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地府来个火阎王 > 第11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如玉公子也生烟

第11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如玉公子也生烟

众神落座,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六案功曹笔尖划过纸面的细微沙沙声。所有目光都恭敬地垂向地面,或聚焦于宝座之上那深不可测的身影,等待着幽冥主宰开启此次会议。

酆都大帝端坐于玄黑宝座之上,冕旒轻垂,遮住了面容,却遮不住那洞彻九幽映照轮回的目光。

“灶君。”

这一声呼唤,几乎所有在场神祇的心头都是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抬起了眼,看向张万昌的方向。就连杜子仁搭在扶手上的指尖也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张万昌更是心头巨震,连忙从席位上起身,行至大殿中央,深深躬身,“灶王张万昌拜见酆都大帝,愿大帝福泽广布,冥界安宁。”

“朕闻,卿奉玉帝法旨,暂掌轮回司印,乃为厘清转轮王擅离所致之积弊,安抚幽都山上滞留之生魂。此乃当务之急。然朕亦闻,卿履新未及一日,幽冥禁地便有上古凶兽破封,致使阴司震动,万灵惶恐。朕想听听卿对此事的首尾禀陈,以及卿对近日地府阴阳失衡,轮回紊序,有何见解。”

话音落下,整个纣绝阴天宫死寂得可怕!

这不仅仅是追问饕餮事件,这分明是将地府近期所有诡异的乱象,这个巨大无比的烫手山芋,抛给了刚刚到任神力有损的张万昌。

酆都大帝此举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位天庭钦差绝非来此走过场,而是要直面地府最深的漩涡。

张万昌深吸一口气,再次深深一揖,声音清晰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传遍大殿,“大帝圣明,垂询下情。万昌奉旨而来,本为襄助地府同僚以安阴阳。然履新首日行事鲁莽,致使幽冥禁制松动,凶兽饕餮现世,惊扰阴司安宁。此确为万昌之过,不敢推诿分毫,甘领大帝与诸位同僚责罚。”

紧接着,他话锋微微一转,姿态依旧谦卑,但话语间却透出一股不卑不亢的韧劲,“然,大帝适才所言‘地府阴阳失衡、轮回紊序’,恕万昌斗胆,万昌身受帝恩,暂代转轮王职,至今不过一日。期间除查阅魏征丞相移交的少许卷宗外,尚未有僚属向万昌详呈目前轮回司积压公务全貌,亦未及系统梳理近况。加之昨日力竭受伤,神力未复,许多事情,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故而万昌愚钝,恳请大帝明示,亦请诸位同僚解惑,除了转轮王历劫未归此事之外,当前地府阴阳秩序所面临最危及根本的根源,究竟为何?万昌既承此位,纵使神力微末,亦愿竭尽绵薄,与众位同道共寻解决之道。唯有明晰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不负玉帝与大帝之重托。”

此言一出,大殿内愈发寂静。

酆都大帝并未因张万昌的反问而动怒,反而似是早有预料。他无端朗笑一声,“可有主事答话?”

秦广王面色凝重,沉声禀报,“回大帝,梗阻非在一殿审判。臣与崔府君日夜不休,孽镜台前善恶可辨,判决文书皆已积压成山。症结在于判决之后的流程。转轮王骤然离去,六道轮回盘无人主持运转,各殿判决完毕之魂魄无法投入轮回,只能不断涌向幽都山。此非审判之困,实乃轮回之塞!”

察查司陆之道应声出列,他先是对张万昌无奈地拱了拱手,“灶君见谅,非是老臣不交接,实是案牍如山,抽身乏术。”继而面向大帝,语气沉重,“大帝明鉴,轮回司停滞,导致各司文书只进不出。判官笔不敢停,鬼差锁链不敢松,然所做一切同将水注入无底之瓶,徒劳无功。地府上下已是筋疲力尽,长此以往,恐怨气冲垮秩序,酿成更大祸端。”

罚恶司钟馗大步踏出,他豹眼环视全场,带着一股煞气,声如洪钟,“禀大帝,如今滞留鬼魂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生前大奸大恶之徒,怨气戾气交织,寻常鬼差已难以弹压。末将麾下日夜巡守,冲突频发,几处枉死城已有骚动之象。此非人力可久持之局,若轮回再不通,恐需请动鬼帝陛下亲卫。”

仵官王吕岱笑呵呵地出列,尖锐开口,“陛下圣明。臣掌第五殿,专司核查申诉。如今可见,诸多魂魄滞留日久,非因其罪孽深重,实乃天庭所定轮回名额有限,且时限苛刻。天庭只问结果,不同过程,限期之内若不能将核定数量的优质魂魄送入人道、天道,便要问责地府。此举无异于涸泽而渔,迫使轮回司在数量与公允间艰难取舍,或许亦是前转轮王压力重重之下,行事或有偏差,乃至最终选择离去历练的缘由之一吧?”

四位重臣,从不同角度,清晰地勾勒出地府面临的绝境:系统停摆、人员疲惫、怨气累积、外加天庭不切实际的压力。

酆都大帝静静听完,也未发表看法,带笑问道,“张卿,现在你可听明白了?这便是你亟需面对,并需与地府上下共同破解之局。朕与众卿,皆在等你的见解与良方。”

地府的脓疮已被当众挑破,所有人都等待着这位天庭钦差,能开出怎样的药方。

张万昌深深一揖,几位阎君判官之言犹在耳畔,字字如惊雷贯耳,震得他灵台嗡鸣。他初时只道是轮回司一处淤塞,不承想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几成倾覆之局。孽镜台前案牍如山,枉死城内怨气冲霄,鬼差疲于奔命,更兼天庭定额之限。这已非寻常公务,实乃天地枢机将倾之兆,每一言都似千钧重担,压在他本已虚弱的神魂之上。此间乱局,较之饕餮脱困,凶险何止十倍!

殿内落针可闻,万籁俱寂,众神目光皆凝于他一身,静观这天庭钦差如何应对。

张万昌强敛心神,迫使自己定静下来。千年司掌万家灶火浮现心头。何时举炊,何处添薪,如何在纷繁琐碎中理出头绪,于有限资材内求得周全,此中之道,不正是他安身立命之本?

心念电转间,地府虽广,其理却通。眼前危局在他识海中迅速明晰:轮回盘停滞乃万恶之源,淤塞不通则百病丛生。魂魄滞留则怨气滋生,怨气沸腾则步履维艰,此环环相扣之死结,必须斩断。判决之口未闭,往生之路已绝,须得为这滔天洪流另辟暂蓄之池,并对其疏导。

也正在此时,他倏然抬眼,大帝为何当众以此难题诘问一待罪之臣?岂止是问罪?

非也!玉帝遣他下界,绝非仅为补缺,实欲借他这旁观之眼与梳理万机之能,来涤荡这潭深浊之水。而酆都大帝此刻,正是以这最严苛之法,为他砥砺锋芒,将他推至这幽冥众神之前。

思及此,张万昌心中残存的那丝惶惑顷刻间烟消云散,化为一片沉毅决然。他深吸一气,周身气度为之一变,再无半分请罪之臣的颓唐,唯有临危受命主官的担当。

“禀大帝,诸位同僚陈情,万昌听明白了。局势危殆,确需雷霆手段,非常之策。万昌不才,愿陈浅见,以供大帝与诸位斟酌。”

“其一,针对轮回之塞,此乃万昌职责所在,义不容辞。首要之务,在于重启轮回,疏解淤塞。万昌虽初掌印信,对轮回司运作尚显生疏,即日起,力求以最快理解并初步掌控六道轮回盘的运转法门。优先引导那些判决已定、业力清白的魂魄往生,先解幽都山魂聚之燃眉之急,也为后续全面重开轮回积累经验。此策,乃为正本清源之始。”

“其二,针对怨气累积与人手不足,宜分而化之,借力打力。可暂借枉死城部分区域,设临时安置区,由钟馗判官与诸位阴帅遴选滞留鬼魂中尚有清明理智者,许以阴德承诺,编为协防巡吏,协助维持秩序,疏导同类。化被动弹压为有限自治,可稍减鬼差压力,亦能缓释怨气。此为以静制动。”

“其三,针对案牍积压,须明确优先级,简化流程。请秦广王殿下与崔珏府君主持,对各殿积压文书进行速判,对罪业无甚争议之魂魄,可试行标准裁定,批量处理,以求效率。重中之重,是让判决流程本身不再淤塞。此为删繁就简。”

“至于涉及天庭法旨与轮回名额之限,此乃上界定规,关乎阴阳大局。万昌位卑,不敢妄议天庭方略,唯有在地府职权范围内,竭尽全力,将既有规则执行到极致,方为臣子本分。”

“以上三策,仅为权宜之计,旨在稳住当下局面,为彻底解决根本问题争取时间。而根本之解,仍在於尽快寻得转轮王殿下下落。万昌初来,见识浅薄,所言是否可行,还请大帝圣裁,诸位同僚斧正。”

言毕,张万昌恭敬垂首。

张万昌话音落下,大殿内竟比先前更加寂静几分。然而这寂静之中,意味却已截然不同。

秦广王垂眸不语,心中却是一凛,“条分缕析,直指要害。先疏轮回之本,再解怨气之标,复通案牍之塞,而对天庭规制则避实就虚……这灶君,哪里是个相传那般只会看灶火的闲散神祇?分明是个洞明世事权术的干吏。玉帝此番,当真送来了一把好刀。”

钟馗虬髯微动,心道,“啧,听着倒是像个样子!没空谈大道理,尽是能落地的手段。若真能如此行事,俺老钟麾下的儿郎们也能喘口气。且看他后续如何!”

仵官王吕岱面上笑容依旧,眼底却闪过一丝阴霾,“好一招‘在其位,谋其政’,将天庭的压力轻巧挡回。不仅接了招,还反手将了我等一军。看来想让他做个糊涂钦差,是行不通了。”

酆都大帝将殿下诸神细微的神色变幻尽收眼底,冕旒之下,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他要的,正是这般效果。

“好。”大帝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瞬间驱散了殿内所有的窃窃私语与心思浮动,“张卿所言,切中肯綮。临危不乱,颇有章法。便依灶君所奏,诸位卿家需竭力配合,共渡此劫。退下执行吧。”

“臣等领旨!” 众神齐齐躬身,声震殿宇。

这一声“依灶君所奏”,便是酆都大帝亲手为张万昌披上的权威袍服。

自此,地府上下皆知,这位新任的转轮王暂掌印,绝非可有可无的摆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片言折断决策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过天门

洪荒:从鸿蒙走出的至强者

后土遗嘱:我夫君乃是神话大罗!

天骄圣尊

护花高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