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敲过三更,窗纸上的月影已斜得发沉。
月光像层薄霜,落在安比槐寝室的帐幔上。他睡得正沉,梦里还攥着刚制出的细盐——那盐粒白得像初春的新雪,簌簌从指缝漏下,随即褪去盐的细碎质感,化作一枚枚边缘带齿的铜板,“叮铃”一声砸在地面。
落地时滚出半圈弧线,层层叠叠摞起薄薄一层铺在青砖上,眨眼间便往上冒,铜板与铜板咬合着、堆叠着,渐渐隆起弧度,最终竟堆成了一座小巧的铜山。
他正想伸手去摸那冰凉的铜面,指尖刚要触到,铜山却忽然震颤起来,“叮铃哐当”的脆响连成一片,像是有无数铜板正从山尖滚落,又像是有重物在远处反复撞击着什么,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沉,硬生生将梦境撕开一道裂口。
“哐!哐!哐!”
粗暴的砸门声骤然炸响,像惊雷劈在耳边,震得门棂的灰尘都簌簌掉地。
安比槐猛地坐起,未及揉开惺忪睡眼,门外的呵斥已撞进来:“开门!官府拿人!再不开门,直接撞了!”
他心头一紧,披了件单衣就往门边去,刚摸到门闩,“轰隆”一声,木门竟被硬生生撞开!
火把的光骤然涌进来,刺得他下意识眯起眼。视线还没完全聚焦,便见十几个身影堵在门口。
不是县衙里熟悉的衙役,而是身着玄色劲装的兵丁,腰间佩刀在火光里闪着淬了冰似的冷光。
他目光一凝,落在领头那人的衣襟上:青色官服的暗纹里,一只雄鹰展翅的图样隐约可见。
是巡防营!那是州府直辖的兵力,层级远在他这个七品县令之上,绝非寻常公差能调动。
兵丁们脸上没有半点表情,立在那里像一排没感情的铁桩,倒让他猛地想起穿越前见过的那些冷血保镖。
“大人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看您带了这么多差役,莫不是下官哪里办差疏漏,惹得朝廷不满?若真有过失,还请大人明示,下官定当全力弥补。”
这领头的官爷面生得很,既不是府城的熟人,也不像京里派来巡查的,莫不是有人在背后使了绊子?
我这两年来处处留心,税银收得清楚,案子判得公允,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岔子?
穿越到这康熙朝两年,他从九品小官爬到县令,靠的就是谨小慎微,可从没跟人结过什么大的仇。
“带走!”可眼前的人根本不搭理他,粗粝的手掌在腰间一摸,攥着枚巴掌大的青铜兵符猛地扬起,还未等安比槐看清,便重重落下,带着风声拍在腰间,随即就是一声粗喝。
“动手!”嗓音里满是不容置喙的蛮横,显然没打算给他半分辩解的余地。
兵丁们面无表情,像尊尊铁铸的像,听着领头的口令,两个膀大腰圆的直接就队伍里冲过来,一左一右架住他的胳膊。
“放手!你们要干什么?!有话好好说,本官可以自己走。”安比槐挣扎着,脚下一绊,竟被直接从门边拖到院子,冰凉的鹅卵硌得他膝盖生疼。
冰凉的地面贴着手心,安比槐更慌了。
不等他起身,粗麻绳已缠上手腕,反手一捆,勒得他指节发白。
“唔!”他吃痛闷哼,怀里的布包“啪嗒”掉在地上。
还没等他去捡,一只黑色官靴迈过来,稳稳踩在布包上,盐粒从布缝里漏出来,沾在靴底,瞬间碾成了粉。
安比槐看着那只靴,心一点点沉下去——这靴子的制式,比州府官员的还讲究,绝不是普通衙役能穿的。
兵丁像拖麻袋似的把安比槐抬起,拖着安比槐就往外走,他的单衣被夜风刮得猎猎响,脚底板被石子硌得生疼,却鞋都被刮开了个口子。
县衙的院子里停着一辆囚车,木栅栏间隙窄小,里面铺着一层干草,沾着不知是谁的血迹。
“推上去!”领头的兵丁低喝一声,安比槐被猛地往前一推,踉跄着摔进囚车,后腰撞在木栏上,疼得他倒抽一口冷气。
木栏“哐当”锁上,铁链子绕了三圈,锁芯“咔嗒”一声扣死,像锁住了他所有的希望。
木笼又窄又矮,他只能蜷缩着,车板上的木刺扎得后背生疼,也只能强忍着,不敢多叨唠一句嘴。
车轮“咕噜咕噜”碾过石子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在夜里格外刺耳。
安比槐扒着木栏,看向外面漆黑的街道,忍不住朝押送的兵丁喊:“各位上官,本官究竟犯了何罪?你们总得说个明白吧?”
兵丁们脚步不停,没人回头。安比槐又喊:“就算是押解犯人,也得有个文书吧?是税银出了错,还是断案有疏漏?你们倒是给个准话,也好让我死个明白!”
他声音里透着急,手抓着木栏的力道又重了几分,指节都泛了白,只盼着能从这些人口中撬出半句话来。
这时,旁边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兵丁终于停下脚步,转头看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安大人,急什么?到了州府大牢,上了堂,大人自然知晓。”
说完,便转过头去,再也不肯多说一个字。
囚车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到了州府大牢。刚靠近大门,一股潮湿的霉味就扑面而来,混着铁锈和血腥气,钻进鼻腔。
沉重的铁门被推开,“吱呀”声像老鬼的哀嚎,火把的光在通道里晃悠,照得墙壁上的水痕像一道道黑疤。
通道两侧的牢房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哀嚎:“放我出去!”“我是冤枉的!”安比槐的心越揪越紧,直到囚车在一间单独的牢房前停下。
牢门“哗啦”拉开,他被拽出来,推了进去,后背撞在冰冷的石墙上,疼得他闷哼一声。
“砰”的一声,牢门关上,铁链锁死。押送的兵丁转身就走,只留下一支快燃尽的火把,插在牢房外的石壁上,火光忽明忽暗,映得牢房里的草堆像一团乱坟。
安比槐瘫坐在草堆上,干草扎得他皮肤发痒,却没力气动弹。
他靠着冰冷的墙壁,闭上眼睛,试图理清思绪——前几日,他刚用新法子制出细盐,那盐纯度高,成本低,若是推广开来,能解不少百姓的无盐之苦。
二来恰好能借着新得的盐引做文章,把这私制的细盐悄无声息掺进去。
他早摸清了盐商的心思,官盐味涩还掺沙,这些人早就盼着更纯的货,只是碍于规矩不敢明着要。
他先让心腹把细盐分装成小袋,混在盐引额度内的官盐里,夜里悄悄运去盐商的仓库,只说是“额外附赠的好货”。
盐商见那盐白得像碎玉,尝着又没半点杂味,眼睛都亮了,当即愿出比官盐高两成的价,还承诺后续只跟他走货。
他表面推托着“违反规矩”,暗地里却跟盐商敲定了每月的量,每一笔银子都走隐秘的账房,既没惊动盐政司,又把细盐的利牢牢攥在手里。
三来本以为靠着这桩买卖,既能攒下攀附更高权贵的资本,又能让自己的县令位置坐得更稳,怎么反倒引来了杀身之祸。
如今想来,为了自己这条小命,也只能再做回小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