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更正函由 Mark 的邮箱发出。标题两行落清楚:《关于〈对账明细表〉的更正说明(以索引 ZX_A1_2025-09-16_DR_v1.3 为准)》。落款责任人:Mark;抄送名单按交易委会签名单。陈潇把这封邮件拖进收藏夹——为那道摇晃的流程,钉上第一颗钢钉。
中午,食堂汤面飘着淡淡葱油味。陈潇端着一杯白水,坐在角落。手机亮着几条未读:“辛苦了潇姐!”“稳了稳了,解气!”她没回,把手机倒扣。夸奖和指责一样,她只信流程与结果。
下午两点,业务二部会议室。Mark 忙得满头汗,语气里带了点恳求:“陈潇,那个会签流程,真的每次外发都要走吗?我们节奏很紧。”
陈潇没搭话,投屏切到她设计的RACI 责任矩阵:“决策/口径—罗总监;否决—合规/风控;组织/验收—PMO;制作—具体人。”她顿了一下,让每一行字都有落点:“会签不挡速度,挡事故。为保证效率,今晚起启用两次连续触发提醒阈值。你们的速度,我在模板权限里帮你们保。”
她说“保”时,把笔帽“咔哒”一声扣紧,像在承诺,也像在给对方的侥幸心理系上最后一根绳。
会后,Mark 追出门,语气彻底放软:“早上那个事……我也有责任。上面催得急,大家都习惯老路……”
“习惯不等于标准。”陈潇看了看时间,语气没有火气,“把两位核心同事的名字发我。今晚培训前,各拉十分钟先拉齐,省掉明天绕路。”
她的句子一贯干净:礼貌到位,距离到位。
晚上七点,灰度区强化培训准点开。陈潇把 PPT 压到十页,只讲命名、注释、责任。十分钟后,她让大家在共享盘随手上传一个练习文件。屏幕上很快冒出一排五花八门的名字。她一个个改:“删掉最终版;加来源;责任人放第一列——这是为你们自己。出问题,有人把门关上,就不会扩散。”
有人在麦上笑:“我们怕关门的是自己。”
陈潇也笑:“所以先把门装正。”
尾声时门忽然开了。汪副总走进来,手里没烟,像散步路过。他站在最后一排:“年轻人多干活是对的,别被文档牵着走,要用文档保护你们的活。以后谁再在群里发最终版这仨字,我就给他做张历史版本纪念卡,裱起来挂工位上。”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努力压住的窃笑。汪副总脸上不笑,眼神却明显是护着他们。
培训结束,陈潇把文件夹归档。手机震了一下,是安华的私信:“今晚抽查,十个文件,随机。明早 8:30 给我两页:缺口和下一步。”
她回了一个“收到”,又补了一句:“以会签门框为准。”
夜里十点,她把注释模板的例子扩到了七条,把页码映射的截图收拢成一页。过责任人那一列时,发现还有一格空着,于是抬笔在纸上写下那个名字。——谁做的,谁讲清楚;讲不清楚的,不做。这句像一道刻痕,重新校准了她今天的准星。
关电脑前,她去茶水间接白水。热雾轻轻扑在脸上。她忽然想起傍晚男友方也那条被她忽略的消息:“我妈炖了汤,给你送过去?”她当时只回了“在忙”,就没下文。她把杯子举到眼前,心里一闪:工作的漏洞能补丁,生活的呢?
回座时,屏幕亮起新消息,依然来自安华:“更正函的舆情已平。你的绩效挂钩建议,交易委通过了。明早 8:30,带着你的硬门框来见我。”
消息不长,却第一次带了点公事之外的认可。
陈潇把笔横压在本子上,指尖轻轻敲了两下桌面。——今天的风向,确实变了。不是因为谁说了好话,而是因为那个冰冷、强硬、却能保护所有人的门框,终于被她亲手装上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