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光影与笔触的邂逅 > 第3章 第三章:藏在笔触里的光

第3章 第三章:藏在笔触里的光

日子像台老旧的打印机,在格子间里重复吐出相似的纸张。纪今安依旧每天处理报表、整理文件,键盘敲击声和打印机的嗡鸣交织成背景音,连窗外的云都像是按固定轨迹飘移。只是面对李姐越来越明显的刁难,她学会了温和地拒绝——不是硬碰硬的顶撞,而是用“这个数据需要核对三次才能确保无误,上次出错您说过要严谨”“文件分类得按归档标准来,不然审计时查起来麻烦”这样的理由,让对方挑不出错处,只能悻悻作罢。

职场的空气依旧沉闷,但顾予泽的消息像窗缝里钻进来的风,带着点草木的清香,让她不至于窒息。

第二天一早,纪今安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公司。走廊里的感应灯随着她的脚步次第亮起,映着光洁的地砖,像铺了一路的月光。她打开办公室门,清晨的凉意混着打印机待机的余温扑面而来,桌上的绿萝经过昨晚的浇水,叶尖终于挺了起来,沾着的水珠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

她泡了杯热咖啡,袅袅的热气模糊了玻璃上的水汽,忽然想起顾予泽画里的雾——他总爱在晨景里添几笔朦胧的白,说“这样光就有了形状”。指尖划过鼠标,点开“城市角落-原稿”的文件夹,文件夹创建日期显示是三个月前,那时她刚蹲在老巷的屋檐下,用相机接住第一片飘落的银杏叶。

文件夹里存着三百多张照片,点开第一张,是凌晨五点的巷口:卖早点的张大爷正支起铁架,蒸笼里的白汽裹着油条的香气漫出来,在冷空气中凝成奶白色的雾,连带着墙上的“拆”字都柔和了几分。纪今安的指尖在屏幕上停顿——这张照片被李姐从方案里删掉了,理由是“不够商业化”。

她深吸一口气,把整个文件夹压缩打包,发给顾予泽,附言:“有点乱,里面有我奶奶晒被子的墙,还有凌晨五点的蒸笼。”

咖啡刚喝到第三口,手机就震动了。顾予泽发来一长串消息,夹杂着好几张速写:“刚看到张大爷的蒸笼!白汽画得像棉花糖,是不是他总说‘姑娘多吃点’?”“奶奶家的墙我加了只猫,上次你说墙根总卧着只三花,对不对?”“巷口小孩画的太阳我描了金边,比照片里更亮些,他看到会不会跳起来?”

纪今安看着那些速写,忽然笑出声。他画的三花猫正踩着墙皮上的裂纹走,尾巴卷成个圈,和她记忆里的模样分毫不差;张大爷的蒸笼上飘着朵小云,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热乎呢”,活脱脱是大爷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回复:“三花昨天还蹭了我的裤腿,张大爷今早见我,塞了俩糖糕。”

“那我得补画个糖糕!”他秒回,紧接着发来新的速写:蒸笼旁多了个油纸包,上面画着个小小的笑脸,“这样才完整。”

办公室渐渐热闹起来,王姐踩着高跟鞋走过,瞥了眼她的屏幕:“小纪又在看什么呢?笑得这么甜。”

纪今安慌忙锁了屏,脸颊发烫:“没、没什么,客户发的资料。”

王姐暧昧地笑了笑,转身时故意撞了下她的桌角,咖啡杯晃了晃,褐色的液体溅在文件夹上,晕开一小片渍痕。那是李姐昨天退回的方案,封面上“修订:李梅”四个字被渍痕浸得发深,像块化不开的墨。

顾予泽的消息又弹了出来:“刚翻到你拍的修鞋摊,刘叔的锤子是不是总敲到手指?照片里他的创可贴换了个颜色,上次是红的,这次是蓝的!”

纪今安的心猛地一软。整个方案里,她最在意的就是修鞋摊的照片。刘叔是巷子里的老住户,敲钉子时总爱哼《东方红》,左手食指常年贴着创可贴,她说“换颜色是想给日子添点花样”。这个细节,连李姐都没注意,顾予泽却从两张相隔半月的照片里揪了出来。

她指尖发颤地打字:“他说蓝色显年轻。”

“等我画下来!”他回得飞快,“给创可贴画只小鸟,这样敲钉子时就像带着春天干活啦。”

上午十点,李姐抱着一叠文件过来,“啪”地砸在桌上:“小纪,把这些客户信息录入系统,下班前必须交。”文件最上面的纸角卷得厉害,显然是积压了很久的活。

纪今安翻开第一页,发现地址栏里的字迹潦草难辨,有些甚至被咖啡渍糊了一半。她抬头说:“李姐,这些字迹看不清,录入容易出错,能不能请客户重新提供一份?”

李姐的脸色沉了沉:“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当年我像你这么大时,闭着眼都能录完!”

“不是办不好,”纪今安拿出笔,指着其中一行,“您看这里,‘建国路’和‘建设路’字迹太像,万一录错了,客户那边会有纠纷的。”她顿了顿,补充道,“上次张总的单子就是因为地址错了,来回折腾了三天,您说过要严谨些。”

李姐的气焰矮了半截,悻悻地夺过文件:“行,我去要!真是越来越懒了。”转身时,高跟鞋踩得地板咚咚响。

纪今安松了口气,摸出手机给顾予泽发消息:“刚拒绝了李姐,用了你的‘严谨论’。”

没过多久,收到一张速写:一只戴着眼镜的猫头鹰,正用爪子按住乱飞的纸页,旁边写着“严谨的小卫士”。画的角落,猫头鹰的翅膀上沾着片三叶草——那是她上次提过的,奶奶家墙缝里长的那种。

整个上午,顾予泽的消息像掺了糖的雨,一阵一阵落在对话框里。他画巷口的梧桐叶,说“今天风大,叶子打着旋儿落,像在跳圆舞曲”;画窗台的麻雀,说“它总啄玻璃,是不是在看你办公?”;甚至画了她桌上的绿萝,说“给叶子加了露珠,这样它就不会蔫了”。

午休时,纪今安去茶水间热饭,听见李姐在和王姐抱怨:“现在的年轻人真难管,一点苦都吃不了,想当年我……”

她没听完就退了出来,捧着加热好的饭盒回到座位。饭盒里是昨晚做的番茄炒蛋,鸡蛋金黄,番茄红亮,是奶奶教的做法——要先把鸡蛋炒得蓬松,番茄要炖出沙。她拍了张照发给顾予泽,附言:“奶奶的秘方。”

“看起来就香!”他回了张画:一个小小的饭盒装着番茄炒蛋,旁边画着双筷子,筷子上缠着根红绳,“给筷子系了红绳,这样吃起来更有福气。”画下面还有行小字,“我中午啃的面包,突然有点馋了。”

纪今安看着画,忽然觉得饭盒里的饭更香了。她挑了块最大的鸡蛋,对着屏幕比了比,好像这样他就能尝到似的。

下午三点,快递员送来个包裹,寄件人写着“予泽”。纪今安拆开,里面是本素描本,封面画着只相机,镜头对着老巷的夕阳。翻开第一页,是她拍的那张落叶照片,他在旁边补了条小路,路上画着两个小小的影子,一个背着画板,一个举着相机,影子的手里牵着根细细的线,像被阳光镀了金。

“把落叶的纹路变成路了,”他发来消息,“这样我们就能一起走啦。”

纪今安的指尖抚过纸面,素描本的纸带着粗糙的颗粒感,像老巷的墙皮。她忽然想起刘叔说过,好的画能让人踩进画里去,此刻她真的有种错觉,仿佛下一秒就要踩着那片落叶,走进画里的夕阳里。

周三下午,李姐把一份客户投诉单摔在纪今安桌上,语气像结了冰:“你整理的资料怎么回事?客户说地址写错了!”

纪今安拿起单子,地址栏里“建国路”被改成了“建设路”,那字迹龙飞凤舞,分明是李姐的手笔。她没急着辩解,从抽屉里翻出原始记录和三次提醒的微信截图,平铺在桌上:“李姐,我交的版本是建国路,这是记录。而且我微信提醒过您三次,您说‘知道了’。”

周围的同事都停了手里的活,偷偷往这边瞟。王姐端着水杯的手顿在半空,小张假装打字,眼睛却瞟向桌面。李姐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抓起投诉单又放下,最终挤出句:“下次注意点!”便踩着高跟鞋走了,背影带着明显的狼狈。

纪今安坐下时,手心全是汗,却忍不住笑了。她掏出手机,给顾予泽发了条消息:“赢了。”

没过五分钟,收到一张速写:一只小刺猬竖起尖刺,怀里却小心翼翼地护着颗红果子,旁边写着“果实要自己摘才甜”。画的背景里,老巷的路灯亮着,灯下有个修鞋摊,刘叔的锤子正敲在钉子上,火星溅起来,像小小的烟花。

“刘叔说,敲钉子得敢用力,”纪今安回复,“他年轻时总说,软骨头撑不起巷子的天。”

“那我们都是硬骨头!”他回得很快,紧接着又发来一张,刺猬的尖刺上沾着片银杏叶,“给你加片叶子,秋天快到了,硬骨头也能接住温柔。”

周五晚上,纪今安加完班,蜷在沙发上整理照片。窗外的路灯透过纱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影子,像顾予泽画里的光。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条艺术资讯推送,标题是“城市微光——自由插画师予泽的治愈世界”,配图是片熟悉的林子:夕阳穿过枝叶,光斑落在草地上像撒了把星子,一条小径蜿蜒其中,尽头有个小小的人影,背着相机,正低头看着什么。

纪今安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那是她和顾予泽相遇的郊外!她记得那天下午,自己蹲在小径上拍一株三叶草,背上的相机还露着半截镜头——画里的人影正是这个姿势。

她几乎是手指颤抖地点进文章。页面弹出的瞬间,眼眶忽然发热:开篇是幅全景画,正是那片郊外的林子,画的角落用小字标注“初见时,她的相机对着草叶,我的画笔对着她”。往下翻,全是熟悉的场景:民宿门口的歪脖子树,枝桠上停着只麻雀(那是她蹲了半小时拍的那只);溪边的鹅卵石,晕着淡蓝色的光(她当时对着溪水里的月影拍了二十多张);甚至她蹲过的青石,石缝里钻出株三叶草,草叶上的露珠里,映着个小小的画板影子。

这些画的名字藏着细密的心思:《迷途》里,她的影子和他的影子在夕阳里交叠;《同行的影子》中,两只手在画纸两端相握,一只握着笔,一只捏着相机;《未送出的速写》最末页,画着半截相机带,缠着根红绳——那是她相机上的红绳,奶奶说能保平安。

文章里,记者问顾予泽:“您的画里总藏着个背着相机的人,是特别的人吗?”

他的回复占了整整一栏,用的是手写体,字迹温润:“是束光。她蹲在草叶前时,阳光穿过她的发梢,在地上织了张网,把我也网进去了。我画了三个月的光,才发现最好的那束,一直在她眼睛里。”

纪今安捂住嘴,眼泪“啪嗒”掉在键盘上。她想起他说“光知道有人在等它”,想起他画里总有的那抹暖黄,想起素描本里牵着线的两个影子——原来那些被她忽略的瞬间,早被他悄悄收进了画里。

手机震动,是顾予泽发来的消息:“看到推送了吗?有个秘密藏在《光的方向》里,你找找?”

纪今安翻到最后一幅画。画里是下山的路,两个影子并肩走着,影子的手里,一个握着画笔,一个举着相机。她放大画面,忽然发现画笔的影子末端,缠着根红绳,和她相机上的那根一模一样,红绳的尽头,系着片银杏叶——那是她昨天提过的,奶奶家墙根落的第一片叶子。

“找到了吗?”他的消息弹进来。

纪今安吸了吸鼻子,指尖在屏幕上敲:“红绳和银杏叶。”

“还有呢?”

她仔细看着两个影子的脚下,忽然笑出声——路是用落叶铺的,每片叶子的纹路,都和她发给他的那张落叶照片一模一样。

“路是落叶铺的。”

屏幕那头沉默了几秒,发来一条消息,带着点忐忑的试探:“明天有空吗?我在你公司对面的‘转角时光’画稿子,想请你喝杯咖啡,顺便……把那个秘密讲完。对了,你公司对面是不是有家‘转角时光’?我查了地址,应该是那里。”

纪今安看着屏幕,手指悬在“好”字上,忽然想起很多小事:他画里总有的三花猫,是她随口提过的;他记得“转角时光”的落地窗,是她上次路过时拍给他看的;他甚至知道她喝咖啡要加半糖,因为她提过奶奶做的糖糕就是这个甜度。

窗外的月光不知何时爬进了房间,落在手机屏幕上,像撒了层碎银。纪今安深吸一口气,按下发送键。

“好。”

她起身走到衣柜前,挑了件浅蓝色的衬衫——领口有朵小小的刺绣花,是奶奶绣的,说穿了能遇到好事。镜子里的女孩,眼角还带着泪痕,嘴角却扬着笑,像揣着颗刚从糖罐里捞出来的心,甜得发颤。

明天,或许该带上那片银杏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