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足球]关于莉莉人生当中的八次告白 > 第15章 关于莉莉人生当中的八次告白

第15章 关于莉莉人生当中的八次告白

(40)

13-14赛季,瓜迪奥拉接手球队。

但现在想来,对方和拜仁的“不合拍”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瓜迪奥拉没有错,拜仁也没有错,他们只是不合适,就像两枚错位的齿轮,无论如何都无法紧密贴合。

拜仁踢不了“Tiki-Taka”。

一如瓜迪奥拉本人无法放弃他在足球哲学上的极致追求。

传控的特点在于短距离传送和频繁跑动。

球权就是球队的生命线。

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是2009年的巴塞罗那。

那一年,他们被称为“宇宙队”,强调靠前防守和自主进攻。

除门将以外的10名球员大举压进对手半场,通过高控球率来减轻己方防守球员的压力。

巅峰期的巴萨甚至可以踢无锋阵。

十个小矮人像玩“碰碰球”一样,就这么把足球传进球门。

球员与球员的衔接十分流畅,所有人仿佛共享一个大脑,相互之间往往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沟通。

而他们的对手,通常会像一条跟在皮球后面疲于奔命的狗那样被巴萨戏耍,沦为悲惨的背景板。

执教巴萨四年,瓜迪奥拉拿到了包括三个联赛冠军、两个欧冠冠军在内的整整十四座奖杯。

从这一点来看,他本人所坚持的足球理念无疑十分先进。

但德国不是西班牙,拜仁也没有拉玛西亚青训营。

瓜迪奥拉的性格决定了他绝对不会是守成者,不会守着上一任主帅留下来的建制遗产度日。

他需要开拓、需要重建,甚至是把拜仁整个推倒重建——

他需要一片能够完完全全施展他心中理想与抱负的乐土。

为此瓜迪奥拉可以非常有耐心。

就像“雕琢”一件伟大的作品那样,他不介意从零开始,也不介意在接手球队后的头两年之内没有成绩。

但拜仁会介意。

这是一家没什么耐心的俱乐部,就和皇马一样。

皇马的难搞之处在于他们的球迷,美凌格非常难以讨好,而拜仁的难搞之处则在于他们的管理层。

这家俱乐部的绝大部分高层都出自昔日的球队功勋,无论是贝肯鲍尔,还是赫内斯与鲁梅尼格。

这些人在拜仁的职业生涯战功赫赫,于是退役后,他们理所当然地进入管理层,管理球队。

在这里,只有一个位置是例外——

那就是主教练。

拜仁从来不会选择“自己仁”担任主教练。

他们通常是全世界搜罗各种有名气的教练,从希斯菲尔德(2007年)到克林斯曼(2008年)、再到范加尔(2009年),期间夹杂着老帅海因克斯的数次出山救火,再后来就是瓜迪奥拉。

开除教练的效率堪称世界第一。

于是悲剧开始了。

可能将其称之为“悲剧”也有些过分。

因为瓜迪奥拉与拜仁的强强联合多少是有些效果的,后者依旧在德甲联赛中战无不胜。

与此同时,瓜迪奥拉开始对球员的场上位置进行改造——

他首先将拉姆从“边后卫”改造为“后腰”。

然后逐步替换中场人员,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就是施魏因施泰格。

瓜迪奥拉还希望引进内马尔、苏亚雷斯、博格巴、阿扎尔、德布劳内等一系列球员,但这些名单统统被拜仁高层否定。

他们总担心巴西人无法适应德国的气候与环境。

担心队内的外籍成员太多,影响本土球员的利益,毕竟拜仁骨干清一色都是德国籍成员。

受制于德甲“50 1”的规定,拜仁无法像切尔西、巴黎圣日耳曼那样在转会市场上大笔挥洒钞票,这让他们在球员的竞争上很被动。

当然,这都是宏观层面上的球队变动。

除了被直接拿掉“首发位置”的倒霉蛋,换帅风波带来的影响对于大部分拜仁球员来说都可以忍受。

瓜迪奥拉是那种非常擅长处理更衣室关系的教练。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本人出身巴萨,当过球队队长,深谙球员间的各种小心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无论在球员生涯、还是在教练生涯,所取得的荣誉都足以傲视拜仁更衣室内99%以上的成员。

这位西班牙籍教练的情商非常高,很会做人。

这一点克罗斯能充分感觉到。

对方甚至是在上任之前就掌握了德语,所以无论是在赛前记者会上,还是在队内训话中都完全不需要翻译的帮助。

他的勤奋、和善(生活中)与工作狂属性,以及他所描绘的、美妙的战术构想迅速为瓜迪奥拉赢得了大多数人的信任。

球员们对他心悦诚服。

仿佛旦夕之间,所有人都变成了乖乖听话的“Good Boy”,当然不听话的会被瓜迪奥拉直接卖掉(他就是有这样的魄力与手腕)。

这是在拜仁从未有过的奇景。

因为在这家俱乐部,如果球员和教练发生冲突,一般后者才是被赶走的那一个。

克罗斯没有在更衣室“拉帮结派”的打算。

他不是这样的性格。

所以大部分时间下,他都是安静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拜仁更衣室的现任队委会成员以拉姆为首,或许还要算上诺伊尔、穆勒、施魏因施泰格,但后二者一向不太热衷于派系斗争。

而拉姆和瓜迪奥拉相处地很愉快。

这可能是后者拿掉施魏因施泰格首发位置后,却依然能维系好更衣室关系的原因之一。

随着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所有人都慢慢摒弃了俱乐部之间的嫌隙,开始将心思放到国家队的事务上面。

*情节有二创成分

(41)

这段时间,克罗斯一直尝试让自己忙碌于工作中。

最好整个身心都被球队的事务所占据。

从拜仁的宣传片拍摄,到13-14赛季主客场球衣推广,再到啤酒节活动的线下宣传。

当然,还有最基础的日常训练。

训练课分成很多个模块,例如原地步频训练、接球盘带、绕桩、接球射门、抗阻牵拉训练等等。

而作为一名中场球员,克罗斯的训练重点在于提高自身的盘带能力和持球过人能力。

他最近的状态有些异常。

因为他平常是最讨厌“商业活动”的那一类人,连参加都不会参加,更何况是尽心尽力地出席、服从主办方安排。

虽然克罗斯的竞技状态并没有因此而下滑,但他的反常行为显然引起了队友们的注意。

拜仁是一家很大的俱乐部。

它的国际化决定了球队内部成分复杂、派头林立,法国帮、荷兰帮,还有本土的德国帮。

不过克罗斯一向无心于“队长袖标”。

他对第二队长、第三队长的职位也没什么渴求,所以他总是那个站在一边旁观着队友与队友之间纷争的人。

毫无疑问,如果要谈到队内“刺头”,那里贝里一定是个绕不开的名字。

对方是法国人,司职边锋,速度很快。

12-13赛季,在老帅海因克斯的带领下,踢4231防守反击阵型的拜仁时常能够做到在断球后仅通过中后场几脚传递,就把皮球踢到对手半场。

这时,作为边路快马的里贝里和罗本地位就很重要了。

但瓜迪奥拉不是海因克斯。

他不喜欢踢4231,更不喜欢玩防守反击。

所以,毋庸置疑,法国人里贝里在瓜迪奥拉入主拜仁的这两个赛季踢得很“憋闷”。

他引以为傲的速度毫无用武之地,盘带也不是他的专长,与此同时,频繁的伤病困扰也让这位刺头的首发位置摇摇欲坠。

当然,拜仁有很多刺头。

里贝里只不过是其中“刺”比较多的那一个。

事实上,作为全德国最大、也是荣誉最多的俱乐部,一线队里面的每一名球员,谁又比谁简单呢?

刨去青训和租借给勒沃库森的一年半时间,在拜仁慕尼黑的六年堪称克罗斯人生中最复杂的一段时光。

一方面是顶级俱乐部对球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虽然这份“高要求”仍是在年轻的德国中场可以做到的范围之内。

但另一方面,即使已经在这里度过六年的职业生涯,但拜仁赛场下的“仁宫心计”仍是让他无所适从。

队友将更衣室消息透露给媒体、八卦小报已经是家常便饭。

在这种“云淡风轻”的诡异态度下,似乎肢体冲突也即将成为寻常——

罗本当众推搡穆勒。

里贝里更衣室和罗本斗殴。

当然,由于德国人天生崇尚铁血、崇尚顽强意志,再加上赛场下的“大打出手”竟然罕见地没有影响到拜仁的成绩,所以这种恶性斗殴事件便也被高层轻拿轻放、轻飘飘地让它过去了。

这是克罗斯所无法理解的。

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在向钱、向荣誉看齐。

当然,球员的快乐需要荣誉来作注脚,否则便没有意义。

但这样就足够了吗?

他们不需要成为一个整体吗?

还是仅仅需要看上去像一个整体?

在“拜仁球员”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华美头衔背后,现实究竟如何,无人在意,也无人关心。

细究起来,克罗斯在慕尼黑的六年生活似乎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

这四个字是:也就那样。

没有好到让人赞叹连连,却也没有坏到让人无法忍受。

虽然俱乐部的主席很讨厌,某些队友也麻烦不断,但还是有那么一两个队友是很好的存在。

比如穆勒。

在拜仁这些队友里面,克罗斯和对方的关系最好。

托马斯·穆勒,德国人,拜仁青训出身,也是慕尼黑本地人。

穆勒从2000年就加入了拜仁青年队,当然,是以业余球员的身份,在踢球的同时还要兼顾中学学业。

虽然他比克罗斯大了一岁,但却比后者晚了一年才升入一线队。

穆勒的性格很棒。

这一点相信无论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12年拜仁欧冠决赛失利的那一次,对方给球队的每一个人都发了短信。

在发给克罗斯的那条短信中,他这样写道:

“Toni, es ist nicht deine Schuld.”

(Toni,这不是你的错。)

当指责的舆论铺天盖地犹如海啸一般涌向克罗斯的时候,穆勒像一个真正的朋友那样,选择站在了克罗斯的那一边。

虽然后者不善言辞(克罗斯一贯如此),但并不代表他会对这些支持无动于衷。

“你最近有什么烦恼吗?”

在一次训练课中,穆勒这样问道。

对方可能以为他在为“合同”的事情担忧,因为2014年是克罗斯的合同年,如果拜仁有意续约,那他们应该早在2013年就拿出新合同。

事实上,鲁梅尼格也确实提供了一份新合同。

只不过条件苛刻——

年薪650万欧,签四年。

克罗斯对这个数字不满意。

这并非是因为他“贪财”,至少不仅仅是因为金钱的原因,很多时候,薪资是球员地位的一个象征。

他可以不要求队长袖标。

因为克罗斯知道自己不善言辞,不适合成为球队领袖。

但作为球员,作为一名天资卓越的中场球员,他天然需要维护自己在队伍当中的地位。

“失权”是一个很危险的状态。

06年的巴拉克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他先后成为拜仁、德国男子足球队的双料队长,又先后失去这两个职位。最后,在2009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上,巴拉克被波多尔斯基当众掌掴,事后无一人为此发声,德国足协针对后者的处罚更是不痛不痒。

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社会达尔文主义……

随便用什么名词来形容,事实就是,克罗斯必须服从整个足球世界运行的规则,虽然他也不太喜欢这套“规则”。

但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权力和地位都需要自己去拼、去抢。

拜仁给新转会过来的格策开出的价码是1000万欧元。

但只给克罗斯开出了650万欧。

当然,俱乐部有俱乐部的考量,比如同为中场球员、双方位置重叠,但鲁梅尼格明显更看好未来格策的发展。

他选择“押宝”格策,这是他身为拜仁主席的自由。

虽然并没有明说,但克罗斯就是能感觉到:

俱乐部对他缺乏足够的尊重。

从2008年,到2014年,一直如此,从未改变。

所以,面对穆勒提出的问题,克罗斯发现自己其实很难回答——

因为他确实为“合同”的问题而烦恼。

但只有一会会儿,因为他从未对俱乐部抱有期待,所以在拿到新合同、看到上面所罗列出来条件的时候,自然也谈不上失望。

拜仁不急着谈续约,克罗斯本人也不急着谈续约,双方都决定世界杯结束以后再谈这个问题。

除了合同之外,困扰着克罗斯的,其实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而这部分原因显然不适合和队友分享。

(42)

在上一次和克罗斯太太的通话中,对方这样暗示道:

“托尼,我看到了《慕尼黑晚报》上刊登的关于啤酒节晚宴的合照,我得说,你的队友和他们各自的女伴都看上去挺不错的。”

“很登对,不是吗?”

克罗斯知道母亲想要说什么。

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这已经不是对方第一次提及这个话题。

克罗斯太太就像每一个操心孩子生活的母亲一样——

牙牙学语时期担心小孩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青少年时期开始关心兄弟两人的学习成绩,成年后,她又把目光放在了克罗斯和菲利克斯的事业及婚姻上。

菲利克斯去读了大学,他正在为他的未来而奋斗,所以“结婚”对于他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

但克罗斯不一样。

首先,他比菲利克斯大了足足三岁,他今年二十四岁了,却连一个正经的女朋友都没有交过。

家人们从未在报纸上读到关于克罗斯出入夜店的花边新闻。

这让作为父母的克罗斯先生与克罗斯太太既感到骄傲,又有点担心。

显然,他们的大儿子是一个品德优秀的人。

但他为什么迟迟不愿意交女朋友呢?

是训练太忙?

还是比赛压力过大?

在慕尼黑的这几年,他难道就没有碰到过一个合眼缘、愿意继续深入了解的姑娘吗?

他的队友恋爱的恋爱,结婚的结婚。

看看穆勒吧!

对方甚至在刚满二十岁的时候,就和认识两年的女友步入婚姻殿堂了。

联想到克罗斯的性格,克罗斯太太觉得大儿子肯定不擅长讨女孩欢心。

因为他从未在青春期表现出“男孩”所应有的那种躁动、情绪起伏不定的状态。

他没有带过女孩回家。

由于训练的原因,他甚至直接翘掉了中学的毕业舞会,所以,也自然不会有“舞伴”的存在。

克罗斯仿佛一心都扑在了足球上。

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带过他的每一任教练都夸这个男孩“心志坚定”“有毅力”,他本人的职业态度没有任何问题,和克林斯曼、范加尔等人的矛盾也更多是因为和对方的战术体系不适配。

俱乐部和经纪人对这一切乐见其成,毕竟酒精与女色毁掉了太多天才。

但作为家人,克罗斯太太需要考虑更多。

足球运动员是一种很特殊的职业。

也许,在某些幸运时刻,球员能和俱乐部的队友成为朋友。

但假如日后其中一个人转会了呢?

转到敌对俱乐部,每个赛季双方都要对上三四次,从联赛到杯赛,全方位竞争、水火不容,朋友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友谊真的能丝毫不受到影响吗?

这是一条非常非常孤独的道路。

球员绝大部分时间都要奉献给俱乐部,训练、比赛、配合球队宣传,他们没有双休日,远离家乡,和童年时代的好友也基本断了联系。

虽然高额的薪资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这份辛苦。

但作为一名无条件偏袒孩子的母亲,克罗斯太太仍是希望,她的儿子能够尽可能地过得快乐一些,比如拥有一段普通却幸福的婚姻。

一个人孤身在外踢球很累吧?

她不止一次地想这样询问克罗斯。

但后者从不抱怨,也基本不会主动分享发生在他生活中的烦心事,这让作为家人的他们即使想关心,也无从下手。

“或许你也应该考虑……”

听着母亲从电话另一头传来的声音,克罗斯的下意识反应却是转开话题:

“妈妈,我最近有点忙,这件事我们以后再说好吗?”

他的声音听上去十分疲惫。

不得已,克罗斯太太只好止住了话头。

挂断电话后,克罗斯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拜仁没有球员宿舍,所以当他结束在勒沃库森的租借生涯后,他给自己在慕尼黑又重新租了一套公寓。

因为单身,没有女伴来过夜,他不需要做饭,也不养宠物,所以克罗斯不需要太大的空间,一百平方米出头、两室一厅足够。

客厅只开了一盏花瓣型的小吊灯。

暖橘色的光芒照在木质地板上,克罗斯握着手机发呆,漆黑的屏幕倒映出他的面容——

他在想一些事情。

今年年初,拜仁主席赫内斯因为“逃税”被关进了监狱。

鲁梅尼格接替了他的职位,也接手了赫内斯留下的一切权利。

他做主引进格策、放任主教练瓜迪奥拉对施魏因施泰格的打压,短短数月,俱乐部高层就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动。

不过显然,前任主席的遭遇没有对拜仁的成绩造成任何影响。

13-14赛季,南大王依旧在联赛中高歌猛进,他们领先第二名多特蒙德整整十九分,并且提前七轮夺得德甲冠军。

按理来说,拜仁前途一片光明,考虑到德国人普遍的“恋家”属性,克罗斯理应留在这里。

他已经在这里踢了六年,几乎占据了他三分之一的职业生涯。

瓜迪奥拉看上去还算重视他的战术地位,虽然鲁梅尼格更看好格策,但制定首发名单的权力毕竟还掌握在主教练手中,不是吗?

拜仁有他熟悉的队友,其中一部分人还是他在德国国家队的队友,留在这里无疑会更方便勒夫的考察。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新合同的待遇。

这口气,他在2008年已经吞了一次,六年后,他还要再吞一次吗?

对鲁梅尼格让步,对俱乐部让步,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所以理应在竞技生涯的黄金阶段接受一份低一档的合同。

这似乎是一个无需考虑的问题。

因为“尊严”对于克罗斯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之所以能够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某些重要决定,例如“加盟拜仁青训”“租借勒沃库森”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克罗斯具有高度的配得感。

他认为自己值得,所以他去争取。

在这种情况下,对拜仁的妥协无疑是放任对方破坏自身所构建的自我价值体系。

克罗斯没有烦恼太久。

因为真正让他烦恼的,另有其事。

想到这里,他打开手机,切到聊天页面,属于“莉莉·德雷克斯勒”的那个聊天窗口赫然在前排。

她的上一条信息是在上周六,在拜仁对阵沙尔克04的前夕,她发短信来说:比赛加油!

后面还附上了一个可爱的小表情。

事实上,克罗斯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莉莉的信息了。

在马略卡那场度假过后,她对他的“热情”似乎并没有消减多少,于是克罗斯惊觉自己可能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或许对于莉莉来说,这会有些残忍。

但从长远考虑,为了她好,他不应该邀请她一同来西班牙。

这次度假显然给了她一种虚假的希望,于是她再次对他告白,说“Ich mag dich(我喜欢你)”。

克罗斯记得那应该是一个傍晚。

太阳跃入海平线,红色与灰色相交映,天地间一片寂静。

而他一个人在海边散步。

这个时候,莉莉出现了,她的双手背在身后,整个人一蹦一跳地走了过来。

克罗斯无法理解她的执着。

从前不能,以后也不能。

他笃定这是青春期小女孩的一次莽撞尝试,尽管她尝试了很多次,从五岁到十四岁、再到现在的十六岁。

但克罗斯还是认为:她太年轻了,年轻到不明白她对他的向往与幻想只是一时的迷失。

他想让她死心。

他也应该让她死心。

所以为什么不找一个女朋友呢?

这可能是最直截了当的做法了。

但面对这个选项,克罗斯仍是犹豫了。

他想起那个在海边的傍晚。

夕阳的余晖倒映在莉莉漂亮的蓝色瞳孔中,而她看着他的眼睛,说:“Ich mag dich(我喜欢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关于莉莉人生当中的八次告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秋燥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捡垃圾(火葬场)

一纸婚契

冷酷上司是赛博Da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