再提。我今日,总算对得住你父亲临终托孤之谊。”又引他至黄楚面前:“贤侄需多谢军师,若无军师神算,我如何能救得出贤侄与嫂夫人。”
刘琮又欲下拜,黄楚也没拦他,受了他这一拜。
刘琮道:“母亲说无颜来与军师相见,我便代母亲行礼,谢过军师。”又拜了一拜。黄楚也坦然受了,然后才扶他起。
刘备道:“为守兄长基业,我须力保荆州不落入曹操手中。贤侄须助我。”
刘琮忙道:“此乃侄儿分所应当。侄儿无能,全听叔父安排。待击退曹军之后,侄儿愿上书朝廷,请叔父接管荆襄九郡。”
刘备忙谦辞。
黄楚道:“此是后话了。在此之前,还请公子随我到荆州走一趟。”
2025.02.24:将荀彧改为程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曹操的老毛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