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降生便遭受了如此多苦难的孩子啊,我们能做的只有爱你,这份爱能减弱你的苦痛吗?还是说,连这份爱也是你苦痛的来源之一?
因为大家都爱着悟,因为大家都想要保护悟,所以世界的扭曲才将这份爱也化为诅咒;
我们明白的,五条家所有人都明白的;
[并非是因为那孩子需要我们,而是因为我们需要那孩子;
我们是否是无意识的向那孩子寻求救赎?
所以那孩子的眼睛才看起来如此悲伤,恍若垂泪的苍穹。]
即使如此,也想爱你;
即使如此,也想保护你;
即使在这扭曲的世界上,我们的爱如同诅咒,将你限制于这一方小小的天空,让你不能自由的去看外面的世界,也希望你能理解;
因为外面的世界太黑暗,太丑陋了,所以用保护之名将天使束缚在银色的庭院中;
如此自私的我们,却仍期望得到你的理解,仍祈求你的宽恕。
还不够,还不够
如果能多爱这孩子一点,
如果能再多爱这孩子一点,
慈悲的孩子,天生的善人
他是否也会多爱惜自己一点?
被啄食的手臂恢复如初,那日闯入的兔子和鹰没有在五条家留下任何痕迹。
所有人选择了缄默。
想要告诉他,
[不要伤害自己,世人皆苦,但这是大人的问题,悟只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好,谁也不会责怪悟。]
想要告诉他,
[这是只属于悟的人生,不用背负责任,再多撒撒娇也可以。]
想要告诉他,
[如果你要走入地狱,我们愿与你同行;如果你将生活在地狱,我们也想要与你做伴;]
如果这孩子向我们哭泣的话,如果这孩子向我们撒娇的话,就算抛下责任也在所不惜,就算成为罪人也在所不惜。
但是,
无法开口,喉咙堵塞一般,说不出话来。
悟是如此温柔又乖巧的孩子,
[这是他的愿望]所有人都知道的。
[他希望将我们也一同拯救]所有人都知道的。
不忍践踏那孩子的心愿,也不想那孩子遭受苦难。
愚蠢的我们只能暗自窃喜着,悟还没有觉醒术式,就这样用爱维持着岌岌可危的日常,仿佛这样一切还能回到从前。
春去冬来,好似一切都变化了,又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
直到,悟的七岁——
即使我们用尽全力去阻止了,即使已经将我们的珍宝藏起来了,那孩子也飞走了,从我们的掌中飞走了…
仿佛是世界的玩笑般,那孩子又一次地被祈求与哭声引诱,向着不可视之渊坠落…
咒术师大多是天生拥有咒力的,若是拥有术式,4-6岁便会觉醒;
但悟是不同的,他并非天与咒缚,但他的身上却观察不到一丝咒力,我们曾以为这是因为六眼的特殊,但是悟已经过了6岁的生日,术式也未在他身上觉醒!
面上带着懊丧之色互相欺骗的我们,内心却在窃喜着。
[或许,这孩子可以作为普通人得到幸福]
那时的我们,尚且不知道,命运与责任已将我们爱的孩子紧紧缠绕。
悟七岁的某一天,如同往日一般的微风,如同往日一般的暖阳,如同往日一般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悟。
听到了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遥远的哭声,实在是太过凄惨的哭声,所以慈悲的孩子走向了地狱。
穿过森林,穿过结界,本应层层防卫的五条家的人们,一个也见不到;
为此感到奇怪吗?因为这是世界的必然。
越过层层阻隔,出现在悟面前的是丑陋的咒灵,如此丑陋,如此污秽,只要看上一眼就会明白,它诞生于对「死」的恐惧;
咒灵带着扭曲的笑容自稚嫩的,已经毫无生息的孩子的胸膛钻出,恍若化蝶的蛹;
咒灵发出嘶哑的吼叫,向白发的孩子挥舞着利爪。
“我不明白,为何恐惧死亡,却又带给人们死亡,为何你的笑容如此扭曲,我却听到了哭泣的声音。”无咒力的孩子用知晓一切的蓝色眼瞳看着咒灵。
“我不明白,你在向我求救吗?你想要得到救赎吗?”
“我不明白,我想要了解,倘若不与你处在相同的境地,我便不能体会你的痛苦;倘若我不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纵使我的眼睛将世间的一切都告诉我,我也什么都看不到。”
一直拒绝着咒力与污染的孩子接纳了污染,于是世界为他戴上荆棘的冠冕。
被爱隔绝于世外的孩子伸出手来触摸地狱,这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那份心愿所映刻出的术式正是他心灵的倒影:可以触碰世间万物,却无人可打破的距离,在咫尺之间划出的无限。
是否正是此刻,世界写定了他的结局。
他将步入地狱,将一切苦难众生拯救。
救世主在今日立下了无人可知的誓言,唯有阳光与梦注视着一切;
但是,倘若在那时,就在那一刻,在他迈出那一步之前,有人能够觉察最初那扭曲的真相,他的未来是否能够有所改变?
爱着悟的人们尚且不知此时发生的一切,他们知道的仅仅是:悟在某一日觉醒了咒力与「无下限」,他的眼睛,又一次看向了他们不能理解之处。
——他们爱的孩子,要从掌中飞走了;
[可公开情报]:
1、拒绝污染的悟也在拒绝着被刻下术式,世界在救世主立下誓言之时,为他刻下诅咒与祝福;
2、悟并非被命运引诱,而是主动选择了地狱,只要他看到世人的痛苦,他便会踏上无可挽回的命运,这是慈悲的救世主的宿命;
碎碎念时间:
1、扭曲的真相:这是早已被诅咒的世界,作为救世主诞生的悟,一直都在拒绝咒力和污染的悟,他才是纯洁无暇之物,主动接纳污染的悟,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圣者;
2、荆棘之冠:象征着咒诅。根据创世记,荆棘是亚当和夏娃犯罪后,被施与人类的诅咒。罗马士兵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荆棘编成冠冕给耶稣,而耶稣为人类受了咒诅;
3、“7”在佛教里是特殊的,不是数字,而是圆满,也是合悟救世主的身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荆棘冠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