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身边这个仲大人有手段的很,这么一下子,倒是对那些小商户杀人诛心了。
第二天一早,剩下的几家小粮行掌柜就主动找上门,不仅愿意借粮,还提出“分文利息不取”。
倒是像是示好,意思是出粮不收息。
仲殊见状也是笑着收下粮食,又让周富也把他们的名字也添到木板上,灾民们的欢呼声顿时响彻安置点。
如此一来,远远超过两万石粮食。
粮食陆续运到粮仓时,周富看着满仓的粮袋,忍不住对仲殊感叹:“仲大人,您这招‘借民心压商户’,可比派兵强多了。”
仲殊却摇头,他温声道:“不是压,是让大家明白,救灾民就是救自己。丰州好了,商户的生意才能好,这是双赢。”
周富点点头,也是赞同了仲殊这一番话。
二人说话间,亲卫匆匆跑来,递上一张纸条:“大人,城西有户灾民说,看到有人在城外破庙里藏了粮,好像是之前逃难的粮商留下的。”
有人藏粮?
仲殊眼睛一亮,动作迅速的立刻起身:“走,去看看。若是能找到这批粮,就能多撑些日子了。”
灾荒年间,粮不嫌多,多一颗粮食,就能多一份希望。
夜幕降临时,正当所有人都在用饭时,一场暴雨开始倾盆而下。
起先包括仲殊在内的几人都感到高兴,觉得这场雨来的正好,正好可以让丰州的大旱得到缓解。
然而当这场雨越下越大,连续下了二天二夜,丰州原本就干硬的土地,无法快速吸收这么多雨水,于是导致城内的积水严重。
比丰州城内积水更糟糕的是,丰州城外的山体因为长时间的干旱,土壤松动,在暴雨的冲刷下,引发了小规模的山洪。
“不好了!仲大人,山洪冲毁了城外的临时安置棚,许多灾民被困在里面,情况十分危急!”一名侍卫匆忙跑来报告,嘴里呼呼喘着气。
此时,太子和三皇子也得到了消息,迅速赶来与仲殊汇合。
太子面色凝重:“元礼,你带领一部分人去救援被困灾民,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弟,你带着人去加固堤坝,防止山洪进一步蔓延到城内,我则留在城内,调度物资和粮食,随时支援你们。”太子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仲殊见状点点头,太子的身份是几人中最贵重的,他留在城内最为妥善。
“好。”
仲殊带着侍卫和一些年轻力壮的灾民,冒着瓢泼大雨,赶赴临时安置棚。
安置棚的现场一片狼藉,倒塌的帐篷、散落的衣物和生活用品随处可见,一些灾民被困在断壁残垣之中,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历经好几天的安顿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轰然被破坏,丰州救灾的棘手程度又增加一个等级 。
“大家不要慌,官府已经派人了!”仲殊在雨中大声喊道。
他分好工带领众人开始展开救援,有些房屋开始塌陷,积水导致房屋倒塌,甚至有些地方的泥沙顺着水流开始淤积堵住道路。
仲殊也拿着用锄头等工具快速的清理废墟,小心翼翼地将被困的灾民从里面救出来。
这个时候仲殊完全不似京都风光霁月的公子,在此刻却像个泥汉子。
与此同时,三皇子也带领着另一队人在加固堤坝。
丝毫不减势的雨水不断地冲击着堤坝,河坝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
三皇子亲自上阵,也没有皇族子弟的自持和贵重,与大家一起扛沙袋筑堤坝。
他脸上的汗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湿透了他的全身,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皇子也没有离开。
大雨下了两天后逐渐减弱至雨停,经过一夜的奋战,被困的灾民终于全部被救出,岌岌可危的堤坝也得到了加固,山洪的威胁暂时被解除了。
太子收到救援成功的消息后,立刻派人将医治的物资送到,为受伤的灾民治疗。
“仲大人这是受伤了?”三皇子喘着气,与迎面的仲殊碰上,看着他渗出血的后背。
“三皇子也是?”仲殊也看见了他流血的胳膊,“大夫在北头给灾民疗伤,三皇子去看看吧。”
三皇子笑了一声,晃了晃胳膊,“无妨,这点小伤,哪有这么娇贵。”
他意味不明的瞥了仲殊一眼,“倒是你……”
仲殊微微笑,他道:“下官也无事,多劳三皇子殿下费心,下官还有事情没有处理,三皇子殿下我先走了 ”
说罢,他作揖离去。
太子来时,看着三皇子受伤的胳膊皱皱眉,还是让医官过来给他包扎。
三皇子的胳膊上缠着厚厚的绷带,他有些无语的望着担忧的太子,“太子殿下,不至于包这么多层吧。”
太子劝他这个不省心的三弟,“三弟你要注重自己的身体,不要把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虽然不是大伤但一定要好好休养。”
三皇子嘴角抽了一下,急忙打住唠叨没完的太子,“停,我知道了,多谢太子。”
“好,那三弟好好歇着,我去看看元礼。”太子看着他躺下才转身离开。
三皇子闭上眼睛装睡,直到真的听不到太子的声音,他才睁开眼睛慢悠悠从床上坐起来。
他撑着另一只完好的的胳膊,看着那扇门,回想了一下太子刚刚的行为,摇头笑了一下。
他这个好哥哥。
还关心自己,真不怕自己把他皇位夺了。
这场大雨过后日渐放晴,这两天仲殊一直在忙着救灾问题,等灾情稳定下来,他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重建丰州。
单纯的对百姓发放粮食,只能解丰州的燃眉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丰州的旱灾过后洪灾的根本问题。
仲殊提出了以工代赈,他思虑过后便提议,“殿下,如今丰州境内干旱问题已经初步过去,直面的是洪灾,目前许多农田因大旱干裂土壤结块,加上水的冲刷又让土田流失。”
“你继续说。”太子听着他讲,又让他继续说下去。
仲殊继续道:“目前我们可以组织灾民继续修建水渠、挖掘水井,以防之后旱涝灾害再次发生,还有就是将淤积重新回填,这样既能解决灾民温饱生存,又能改善丰州的水利设施,为日后丰州的耕作打下基础。”
太子闻言,眼前一亮,很是支持,“元礼这个想法很好,以工代赈,既解决了当前的流民百姓的粮食分配问题,又能为丰州的长远发展考虑,一举两得啊。”
“我觉得可行。”三皇子也觉得甚好,他也道:“这样一来,灾民们也不会因为长期接受救济而失去斗志,反而能激发他们建设丰州的积极性。”
他又道:“我会把我的亲兵都留下一部分在丰州,留些人手帮助他们。”
太子拍拍三皇子的肩,“三弟,丰州的百姓都会谢你的。”
仲殊等他俩寒暄完,才开口道:“京都派来的新的知州要多久才上任?”
太子道:“大约五日左右。”
仲殊了然,他道:“劳烦太子殿下在新知州来临前再好生把控丰州的情况,多辛苦几天。”
“元礼,你这话就太小看我了,放心好了。“太子佯装生气道。
这段时间操劳,他们几人分身乏术,自从从京都启程后,基本上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眼下丰州局面刚刚平稳,还不是松懈的时候。
随后,三人的分工合作又开始了。
仲殊负责制定以工代赈的具体方案,查看各处真实情况后才将水渠和水井的修建规划、粮食的分配标准等拟好。
他每一条都细细整理出来,差人看过后没有差错,才送了一份给太子过去阅览确定。
太子则牵头临时修订赈灾律法,在这赈灾律法中明确丰州各方官员的职责和义务,防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贪腐情况。
三皇子也没闲着,他也挨家挨户进入各大家族开始与乡绅们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捐粮捐物,同时他也负责组织灾民参与工程建设。
一通忙活后,给三皇子累够呛,他有些散漫的想,早该把季亦拉过来一起做工的,不能只有他一个人累着。
啧。
有点后悔怎么办。
……
“三皇子殿下。”
这是丰州除周富以外第二大的粮商柳玉前来拜见。
三皇子屏退左右,笑着让他坐下来,语气很客气:“柳老板,我们长话短说。”
“三皇子请讲。”柳玉很是惶恐,他不知道自己为何得到了三皇子的秘密召见。
“如今丰州灾情严峻,朝廷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但后续的发展还需要依靠像你这样的有识之士。”顿了顿,三皇子盯着他道:“只要你愿意支持我,日后我若能在朝中站稳脚跟,必定会让柳家的生意更上一层楼,不仅是丰州,就算是京都的市场,我也能为你铺路。”
三皇子手指敲了敲桌子,发出咚咚的响声,“柳老板感觉如何?”
“支持?”柳玉不明所以,“如何支持三皇子?”
他不是一直在支持吗?
他凑近走上去,只听见三皇子说了几句话,柳玉立刻便答应道:“三皇子殿下放心,我必定全力支持您,日后殿下有任何吩咐,我定然万死不辞!”
哎哟[摸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