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深秋,临安城里下起秋雨,绵绵细雨静静地飘洒下来,城内鳞次栉比的屋舍都仿佛笼罩上了一层雨雾。
郭芙亲手把信交到刘侍郎手上,悬了十日的心总算安稳落地了。她长长地舒了口气。她和杨过一刻不敢耽搁,昼夜兼程,只用十日就赶到了临安。此时此刻,她心力交瘁,再也难以支撑了。
郭芙和杨过回到客栈,草草吃完阳春面,郭芙倒头就睡。到第二天,她有了点精神,拉着杨过在临安城里四处闲逛。
在定居襄阳之前,郭芙在桃花岛生活了很长时间,经常乘船到临安玩,临安城内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美景,她再清楚不过了。
杨过虽是在嘉兴长大,嘉兴离临安很近,但他从没来过临安。郭芙带他去哪儿,他就去哪儿。
两人来到西湖,正好天下起小雨,烟雨朦胧,西湖美景若隐若现,幻若仙境。正所谓晴西湖不如雨西湖。
郭芙赞叹道:“当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杨过,你去找条船,我们泛舟西湖,好不好?”
到临安之前,杨过还急着去嘉兴,真到了临安,离嘉兴只有一步之遥了,他反倒是近乡情怯,不着急了。
杨过点头,道:“好,你在这里等我,我去租船。”
过了一会儿,一条乌篷船缓缓摇来。杨过站在船头,喊道:“芙妹,你拉着我的手,我牵着你,你跳下来。”
郭芙笑道:“不用。”她脚微一用劲,轻巧地跳到船上,船身没晃动一下。
船夫奇道:“姑娘是我们江南水乡的吧。”
郭芙道:“我自小生活在海边,也算是水乡人家吧。”
船舱很小,郭芙和杨过刚好坐下。杨过拿出两包点心,又像变戏法似的端出一壶茶。
郭芙惊喜道:“你什么时候买的点心?”
杨过打开纸包,把点心捧到她面前,说:“租船的旁边有个点心坊。你尝尝。”
郭芙拿了一块蜜枣糕,小咬一口,味道自然是比不上家里厨娘的手艺,做得很粗糙,但她很喜欢。
她笑得眉眼弯弯,说道:“好吃好吃,你也吃。”
船夫看着两个年轻人,目光和煦,心有所感,一边划船往断桥去,一边唱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秦太虚所作的一首词《鹊桥仙·纤云弄巧》。
郭芙面色微红,嘟囔道:“船家好不正经。”说完,自己忍不住笑了,缓缓低下头去。
杨过心软得一塌糊涂,温柔地注视着她。他心中微微一叹:“我和芙妹永远这么快乐,此生也算是没有虚度了。”
小船慢悠悠地摇到苏公堤,堤上游人如织。郭芙扶在小窗上往外望去,说道:“杨哥哥,你看,苏公堤后面的风景更美。西湖太美了。”她叹了口气。
杨过见她说着神情低落下去,忙问:“怎么了?”
郭芙道:“不知道这次蒙古人大举南下,襄阳能不能顶住。若是襄阳城破了,蒙古人南下就势如破竹了,打到临安也不过眨眼之间的事。到了那日,也不知还能否保住这么美的景色,我真害怕到时候会尸横遍野,血把西湖水都染红。”
她一低头,一滴泪水掉进茶杯里。杨过轻轻握住她的手,正要开口安慰她,突然听见苏公堤上有人大声呵斥:“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挡贾公子的路,滚开。”
郭芙和杨过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家丁模样的中年男子正在大声骂一个挑着杂货的小贩,那家丁身后有一辆马车,马匹高大俊美,是上等的好马,却用来拉车,如此暴殄天物,足以见得坐车的人非富即贵。
小贩连连道歉,赶忙往旁边躲,那家丁却觉得还不解气,一脚把小贩踹下西湖。那小贩撕心裂肺地喊救命。旁边围观的人群中有人立马跳进湖里救人,又有人抓着那家丁,要去衙门告他无故伤人。
船夫摇头叹气,说道:“真不知天高地厚,那是贾相国的公子,哪个衙门敢找他的麻烦?”
郭芙听了这话,立马不服气,道:“贾相又如何,我偏要找找他儿子的麻烦。”
杨过在桌上放下一两银子,道:“船家,船钱在这里,你先别划走,我们还要坐你的船回去。”
郭芙和杨过用剑在船身上一点,身子陡然跃起,从船舱中飞出去,轻轻地落在苏公堤上。杨过一把抓住那家丁,抬手一扬,把他扔进西湖里。郭芙跳上马车,把车夫赶下去,撩起帘子,但见里面坐着一个痴肥臃肿的男子。她用剑柄对准他,冷声道:“贾公子是吧?”
贾公子乍一见是个容貌绝美的姑娘,眼睛发直,说道:“好标致的小娘子。”他正想扑上去,再一看郭芙手里的剑,吓得冷汗突冒,再不敢有邪念。
他脸色惨白,颤声说道:“好好好......好大的胆子,你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劫道。你可......可知道我爹......是谁?”
郭芙冷笑道:“我管你爹是谁,把钱拿出来!”她手腕一动,剑出鞘。
贾公子再不敢多说一句,利索地掏出身上所有的银两,双手递过去。
郭芙拿了银两,跳下车,杨过已把贾家家丁都收拾了,那小贩也被救上岸。郭芙正想把银两给他,杨过拉住她,拿过她手上的银两,见铜板不多,他又用自己的铜板补上,把所有铜板往天上一扔,铜板哗啦啦掉在地上,周围的人纷纷涌过来捡铜板,那小贩也弯下腰捡铜板。杨过趁机把银两塞到那小贩兜里,拉着郭芙,迅速离开了。
郭芙问他:“为什么要撒铜板?”
杨过道:“大家都弯腰捡铜板,才没人注意到那个小贩,免得他得了银子,反被人找麻烦。”
郭芙心中颇有些骄傲,心想他还挺聪明的。
两人笑了一路,下了乌篷船,回到岸上还在笑。郭芙说道:“你没有看到那个贾公子的样子,眼睛瞪得有牛眼大,要是我再吓吓他,他肯定会吓得尿裤子。”说着,她冷下脸,朝着苏公堤的方向啐了一口,“我们襄阳军民多年抵抗蒙军,过着那么苦的日子,临安城里的达官贵人吃得脑满肠肥,还在欺凌百姓。我真该揍那个贾公子一顿的。”
杨过道:“我马上回去揍他。”
郭芙转怒为笑,道:“算了吧,他肯定早就跑了。”
杨过见她笑了,也跟着笑了。
两人沉默着往前走了一段路。杨过突然说道:“芙妹,你们全家驻守襄阳,保护着这么一群酒囊饭袋,值得吗?”
他自幼深受小官小吏的耍弄盘剥,觉得蒙古人固然凶恶,但宋朝官员、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杨过道:“我妈妈去世后,我自己养活自己,那时候我还小,没人聘我做工,我就东讨一顿饭,西讨一顿饭。有次我饿得受不了了,看到有个当官的点了一桌子菜,就偷了个鸡腿,结果被打得半死,你看,我这里的头骨凸出来,就是当时被打的。”
郭芙伸手去摸,果真有一块头骨凸起。她是第一次听杨过说起他小时候流浪的事,心里止不住地发酸。
她低声道:“要是在襄阳,我爹爹妈妈都会出钱安置那些小孤儿的。”
郭芙自来以父母为榜样,父母做什么,她就做什么。若不是杨过问起来,她还没想过值得还是不值得。她怔怔地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正色道:“若是保护皇帝宗亲,达官贵人,就不需要这般辛苦了。杨哥哥,你有没有听过我爹爹的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妈妈说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贩夫走卒也是侠义之士,也是真英雄。”
杨过呆立不动,一颗心要从胸腔中跳出来,他在心里反复念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
郭芙见他愣神了好一会儿,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说道:“还走不走了?”
杨过握住她的手,轻声问道:“要是......要是襄阳城守不住,怎么办?”
郭芙的眼泪顿时涌上来,这是她从来不敢预想的事,她害怕会成真。她用力抽回手,一拳敲在杨过胸膛上,哽咽道:“把你的话收回去,快呸呸呸。有我爹爹妈妈在,有大武哥哥,小武哥哥,耶律大哥,还有我,还有......还有你,我们一起守,守得住!”
杨过心中登时升起无限豪情,他想起当年在桃花岛上黄蓉教他《隆中对》,讲到诸葛亮这一生就是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过说道:“呸呸呸!老天爷别信我刚才说的话,都是胡言乱语的。好,我们一起守,一定能守得住。”最后无非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只要能跟郭芙在一起,怎么样,他都是欢喜的。
郭芙听了这话,破涕为笑,又在他胸膛上轻轻锤了两下。
杨过握住她的手,轻轻一拉,将她带入怀中。郭芙瞪大眼睛,顿时呆住,她略一挣扎,杨过环在她腰间的手微微收紧,她不再动。郭芙听到猛烈跳动的心跳声,一时分不清是他的,还是自己的。
两人抱了一会儿,郭芙在他腰间一拧,杨过吃痛,松开手。郭芙“哼”一声,道:“还想抱多久?”
杨过心知她没有动怒,笑道:“芙妹,你真好。”
郭芙骄傲地一甩头,道:“还用你说,我当然好。”
第二天中午,郭芙和杨过赶到了嘉兴。两人正在吃饭,忽然听得对面的赌坊传来一阵吵闹打架的噪声。郭芙往楼下一看,只见一个老者拿着一根铁杖,慌慌忙忙从赌坊跑出来。
郭芙大吃一惊,忙跟杨过说:“那是我大公公。”
杨过虽然叫“西狂”,作风也狂放不羁,其实他一生追求的还是世俗的认可,他想做为国为民的大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