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生辰。
荣国府。
薛家一家五口,先去了王夫人院子请安。
王夫人一见宝钗,先把宝钗拉到自己炕边坐着,“我的儿,这才几天不见,竟瘦了这么多。听你凤姐姐说,你家新开了园子,可累坏了。”
一旁的王熙凤笑道,“太太是没去过,薛家妹妹这个园子可了不得了。我那日一进去,还以为是误入了什么女儿国,桃花源了呢。到处都是漂亮的姑娘,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看的我眼花缭乱,眼睛都不够用了。我要是男人啊,进去了,可就赖里边不出来了。”
宝钗笑道,“凤姐姐若是男人,也入不了我那园子。”
“薛兄弟也进不得?”王熙凤看向薛文起。
薛文起笑道,“只开园那几日,担心有什么问题,在后院守了几日。这些日子,园子步了正轨,就全都交给妹妹们打理了,再没去过。”
王熙凤看向宝钗,心里免不了几分羡慕,她费心费力地打理荣国府,一句好话不挣,一分钱不赚,甚至还要倒贴,哪里比得上宝钗自己去外头赚钱。
“妹妹可是个小财主了。日后可得多关照关照我这个姐姐。”王熙凤笑道。
宝钗笑着走到王熙凤身边,“姐姐若是真这般想,那我可要不客气了。”
“这还能怎么个不客气法,难不成还能抓我去码头扛大包,做个苦力?”王熙凤笑道。
“表姐,咱们去你屋里说话。”宝钗认真道。
宝钗这副表情是真的有事要商议,王熙凤也跟着收敛了玩笑,拉着宝钗去了自己的院子。
薛文起知道,宝钗是要请王熙凤帮她管园子。
他们家人口少,这一两年的,又先后开了糖水铺子、东华园,还有西州的茶马生意,几个罐头厂。一直在招人,但人手一直不够用,特别是能信得过的管理人员。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族都期望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哪怕是种地,人多了也好干活儿。
宝钗平时要对账房送上来的账本,铺子那边多是香菱在管,如今再多一个园子,哪怕有薛妈和封姨妈帮扶,宝钗香菱也有些忙不开。
而且东华园这边往来的很多都是官宦、富商家的小姐、夫人,不能一味儿的都交给管事嬷嬷,或者白英白术这些小丫鬟去应付,须得有个身份对等的人坐镇,方才不怠慢了这些客人。
思来想去,只有王熙凤最合适。
王熙凤心狠手辣,雷厉风行,很多时候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择手段,但她的个人作风是没有问题的,有手腕,八面玲珑,最适合做个经理人。
因此,宝钗和薛妈提出请王熙凤帮忙管理园子的时候,尽管要和贾家、王家保持距离,薛文起也并没有反对。
只是王熙凤出身王家,官宦家的小姐,又夹在荣国府大房和二房之间,未必愿意抛了荣国府这个摊子,抛头露面,去给他们家管理园子。
宝钗和王熙凤走了,薛文起也跟王夫人告辞,他要去前院给贾政祝寿。
王夫人道,“金钏,去喊宝玉,让宝玉带蟠儿去见老爷。”
薛文起跟着金钏出来,在门口等了会儿,就见宝玉急匆匆地跑过来了,明显的心里有事,脸上不高兴,薛文起难得的大发慈悲,不逗他了。
给贾政祝了寿,又随着宝玉去了前院。忽有小厮跑过来,附在宝玉耳边,两人低声说着什么。
许是觉得周围人声嘈杂,担心宝玉听不到,那小厮说话的声音便有些大了。
薛文起模糊听到提到了“秦钟”,不禁挑了挑眉。
只听宝玉道,“你再去瞧瞧,看他吃没吃药,请没请郎中,跟他说,我今个儿实在抽不开身,明儿就过去瞧他。千万保重身体,等他好了,大家还一道读书。”
按照原著,这书怕是读不上了,秦钟这一病就再没好。薛文起正想着要不要给宝玉提个醒儿,趁着人还在,见一面少一面了,赶紧去吧,又觉得这样做对黛玉不公平。
正纠结着,贾蓉迎面走过来,拱手作揖,笑道,“薛大叔,那边开始点戏了,咱们过去看戏啊。”
薛文起不喜秦钟,又总觉得宝玉是背对着黛玉和秦钟好,索性干脆不管宝玉,跟着贾蓉去看戏。
台上的小旦刚亮了嗓儿,就听小厮匆忙忙进来,边跑边喊,“宫里夏老爷来传旨了!”
这一刻,所有声音戛然而止,待众人反应过来,也不用谁吩咐,赶忙聚到前院去领旨。
太监夏守忠下马,满面笑容的被贾政贾赦等人迎进厅里。
他手里也没拿圣旨,只道是圣上口谕,即刻宣贾政进宫,临敬殿觐见。口谕传完,茶都没吃,便骑马回宫了。
唬的贾家一众人慌了神儿,贾政赶忙换了朝服入宫。
贾琏不在家,只得让贾珍贾蓉、并赖大几个管事的跟着去,隔断时间便让人回来送趟信儿。
薛文起拍拍身边脸都白了的贾蓉,安慰道,“去吧,估计是好事。今个儿是姨爹生辰,圣上赶着这个时候传旨,许是想给姨爹一个惊喜。”
贾母、王夫人等都受了惊吓,王熙凤赶忙接着薛文起的话茬,安慰众人,“还是薛兄弟想的周全,蓉小子快去吧。”
王熙凤说着给贾母揉了揉胸口,玩笑道,“看到薛兄弟,倒突然想起个笑话,许是就应了今天的事儿。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大姐儿不是病了吗,薛兄弟和姨妈来看大姐儿,正赶上外边来了一对癞头和尚和跛脚道士。我是病急了乱投医,就把那道士和和尚请了进来,谁知那道士、和尚一进屋里,先跪地叫了两声‘娘娘’。您说巧不巧。”
贾母脸色渐渐恢复,想到宫里的元春,抓着凤姐儿的手问道,“果真有这等奇事,你竟也不说,瞒了快一年了。”
王熙凤笑道,“那和尚道士一走,我们大姐儿果然就退热了,脸色也好了。老祖宗,您就说奇不奇吧。我只是为了大姐儿,怕把这事儿说出来就不灵了,才一直憋着没出声。”
最蹊跷的是那声“娘娘”是冲着薛文起喊的,所以她才没往外说。那和尚道士越是灵验,她越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神仙菩萨一样的人,怎么可能分不出男女,把公子错认成姑娘。
过了一两个时辰,忽见赖大欢欢喜喜地跑进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跟贾母、王夫人道喜,“咱们家大小姐,晋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片刻的静默,待众人反应过来,俱是一片欢喜,贾母也跟着松了口气。
贾政已经去了东宫谢恩,贾母、王夫人、贾赦贾珍等也要更衣进宫谢恩。
院子里来给贾政祝寿的宾客早在夏太监传旨时已经散了一半,剩下的都是王家、史家、薛家这样沾亲带故,不好在消息好坏未明确前就抬腿走人的。
如今贾家众人要进宫谢恩,薛妈、薛文起才好起身告辞。
家里只剩未出阁的姑娘们,王夫人想让薛妈留下帮着照看家里,想到薛家那一大堆的事儿便没法开口,最后只得让寡居的李纨多看顾着家里。
薛文起回了家,先让人传了午饭。他这个年纪,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少一顿都饿得不行。一早去了贾家,又是贺寿,又是宫里传旨,陪着贾母等人等消息,一等就三四个小时,早过了午饭时间。
贾家人自己也没来得及吃午饭,匆匆忙忙地就去宫里谢恩,贾母头花都白了一半,还要这般折腾,可见这富贵也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了的。
饭桌上,薛文起问宝钗,“你和表姐谈的如何?”
宝钗略顿了顿,回道,“表姐说要等表姐夫回来,和表姐夫商量商量。不过,我看着像托词,表姐怕是放不下荣国府那一大摊子呢。”
薛文起点点头,王熙凤不死心也可以理解。贾琏、宝玉同样都是贾母亲孙子,王熙凤自然不甘心贾母把家里财产都留给宝玉,大房只得一个干巴巴的爵位。
哪怕贾母手里露出一点儿,那也比给他们家管园子赚的多。
可惜,王熙凤放不下荣国府是可惜,他们家没请来王熙凤也是可惜。
宝钗又说,“表姐不来也无妨。我在铺子里认识了一个好姐妹,丈夫是四品武将,前些年死在战场上,她丈夫不得父母喜爱,她身下又只一个小女儿,丈夫过世没多久,就被婆家撵了出来。”
“咱们铺子去年招人的时候,我见她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干活也勤快,说话利落,便把人留下来了。这一年下来,我瞧着,也还不错。本来想提拔她做糖水铺子的掌柜,但放到园子里管事,有白嬷嬷、钱嬷嬷帮着,也不是不行。”宝钗说。
“在园子里管事,不涉及后厨的秘方,不涉及账本,用一用外人也没什么。再说,咱们找表姐来帮忙,后厨和账本的事不也得避开吗。都是亲戚,跟表姐说秘方和账本不能给她看,这还有些伤亲戚间的情面呢。如今换成外人,倒容易说了。”宝钗道。
薛妈说,“我的儿,还是你想的周到。你这么一说,倒庆幸你表姐没答应了。”
薛文起笑道,“妈就不用担心了,现在,表姐更不会答应了。姨妈家的大表姐封妃,这一年半载的,那府里的事怕是一箩筐跟着一箩筐。表姐即使想答应咱们,那边老太太、太太、老爷,怕是没一个能同意的。”
建大观园,省亲,只这两件事就够王熙凤贾琏这对夫妇忙个一两年的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